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天大学子在颐和园交“作业”?
你的作业是交到老师办公室吗?
天大建筑学同学们的评图,来到了颐和园!
还请到了众多“重量级”嘉宾点评
其中的李兴钢校友
是“鸟巢”的中方总设计师
目前主持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场馆设计工作
中国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 李兴钢
国家文物局遗产保护专家、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 高大伟
颐和园副园长 秦雷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 宋昆
这个特殊的作业叫做:颐和园文物修复与展示中心设计,由建筑学院张龙老师、王志刚老师指导。点评专家由大学教授、职业建筑师、遗产专家、甲方(使用方),多视角评判学生作业,这也是此次作业的特色。嘉宾有:中国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李兴钢,国家文物局遗产保护专家、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高大伟,颐和园副园长秦雷,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宋昆以及本组指导老师张龙、王志刚。
“作业”题目是什么?
项目概况
基地位于北京市颐和园东宫门附近的苇场门区域,西至颐和园东堤围墙东侧、北至文昌院建筑南侧、东至二龙闸路、南至二龙闸荷花池。地段南北向最长约179 米,东西向最长约119 米。场地面积约为12741 平方米,位于颐和园保护范围内。颐和园保护规划将该地块列为特殊地带,可进行文物保护附属设施建设。
设计要求
1、为公众、专业人员提供学习、交流清代皇家园林历史文化的空间;
2、建筑应充分考虑与颐和园、玉泉山的视线关系的处理;
3、建筑的色彩、体量应与颐和园整体历史风貌相协调,建筑檐口高度原则上不超过西侧颐和园园墙高度,严格控制景观影响。
4、符合相关现行建筑设计规范。
同学们的作业来啦!
方案展示
第一组:丛逸宁 王旭 |山波底见,稻垸旁生
清漪园设计之初,东、南、西三侧本无围墙,意在将田园景观纳入其中。乾隆有诗《昆明湖泛舟》:“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数昆明。侵肌水色夏无暑,快意天容雨正晴。倒影山当波底见,分流稻接垸边生。披襟清永饶真乐,不藉仙踪问石鲸。”自佛香阁向东南远望,或有小山丘连绵,似万寿山遗脉;或有田园风光,农人劳作其中。而时代变迁,高楼林起,围墙高竖,风光不再。借此在颐和园东侧设计博物馆的机会,不妨将原始的景观空间体验复原,成为进入园子的一条途径、自万寿山远眺的和谐景观、人们品鉴文物的场所。正所谓山波底见,稻垸边生。
评委点评:
在第一眼看到方案时,很有视觉张力;置身其中时,又觉合情合理。这是由于作者从场地的历史线索出发,营造出与场地周边相协调的景观与建筑。当然,这种有挑战性的设计,在它的背后肯定也会有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造价高、后期维护成本高等。作为一个课程设计,从场地文脉出发,进行了充分的建筑思考,同时深化到了结构与构造方面。当然,还应该注意概念的简化。从山、田野、水其中的一者出发去讲就好。另外,贯木拱结构在传统中都是节点相同的的,然而你的曲面让它每个节点都在变化,贯通的木梁也需要变成一段一段。相信你在建模时已经发现这个困难,这些也许是因为最初的“山”这一概念立不住脚,让后来的细化设计无从下手。总体来说,这个设计还是很令人印象深刻的。
第二组:黄龙势 赵昕怡 |继承者
颐和园自明代至今即是权贵的休憩之地,清代皇帝集全国之巧匠,打造庞大园林和装配大量精美器物,民国时期清室为筹措财源首度以公园身份开放给公众,解放后更成为大众游乐的市民公园。1987年申请入遗成功,成为被世界所肯定的文化瑰宝,但较为遗憾的是,一般参观者,参观后得到的,仍停留在市民公园的体悟,和其他普通公园并无分别,其中充满文化密度的建筑器物的来源、制造、修复到底能学习多少?继承多少?是否能藉由我们设计的介入,让市民朋友和相关工艺艺术从业人员能够得到启发并继承传统文化,是我们关注的。
在整体架构上,一条中央大道从外部入口贯通连接至颐和园内部,形成广场-lobby-中庭-lobby-广场的格局,中轴两端是两部漂亮的景观楼梯将人流引入地下展厅区,两侧则各自连接空间丰富的沙龙园林。
评委点评:
概念与空间营造手法不错,同时很好的解决了功能问题,但与颐和园本身联系不够紧密,同时白墙和颐和园整体色调不太吻合,应当在材质选择上更为慎重,此外需要赋予墙的起伏更充分的理由,格网的走势也应当将北面宫殿的整肃与南面水塘的自由更好的结合起来。
此外,关于汇报方式,大家先看到的是建筑,之后才会去了解创作者的想法,建筑本身应该能表达建筑师的想法,最后展现出来给公众的才是最真实、最重要的一面。
第三组:潘悦亭 许慧 |宜.合园
概念:本案从颐和园的孝文化中“颐养天和”与造园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提炼出“宜”与“合”的概念:宜,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相宜;合,建筑群严整与自由两种形式的合一。在场地中的整体布局里,以文昌院——荷花池的转折轴线,设计一系列的景观节点作为以“严整”为主题的主轴线。在东西两侧结合东堤和城市道路的关系设计以“自由”为主题的次轴线,激活城市街道,丰富东堤东西向的空间层次。最终使得博物馆成为有颐和园空间特色的并且与自然与城市生活共生的地方。
