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单|春天不是读书天

生活美学指南→ 良仓 2022-05-13

▲ Photographed by Jean-Baptiste Mondino



春天不是读书天

夏日炎炎正好眠


正是万物吐废纳新的时节

阴雨绵绵的沙发窝

春光明媚的草地躺椅

天朗气清风柔日暖

正是书香拂面的好时光

艺术、设计、建筑、摄影画册、小说

今春的书单

已为你准备好新鲜的文艺养分


 部分书册线上独家 

活动时间:3.5-3.12


🛒点击图片 立即购买




01

《从M到M,M/M(巴黎)》

MM在全世界所作项目的地图集




山本耀司、Björk、巴黎世家、Givenchy、麦当娜、Kanye West、Loewe、Prada……如果说这些名字有什么共同点?其中的一个便是他们都是那对艺术指导组合M/M (Paris)的粉丝。



Mathias Augustyniak 和 Michaël Amzalag,他们的名字真的很难记,但两人创立的M/M(Paris),却是爱设计的人绕不过去的名字。


他们曾为山本耀司设计季度产品目录,为《 Vogue Paris》、《 Interview》和《 Arena homme+》等杂志提供设计,为时装设计师乔纳森安德森和缪西娅·普拉达设计合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三维设计宝典……


MM认为,艺术家或建筑师出版一本关于自己的书并形成与之相关的讨论是一件寻常事,但设计师却鲜少编撰一本关于自己的书,为自己的作品创造一个与大众交互的界面。他们希望这本书就像是网罗了MM在全世界所作的项目的地图集。在书的空间里,他们既能呈现大体量的作品,又能兼顾许多转瞬即逝的创作。一次翻阅,尽览全貌。


这本书中呈现了诸多各界知名人士的珍贵访谈,讲述MM的作品及其影响,能帮助全方位了解M/M(Paris)的设计理念及作品。其中包括:


 设计师彼得·塞维尔( PeterSaville)、“实验喷气机”( Experimental Jetset)、科奈尔·温德林( Corne mindlin)、浅叶克己( Katsumi asaba);时尚设计巨头缪西娅普拉达( Miuccia prada),时尚设计总监乔纳森安德森( Jonathan anderson);电影摄影师达里乌斯孔吉( Darius Khondji),美食主厨让弗朗索瓦·皮耶(Jean- Francois Piege);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Hans ulrich obrist),戏剧导演亚瑟·诺瑟西尔( Arthur Nauzyciel)……


一同收录书中的还有超过850张图片,以及来自艺术领域的学者多纳提恩格劳( Donatien grau)、埃里克·多朗西(EriTronco)等人的文章。既是极有指导意义的工具书,也是值得收藏的设计读本。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设计中心展览现场


目前M/M(Paris)在中国的首个大型回顾展正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展览。良仓推荐的几本书均为在PSA展览的艺术家著作,除了在博物馆在售以外,良仓为唯一PSA授权线上购买渠道。每个ID买还赠艺术家语录限量笔记本。




02

《蔡国强:九级浪》

那个放烟花的艺术家



蔡国强是当今国际重要的艺术家,1999年获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在大多数人眼里,他是一个放烟花的艺术家。


蔡国强的纸笔是「天」与「火药」,他只需要以天为纸,以火为笔,就能“炸”出美轮美奂的“画作”。优美、震撼、任何语言都不足以表达他创作出的“烟火之美”。



“他同时具有一个社会名人的良知,一直以来都坚持环保,所以使用的烟火都是可降解的环保色粉。他看似用的是一种极高危险系数的方式在搞艺术创作,但其实他绝不会威胁到社会的安宁和秩序,带给人激情的同时,还有安全感。  ”


《蔡国强:九级浪 》一书中,蔡国强所揭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艺术界无法回避的议题。蔡国强自离开福建家乡后,重返他走往无边世界的“第一港口”——上海,举办大型个展“蔡国强:九级浪”,将生态议题带回“母港”。


