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也想发朋友圈,可是……”
朋友圈承载着许多人的分享欲。从何时起,我们能随意发表生活与心情的朋友圈,渐渐的从“全部可见”变成“半年可见”最后被设定为“仅三天可见”。最近还有一个报道,说目前已经有超过两亿人设置了朋友圈仅三天可见。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好像变得更加收缩和谨慎了。
为什么许多人从朋友圈渐渐消失了?
当人们选择“仅三天可见”时
“不可见”的那一部分又是什么呢?
为了记录生活
有人说,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是因为“朋友圈不再是‘朋友之圈’,而成了一块‘公地’”:
“朋友圈就像古时候的一条街,有的人在说书讲道理,有的人在晒娃,有的人在秀恩爱,有的人在上面‘开商店’,有的人搬了小板凳在路边调侃……我们可以在家里乱扔臭袜子,却很少在大马路上光着脚丫。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更多是因为随着添加好友的增多,形象管理的成本太高了。”
有人说,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是因为“觉得自己活在了他人的眼里”:
“发完朋友圈之后,总喜欢一遍又一遍地打开微信看哪些人点了赞,有没有人评论,如果有很多人,就在想下一条要发些什么,如果没什么人关注,就会默默把朋友圈删掉,反思是不是图片P得不好,文字写得不好,最后会不开心乃至失落。”
还有人说,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是因为觉得“自己好像无论说什么,都会冒犯到一些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朋友圈讲话变得小心翼翼,好像说什么都容易被误解,其他人通过朋友圈,建构着你的形象,揣度着你的生活方式、审美品位:发自拍照游玩照,有人说P得太过了;发新买的东西,有人说是炫耀;发感悟心情,有人说是矫情;发个读后感观后感,也有人会跳出来说‘你居然喜欢这个’……”
朋友圈作为人际交往的一部分,本意是交流、沟通与分享,当这些功能越来越小,人们表达的欲望和分享的热情自然也就收缩了。好友列表里也许有成百上千个好友,但真正能够接住你情绪的,恐怕不多。
成长的裂变会带来成熟的自己,到了一定阶段,当你懂得苦闷和快乐都是很个人的事情时,当你知道知交好友有几个就足够时,当你内心充足冷暖自知时,当你明白生活是活给自己看时,你便不会频繁地在朋友圈里展露情绪。
朋友圈,三天也好,半年也罢,喜欢也好,逃离也罢,可能都是因为我们对它寄予了太多期待,然而它毕竟只是一个抒发情感的小窗口,一个虚拟世界中的小天地。
不用把过多的期待放在上面,也不要期望单纯依靠社交网络就变得亲密,真正紧密的情感联系和亲密关系都要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切实的行动去建立。
发不发朋友圈,几天可见都不那么重要,因为它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放下手机,把更多心力放在面对真实的生活上,你会更容易找到生活的重心。没有朋友圈的现实更值得我们努力生活!
你的朋友圈是多久可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