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天大最美学院的15年!树寿百廿五,花开十五年!
125岁的天津大学好比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而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就是树上的一朵盛放的花
“花开十五年,姿妙色正鲜
只缘志高远,谁人复跻攀”
……
这是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15年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2005-2020大事记
2005年
建院伊始,我院先为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的创始人盛宣怀塑像,把自己与历史的灵魂和根脉接通。当年还举办研讨会,尝试为正在普查与整理的中国民间美术进行学科分类。
把学院建成天津大学的人文绿地,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培养人才、提供学术支撑。我院从此开始,执着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力前行。
2006年
春天,我院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原作第一次请进中国大学,在为期16天的“意大利绘画巨匠原作展”上,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提香、丢勒等人类绘画巨匠的49件原作,吸引了十万人前来参观。
冬天,我院又接连举办一今一古两个艺术大展。“陈和陈”平面设计艺术展,陈幼林、陈栋铃这两位当代设计艺术家的作品,带着个性、创意和时代精神,闯进高校学子的视野。而“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艺术大展,则实现了一种近似疯狂的想象——把敦煌搬进学院北洋美术馆。
2007年
艺术之花绽放的同时,学术之树也抽出新枝。
9月,我院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成立,同时举办“滑县木版年画普查成果展”,展示我院抢救、普查滑县年画十个月间的全部成果。这也显现出我院与众不同的治学理念——不在象牙塔里坐而论道,要把书桌搬到田野,在思想里听得到现实的脉搏。
随后,我院又请来众多中外名校的校长、院长、学者、教授,共同探讨“人文精神与大学教育”。
2008年
摄影家郑云峰为赶在长江大坝蓄水前全方位记录三峡的风貌而倾尽家财,累计拍摄图片十数万帧。这一年,我院特地为这位民间文化守望者举办“拥抱母亲河”摄影艺术展。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举世震惊。震后第七天,我院举办悼念仪式,全院师生员工默哀。随后的座谈,冯骥才先生提出留下一个废墟建立“大地震灾难博物馆”的想法。不久,他就与专家小组奔赴灾区一线,冒着余震的危险,紧急抢救羌族文化。四卷本《羌族口头遗产集成》很快得以出版,地震遗址如今也保留下来,建成了纪念馆。冯骥才先生与学者向云驹当时编写的《羌族文化读本》,至今仍是羌族孩子们必学的课本。
2009年
在冯骥才先生的带领下,我院师生自建院起便参与到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与普查中,积累和形成了自己的田野方法。为优化田野方法,推进文化遗产抢救,我院举办论坛,邀请日韩两国长期从事田野调查的学者交流“田野的经验”。理论支持田野,田野也激发理论的活力。
这一年,我院还展开“中俄文学交流计划”,对中俄文化交流史进行翔实展示和深入研讨,促进两国的人文交往。
我们立足自己文化的土壤,但把视野放得宽广。
2010年
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言,中华文化的一半是灿烂多姿的民间文化。而传承人正是民间文化传承的主角,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灵魂。
这次艺术节,不仅展示各种原汁原味虎虎有生气的民间艺术,更从神州各地请来21位杰出的非遗传承人,让年轻学子在与这些“草根巨人”的接触中,亲近民间艺术,亲近我们文化的根。
2011年
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龙头。中国木版年画普查前后用时十年,投入近千人,对中国所有木版年画产地活态遗存进行全记录,并建立数据库,推动了全社会从历史与文化高度认识木版年画的价值,大部分产地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许多已入绝境的产地重获新生,艺人传承重续香火。
自学院建立,我院师生承担了年画普查大量工作,在抢救中不断推进对年画的学术研究,特别是为所有产地代表性传承人做的口述调查,引起学界关注。展览同时,我院还举行首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论坛,广邀多国学者,共论“年画的价值”,并召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建设及口述史方法论再研究》开题论证会。
2012年
这一年,我院还在俄罗斯学者李福清辞世之际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悼念这位把中国文化看得和自己的文化一样重要,倾尽一生研究、挖掘和弘扬的汉学家,总结他的学术成就,以唤起一种传承。
2013年
6月,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在我院揭牌成立,同时召开研讨会。10月,我院又召开“当代社会中的传统生活”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举办“天津皇会文化展”,将学术研讨与国家非遗天津皇会紧密联系在一起。12月,《中国唐卡文化档案》项目论证会暨全国各卷主编联席会也在我院召开,对中国唐卡的普查和建档由此开始。
我们关注传统,因为传统不仅代表过去,更应代表未来。
2014年
2014年,我院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举行一系列专家会议,对全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进行项目论证,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的调查标准,印制了《中国传统村落里当调查田野手册》。6月10日受住建部委托,中国民协、中国摄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共同组织的“留住乡愁——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项目在京启动。
