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动 | 父亲血案惨死,梅州母亲和子女们,用爱感动世人!

客家圈 2018-09-30



1947年6月底,广州康乐村岭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址在今中山大学内),高三学生正在紧张准备毕业试。


蔡辉甫,是教务主任兼高三化学老师,那时的期末考试成绩举足轻重:不及格不能毕业。


6月28日的晚上,学生请求他“缩小范围、讲出考题”,他严辞拒绝,并说:“肯定有十个八个不及格的啦!”这句话,激怒了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化学课还未上完,几个人竟然策划起如何报复


有一名男学生,名叫杜焜荣,平时就讨厌蔡老师管教太严,这次受拒更令他十分恼怒。叫上另外两名男生关辉明、龚金湘,计划要报复。


当时尚未下课,众学生还在教室里与蔡老师“讨价还价”,而蔡老师苦口婆心地解释着。正说着,杜焜荣突然在座位上吹响一声笛子,楼下的关辉明、龚金湘立即拉掣关灯,教学楼立即沉入黑暗之中,教室中煞时怪声四起。


蔡老师觉得情势不对,收拾东西准备离去。


没料到,黑暗中几个飞拳袭击,蔡本能地抵抗,边挡边退,当时已近10点,走廊里没有灯,谁也看不清谁,只知从教室到楼梯口是一片混乱厮打。


蔡老师身上、头上多处“中招”。当他退到楼梯口时,腰间突遭一脚踢来,他站立不稳,跌落8级楼梯下,众学生听到“砰”一声之后毫无声响,知道是出了事,各自摸黑散去。


夜晚十点半,躺在地上的蔡老师慢慢摸回他粉碎的眼镜,缓缓站起,一瘸一拐地回到自己所住的第六宿舍。


妻子张碧兰(广东梅县人)如常出来迎接,被吓了一大跳:丈夫呕吐不止,步履艰难,连忙扶到床上,取来万金油轻搽。解开丈夫衣衫,只见前胸肿起碗口大的一块,额头前后也青瘀片片,信上帝的她一下大叫:“主呀!”忙问丈夫,是何等恶人行此劣迹?


蔡老师本不愿说,在妻子连连追问之下,嘴里吐出6个字:“高三学生打我!”


次晨,蔡太太不顾自己怀有数月身孕,到学校报告,岭大附中主任及多名教师同到宿舍探望,蔡老师此时浮肿愈厉,口中含糊地重复:“高三学生打我!”之后,便昏迷不醒。


众人合力将其送到西濠口博济医院(今中山二医),但经抢救无效,与世长辞,死亡证上书:“伤势过重,脑部血管爆裂而死。”



蔡太太当场晕倒,救醒后又失声恸哭。蔡家中还有5个小孩,长女15岁,次子13岁,余皆幼童,还不懂死亡之义,只是第六个孩子又将出世,却已经无缘见父亲一面!


蔡太太粗身大势,还要照顾一班“化骨龙”,一家人将何以生活?蔡太太与两名较大的儿女哭成一团,其他三子围绕身边,其状之惨,不忍卒睹。


7月3日上午,教育厅长姚宝猷找到校长与检察官晚上座谈,表示学校应依法处分这班学生,行凶打人者则要交由法律制裁。


姚宝猷不愧是教育厅长,见学生仍“死顶”不承认打老师,便一改逼供之做法,召集60余名学生,对他们说:青年人谁无过失,但求能改,以后还会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且你们的父母操心数日,不能与你们见面,坚持下去对谁都无好处。学生渐被感动,良心发现,女生中更有嘤嘤抽泣者。


未几,龚金湘站出承认当日是他撬开电灯开关箱的锁,关辉明、杜焜荣分别承认自己熄灯、打老师。这3人被法院带走。其余学生得以返家,喜形于色,欢欣不已,家长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8月20日,是岭南“弑师案”公审的一天,三个疑犯被提堂,旁听庭审者有百余人,多数是同班同学、学生家长。


8月26日,法庭宣判---杜被判终身监禁,褫夺公权(即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龚、关各处15年徒刑,褫夺公权10年。


3少年听到判词,面色大变,深感不服。


据说姚宝猷听到消息时也愕然,说:“太重了,我从来没有想到这样重。”岭大附中开除了这3个学生,班上其余同学统统记大过。附中主任杨重光、训导主任黎寿彬也因此事引咎辞职。


学生弑师,轰动社会,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教育问题的反思。


有人认为此事发生在素负盛誉的岭大附中,是教育的失败。岭大附中是当时广州著名的教会学校,许多高官富贾子女就读该校,女生陈琼芬是前广州市长陈筹硕将军的女儿,男生邹至庄是商界巨擘邹殿邦的儿子……又有人认为是积分、文凭及考试制度在作怪,学生所追求的是积分,积分优良,父兄嘉奖,师友另眼相看,文凭到手,名誉地位双收。舆论普遍认为,正直不苟、以身殉职的蔡先生与被人看作弑师的犯罪学生,同样值得同情,“他们是和蔡先生一样的不幸牺牲在动荡不安的社会里,牺牲在不健全的教育制度里”。


1947——2017,整整70年!