▲ 上海黄浦江面《无题:为“蔡国强:九级浪”开幕所作的白天焰火


书中的作品如《九级浪》、《静墨》、《春夏秋冬》等不仅直面地球、包括中国当下的生态问题,更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连结中国传统诗意美学和哲理,包括人对自然的思考以及对原风景与心灵故乡的追索。


画册记录了展览中那些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空间量身打造,并对公众开放制作过程的作品。在此,艺术家与观众、空间与作品之间形成实时而直接的对话。



书中还专门收录有蔡国强本人的文章《还是那个扔香蕉皮的孩子》与《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和孩子们的故事》,邀约历史学家夏伟为此书撰文《蔡国强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并收录澳洲布里斯班昆士兰美术馆暨当代美术馆亚洲和太平洋艺术部门主管罗素·斯勒的文章《归去来兮》。


本书还附有详细的蔡国强年表及蔡国强大事年表图说以及精选展览历史等详备资料,为当代艺术读者、爱好者及研究者提供不可多得的研究资料。



03

《大同大张画册》

反思中国艺术现状和命运




大同大张,本名张盛泉,生于1955年,山西大同人。由于他那一米九的身高,人们多呼之为“大张”。后来,他便索性以“大同大张”为名。


大同大张是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中一个罕见的存在,他是一个天才,一个艺术的殉道者,一个坚持纯粹艺术精神和独立思考的智者,一个孤独而自由的灵魂。2000年1月1日,当世人欢呼千禧之年到来之际,大同大张于家中自杀辞世。


▲ 念摄影 “我看见了死亡”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大同大张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呈现了大同大张短暂生命历程中重要的艺术思考和自由表达,他的艺术狂想闪耀着尖锐的思想光芒。



作为“温普林中国前卫艺术档案”的重要个案,大同大张从20世纪80年代走来,真正坚持了一种永不掉头的前卫精神。在物质化的今天,这是一个可以深度阅读的文本,有助于我们反思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和命运。




04

《市民都会:上海现代城市主义的样本》

现代建筑的延展研究




现代性,或者现代主义经验,是否只局限于经典的、或者欧美的范式?现代主义,是否只是本土接受外来的模式?如果现代性不止于外来的传播,该如何演绎上海的现代城市主义这一具有宣言色彩的自主特征?


对这个问题预设的答案,不仅仅关涉现代建筑和城市,也提出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文学、电影、日常生活诸多方面。


《市民都会:上海现代城市主义的样本》分为展览和文章两个版块,全面呈现了由张梁策划的这一展览以及在现代建筑和城市背景下的延展研究和讨论。


▲ 《市民都会:上海现代城市主义的样本》展览现场



展览本身通过详尽扎实的文字和史料图对“现代性、现代主义”这个问题提出思考,并涉及更广阔的视野:文学、电影、日常等诸多方面,它们呈现于展览的四个部分:


1.大上海计划——现代都市计划的范例;
2.孤岛——现代生活的样本;
3.工人新村——中国现代主义;
4.市民大都市——居住“乌托邦”。



四篇来自不同作者的专题研究构成了文章版块:

菲利普·帕纳海的《法兰克福1929: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二次会议(CIAM2)——城市与大规模建筑》;魏枢的《董大酉与“大上海计划”》;陈建华的《现代文学与上海读书空间》;杨辰的《工人新村——社会主义的空间样本》。




05

《超级工作室1966-1978 》

筑的延展研究建筑设计艺术的灵感圣典




1960年代,意大利经济由波峰降为波谷,奇迹化成泡沬,但消费主义的浪潮并未因此衰歇。相反,人们对物的焦虑日益加深。


那个年代,政治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意大利也不例外。同时,人们对未来科技的构想与对外太空的探索也空前活跃。也就是在那样的年月,随着大学的扩招和建筑的商品化生产,意大利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失业率不断攀高。


