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光明日报》整版,聚焦天津大学!
9月13日《光明日报》整版聚焦天大
永远跟党走 服务好国家重大科技需求
——天津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
深挖红色资源立德树人
永远跟党走 服务好国家重大科技需求
——天津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挖红色资源立德树人
在校史博物馆,真切地体悟校友先烈投身革命事业的初心;走进大讲堂,听专家讲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幕幕,是天津大学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创新内容形式方法立德树人的生动缩影。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天津大学党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举办题为“百年大党开创民族复兴辉煌未来的政治宣言”专题辅导报告,全校各级党组织以座谈会、专题研讨班等形式开展学习活动,还面向全体学生组织了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社会实践。
营造身临其境逼真效果
用红色故事立心铸魂
2021年9月,开学季,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中的张太雷展室成了校园里最“火”的地方。
一堂名为“一封家书探初心”的情景教学党课正在这里进行。这堂情景教学课是围绕张太雷的一封家书展开的。革命先驱、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张太雷,在天津大学的前身天津北洋大学求学期间,就立志改造旧社会,走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道路。1921年,张太雷赴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前写下一封家书,向妻子、母亲表达了自己放弃做官发财之路、走上共产主义道路的决心以及“谋将来永远的幸福”的初心。
视觉声光效果配合师生情真意切的“情景再现”,让这堂别开生面的党课深受欢迎。200多个师生党团支部预约,近5000名师生来到这里追寻初心、接受教育,感受和体悟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坚定信念、如磐信仰。
感动和感悟留在心间、落在笔端,转化为立志报效祖国、人民的誓言和行动。师生留言簿上有这样一条留言:“正是这些仁人志士勇担时代重任,不畏艰难险阻,才换来了今天一张张‘平静的书桌’。我会把这些党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也要让青春之花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天津大学,党史学习教育蓬勃开展,因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受到师生喜爱。
学校举办“穿越百年看初心”展览,认真梳理百年来校史上不同时期的先进人物,如革命先烈、老党员、老英雄、老模范、老教师、杰出校友等,展现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传承学校光荣传统、牢记初心使命的事迹,让今天的师生观众悟初心;同学们自发排演红色舞蹈《晨光曲》《八女投江》《无名的功勋》《风声》,还将原创话剧《侯德榜》《醒世惊雷》以微短剧的形式展播。
日前,天津大学举行党史学习教育示范党课观摩会,会场座无虚席。以《北洋大学“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学生运动》为主题,93岁高龄的何国模校友饱含深情地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北洋大学师生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爱国运动的革命故事。观摩会结束后,观众的思绪久久沉浸在这段红色的党史故事中。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天津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许全军说:“我们要以前辈为榜样,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继承天津大学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
“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讲好学校办学历程中天大人爱国奋斗的故事,激励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当好新时代的奋进者,是天津大学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说。
天津大学张太雷研究中心教授蔡文杰(右一)在张太雷展室向学生们讲述烈士生平。
天津大学师生编排《醒世惊雷》原创红色话剧。
讲好红色精品课
将科技实践与党史学习相结合
“精致的手绘演示图,让人敬佩。”一段时间以来,天津大学党史课堂上的一幅板书,在师生朋友圈内转发,频频获得点赞。
板书所画的是长征途中红军从四渡赤水到巧渡金沙江的地图,红、绿、蓝等彩色粉笔线条交织,配以讲解,让师生领略到毛泽东同志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及红军的机智勇敢。因这幅板书,创作者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程斯宇,也成为学生眼中的“明星教师”。
33岁的思政课教师程斯宇没想到,会因为课堂上的板书成为“明星”。一幅手绘示意图,其背后是他日复一日地反复练习。3年前,程斯宇来到天津大学任教。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时,他发现板书更能引起工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便尝试将板书运用到日常教学中。
如何以“用兵如神”为切入点,深刻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程斯宇结合学生特点,将地理位置和当年红军的行军路线标注在黑板上,再加之详细讲解,让党史学习更加可感,更加入脑入心。“一定要讲好、讲精彩,这是发自内心的信念和热爱,也是作为共产党员、一名思政课教师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程斯宇说。