这宗“弑师案”,

是否对我们今天教育界有所启发?

值得思考。


惨案主角--教务主任 蔡辉甫硕士


图:三个终受惩处的学生


 

图:蔡太和她的儿女群


 

图:1914年岭南学校全体学生,图左角为开我国男女同校先河之女生



图:中国妇女及新泽西州岭南之友共同捐建的女生宿舍


图:事发当年的岭南学校本届毕业生


作者:符堪仁


2005年《羊城沧桑》版发表了一篇历史特写《一宗教育的悲剧》(见6月19日),反响颇为热烈。众多来电中,最为引起编辑部注意的是,有位来电者是文章中被害的教务主任蔡辉甫的女儿蔡少萍。她是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的退休教师,希望见见编辑。


见面攀谈,蔡老师说,6月28日是他爸遇难日,距今已整整58年了。她拿出一本纪念册———《半个世纪的怀念》,这本出自2003年10月的书,全是缅怀蔡辉甫先生的文章,作者除家属外,还有国内外许多大学的教授,他们都是蔡辉甫当年的同事、学生。


翻阅此书,能知道蔡辉甫一生的踪迹脉络。蔡辉甫出生于1901年10月1日,广东揭阳河婆镇人。21岁时到上海沪江大学就读化学和当助教,几年后又到过菲律宾求学和工作,读完研究生拿到化学硕士学位。1934年回国,当过武汉博文中学校长……


这本蔡辉甫的纪念册,记录着一些令人感怀的回忆片段,集中地烘托了蔡辉甫为人的正直。如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退休教授吴醒夫回忆说,当年在博文教书,房间曾被有背景的军事教官王戎武搜查,蔡辉甫知道后,即以校长身份令王戎武向吴醒夫道歉!


1938年,当蔡辉甫要离开武昌回广东时,博文师生们十分不舍,送了大量临别赠言。从一些赠言中,依然能看出他那正直的一面———


“在外国人的势力范围,能当着外国人的面前,公开指出他们侵略我们,这种真正独立的精神,是校长专有的啊!”(何为公)


“先生屡以‘读书与做人打成一片’一语教诲生等,今逢分别,不胜依依……唯时将先生平素所以教训我等者,铭镌心版而行之,庶不负拳拳于万一耳。”


(胡希荣)

……


回到广东之后,蔡辉甫先到香港青山岭南附中当科学主任,香港沦陷后又随学校迁到澳门,抗战胜利后再回广州康乐园。


上世纪40年代末那次考试事件,促发蔡辉甫致死的惨剧发生后,子女们永远忘不了那个情景———告别仪式在岭南大学马岗顶小礼堂举行,在通往岭南坟场的泥泞小路上,杂草丛生,小花惨白,一群幼小的孩子,滂沱大雨中随着母亲沉重的脚步送别父亲,哭声一片。


当年的“弑师案”曾被搬上广州的戏剧舞台,悲伤的寡母和那几个失父的幼童的成长,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就是那位坚强的母亲,从此独自担起了抚养6个孩子的重担,最大不过16岁,最小是遗腹女。她牢记丈夫一定要培养好下一代的责任。蔡妻张碧兰出自广东梅州,父亲是清朝外交官、驻日本阪神地区领事。她在10个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后,也上过上海沪江大学,到过菲律宾、印尼等在学习工作。与蔡辉甫结婚后,全副身心护理家庭。几十年含辛茹苦把一个个孩子拉扯成人。时光掠过58个春秋后,今天她老人家已99岁,与女儿蔡少萍住在一起,还能直起腰走走。儿女们准备明年为母亲来一次大庆。让我们今天看一看孩子的状况吧———


蔡少兰,暨南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蔡少辉,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蔡少甫,北京工业大学校长、教授;蔡少龄,广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印刷传播系高级工程师;蔡少华,广州中山大学化学系教授;蔡少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小学高级教师。