超级工作室,《自画像》,1973,拼贴,©Toraldo di Francia

1966年11月,一场大洪水席卷整个佛罗伦萨,对这座文艺复兴的核心城市造成了灾难性影响,不仅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损害了城市景观与历史遗产。此外,它也冲释了“二战”后意大利经济繁荣、生活甜蜜的幻景。


▲ 《基本行为:生活(超表面)·从A到B的旅行》 1971年 摄影蒙太奇


同年,超级工作室( Superstudio)创立。这是一个存在了十几年、但几乎没有真正造过房子的建筑团体。


该团体不仅在许多著名美术馆参加展览,还把整个世界作为工作空间与实验基地,其脑神经连接外太空,把资本主义作为头号敌人,扬言要推毁所有现代主义城市建筑。他们构想了最早的网络世界,并创生出“反建筑”的风格:通过迷幻的渲染图、拼贴画和影片等形式,展现引人深思的反乌托邦愿景。他们的设计理念深刻影响了雷姆·库哈斯和伯纳德·屈米等建筑设计师,成为“战”后建筑设计史上的一个神话。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设计中心展览现场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于2017年举办该团体在亚洲地区的首次大型回顾展“超级工作室50年“,同时,邀请意大利语资深译者倪安宇、台湾著名建筑学者徐明松等老师担纲翻译,并联合青年学术团体泼先生、人文图书品牌拜德雅、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此书。



本书即是超级工作室十几年代表性文字与图像文献的生动结集,可谓一部建筑、设计和艺术的灵感圣典。



06

《石上纯也:自由建筑》

朴拙的模型还原建筑本真




石上纯也,1974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曾就职于由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共同创立的 SANAA建筑事务所。自2004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石上纯也建筑设计事务所。他曾连续两次代表日本参与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08年、2010年),荣获2010年第12届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并担任2019年英国蛇形画廊夏季展的设计。


站在这世界上难以计数的事理面前,站在这世界上难以计数的要求和问题面前,日本建筑师石上纯也用自由的视角来捕捉建筑,以自由的方式去思考建筑。


在荷兰迷宫公园游客中心项目中,他以一条被透明落地玻璃所营造的散步小径穿过受到保护而不得改变的树林,以人们长久以来行走出来的庭院路线置换成全新的建筑路线。在日本东北的老人之家,如同采集花草树木一样,他将散布于古旧社区的旧屋收集起来,整体搬迁到新的建筑场地,建造给认知症高龄患者使用的集体家园。


▲ 石上纯也在山东日照设计的自由建筑“谷之教堂”




自由建筑就是对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有的各种事物侧耳倾听、仔细观察,对各种事理加以理解。当全世界的人们都以自由的视角思考建筑,当这样的风景接连在一起成为一个空间时,世界必将变得更加丰富。人们也将与建筑更加亲近。


在展览“石上纯也:自由建筑”的展览契机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为其出版了同名画册“石上纯也:自由建筑”。在画册中,石上纯也以诗歌式的行文回顾了他多个建筑项目的起源,以风景般的照片、精准的手绘图纸、朴拙的手作模型还原了他建筑精神中的本真。



订购画册赠送价值98元自由建筑笔记本,封面为艺术家亲自挑选的一幅手绘作品,色彩上的极简应用强化了线条的存在,内页印有20句石上纯也日/英文语。



07

张恩利》画册

回溯始终不渝的绘画之路




张恩利,中国重要当代艺术家。曾在世界各地的多个重要机构举办过个展,包括意大利博尔盖塞美术馆(2019)、伦敦当代艺术中心ICA(2013)、上海美术馆(2011)、瑞士伯尔尼美术馆(2009)等。其作品被博尔盖塞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泰特美术馆、伦敦皇家艺术硏究院、香港M+、上海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在张恩利笔下,无论是人的生命活动,还是日常的事物描绘,无关概念,都指向绘画本身。作为一名在日常点滴中呈现世界的画家,张恩利对于一只水桶根铁丝或某人的行为举止倾注同样的的关心与热情。所有的呈现对于张恩利来说,既是表现,也是再现。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设计中心展览现场



