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编辑部 2018-05-26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人民时代艺术 | 发现艺术之美  | 追溯艺术之魂


天才和疯子,

往往只是一线之隔。

越接近死亡,

艺术的灵感越是迸发。

他们把一生都献给了创作,

即使燃尽生命中最后一丝光和热。



1

莫奈遗作《睡莲壁画》


莫奈的《睡莲》系列作品

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焕发着璀璨的光辉,

画家在《睡莲》独特的意境中,

将水中光影以及色彩的美发挥到了极致,

为人们奉献出了一个独特的审美艺术世界。



莫奈一生都爱花,

他曾说:

“我会成为画家,

也许是拜花所赐。”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花卉在他生活中的意义。


在那些贫困的日子里,

他的居所也没有缺少花的环绕。

花园中的莲池

亦成了莫奈艺术追求的最后寄托。


巨幅《睡莲》组画

始于莫奈74岁高龄,

持续12年直到86岁去世为止。

这是一部宏伟史诗,

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第九交响乐”



他以极度的热情绘制着“睡莲”组画,

睡莲组画印证了莫奈顽强的生命力度。

在这片由浓烈的色彩构成的缤纷的世界里,

睡莲成为色彩的魔幻载体,

那些短暂的生命获得了永恒。



2

梵高遗作《麦田里的乌鸦》


他生下来,画画。

他死后,麦田里一片金黄,

一群乌鸦惊叫着飞向天空。

《麦田里的乌鸦》

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文森特·梵高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

1890年7月29日,因精神疾病的困扰,

梵高在法国瓦兹河开枪自杀,时年37岁。



1888年2月,

梵高离开喧闹的都市,

只身来到法国南部的田野。

他立刻就陶醉在了这里

炽烈明丽的阳光和一望无际的原野中。

自然界竟然有这样绚烂的色彩?

他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

他在这里,开始用生命

追逐着太阳的灿烂的颜色。



当地的农人感到非常的奇怪,

梵高每天在太阳升起之前

就背着一大捆画布和颜料奔向田野,

他从来不戴帽子,

眼睛中放射着炽烈的火焰,

从来不与任何相遇的人说话。

傍晚的时候他回来了,

眼睛就如烧光了柴的火洞,

头顶被晒的透红,头上不多的头发都竖立着,

掖下夹着一幅颜料还没有干的画布。

人们看到他的时候,

都在交头接耳:这个疯子来了!



没人知道,

这个他们眼里的疯子,

就是人类世界最伟大的画家梵高,

就是在这片美丽的田野,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油画《向日葵》诞生了!



这位穷困潦倒的天才画家,

一辈子饱受肉体

与精神的双重折磨,

在《向日葵》诞生一年以后,

他最终不堪重负,

面朝金色麦田,

用一把左轮手枪,

告别了这个世界。



这位伟大的画家,

到死也没有卖出自己的一幅作品,

除了他的弟弟之外,

有生之年,

没有一个人懂得他的价值。



3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遗作《新娘Die Braut》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奥地利表现主义画家,

维也纳分离派的创导者,

是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第一任主席。 

克里姆特死于 1918 年,

《新娘Die Braut》是他未完成的遗作。



克里姆特生活在

一个辉煌的国度,

——解体之前的奥匈帝国,

纸醉金迷,奢华腐败。

所以,他的绘画大多也是

富丽璀璨,夺目明丽,

弥漫着强烈的个性,

富丽堂皇,美而不俗。



他一生热衷于描绘女性,

他画中的女性都充满了

神秘感和致命的诱惑,

她们是古代的女祭司,

是故事的主人公,

是神话故事中的“妖女”。

这大概与克林姆特两段

难忘的情感经历有关。



恋爱中的人总是最甜蜜的

克林姆特也在此时达到了创作巅峰

光辉、永恒、灿烂,

都是他这个时期追求的主题。



克林姆特说:“我没什麼特别的。

我是一个日复一日、

日以继夜地画著的画家……”

