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戴在头上的刀片”?很多街坊家里有!快跟着自检→

 

电动自行车是
广州不少街坊的出行交通工具
头盔一戴,电鸡一揸
出行高峰统统甩开

但头盔安全这件“头”等大事
你有没有重视起来?


在广东中山
一起车辆剐蹭事故
虽然碰撞并不激烈
但骑车人的安全头盔破损严重
塑料外壳解体
破裂的头盔碎片
就扎伤了骑车人的眼睛!
今年3·15晚会曝光了
一批没有缓冲层
质量低劣的电动自行车头盔
测试结果触目惊心!

本该保护骑乘人员头部的装具
却在发生事故后
变成“戴在头上的刀片”

“3·15晚会”选取了市场上
热销的电动自行车头盔进行检测
赶紧跟着自检家里的头盔

吸收碰撞能量性能测试

测试人员将头盔佩戴在头模上
拉升至1.6米的高度进行释放
模拟骑乘人员摔倒时
佩戴安全头盔的头部与地面碰撞接触的场景

 检测结果 
一款红色头盔应声开裂
产生了一条20多厘米长的裂痕
记者采访发现
一些头盔厂家为了压缩成本
使用回收料等劣质材料进行生产

耐穿透性能测试

测试人员将钢筋头拉升至1米的高度进行释放
模拟头盔遇到尖锐物体时
对佩戴者头部的保护能力

 检测结果 
有8款头盔达不到新国标要求
有的几乎被劈成两半

测试电动自行车的佩戴装置

测试人员通过牵拉头盔的束带和后方
模拟在发生事故时
头盔能否固定在佩戴者的头上
进行持续保护

 检测结果 
共有16款不符合新国标要求

护目镜耐磨性测试

测试人员将护目镜镜片固定在磨砂设备上
用天然石英砂进行掉落击打
模拟日常磨损场景

 检测结果 
有16款不符合新国标要求
磨损后的镜片透光性明显降低
成像效果大打折扣

新标准将于7月1日实施
将强制把劣质头盔退出市场

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有强制性国家标准

GB 811-2022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

于2022年12月1日发布

将于2023年7月1日实施


新国标在原摩托车乘员头盔的基础上

将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纳入标准范围

对产品结构、固定装置稳定性

佩戴装置强度、吸收碰撞能量性能

耐穿透性能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在结构方面规定了

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需具备缓冲层

这将强制把没有缓冲层等劣质头盔
逐出市场

更好地保护
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国家强制性标准正式实施前
消费者该如何选购
合适的电动自行车头盔呢?

广州街坊有自己的看法
👇👇👇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也于3月15日发布提醒
选购电动自行车头盔做到
“一看、二闻、三按、四戴、五问”

第一要看

看产品是否有规范的中文标识,包括规范的厂名厂址、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合格标志等,产品是否具有发泡材料缓冲层,没有发泡材料缓冲层的头盔不要选购。不要购买无厂名或厂名不规范、无执行标准、无产品合格证的头盔。


第二要闻

用鼻子闻一闻头盔是否有刺激性气味,选择无气味或气味较小的产品。


第三要按

用手稍用力按压头盔的发泡材料缓冲层,选择缓冲层手感密实或有轻微反弹感,不出坑、不掉渣的产品。


第四要戴

试着佩戴头盔,头盔与头部贴合,佩戴舒适,如果配有护目镜,选择护目镜透光性能更好的透明镜片。


第五要问

不同头盔种类的防护性能不一样。目前的摩托车头盔,均适用于电动自行车乘员,在购买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时,要选购有3C认证标志的产品。新国标实施后,B类头盔仅适用于电动自行车乘员,A类头盔既适用于摩托车乘员,也适用于电动自行车乘员。



在日常使用时

要注意头盔的存放环境和使用寿命

尽量放置在阴凉通风处
避免长时间暴晒和接触酸、碱、有机溶剂

塑料头盔使用时间不宜超过3年
头盔如果发生过一次较大的撞击事故
应停止使用

发现商家销售可疑问题头盔的
可拨打12345、12315热线举报

赶紧检查下家里的头盔!
转发提醒亲友!


来源:南方+、央视财经、广州广播电视台视频号
编辑:李姿

责编:李佳妮


视频推荐:
往期推荐:

20元承包一整天的快乐!广州动物园,藏不住了



没有“五个G”的胃,不敢走进广州的这条路



广州街头最近总遇到的“扫码送大鹅”,是啥套路?




广州这条街,为什么男人们这么爱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