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光而来,追光一生,追忆天大光学泰斗!
迎光而来 追光一生
追记天津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奠基人
张以谟教授
青少年时期在战乱中艰难成长,1949年国庆前一天被批转入团,荣幸地到天安门前参加开国大典,亲耳聆听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的成立,他的青春迎着晨光蓬勃向上;怀揣报国之志,他在1951年考入北洋大学并于1955年入党,因品学兼优留校任教,开启了他科教报国的闪光人生;1958年恰逢天津大学筹建光学仪器专业,他被委以重任,进修光学并与同事们一起创建了天津大学光学仪器专业,是天津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奠基人,桃李满天下,光耀莘莘学子;他把一生献给了党的科教事业,是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还曾作为代表参加党的十四大……他就是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张以谟教授。
2024年2月18日,天津大学发布讣告,张以谟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2月17日在天津逝世,享年91岁。
迎 光 而 来
1933年2月19日,张以谟出生在大沽口(现为天津市滨海新区)的一个渔村。大沽口有炮台,老人们常诉说列强们残酷入侵和蹂躏,以及北洋水师惨败的故事。在他记事时它已是日军占领,大人们谈起大沽口常是一腔愤恨。张以谟父亲是铁路工程师,当时到“大后方”重庆为抗战而工作,家庭经济困难。1945年张以谟小学毕业,不得已赴京寄养在同族祖父家。求学期间,小小的张以谟每学期都会为交学费寝食俱废,甚至有一次奶奶把自己结婚时的银镯子当了才凑上他的学费。解放前,他在进步同学的带动下参加“反内战,反饥饿”等游行,迎接解放,欢迎解放军入城。这时学校不收住宿费,他能住校了,生活也稳定了。新中国的成立,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张以谟原本黯淡的少年时光。1949年国庆前一天他被批转入团,还荣幸到天安门前参加开国大典。
1951年,张以谟因仰慕北洋大学的学风,与十几位同学一同报考了北洋大学。当时上大学,国家为大学生无偿提供食宿,让他心中充满感激,更加努力学习并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和活动。1955年5月,张以谟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天津大学机械系本科毕业并留校。
1955年9月至1958年9月,他成为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专业研究生,师从苏联专家杜布雷宁、王守融等教授。为筹建光学仪器专业,1958年10月至1960年1月,他被派到兄弟院校和单位光学仪器专业研修、实习,1960年2月回到天津大学筹建光学仪器专业,任天津大学光学仪器教研室副主任,讲师,开启了他和光学工程学科一生的缘分。
追 光 一 生
张以谟在科研中一直强调要为国家产业服务,结出实用性成果。他从国家建设需要出发开展光学系统及光学仪器理论研究,为解决光学处理器的性能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并将光学处理器基础理论用于颗粒度检测,进行了保偏光纤偏振耦合点扫描干涉仪及应力传感系统的研发,全息、散斑和相移技术和仪器的开发。90年代后,为发挥光的高速度、大容量、并行性、波长通道的特点, 他与时俱进地把应用光学理论延伸到计算机学科,对光计算机中光互连网络及光电混合处理器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
他的研究很“大”,为国家大型装备精密化和“不解体”检测提供了可行方案。
70年代,他为解决大型柴油发动机装配的关键工艺精度,提出了高精度准直光学系统原理,使在20米距离范围内目标有相同的倍率、分辨率、像面光照度下,测量精度可达每米距离仅为一微米偏差,为当时的大型设备的高精密度测量提供方案。研究成果投入实际生产,并被鉴定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改革开放后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
80年代,我国已经能够制造机车和轮船等大型机械,为了解决大型设备 “不解体”检测,他研究了硬管和软管(光纤)工业内窥系列。该项成果无偿提供给一家光学仪器厂,使之成为国内最大工业内窥镜生产厂,占领了国内主要市场。该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他的研究又很“小”,为粒子的颗粒度检测提供检测理论和手段。
占人类生活和生产材料70%左右是直接为粒子状态或间接粒子状态。粒子的颗粒度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质量,如建材、化肥粒度,飞机、汽车等发动机中喷雾的粒度等,因此粒子的颗粒度检测有重大现实意义。70年代末80年代初,张以谟将光学处理器基础理论用于颗粒度检测,设计了粒度检测仪器并推动产业化,为国家商检局研究柱形颗粒测径仪,还将功率谱理论用于细胞检测。