同名画册《张恩利》是他三十年创作的一次回望与展望。通过时间这个永恒的标尺回溯张恩利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盘互交错、始终不渝的绘画之路。



从20世纪90年代聚焦人物及生存问题的具象绘画、千禧年后以蕴含时间痕迹的“容器”为主的静物画、近年来透析记忆与挖掘潜意识的意象画,以及2007年开始,画布与画笔之外,一系列空间绘画”。



08

张恩利 x MOLESKINE 限量笔记本

灵感的记录



张恩利在2013年英国伦敦当代艺术学院(CA)举办的“空间绘画”展览现场绘制的墙面水彩。描绘了一个既有房间的绘画,张恩利将一个房间转化为一个五颜六色的空间。这些空间绘画带有戏剧性,观众仿佛走入了画中变身为画中人。绘画充满了整个空间而观众仍会在空间中,这也就意味着在“画”中举办活动。


▲ ZHANG ENLI 张恩利 空间绘画-- ICA


Mo| eskine笔记本是两个世纪以来欧洲艺术家和知识分子所用的传奇笔记本的继承者,梵高先后用过7本Moleskine,现收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内作展览。美国小说家海明威(Emest Hemingway)及法国画家马蒂斯(Henri Matisse)、毕加索亦同样是Moleskine的fans。



此次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联合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家张恩利特另版本笔记本,于艺术家最新个展“张恩利:会动的房间“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之际发布。他在本次展览的6号展厅门口同样创作了这样一幅空间绘画,延续笔记本所呈现的作品创作理念和风格。



09

《可能的往事》

他用“废片”做了一本书





就好像你从舞台的正面,绕到了舞台的背面,然后你看见了几个光着膀子的演员正在嗑瓜子,他们的内裤挂在栏杆上,你可能会完全接受不了你所看到的,但舞台的正面和背面加起来才是一个完整事实。




2019年的某天,我无意中在硬盘里找到了一些很久以前拍的照片,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去观看这些几乎被遗忘的影像,就像在旁观另一个人的生活,他经历的一切,和他看到的这个荒诞的世界,才意识到,已经很久没有和自己安静地待一会儿了。过去的这十几年,可能是我所经历的最剧烈的变化,不只是我,还有这个时代 , 在今天看来, 过去发生的一切都太过梦幻,只是还没等我静下来回味,所有的一切都行将结束。这本书,只是为了纪念那个被遗忘的自己,和那些可能的往事。


彭杨军 2019.7




彭杨军,曾任意大利《COLORS》杂志创意总监、《新视线》杂志创意总监、《VISION青年视觉》杂志首席摄影师,获得亚洲出版协会摄影金奖、Photo Eye 年度摄影图书奖,德国卡塞尔摄影图书奖。作品曾展出于罗马摄影节、法国蒙彼利埃当代艺术双年展、荷兰当代中国展、Photo Fairs Shanghai 、连州摄影节等展览。


2018 年彭杨军开始着手整理过去在他拍摄项目间隙完成的随手之作,“在我的硬盘里有个叫“废片”的文件夹,都是近十几年拍摄摄影项目挑剩下的照片,也有随手拍的一些东西,其中很多甚至按完快门后就再没看过。直到去年某天无意中打开。我发现随手拍的照片其实比选出来的照片更有意思。”因为没有系列完整性的束缚,这些跳跃性很大的作品少了理性的控制,而更接近摄影师的本能。



彭杨军把这些十多年间的“随手之作”整理成为了一个叫作《可能的往事》的摄影系列,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的组合:可能——不确定的、模糊的,往事——已发生的事实,这个对已发生的事实模凌两可的描述正是彭杨军想表达的事物状态。


而《可能的往事》里的这些作品,由于地域和事件的跳跃性和时间跨度极大,更像一个自言自语的日记,串起了这十几年彭杨军对可能的往事的记忆。这个系列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在巨大的跳跃性之间, 每个人看完都会产生非常个人化的解读,既看到了他者和别处,也看到了他者和别处映射中的自己和此地。