这仅是天津大学用“金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缩影。学校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打造引人入胜的革命历史课、思政精品课、主题实践课,引导师生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开设“中国共产党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10门思政“金课”,实现“四史”学习全覆盖。
天津大学还举办虚拟红色场馆讲解大赛,将中共一大会址等9座党史展馆搬进VR(虚拟现实)课堂;开发“从百年党史看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课程,“新工科”实验班学生制作人工智能车“重走长征路”,将科技实践与党史学习相结合。
“紧密联系学生的学科专业实际,把理论问题讲生动、讲鲜活,把科学体系讲透彻、讲明白,让年轻人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巍讲了10多年思政课,越发觉得把课讲好不容易:“用好用活百年党史教科书,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关键在教师,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信仰的力量才能更加深厚。”
坚定红色信仰,努力打造更多国之重器
五四青年节前夕,一场以“铮铮风雷百年,学史砥砺初心”为主题的宣讲在天大引发观者如潮。
这是天津大学学生党史宣讲团的一场宣讲:话剧社的同学通过演绎的方式,把校友张太雷“请”上舞台,与现场观众展开一场感人的“时空对话”。
天津大学学生党史宣讲团团长、经管学部学生田烁说:“希望能通过这种形式,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树立与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如何把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中、把青春梦融入强国梦,用实际行动献礼建党100周年。”
两个月后,田烁作为天津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乘上开往甘肃省宕昌县的火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在宕昌,她和小伙伴们一起组建“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基地”,鼓励青年学子围绕家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旅游规划与推广、农产品种植与销售等方面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走出张太雷展室,“大装置”党支部的年轻人个个心潮澎湃。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正在建设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师生都亲切地称之为“大装置”。“大装置”党支部是这项工程科研和建设的核心团队,更是一支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突击队。
“2021年春节,我们党支部几乎全员留津,在工地过了一个‘科研年’。”青年教师杨政龙说,“我们要把‘大装置’建设成为中国抵御自然灾害的国之重器,这是我们的担当。”
新学期伊始,太雷班学员陈光耀向党组织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是天津大学“海燕”团队的一员,这是国内首批开展水下滑翔机研发的团队之一。2020年夏天,他们研发的“海燕-X”水下滑翔机在太平洋深处开展连续6天的综合调查,将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刷”到了10619米。2021年“海燕”团队又有一款新型号水下滑翔机即将出海测试性能。陈光耀将和学长学姐们一起,尝试为水下滑翔机搭载更多类型的传感器,满足国家海洋探测的多样化需求。
“这所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第一座海上石油平台。革命先驱张太雷、经济学家马寅初、‘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吴自良、桥梁专家茅以升、化工专家侯德榜……天大人始终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在2021年秋季新学期开学第一课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这样说。金东寒表示,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爱国是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天津大学校景
殷殷传承语,切切家国情
——走近天津大学学生党史宣讲团
“吾辈中国青年必定与少年中国同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志愿奉献中放飞青春理想!”不久前,天津大学学生党史宣讲团团长、2021届本科生田烁与宣讲团其他成员一起,举办了一场以“铮铮风雷百年,学史砥砺初心”为主题的党史宣讲活动,为全校师生讲述校友张太雷投身革命的故事。
“张太雷学长是革命先驱,曾和邓中夏等一起加入李大钊等在北京发起成立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放弃安逸舒适的生活,毅然决然走上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之路。他的选择就是家国情怀的生动诠释。”田烁作为该场党史宣讲活动的主要策划者之一,在校内外多次宣讲张太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
2021年3月,天津大学举办“回首建党百年路,共赴筑梦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学生活动启动会,天津大学学生党史宣讲团精心编排“初心、坚守、至上、传承、突破”五个篇章的党史宣讲,展现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特别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在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科技研发等不同领域的感人事迹。