2015年
“十年磨一剑”成果展呈现我院十年风雨历程,以及种种思考、追求、努力及收获。纪念会云集海内外文艺界、学术界的名家大家,为学院送上祝福。我们竖立起诗人徐志摩的铜像,用诗歌和音乐迎接诗人“回到母校”。“年画与年文化”第二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会议和“缤纷的话题”学术交流会海外专场,为院庆增添学术的分量。“水墨诗文”冯骥才文学绘画作品展和馆藏中国木版年画珍品展,让所有来宾都沉浸在艺术的绚烂境界中。
我院还在这一年成立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并举行研讨会,在以往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传承人口述史的理论体系。
十年走来,我院已经有自己开创的明确的学术方向及优势,有大量扎实的学术成果,有国内外广泛的学术联系与合作,有自己独特的气质与外貌。
2016年
对中国木版年画持续不断的抢救、挖掘、整理、立档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和现实改变,一批以70后、80后为主的新生代传承人已悄然出现。我院把他们请来,举办“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暨“年画新力量: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新生代作品展”,展现木版年画在当代传承的新态势,探讨传承的新问题。
我院还在这一年成立学术委员会,聘请国内文学、遗产等各领域的顶尖专家,为我院学术整体发展战略出谋划策。
2017年
其实,科学与艺术的重逢,正体现在冯骥才先生的身上。他的文学成就巨大,他的绘画独树一帜,他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学术研究方面也做出意义重大的贡献。对他的成就、经验、理论和思想进行总结,有助于推动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这也是我院召开“为未来记录历史——冯骥才文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的缘由所在。
这一年,我院发布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成果——国内第一部《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并请来中国口述史学界的“半壁江山”,为传承人口述史这个的新学科方向添砖加瓦。
我院年画中心在意大利举办“中国木版年画海外巡展”,向海外传播中国年画和年文化。村落中心则在新校区郑东图书馆举办了“乡土精神:为每一个传统村落留下家底——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示范展”。
我院跳龙门乡土艺术博物馆,也在这一年面向天大师生正式开馆。
2018年
暮春,冯骥才先生带领我院村落中心参加“中国民族文化旅游暨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研讨会,在考察中发现诸多严峻问题。他疾呼,传统村落不是取款机,而是压在背上的大石头,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攸关其文化的存亡。年底,冯骥才先生又带领我院年画中心到杨柳青探访“缸鱼年画”传承人王学勤。
9月,我院与河西学院文学院等单位在甘肃张掖联合举办“冯骥才非虚构文学研讨会”,对“非虚构”这个新的概念和冯骥才先生在非虚构文学上的实践与思考进行研讨。10月,我院又举办传承人“释义”研讨会,呼吁学界重新思考传承人的概念、价值、功能、认定标准和管理方式,帮助政府科学地保证文化的传承。
此外,我院还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系列活动,启动“皇会最后的记忆”口述史调查,并隆重推出“大树讲坛”。
2019年
我院接连举办三个重要的学术会议。5月的“冰河·凌汛·激流·漩涡——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把冯骥才先生作为社会转型期一代知识分子的特征人物,对其文学写作、艺术创作和文化遗产保护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9月的乡关何处·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及其对策国际学术研讨会,为面临“空心化”问题的传统村落研究实际、有效、可行的对策。10月的第三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会议,则以“年画世界的学术构建”为主题,向学界提出要为每一项重要的民间文化遗产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
我院继续秉持把书桌搬到田野的理念,对村落和传承人进行考察,主动参加、记录民间自发的皇会活动;还进一步敞开胸怀,面向全校举办首届“红叶季”、“以画过年2020·年画与年文化”特展多个通识教育活动和展览。
文学研究室在意大利参加春节活动并进行讲座,冯骥才先生则亲赴泰国参加出席“庆祝泰中艺术家联合会成⽴立二十周年盛典”,促进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我院走出去的步伐进一步加大。
2020年
随着疫情在我国逐渐消退,学院在严格防控的基础上,各项工作开始恢复正常。6月初,我院成立通识教育工作室,通识教育将是我院今后主要的工作之一。我院村落中心承接住建部村镇建设司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也于6月召开“中国传统村落遗产档案的制作规范研究”开题会,未来将以清单化方式帮助国家建立一套规范、科学、系统且可持续的中国传统村落遗产档案。
我院筹备已久的“冯骥才学院博物馆”也顺利推进建设项目,并全面启动策展工作。
十五年,我院已经在天津大学的腹地长成一棵茁壮的大树,并开出繁盛的花。这棵大树风华正茂,生机盎然,未来还将开出更美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内容来源/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 / 张宏玉
底图设计 / 王奕欣
审核 / 王鑫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