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日薪208万,有人背着贷款996。
明星阶层和小镇做题家的割裂人生对比,在这两天到达了顶峰。
说实话,内娱天价薪酬对我们来说早不是新闻了。
毕竟咱也亲眼目睹,娱乐圈的计量单位从几冰几爽通货膨胀到几薇。
薪酬差距你可以说老天爷赏饭工种不同,但得了便宜还卖惨的操作就让人完全想不通了。
比如一个两个说自己余额仅剩几十万的明星,再比如说骂粉丝不买生日票的小爱豆。
种种离谱行为可以说内娱生态还没完,我的心态已经先崩。
但作为旁观者的我们还不是最惨的,有那么一撮内娱在逃打工人正被隐形。
操着明星前前后后的心,拿着税前不到他们零头的薪。
今天我就给你们抓来了三位逐梦演艺圈的业内人士。
圈内行情到底咋样?出道会不会逆天改命?爱豆需不需要自我修养?
2022版娱乐圈生存指南,都在这篇了。
我目前是艺人工作室的执行经纪,主要是负责项目落地,跟通告,对脚本,走节目动线,落实一切细节。这行的工作状态咋说呢,一天工作15个小时,手机不敢关静音,不管睡多晚,早上八点都会醒,怕错过什么消息,基本没有上下班的概念。凭心而论,这两年大家都说内娱完了的论调也不是全无道理。除了最顶流的那几个,基本所有艺人接活都难。有时候报价已经很低还要抢活干。与此同时艺人的时间成本也变高了,比如一个外地的项目,前后隔离的时间叠加起来,比录节目本身的时间还要长。在这种行情下,爱豆转行去做演员可以说是必然的路径,因为演员可以说是娱乐圈里生命周期比较长的类型了。首先你看歌手吧,其实砸钱做歌手很难回本,除非是你能牛逼到可以靠版权养老。爱豆就更别说了,所有爱豆我觉得都是有寿命的,很难红一辈子。但演员呢,演一部结一部的报酬。运气好的,一部爆剧就能打开知名度,所以基本上大家都想做演员,门槛低,红的时效也会比较久。但红了之后对艺人心态来说也是一种考验,都说红气养人,但有的时候可能也是捧杀。我之前带过一个演员,她演了一部爆剧女二,小火了一下,当时公司都挺为她开心的。但没想到红了之后,她转过头定了一个标准:以后非女二女一不演。这种事我之前听过不少,但我意外的是,她没演这部女二之前,一直是个挺谦虚随和的人,没想到人一下就变了。这也是这份工作自带的属性吧,可以看到很多割裂的情况。比如绕不过的贫富差距。像早几年最一线的85花,近几年一部剧就一个亿的爽子,普通人哪敢想。没出头的演员们可能生活和我们没啥两样,租房骑共享单车跑剧组,普通地活着。这个行业最普通的有钱人,余额里可能是我们社畜一辈子三辈子十辈子都花不完的钱。所以最近两年查偷税漏税为啥一查一个准,可能有的人觉得我今天赚1000万,有400万都要分给别人,不如铤而走险。但他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不正常依法交税,可能连这600万都赚不到了。所以最近看到各种爱豆摆烂的消息,我真的觉得很费解。不管干什么工作,你首先要端正态度吧。已经享受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资源和曝光度,那就该争取和抓住机会。我是在影视寒冬+疫情双重冲击下,一猛子扎进来这个行业的。岗位官方JD是艺人宣传,但除了写文案,跟通告、打杂这些碎活有时候也都干。虽说影视行业大盘都在缩减,但我们相比之下影响会小一些,毕竟热搜上的艺人宣发也依旧热火。线上的宣传其实就是为艺人打造人设,粉丝能看到的只不过是宣传打造出来的艺人美好的那面。这里可能必须泼一盆冷水:那些社交媒体上被“翻牌”的粉丝别高兴太早,你得到的回复可能就是工作人员回的罢了。今天艺人开心了,工作推进就会顺利些;艺人不开心了,可能都得为了避免被找茬隔天再对工作。娱乐圈的食物链就是这么残酷,但艺人本身也逃不脱链条的筛选。举步维艰的市场行情下,成熟艺人还有戏拍有综艺接,但小艺人真的就是通告锐减。各大节目组的视角也是难上加难,可能明明已经到了合同阶段,网上的营销号已经炒得风生水起,但就是因为招不到商无法开拍。