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放映&讲题摘要 | 2019年第四届华宇艺术论坛

HYA ArtSanya 2021-09-26



 

第四届华宇艺术论坛

 实景与幻象之外:东北及其表征 


      

      最初把我们的目光吸引到东北的是它在电影和文学里的再现:《白日焰火》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同期出现了一批以东北老工业城市为舞台的罪案电影;李陀和易烊千玺一起给班宇点赞,东北青年作家群体广受关注。进入2000年,好像每隔一段时间,东北就会在大众媒体和社交网络上成为众人讨论的话题。似乎作为当地支柱产业的重工业衰落,反而让东北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沿阵地变身为21世纪信息技术平台上最具生产力的内容提供方。从中不难发现某种历史的反讽。在经历了20世纪不同政治力量角力,若干“乌托邦”建设实验,各种野心、规划、剥削、牺牲的交织与错位之后,如今呈现于我们眼前的,是一片在这个所有社会交换都高速进行的时代里显得有些停滞、肃杀、肉身过于沉重的土地。说“土地”也许并不准确,在我们的讨论里,相对于地理空间,“东北”标记的更多是一种时间体验,指向那些在现代化进程中错失的机会、被掩盖却未能被遗忘的记忆,以及因其不断返还而在今日现实中留下的持续疼痛。


      本次三亚华宇艺术论坛希望以东北及其表征为契机,探讨在分裂加深、围墙重塑的社会政治现实面前,当代艺术甚至文化生产如何处理自身与生活经验的关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避开陈旧的修辞游戏,同时又不因过度思辨而陷入虚无。从这个意义上讲,东北既是废墟,也是预言。


——杜可柯 


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官方微信渠道,或邮件至press@huayug.com获取!



 

 影片播映 



放映排片表

12月12日 星期四


12:40 - 13:10 

郝敬班《从南湖公园到红旗街》(2018)

13:15 - 13:45 

王拓《烟火》(2018)

13:50 - 14:15 

王拓《扭曲词场》(2019)

14:20 - 16:00 

耿军《轻松+愉快》(2017)


*4部影片将于12月12日全天循环播映。

影院开放时间:中午12:30 - 午夜12:30

影院:保利国际影城(三亚亚龙湾店),3号厅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龙海路14号


郝敬班,《从南湖公园到红旗街》截屏,2018,高清双频道同步影像,3005''


“株式会社满州映画协会”是什么?这是我在面对“满映项目”时最基础的问题,却也是最难回答的问题。站在不同立场的人都对这个在战后被中日双方故意忘记的过去,有着自己非常确切的定义,或主动、或被动迎合;但同时它又常常被所有人描述成一个“需要填充的空白”。“语言”是我在这个作品中选择的切入点。在我试图敍述“满映”时,越发现自己和那些我采访过的人、和大半个世纪前在这家电影公司工作的人面临了类似的障碍。我们都需要不断措辞,“我”还是“我们”,“肯定”还是“可能”?都知道没有安全的说法,都常常张不开口。在这场无法和解的中日关系中,过去的故事似乎还没有结束。但最终我发现,语言,正如保罗・策兰所说,会“穿过沉默”,“永不丢失地保留在 一件东西的损失中。”


——郝敬班


王拓,《烟火》截屏,2018,单频高清影像(彩色,有声),31'18''


王拓的影像经常是种时空综合体。他近年开启的东北项目中的首部作品《烟火》 (2018)中的一条主要线索演绎自对“张扣扣复仇案”的侧写及其重新排演。对王拓来说,复仇这种身体力行的冲动之所以能够和一个复杂的东北论述产生共振,不仅是因为这种古典的激烈动作如同一个时空穿刺的印证,更是因为复仇本身驱动了一系列个人的仪式并作为必要的中介,以及成为身份转化的契机。


王拓,《扭曲词场》截屏,2019,三频高清影像(彩色,有声),25'


继《烟火》之后,三频影像《扭曲词场》是王拓东北项目中的最新作品。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通过展现深陷历史轮回泥沼之中的具体身体,进而提出关于“泛萨满化”的观点:这里的“泛萨满化” 并不是指一种特定的信仰形态或载体,而是暗示在我们浑然不觉的历史轮回情境中,具体的身体成为了连接不同时空叙事的泛灵媒介。


耿军,《轻松+愉快》影片海报,2017


《轻松+愉快》虚构了一个荒诞的北方,群氓的家伙们在互相拥抱中厮杀,在称兄道弟的关系中互相关爱与猜疑,在互相点燃的希望中灰飞烟灭! 


