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客家俗语:车大炮

2014-01-27 客家圈

国语所言“吹牛”,粤语说作“吹水”,客语说作“车大炮”。牛皮虽然厚,虽然韧,到底还是有人吹,毕竟放得进嘴皮子。至于杯中水、碗中水、盆中水,更可吹之如许。大炮也硬要塞入嘴巴,车也罢,吹也罢,都令人费解。

其实,“车大炮”乃“扯大奅”一词的演变。“奅”,音pào,本指山岩间的空穴,引申为“炮石”,冷兵器时代用器具发射或从城上投下砸击敌人用的石块。《说文》曰:“奅,大也。”大者,虚也。即使古代汉语之时,“奅”字也冷僻,少有人使用,因而“大奅”便由“大炮”所取代。

故意夸大事实,说大话骗人,把事情说得天花乱坠,撒谎,言辞荒唐,这些都是车大炮行为,为客家人所不屑。至于经常车大炮而不知羞的,人们便以“大炮佬”名之。

孔仲南的《广东俗语考》上说“虚浮曰荒唐,曰大奅 。”这个“奅 ”字谐音若“炮”,“大”有“虚大”之意,“扯大奅 ”即是放空气,放空话,放虚话。

广东有很多民间故事,其中一个名 “三同年扯大炮”,说有三人聚会,一人提议搞一个“扯大炮”比赛,谁输谁请吃饭,甲说:“我阿公有一日上山打猎,脚底穿过一条刺,他把刺取出做柴火,烧熟了三窑石灰。”乙说:“我阿婆出嫁时,用胭脂化妆,用了三船满的胭脂,才化好一个鼻尖 。”阿丙说不出,讪讪说:“待会来我家取钱吃饭吧。”阿丙先行回家,幸好家里有个聪明老婆,一会甲乙二人到了,不见阿丙,只见丙嫂,一问,丙嫂说:“别提了,阿丙刚才上床睡觉,被狗虱打蹄踢断了三条肋骨,起不了床了。”最后结果,丙嫂最识“扯大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