综艺本身能吸纳的艺人体量就有限,再加上很多大大小小的节目明里暗里禁止邀请爱豆性质的艺人,演员市场在人数上自然就卷起来了。不得不说,内娱的演员门槛是挺低的,有些人可能都不配被称为演员。台词不好,可以,有配音演员。表演不好,可以,只要别太过分。只要脸长得好一些,演戏的机会总是有的。成熟艺人基本上不用试戏,有的两三个月便有千万级的酬劳。爱豆转型做演员的,如果流量不够,基本上都要试戏,甚至跑组,我见过有的拍平台小短剧,一天八百,就拍两三天的。轧戏的事前两年蛮多,曾经听说有些演员这样操作之后,被大型制作公司“拉黑”,制片人发朋友圈说再也不合作。这两年行情不好,听到的倒是少了。圈内人多活少,业务能力和长相不再是唯一标准,各平台的数据也很重要,特别是抖音之类的短视频平台。艺人短视频平台经营好了,不光对接角色有帮助,还能自己接商务创收。收入这块我基本无法和明星们共情,但粉丝的情绪这边我也没办法照单全收。比如粉丝在意的塌房,现在有的公司会把恋爱条款签进合同里,但作为公司员工层面,我们最多给建议,没办法完全约束艺人的人生。很多事业粉会觉得公司不干实事,自己给的建议公司也不听。上班听领导听艺人的话已经听烦了,它只是一份工作,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真情实感追星,很有可能会变得不幸,还是多关注身边的人吧。一句话概括我这些年的经纪工作:遇过顶流,见过糊比,带过乐队。选秀正当红的那几年,我对接过一个爱豆团体的出道演唱会。虽然选秀很红,但我不得不承认他们节目是挺糊的,但该有的出道仪式感不能少。所有资源码齐了,团队成员也从各地飞回来了,我们和经纪公司一对接,发现他们连演唱曲目都没定好。火的歌版权太贵,便宜的歌没啥传唱度,言下之意就是这个团队的市场估价不值得付出太多成本。曲目和齐舞终于敲定之后,我以为已经不会再出意外了,谁知道演唱会发布会的前一天,资方直接单方面宣布撤资,也就是说我们之前所有人的努力和准备都泡汤了。对方给出的理由是:该团体的票不卖座,有赔本的风险。当天在的成员有人当场就发了找工作的微博。我之前不是没有听过“爱豆是快消商品”的定论,但还是第一次见识到资本如此残酷的单方面的碾压。如果说不火是爱豆的原罪,那刚踏入圈子边缘就产生飘飘然的幻觉,可能就是对工作人员的惩罚。我之前带过一个乐队去参加某乐队综艺,短短几周就体会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幽微。被选中的单个成员在人前说的是,我绝对不接受,我要和我的兄弟同进退。结果转身就半推半就地进了节目组,并美名其曰地“我火了对咱们乐队也有好处嘛”。节目其实没参加几期他就被淘汰了,但整个人出来后好像被镀了金一样。开口闭口就是“公司怎么不给我刷数据买营销”“小心我转去其他公司”像他一样把参加选秀当成人生高光时刻的人,内娱并不缺。前段时间摆烂上热搜和要粉丝买498门票的小爱豆们,心路历程可能大差不差。爱豆本身就是需要粉丝浇灌他们梦想的职业,没有粉丝他们什么都不是。现在他们还摆烂倒逼粉丝,又想人花钱又不想被粉丝约束,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看看塞纳河人家才是真正的辛苦,一场一场的握手会和小剧场提供的情绪价值换取报酬。再看看楼炅择拍的服装店银行,没有舞台,他自己创造舞台,凭着业务能力不也上过几次热搜吗。据我所知,霓虹之下乐队自己都去送闪送、开剧本杀、当吉他老师来养活自己的梦想。对于很多娱乐圈从业人员的体感是,水位不断上涨,钱更难赚了。但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明星们缩水的收入,已经是他们一辈子都看不到的余额。无意挑起什么阶级矛盾,但也不得不承认,比起日韩泰,内娱的钱真的好赚太多。与其换着花样的摆烂和卖惨,不如把心思用在整理自己的人生和艺能上。希望各位艺人不光在番位咖位资源上内卷,最基础的艺能水准上也多用点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