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的小区里,最美的是这些日夜忙碌的坚守者——志愿者“宁宁”眼中的社区疫情防控
4月1日凌晨3时起,长宁全区进行封控管理,“宁宁”所在的新泾镇瑞冬小区也开始了居民足不出户的日子。封控以来,“宁宁”申请成为了小区的疫情防控志愿者,和一起参与防疫的邻居们从“陌生人”变为了“新朋友”……从他们身上,“宁宁”看到了最美的春天。
原来,这些“大白”“小蓝”是我的邻居们!
3月31日中午,刚从小区门口的货架上拿起订购的水果蔬菜,旁边张贴的《志愿者招募》吸引了我的注意。《招募》上写着,小区次日早上将封控管理,进行全员核酸检测,需要志愿者帮助。我没有犹豫,马上走到居委会,申请报名。
报名后,居委干部将我拉进了“瑞冬青年志愿者”微信群,当时群里已经有20多个人。没过多久,群成员人数便达到了62个。
下午2点,接到通知,大家来到小区内的刘一居委会门前广场参加培训并领取防护服。为了让核酸检测工作效率更高,居委会将所有志愿者分成了7人一组的小分队。每个小分队由一名居委干部和一名有经验的志愿者共同带队。这时我才知道,原来前几天做核酸时,帮忙扫码、维持秩序的“大白”“小蓝”,除了居委干部,还有和我同小区的邻居们。相比于我这样的“菜鸟”,他们早已是熟练的“老手”。
第二天早上7点半,我们准时在点位上集合。顾圣洁是我们组的“老手”,带着我们帮居民扫码登记。我操作起来不太熟练的扫码机,在她手里就会变得格外“听话”。她和丈夫王丰恺都是“90后”,小区第一次做核酸检测时,就报名成为志愿者。“那个时候虽然居委会没有招募,但看着居委干部每天那么辛苦,我俩就想帮帮忙,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家嘛。”当我问起顾圣洁当志愿者的原因时,她的回答格外简单。
同队的乐乐也令我印象深刻。她身材娇小,力气却是不小。为了让采样工作高效、有序,我们小区采取了“居民不动,大白动”的采样方法,医生和小分队成员们依次来到每个楼栋前,再通知居民一户户下楼排队做核酸检测。每次“动起来时”,乐乐都抢着搬桌子、拿椅子,之后还会再细心地用酒精消毒液将四周喷洒一遍。
还有蔡俊、李锋,上楼通知居民做核酸时,他们总是冲在前面。居民的采样顺序,他们记得比居民本人还牢……
除了年轻人,“大白”“小蓝”的队伍中还有许多爷爷奶奶。他们大都是小区里的老住户,平时热心社区事务,深得邻居们的信任。老党员赵爷爷就是其中之一。赵爷爷已经70多岁,他报名当志愿者时,居委干部们劝了很久。但老爷子一句话就顶了回去:“我是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这个时候不做事,我饭吃不下,觉也睡不香。”
居委会交给赵爷爷的任务是维护秩序,让大家做到足不出户。他走路“虎虎生风”,穿梭在一个个楼栋之间。经过他的劝导,下楼走动的居民都十分配合地回到家中。
这两天,我们小区还多了几个“临时邻居”——居委干部们。
原来,为了更好地工作,刘一居委会的居委干部们把“家”搬到了居委会,每天“打地铺”。居民们有事,第一时间就能找到他们。4月1日中午,帮小区居民们做完核酸,居委干部和志愿者们又统一排队做。我排队时,看到刘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鲁晓明就坐在绿化带边的台阶上,随时快要睡着。问了另一位居委干部,才知道他们这段时间,平均每天只睡不到5个小时……
原来,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两天当志愿者,除了累,还有个深刻的感受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这之前,我原本以为,当志愿者就是出出力气,给医生和居委干部们打打下手。没想到,我们小区的志愿者却是各个“能文能武”,总能为核酸采样工作的高效进行想出“金点子”。
瑞冬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的售后公房,小区占地面积较大,楼栋排布不是很整齐,共有2200多户居民,核酸检测任务繁重。为了让采样工作更高效,志愿者焦冬冬从居委处收集了小区信息,整理、制作出“瑞冬小区平面示意图”,在“爱瑞冬”公众号上发布,将每个楼栋以及居委会、物业、垃圾箱房等的位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让志愿者们能够更快速地到达各自的点位。
最近几天阳光明媚。4月1日核酸检测时,不少志愿者发现由于光线过亮,时常出现机器难以扫码的现象,难免耽误采样进度。当天下午,志愿者王丰恺就想出了好办法,用纸盒自制遮光器,用于扫码,赢来群里小伙伴们纷纷点赞。很快,志愿者陈林生又在群里发了他制作的“升级版”遮光器,遮光效果更好,且能减少接触,效率也更高。
4月4日做核酸时,这些“金点子”都派上了用场。我这个平时只熟悉自家楼下“一亩三分地”的“路痴”,看着平面示意图,很快就找到了当天安排的点位,比第一天上岗时早了10分钟;有了遮光器,核酸扫码也变得十分快速,不再“卡壳”……
你看,我们的办法的确比困难多!