为让舞台形式更加丰富,宣讲团用情景剧重现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并让青年学生代表以“时空对话”的形式向先辈们表达自己不负嘱托、青春向党的决心,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场景与变迁。“当目光与台下观众交流,我看见观众眼神中的认可,这也让我们对创新形式的宣讲更有信心。”天津大学学生党史宣讲团成员衣保锦,在创作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宣讲中,采用角色演绎增强了观众代入感。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该宣讲团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新中国血脉中的天大元素”等十余个专题,开展宣讲数十场,覆盖学生听众近万人次。
带着使命、带着感情,宣讲团努力“让每一名观众感同身受,让每一场宣讲都成为精品”。为此,宣讲团下足功夫,坚持资料自己找、讲稿自己写、形式自己创。选题、列纲、撰稿、试讲、专家评审,每个环节一丝不苟。查找资料、撰写稿件、逐句润色、字字斟酌、反复演练,宣讲前的准备工作尽管辛苦,但每名成员乐在其中。
“除邀请专家进行理论培训外,我们还希望成员在实践中加深认识,把宣讲带到校外,带给更多人。”宣讲团指导教师陶森介绍。除校内宣讲,宣讲团还充分发挥高校特色和资源优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学校、进农村、进机关系列活动,已进行“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等专题宣讲。
在天津大学,现在宣讲团很“热”,越来越多的同学主动询问如何加入宣讲团,宣讲团的“粉丝群体”也越来越大。
“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每一名共产党员发出的号召,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田烁乘上西行的列车,去往甘肃省宕昌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她说,已有“在宕昌成立宣讲团分团”的想法,“首先想把伟大建党精神讲给当地孩子们听,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
汲取奋斗力量
讲述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颜晓峰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对高校大学生来说,打牢思想根基极为重要,要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汲取奋斗力量,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为此,学校组建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讲师团,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中心,学习、研究、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形成的伟大精神。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30余位思政课教师、相关领域专家和党政干部受聘成为讲师团成员。他们“从党史学精神谱系,从精神谱系悟党史”,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围绕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主题,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中开展宣讲。
马院教师王磊在进行理论宣讲时,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赋能宣传教育,把红色场馆搬上了VR(虚拟现实)大屏,与学生一同担任讲解员,引导现场听众“身临其境”地漫游在红色场馆之中。辅导员和学生也行动起来。辅导员们结合大学生特点,准备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微党课”,在党日、班会上与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并录制视频在新媒体上传播。学生们组建“朋辈”党史宣讲团,与身边的同学分享,到中小学讲述党史故事。
一条主线、三支队伍、多种形式,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讲师团队伍在壮大、影响在扩大,并从学校辐射到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部队、社区、乡村等。马院教授秦立海刚刚为天津市卫生健康系统党员干部讲授完伟大抗疫精神,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天津电视台党史专题节目录制中,讲述伟大建党精神,让观众重温那段红色记忆。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讲师团已进行理论宣讲150余场,覆盖受众10万余人,足迹遍及全国10余个省区市。宣讲既有远赴青海、甘肃作的多场报告,又有与偏僻乡村学生的线上“云”交流;既面向广大基层群众,又面向各单位部门的核心骨干。
深入研究、领会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才能使理论宣讲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4月,学校揭牌成立天津大学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成立后,已形成《在历史交汇点上》《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领悟党的百年历史》等专著、研究论文和理论文章系列成果,并举办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等理论研讨会。研究中心还赴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河北西柏坡等地学习感悟,进一步凝聚了校内外开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力量,推动学术研究交流、理论宣讲走向深入。
勇敢天大“金工人”,不怕困难!
成功改造,亮相“迎新”!天大食堂“变身记”
121~1234!难忘天大迷彩时光!
节日快乐!天津大学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召开!
感悟天大 点亮青春——校长金东寒在天津大学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tianda1895 -
内容来源 /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 / 刘怡凝底图设计 / 王奕欣审核 / 王鑫 刘洋「 天 津 大 学 新 媒 体 中 心 」
投稿 & 加入我们 tjunmc201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