这是一个关于罪的常态化,在追寻中坐以待毙的故事,一个悲伤的喜剧电影。电影里充满着北方的幽默,一波三折的冲突,虎视眈眈的壮美山河。




讲题摘要 



《作为“现代”纪念碑的老城——历史化边缘视角下的东北区域变迁及现代性问题》

刘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


在现代东北研究中,对区域整体的讨论往往聚焦于现代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和中心城市,东北的百年变迁因此被再现为与特定时代本质相对应的“兴-衰”历程,相对于这种本质主义的决定论叙事,作为历史化边缘的开原老城为探究东北区域变迁及其现代性问题提供了别样的视角。梳理从古代边疆要冲开原城到现代边缘镇街老城的历史演变,可以发现,开原老城因为东北内亚边疆的现代化而丧失自己的传统优势的时刻,正是东北作为现代区域形成和作为亚洲工业文明的前沿而崛起的时刻。另一方面,老城的衰败并不是一个线性过程,其工业废墟铭刻着它在东北作为“共和国长子”的时代改变衰败命运的历史可能性,东北作为“共和国长子”的意义不在于区域自身的发展成就,而在于它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另类现代性逻辑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因此,老城当下的凋敝空间实际上是两种“现代”的历史铭文,一是塑造了工业化东北的主流现代历史趋势,一是使东北成为“共和国长子”的另类现代性。




《中东铁路上的交融——20世纪上半叶东西洋艺术在哈尔滨的传播与影响》

王绘(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


十九世纪末清政府与沙俄共同修建世界第一条连接欧亚大陆横跨东西的国际通道——中东大铁路。


【復道通东西】1903年全线通车,一批批欧洲新锐建筑师来到远东开发淘金,俄国人、犹太人和波兰人等各国侨民来到在这座城市,到1912年,外侨总人口占哈尔滨城市人口的60%,四十多个国家在这里建领事馆。十月革命之后,大量的白俄贵族通过铁路来到了这里避难。哈尔滨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流民城市,起源法国19世纪末的新艺术运动在远东的哈尔滨开花结果!装饰主义与折衷主义笼罩着这座城市并引导着市井民风。中东铁路成为近代传人中国西洋艺术陆路通道。


【南满通滨州】当年的南满铁路从现在的大连(旅大)北上至哈尔滨。南北满铁路统称中东大铁路,这条铁路始于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日本租界直管关东州及南满铁路全线。内地中原文化与东洋文化沿南满铁路北上来到了这个城市,满洲经济与文化迅速崛起。大批游学东洋的艺术家相继来到这座城市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西方艺术。折衷文化从哈尔滨西行至莫斯科转往欧洲,形成国际文化大通道。二十世纪上半叶,T字形交叉点上的哈尔滨成为中东铁路的枢纽,是“西学东渐”的文化窗口!植根于中国流人文化与东西洋文化形成了独有的东北“混血文化”现象……




东北:影像的现实与现实的影像

对谈嘉宾:耿军、刘兵

主持:杨北辰


耿军擅长用电影讲故事,而故事发生的地点往往都在耿军的故乡——黑龙江省鹤岗市。对于耿军的影片而言,东北不仅仅是背景,而是深深嵌入剧中人物和情节设置的现实维度,它指向一种有待证实与命名的生活经验。本场对谈,导演耿军与编剧刘兵将和电影研究者杨北辰共同探讨,在他们的创作中,现实如何进入故事,故事如何转化为影像,而影像媒介和电影产业的现实又如何反作用于故事本身。