原来,这些医生自武汉远道而来!
除了我的邻居,还有一群人让我深深感动。他们,来自距离上海800多公里的武汉。
4月4日早上6点半,我便早早来到点位,和小分队的志愿者们一起做好准备,等待医生。7时许,两位医生匆匆赶来,投入紧张有序的核酸采样工作中……
做好第一个楼栋,医生们起身前往第二个楼栋。这时,站在后面的我才看到,他们的防护服上分别写着“武汉舒雅”“武汉吴磊”——原来他们是从武汉来的医生!
我当天的工作是帮医生递采样的棉签,几乎全程跟他们在一起。两位医生十分专业且有耐心。遇到小朋友不会张大嘴巴或是紧张哭闹时,他们就一个拿着棉签采样,一个在旁引导,总能很快把小朋友“搞定”;遇到栋楼有高龄老人或是行动不便的居民,他们就主动爬楼,上门服务。见到医生,居民们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谢谢”。
一个上午的核酸采样工作完成后,小分队的志愿者们纷纷关心两位医生。这才知道,他们来自武汉武东医院,全院共有12名医护人员来沪支援。前一天凌晨5点,他们就在医院集合,8点便乘上了当天第一班通往上海的专列。专列上,是包括他们在内的来自武汉17家医院的345名医护人员。“两年前,上海的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赶到武汉支援,就像战友一样支持我们。所以这次我们来上海,是两座城市之间的双向奔赴!”
原来,他们就是这个春天最美的风景!
这段时间以来,我还看到了许许多多暖心的瞬间。
小区发放爱心菜,居委干部和志愿者们从一楼到六楼,送到每一位居民家门口。当他们脱下防护服时,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
一户居民家中的小宝宝是过敏体质,日常吃的特定奶粉快没有了。小区的邻居们得知后纷纷帮忙联系,终于找到了购买渠道。
一位居民下楼做核酸时不慎崴了脚,造成骨折,居委会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居民全程闭环送至对接医院就诊。
小区老年人多,还有不少上网课的孩子和老师,以及个别身体虚弱的病人,居委会为他们开通了“绿色通道”,可以不用排队做核酸。遇到他们的“插队”,没有一位居民表示出不耐烦,都十分理解、支持。
……
当天的核酸检测工作快要结束时,我在一旁整理还未用完的防疫物资,看到几朵春花开得正艳,忍不住拿起手机拍了张照片。定格的画面里,是黄澄澄的花、正在采样的医生、细心协助的志愿者,和摘下口罩前不忘说一声“谢谢”的居民。
此前,我一直都有点遗憾,没有来得及好好领略今年的春光。那一刻我才发现,原来,这个春天最美的风景就在我眼前……
猜你喜欢
“流动采样车”、无接触“遮光箱”…长宁这些居民区核酸检测有“妙招”
文字/图片:甘力心
编辑:李冰倩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