10

《1963:变革之年》

回溯不平凡大变革之年1963





你们的儿女

已不受你们掌控

你们的旧路正迅速老朽

请勿挡住新路,倘若无法伸出援手

因为时代正在改变

——


鲍勃·迪伦


1963——这一年,太空竞赛进入拉锯战’肯尼迪总统過刺;马丁·路德·金发表宣言“我有—个梦想”;披头士和鲍勃·迪伦的声音同时风藤世界;漫威漫画公司创作了《X战警》……


英国知名记者罗宾·摩根、阿里尔·列夫合著的口述历史纪录,首度回顾全球青年将流行文化带入新纪元的关键年份:1963年。



这是青年人有史以来第一次具有塑造社会、商业和文化力量的一年,被《时尚》杂志主编戴安娜·弗里兰称为“青年震动之年”,影响遍及音乐、艺术、时尚、政治、电影、文学、新闻等行业,彻底颠覆当代社会。


本书访谈人物均为行业翘楚:披头士乐队、滚石乐队、“吉他之神”埃里克·克拉普顿、摇滚天才彼得·弗兰普顿、著名导演艾伦·帕克、现代美发教父维达尔·沙宣、著名时尚设计师玛丽·匡特、著名摄影师特里·奥尼尔,著名作家、记者盖伊·特立斯……



访谈人物以亲身经历讲述那些轰动一时且对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普罗富莫事件、摇摆伦敦、英伦入侵、青年震动、民权运动、性解放……


本书特别收录三十余张珍贵历史照片,半数以上由英国著名摄影师特里·奥尼尔掌镜。无论是文本部分还是影像资料都十分珍贵。



11

《记得当时年纪小》

蔡皋纯绘本,治愈童年



艺术家蔡皋新作《记得当时年纪小》绘本童谣系列,珍藏数十年,第一次公开出版,唤起你我心中都有的那个小孩,回到童年,治愈自己。


她用中国传统经折册页创作绘本,把童年、把民间、把歌谣、把故事画给孩子,也画给每一个大人,把童年底色复刻为纯粹的美,把一地鸡毛的生活过成一万个值得。



刮凉粉,绿豆汁,外模的秋至胡椒和坛子藠头…… 又白又糯、又软又厚实的回忆。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一段童年往事,一次永恒记忆。


传统经折小册页,盈掌而握,闲暇时随手一读被瞬间治愈。无字纯绘本,与小朋友一起也非常易读。跟他们一起,再过一遍小时候。



正式版本含有6本绘本画册:《底色》、《记得》、《好风轻轻》、《我们的故事》、《月亮粑粑》、《月亮走,我也走》。礼盒版本附赠蔡皋作品卷轴画《百子纳福图》,并附有亲笔签名。



12

《罗马传》

“作者所记述的这一切,恺撒也会喜欢。”






看到罗马就看到了一切


——

歌德



《罗马传》——“作者所记述的这一切,恺撒也会喜欢。“本书荣获俄罗斯重量级非虚构类作品“启蒙者奖”。


大多数奔走在罗马街头的旅行者其实什么都没看到,因为他们与伟大的罗马之间相隔2000年的时间和数米土层的距离。



维克托·松金在本书中摒除了这些障碍,使我们透过意大利今日的样貌,得见公元前末期和公元初期蒸腾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那所有的残酷与伟大,奢华与复杂。讲述残缺艺术美串起罗马发展史。


作者松金是一位似乎只有古罗马作家苏维托尼乌斯可与之相提并论的讲述者:二人均牢牢把握了罗马精神的核心要务—荣辱观。视生死为无物,疯狂的傲慢,对世界的责任感,无上神圣的义务感。



