其他
这位学长,建立了闽西第一支游击队!
回乡革命,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
郭滴人原名郭尚宾,福建龙岩龙门镇湖洋村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于佃农家庭。小学毕业后迫于生计,弃学前往漳州,在叔父的小杂货铺当学徒。在叔父资助下,郭滴人就读于集美学校师范部,结识了许多进步同学,阅读了《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在校刊和报纸上发表揭露现实,抨击时弊的文章。
一年后,因学校闹学潮停课,郭滴人回到乡里的新积山小学(现龙门湖二小学)教书,他利用从集美学校带回的进步书刊,向师生传播马列主义。
回乡后的郭滴人展露出领导斗争的能力。他在积山小学任教时,当时驻龙岩的军阀赖世璜强迫农民腾出一半土地种植鸦片烟,规定每亩征收鸦片捐大洋12元。不种或歉收的,均不得减免,农民怨声载道。郭滴人挺身而出,组织各校教师发动学生和农民手持“种烟必拔,包捐必杀”的纸旗,在湖洋、赤水、考塘、龙门圩上进行抗烟示威游行,并在湖邦乡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对军阀追种烟草的浪潮取得胜利。
同年6月,郭滴人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加入向往已久的中国共产党,并受党委派回龙岩开展农民运动,建立党的地方组织,与邓子恢、张鼎丞等创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共龙岩县党总支组织委员、中共龙岩县委组织部长。
武装斗争,建立闽西第一支游击队
郭滴人故居俗称四公厝,是郭滴人童少年时期居住和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从事农民运动和建立中共龙岩地方组织的重要活动地点之一。郭滴人参加革命后,故居于1929~1933年间先后三次被国民党军和地方民团焚烧,仅存大门、围墙和厝基。他说,“不怕强盗不怕偷、不怕自鬼来烧楼,旧楼烧掉无要紧,革命成功盖新楼”。
1928年春节过后,粮价大涨。后田农会为保障农民生活,作岀了限制粮价,禁粮出境的决定。为此,农会与地主豪绅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化。郭滴人等领导的龙岩县委和后田党支部看时机成熟,决定开展武装暴动,他代表龙岩县委庄严宣布:“从此田租不交,旧债不还,田地由农民分配。”而后又组织暴动队员将地主的1000多桶粮食分给贫苦农民,没收了族长掌管的公款。
为保卫革命成功,郭滴人、邓子恢等迅速带领农民武装上山,建立了闽西第一支游击队,成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一支劲旅。
后田暴动打响了党领导龙岩人民武装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闽西土地革命的先声,它标志着闽西革命从此走上了武装斗争的新阶段,为实行工农专政,建立革命根据地开辟了道路。1928年4月,郭滴人主持领导全县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农运、工运仍不断开展,全区乡党支部、秘密农会日臻完善。
第二年,郭滴人领导全县农民总暴动,率领游击队配合红四军三攻龙岩城。红军取得胜利后,指定分田原则和政策。郭滴人深入群众,征求意见,又与邓子恢反复研究,成立了土地委员会。前后不到一个月全县各区乡都完成土地分配任务,实现农民千百年来的梦想。
病痛缠身,踏上长征漫途
1934年4月,郭滴人因抵制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政治上遭受重大的打击,但他不因此而消沉和动摇,仍然以共产党员开阔的襟怀,把个人得失置之度外,继续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
1934年10月,郭滴人不幸得了严重的肝病,但还坚持参加长征。临出发前,他把亲生骨肉——唯一的稚儿郭壮友交给老乡张清海,深情地说:“我将要离开瑞金了,为国不能为家,请你把我的骨肉抱回龙岩抚养吧,就像你亲生儿子一样。”
在长征途中,郭滴人多病缠身十分虚弱。组织上为了照顾他,送了一匹小白马给他骑,但他婉言谢绝:“我还年轻,顶得住,把马让给伤病员用吧!”他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肝病的折磨,爬雪山,过草地,从不掉队,带领干部做好宣传鼓动及地方工作,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细致做好团结少数民族工作。他经常对人说:“革命是需要流血的,我们的旗帜是用血染成的,我们的流血,就是为了子子孙孙免受痛苦。”
“我们党的最好的干部之一”
到达陕北后,他任中共陕北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央局组织部干部科科长。然而,由于他的病得不到很好的治疗致使病情加重,经常咳血不止。他还是拖着虚弱的身体坚持工作。到卧床不起的时候,他还硬支撑着身躯,赶写《红军长征记》,然尚未完稿就因积劳成疾而去世,年仅29岁。党中央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悼词中称赞郭滴人同志为“中国农民运动的优秀干部”“我们党的最好的干部之一”。1955年,中共龙岩地委把郭滴人遗骨从陕北迁回龙岩,安葬在虎岭山上。
文、图片整理丨刘惠燕、蔡进源
责任编辑丨罗旻敏 侯媛培
审核丨沈哲琼
往期回顾
快来给我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