蔡少萍排行最末,经历“文革”没有书读的困苦,当年没有上大学。虽然她错过读书时光,但她的女儿现已在美国读完博士并在那里工作。


蔡家兄妹还有一个愿望:如何报答国家对他们的照顾,如何为父亲未竟的事业再尽一分力。


在蔡先生去世50周年的1997年,他们和香港几位岭南大学的校友提出建议,成立一个“纪念蔡辉甫先生奖学金”的筹款活动,以纪念他为岭南教育事业作出的牺牲与贡献。


很快,基金会由岭南大学学院、岭南大学广州校友会以及蔡先生的家属组成。倡议书寄到全球多个校友会,也收到热烈的回应。最后,筹了人民币37884.33元,港币41022.10元,美金5286.12元,其中原广东省副省长王屏山也捐了500元


从2001年起,基金会每年资助4位困难的同学。而蔡少萍又直接从广东揭西接来一个家庭贫困的女小学生吴双英,全力供养。10年中,学费生活费每年要一万多元,现在女孩已经读到大学三年级。



图:当日失去父亲的蔡家姐弟,备受社会的关注和怜悯。



图:坚强的母亲,独力把孩儿抚育成长,仍然是知识分子满堂。





2007年百岁老人张碧兰重返阔别80年家乡

老人在祖屋前留影


  “我终于回来了!”在抵达娘家的那一刻,她眼含热泪,唠叨似地念起了一首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让在场的乡亲们和她的子女们浮想联翩。

  张碧兰老人今年(2007年)已101岁,离别家乡整整80年,当她回到梅州市梅江区江北茶一村那留余堂张屋时,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老人生于1907年,是清朝最后一批举人张淑皋的女儿。1928年她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后,与为教育事业献身的蔡辉甫先生(1901—1947)结为夫妻后,由于各种原因辗转菲律宾、香港等地,在中学任教,其丈夫曾是当时广州岭南大学的化学教授,膝下有四子二女。蔡先生逝世时,子女中最大还不满16岁,还有一个遗腹女。如今,六个子女中有四个继承父业当教师。

  阔别梅州80年的张碧兰一直惦记着娘家的发展。她的三儿子蔡少龄告诉记者,母亲是个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她曾在《悼念夫君》一文中写道:“岁月蹉跎五十载,岭南旧事扣心弦……天长地久有时尽,思念之情永绵绵……”如今80年过去了,41岁便守寡的她含辛茹苦将六个子女培养成大学生,“抚育桃李万万千”。蔡少龄告诉记者,大哥蔡少甫是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工业大学教授;自己是印刷传播高级工程师;四弟是中山大学化学系教授,这让老人家感到格外高兴和自豪。

  不久前,张碧兰对她的小女儿蔡少萍说:“想回娘家看看。”本月中旬,当她得知第二天就要启程回到阔别80年的娘家时,激动万分,夜不能寝。第二天,当女儿牵扯着妈妈的手抵达留余堂张家老屋时,老人难掩思乡之情,含着热泪念起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来。

  “哎,我离家时祖屋内外是济济一堂的啊?”老人家问。“我们张家的许多亲戚都喜迁新居了,这老屋自然就成了‘纪念馆’了。”女儿答。老人点了点头,细细端详挂在屋里的故人照片,在子女们的搀扶下高兴地从轮椅上站了起来,要在这百年的老屋前留个影,还笑着对子女们说:105岁时我还想回家看看……

羊城晚报记者 黄蔚山 通讯员 蔡海光 摄影报道






2009年

百岁才女坚持弹琴写诗 手术次日就要看报纸



【推荐阅读】

这位梅州人,参与研究出极其“霸道”的产品,人民日报发喜报!







2006年蔡辉甫先生纪念奖学金、

90财政奖(助)学金颁授仪式隆重举行



2012年

蔡辉甫纪念奖学金委员会代表与获奖学生合影


2012年

蔡少兰女士、蔡少龄先生等捐赠代表与学生座谈


2013年

“蔡辉甫先生纪念奖学金”颁奖仪式举行



2014年

“蔡辉甫先生纪念奖学金”颁奖仪式举行


2015年

“蔡辉甫先生纪念奖学金”颁奖仪式举行

2016年12月29日

“蔡辉甫先生纪念奖学金”颁奖仪式举行

2016年12月29日

蔡少兰老师讲述蔡辉甫先生的事迹


一个正直无私的老师
一个寒门出贵子的教育之家
一个家风秉正而善良的梅州人

他们的事迹
不应该湮没在默默无闻的历史旧纸堆里
今天把他们的事迹发出来
除了铭记
更多的是感动

这是坚强弘毅、豁达感恩的客家精神

也许在喧嚣烦躁而急于求成的社会

平平淡淡、微不足道

但为爱坚守的真情应该得到掌声

........


感谢能读完这篇长文的您
就给这家梅州人点赞吧



客家圈综合金羊网、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 等媒体文章



图文视频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