他的研究很“实”,他为工厂设计高性能光学镜头,为微细加工中微表面微形貌检测研制相移显微干涉仪,研发光旋转连接器,设计包括测振的多功能电子散斑剪切-相移干涉仪……他的研究都来源于实际工业生产的需求,并能服务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应用中去。
他的研究又很“新”,2000年后张以谟开展保偏光纤偏振耦合点扫描干涉仪及应力传感系统的研发,服务高精度光纤陀螺制造;进行全息、散斑和相移技术和仪器的开发,研究了提高数字全息技术分辨率的途径、使数字全息技术测量粒子场接近于实际尺寸分布进行研究。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他把应用光学理论延伸到计算机学科,为发挥光的高速度、大容量、并行性、波长通道的特点, 对计算机光互连网络及光电混合处理器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并产出一系列代表性成果。
光 耀 后 生
张以谟教授在半个世纪的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生涯中,以他的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在光学工程领域学识渊博著称,他对应用光学、信息光学、光电技术、光学设计等都有很深造诣;他做事积极负责,淡泊名利、谦和友善、低调做人影响着学生,虽然他早在2003年已退休,但一直到他80多岁高龄,仍保持旺盛工作精力,还常为公事外出开会,为博士生、刊物评审论文,参加和主持在国内举办的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多年来养成每天三个单元工作,节假日也基本上如此。
几十年来,张以谟教授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先后为本科生开设了“应用光学”“光学设计”两门课,为研究生开设了“光学信息处理”“信息光学”“矩阵光学”和“信息光电子应用技术”等课程。先生在天津大学从教50多年,科研硕果累累,弟子桃李满天下。先后指导了博士44人、博士后6人、硕士80人,为光学工程及相关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作为高校应用光学类专业最早的经典教材之一,他主编的统编教材《应用光学》从1982年出第一版,到2021年已是第五版,曾在全国高等院校光学专业广为应用。
有感于“近年来,应用光学领域中出现了许多新技术”,他在85岁高龄主编出版了205万字的巨著《现代应用光学》,把自己几十年的科学研究和课程讲授写成书,把自己的想法整合深化,希望后学的青年人能够以此书为指导,让潜心于应用光学等领域的人能够参考研究。
“他写书真的是一字一字地写,查阅很多文献,非常耗费体力。”张以谟先生的学生江俊峰老师说,“言传身教影响莘莘学子,是他一直以来的坚持与奉献,成为了我们行动的标杆。”
他的博士生,天津大学刘铁根教授常以先生在耄耋之年还在坚持学习著书、为弟子解惑,激励自己终身学习。
培养学生,他认为研究生的研究课题必有实验证明,或者投到生产实践发挥效用,其论文才具备了实实在在的说服力。他鼓励学生自己去钻研与创新,希望能培养出水平超过自己的青年人。
作为中国应用光学研究和教育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先生还组织创建了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复印科学与工程(现为图像科学与工程)分会,并连任多届理事长。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仪表评审组成员、“863”光电子专家组成员、“973”计划信息领域咨询组副组长和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士等,获国家级科技奖3项,省部级奖15项。
在先生的带领下,天津大学光学仪器学科获得早一批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首批特聘教授岗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并为光学工程及相关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张以谟教授始终坚持言行雅正、为人师表,以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勇于创新的做事风格,卓越显著的工作业绩,赢得了教育界同仁的一致好评,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爱戴,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大先生”。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先生之光百世流芳
- tianda1895 -
「 天 津 大 学 新 媒 体 中 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