13

《电影漫游症札记 》

小说家看电影的心得之作




一个可以在电影中发现瞬间的人

就是一个怀揣秘密的人

这个秘密可能还是有关生活的


——

唐棣



从色彩、光线,聊到真实、隐喻,从特吕弗、黑泽明,聊到卡佛的小说、《漫长的告别》…… 


在唐棣的世界,文字和影像都只不过是工具,用以进行一场穿梭于文学与电影、想象与真实、理论与感受间的潇洒漫游。


《电影漫游症札记》是一部小说家看电影的心得之作,是一部电影实践者的贴身札记。特别收录唐棣电影剧照及摄影作品。



随书还附赠2018/2019年唐棣个人的年度推荐片单。电影片单与封面相连,既可撕下作为卡片单独欣赏,也可留在书上方便收藏。



作者唐棣著有小说、随笔集多种,2015年其拍摄的实验长片《满洲里来的人》首映于香港国际电影季额,后被国际电影杂志《银幕》成为“中国电影新声”,2018起在香港《字花》杂志开设“电影书写”专栏,成为该杂志首位内地专栏作者。




14

《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犊皮纸博物画》

王子公主的教科书




博物画,也叫科学绘画,是动人的科学,也是严谨的绘画。是在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将得到的科学知识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



犊皮纸博物画的收藏诞生于400年前的法国。

 

路易十三的弟弟——奥尔良公爵加斯东喜爱植物与园艺,他派人去世界各地搜罗异域奇珍,移植进自己的花园,可以说是一位殿堂级资深“花痴”了。


现实中的花草养护再得力也会凋零,于是他会找当时最顶级的画师和最专业的动植物学家来手绘奇珍异兽。为了保证这些作品长期维持最佳状态,这些画都被画在了一种非常珍贵的纸——犊皮纸上。



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收藏着世界上最丰富的犊皮纸博物画,通过近四个世纪的收藏,犊皮纸博物画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生物的多样性”



《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犊皮纸博物画》一书正是以精致的印制在向这一历史遗产致敬。源自15世纪法国皇室的珍稀藏品,800幅珍稀犊皮纸博物画,与“印刷界奥斯卡”团队合作,单书净重14斤的宏伟巨制。


《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犊皮纸博物画》既是一部收藏级的艺术画册,也是重磅的科普读本。荟聚了植物、动物、自然、历史、文学等跨学科的知识富矿,一本书就是一部放在床头的博物馆,法国王子和公主的教科书。



毫不夸张地说,你拿着这本书,就等于把整个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捧在了手心!而且它不仅是极具价值的的收藏画册,也是一本内容翔实、适合亲子共读的科普读物,更是一本视角独特的历史书!



15

廊桥夜话 

冯小刚电影《唐山大地震》翻拍自她的作品




一个没有离开过家的人,是没有故土的



作家张翎小说作品《廊桥夜话》,描写乡土的诗意和悲凉。借由阿意“衣锦还乡”,古老的五进士村活络起来,历史的、现实的、文化的、乡土的众声喧哗。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作品《唐山大地震》便是改编自其小说《余震》。冯小刚、莫言此次也为此书撰写了推荐语:



张翎的语言细腻而准确,尤其是写到女人内心感觉的地方,大有张爱玲之风。当然,张翎不是张爱玲,张翎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莫言




内容简介:


五进士村,位于浙南和闽北的交界处,它有与众不同的绿,也有难以挣脱的穷。杨家三代儿媳的进门,都与“瞒”和“骗”脱不开关系。李月娇趁着夜色,逃跑过两次,但两次都是自己回来的,为了一双儿女阿贵和阿意,从此心无旁骛变成了阿贵妈。


她的婆婆年轻时,十年内跑了三次,正因为她确定再美的山水也镇不住一个“穷”,所以格外仔细地盯住儿媳,掌控着家。


阿珠,从越南来,不断以谎言自保,可回乡已是奢望。


“廊桥”既是中心地标,又是核心意象,它连缀起历史、现时和未来。张翎以她特有的

方式叙述着对于生活的谛听、审视和思索,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现实主义力作。






▲所有素材引自品牌方


 良仓今日好物 

👇




点这里,春天来读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