客从何处来

对谈嘉宾:郝敬班、王拓


“对于这个地方来说,我们都是‘客’。”王拓聊到他跟郝敬班去年在东北“偶遇”的经历时这样说。相同的时间,创作思路和风格完全不同的两名艺术家因各自的拍摄计划在长春碰面。完全从外来者的身份出发,到当地探寻一个历史名目(满洲映画)的郝敬班发现这个原本外在的对象越来越深地卷入了自身的认知;而本来生于长春,曾经对这座城市非常熟悉的王拓在面对“故乡”的人与事时却越来越体会到自身经验内部的“他者”。此次对谈中,两位艺术家将从各自在东北的拍摄故事说起,聊聊对于他们而言,东北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想要通过创作处理的,是哪些亟待言说的体验,这种体验又如何寻求着新的描述方式?




叙事东北(亚):一个内亚史—全球史的视角

鲁明军(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东北(亚)不仅是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概念。空间与时间的多重交织,构成了今天我们对于东北和东北亚的认知,而内亚史—全球史的重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观看和思考的视角。本文通过萨满在东北的流传、长城内外的贸易,以及蒙元以来、特别是20世纪的东北亚战局,即宗教、贸易和战争三个不同的视角或三重交叉的“全球化”浪潮,重新审视和想象当代东北(亚)的政治和文化。




寒冷、革命与铁锈

王洪喆(北京大学教师)


中国东北,全球同纬度最寒冷的地区

二十世纪的寒地工业化(美国东北部、日本北海道、中国东北)似乎成为了一种诅咒,为何工业化都发生在寒地,而寒地又终于成为铁锈……

 

从铁锈带(rustbelt)逃往阳光带(sunbelt)

从寒冷逃往温暖

从北方逃往南方

从暖气逃往空调

从革命逃往艺术

 

从人类世逃往萨满

 

是否能够重建一种关于铁锈的热动力学,将寒地工业化做为新的地质线索,以打开更深层的东北现代时间。




集体讨论


参与者:

耿军、郝敬班、林昱、刘岩、刘兵、鲁明军、石青、王洪喆、王绘、杨北辰、王拓




议程 


时间/ 2019.12.14 (周六) 9:00 - 18:00

地点/ 海南三亚,亚龙湾华宇度假酒店

本届论坛发起人和策划/ 杜可柯


9:00-9:15 

致欢迎辞


赵屹松(“三亚艺术季 & 华宇青年奖”创始人)

杜可柯(艺术写作者/翻译,ARTFORUM中文网主编)


9:20-10:00


刘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

>作为“现代”纪念碑的老城——历史化边缘视角下的东北区域变迁及现代性问题


10:00-10:40  


王绘(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

>中东铁路上的交融——20世纪上半叶东西洋艺术在哈尔滨的传播与影响



10:55-12:00


对谈:耿军(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制作人)、刘兵(导演、编剧)

主持:杨北辰(当代艺术与电影研究者,策展人,现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

>东北:影像的现实与现实的影像



13:30-15:00


对谈:郝敬班(艺术家)、王拓(艺术家)

>客从何处来


15:15- 16:00 


鲁明军(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策展人)

>叙事东北:一个内亚史的视角


16:00-16:45


王洪喆北京大学教师

>寒冷、革命与铁锈


16:45-18:00


集体讨论


参与者:

耿军、郝敬班、林昱、刘岩、刘兵、鲁明军、石青、王洪喆、王绘、杨北辰、王拓


*林昱(长征空间总监)

*石青(艺术家)







关于华宇青年奖及华宇集团


“华宇青年奖”发起于2013年,是由华宇集团主办的公益性艺术奖项,专为在复杂的当代文化语境下不断实验和探索的青年艺术家而设,旨在持续性地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面貌,展示新生代艺术家多维度的创作样态。除现金奖励外, 华宇青年奖将给予获奖艺术家在专业领域的支持和资助,包括个人作品和艺术项目的实施、相关展览的策划、宣传推广以及文献出版等。


华宇集团创立于1989年,是以商业地产为战略主导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近年来通过“ART·SANYA三亚艺术季”这一大型公益项目,华宇集团积极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助力。




长按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