评委点评:
对颐和园前期分析比较深入,抓住了颐和园严整的秩序感与自由的体验这一切入点,建筑体量与颐和园的大环境在尺度上,有比较好的呼应和融合。不足的一些是,地上地下的联系和贯通可以再加强一些,立面设计可以再从颐和园中提取一些要素加以呼应,材质表现稍显抽象,会失去些许的真实感。
第四组:陈丝雨 Marie Pasquert |二元论
颐和园是一座变化无穷的皇家园林,在方案的最初,我们试图寻找是怎样的设计思路与手法使得它给人以丰富的空间体验。经过对其山水格局、视线流线关系、界面与内外向空间的分析,我们决定以阴阳为概念,不仅建立建筑化与自然化空间的对立统一,并以同时暗示流线的分隔墙体将二者串联,更建立新建筑与古老的颐和园间的对立统一。
评委点评:
总体是不错的方案,设计感很强,有很多打动人的空间处理,比如与老的墙体保有距离并试图恢复东堤意象。但也有一些问题,一是体量太满,若使阴阳平衡应增加庭院面积;二是在形象上同颐和园的呼应不足,比如墙与屋顶的材料比较突兀,应采用更多与颐和园相协调的元素;三是在讲述中概念部分篇幅过长,而从概念到建筑的过程可能不太使人信服。
第五组:刘青翔 孙亚玮 |行且从方,意犹无隅
我们研究了颐和园中几个主要建筑群的所处位置和空间需求,提取出每一类组群的空间性质和特征,并思考其空间营造方式在设计中的运用;在形体上使用中国传统建筑群落中典型的方形母题并进行不同方式的组合,试图呼应园中传统建筑群的形态特征;体量上控制建筑高度,呈现出高低错落的起伏感。
评委点评:
肯定了设计的功能合理性和完整性,但是概念与成果之间的逻辑性不够明确,建筑与环境关系疏离;建筑的体量相比周围园内建筑过大,关系不够和谐,建议减少地上一层的部分,更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同时应当关注相关的法规,在遗产缓冲区新建建筑应尽可能保有传统特色,以尊重原有建筑的风貌和特色。
第六组:林潇云 蒲洁莹 |问石求意
本次设计场地位于颐和园东宫门附近的苇场门区域,与昆明湖、荷花池、二龙闸、码头等园内重要节点相邻。经前期颐和园游客情况分析得知基地北侧与西侧均有较多游客往来。
形体生成过程中,引入传统园林中的叠石元素作为方案概念,在形势上营造高低起伏、层次变化的不同尺度的景观空间,在空间上虚实结合,并提取对景、障景等叠石常用手法,使空间层次更为丰富。同时结合基地周边重要景观,为游客提供多处视野良好的观景区域。
评委点评:
功能分区、水的引入等方面做得较为完善,但“叠石”概念仍较为抽象,可结合颐和园堆山的形成过程,将本方案的叠石手法做得更加具备颐和园特色。同时在立面材质、小景观处理上可加入与叠石更加贴近的具体元素,如毛石墙体与堆石微景观等,以更加突出山石意象。
第七组:陈文康 刘潇弋 |宫以整饬,园以萧散
作为皇家园林,颐和园的显著特征是宫殿与园林并存。以东宫门宫廷区和佛香阁组群为代表的宫殿区表现出轴线对称、秩序井然的特点;以苏州街、谐趣园为代表的园中园则表现出曲折错落,灵活自由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宫以整饬,园以萧散”。
而这块场地正处于宫殿区南侧,紧邻文昌院,同时处于颐和园山水格局之下,与昆明湖,荷花池等园林景观关系密切。本方案便从此处入手,对着文昌院的轴线做方整的大体量,环绕它布置灵活自由的小体量;将狭长外部空间挖做下沉庭院,并将荷花池水引入;结合景观关系打开西向大屋顶,设置观景平台。大体快与小体量在形式、空间、功能等各方面体现“宫”与“园”的对比关系。
评委点评:
这个方案从概念到具体的操作,包括建筑布局、场地轴线与非对称部分的处理,还有水系的引入,以及屋顶庭院朝向西向景观的处理,有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内外空间、功能比较有质量,是比较成熟的一套设计。“宫以整饬,园以萧散”这个概念跟颐和园整体的空间格局非常契合——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与江南园林最大的不同就是园里有宫殿群,在这样一个条件下,结合叠山理水,包括园中园的处理,形成一个精彩的园林格局。而且,将颐和园这一特征转化成设计放在这块场地也很合适,因为这里既有宫殿的元素,也有园林的元素。这个方案未必是最好的课程设计,但一定是最好的在地设计。
不过,设计中也有一些缺憾,一是把东堤的围墙拆掉了,其实可以不拆围墙,将西侧的房子退一退,或者尺度再做小一点,甚至干脆弱化这些体量,以围墙和宫的大体量围合成一个以东堤为主题的园中园。再就是屋顶的处理上,朝西的单向大屋顶处理与两侧屋面的关系不太舒服,三面围合的屋顶显得很大。其实可以通过平坡结合的方式削弱大体量的屋顶,外侧做稍低的平屋顶,内圈有一部分窄的坡屋顶,这样房子的尺度会更显合适一些。另外屋顶形式若能考虑卷棚顶则与颐和园的气质更贴近一些。
评图结束啦
花絮
小组成员装车前往颐和园
小组成员将模型搬入颐和园管理处
李兴钢拍摄小组模型照片
巧妙的构思与精巧的模型
是不是让你意犹未尽?
不要急
在北洋园校区图书馆有一场展览等你来!
中国青年报相关报道,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95后设计师为300岁皇家园林设计保护方案》
- tianda1895 -
内容提供 /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底图设计 / 包珂玥
责任编辑 / 孙语童
「 天 津 大 学 新 媒 体 中 心 」
投稿 & 加入我们 tjuweixintea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