其实,生命不是你拥有什么,

而是你做过什么。




4

毕加索遗作《最后的自画像 》


法国现代派大师

毕加索的最后一幅自画像

是在他去世前9个月完成的。

在这幅蜡笔画中,

毕加索创造了一个令人畏惧的形象:

一双似乎因惶恐而睁大的眼睛,

紧闭的双唇,

憔悴的脸庞衬着鲜明凸出的颧骨

——完全不同于他那实际上看起来像个保龄球的脸。

这是毕加索对其内心的刻画,

那是一个凝视着死亡深渊

并带着悔恨思考自己生活的男人的形象。



毕加索一生中

给自己画过很多自画像,

但是,当我们把他人生第一张自画像

到最后一张自画像放在一起对比的时候,

会发现差距特别大……



他一生的画风,

从写实走向抽象,

从平和走向夸张。

他用极端的艺术手法,

表现了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

和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梵高不同,

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

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

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

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在全世界拍卖最贵的10幅画中,

毕加索就占了4幅,

生前还留下了7万多幅画作,

如今依然在拍卖。

对于毕生作品,毕加索说:

“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

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



碎裂、解析、重组,

不要规定,不要偏见,

随心所欲,绝对自由,

这或许就是他的真谛。



1973年的某一天,

这位91岁的老人终于走完了他的一生,

他带着对艺术的满腔热情,

静静地闭上了眼睛,

如愿以偿地走了。




5

安迪·沃霍尔遗作《最后的晚餐》


波普艺术的领袖

安迪·沃霍尔1986年下半年,

完成了一系列的《最后的晚餐》作品。

此时的沃霍尔已是病痛缠身,

《最后的晚餐》这样的宗教绘画题材

也显而易见的表露出他的精神状态。

最终展览于1987年初在米兰展出,

这亦是安迪沃霍尔生前最后一次画展。

一个月后,这位20世纪的波普领袖离开了人世。



消瘦的身形和脸颊,

苍白的皮肤,

标志性的条纹衫和牛仔裤之下,

是一颗充满创造力的灵魂。

看上去像广告宣传画的作品,

却受到众人追捧,

引领整个时代。



沃霍尔曾经说:

“我想要成为一台机器。”

他对复制和重复的尤其偏爱。

机器是他的工具,

重复单调,独一无二。

机器也是他的屏障,

隔绝感情,杜绝伤害。



这位先锋艺术家除了画作,

对电影也有独到的见解,

比如轰动一时的《帝国大厦》。

爬上时代生活大厦的41楼,

使用一架16毫米摄影机, 

以每秒24格底片的速度拍摄,

调整镜头,保持不动,

电影由始至终只拍了一样东西:

纽约帝国大厦。

一部8小时的电影诞生了。

影片开演半小时后,

到场的200多名观众几乎全部走光。



他关注时间带来的一切细节变化。

他用作品的单调、无聊、重复,

传达出社会的冷漠、空虚、疏离。

“如果你想知道

关于安迪·沃霍尔的一切,

只要看表面:我的绘画、电影和我,

我就在那里。”

波普艺术之妙,

或许就妙在这表面的深度。



从波普到时尚,

从时尚到经典。

正是对生活的那份敏感细腻,

造就了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

他通过打破传统的游戏规则,

融入流行文化和创造艺术的歧义,

才是波普艺术真正的讽刺意义。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 欣赏更多精彩作品

随缘

勤而有恒,事无不成

家规:言宜慢,心宜善

苏轼:他把苟且活成了洒脱

陈丹青:我们为什么不懂毕加索

季羡林: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活得真实

世间太多假正经,惟有圣叹真性情

不做三件事,不交三种人

书画是好的养生

人民时代艺术院 

发现艺术之美

追溯艺术之魂

呈现艺术家的创造与灵性

分享艺术家的思想与学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