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想在“群众开口”前,做到群众“心坎儿上”!北新泾街道“一网通办”让群众的事更好办!|调研进行时
北新泾街道结合主题教育,持续深化并推动“一网通办”,全方位打造覆盖街道、纵深社区、贴近群众的服务矩阵,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一网通办”带来的速度和温度,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你好,异地急诊就医,可以报销吗?”10月上旬,北新泾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居民王女士焦急地咨询工作人员关于医药费报销的事宜。原来,王女士近期因出差身在外地,但身体不适需要就医,担心产生的医疗费用需要自己承担,连忙前来询问。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王女士在手机上登录“随申办”APP,向“一网通办”平台提交审核材料后进行了在线办理,免去了特意往返上海办理业务的麻烦。工作人员还温馨提示,如果长期居住在外地,在手机微信小程序上就能办理就医关系转移,即在外省市就医可以直接拉卡结算,无需另行报销。
北新泾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一网通办”改革的第五年,北新泾街道持续开展宣传活动,总结回顾“一网通办”改革历程,进一步扩大“一网通办”知晓度和覆盖面。每天,中心会接到上百通来电,围绕居民咨询的就医、退休、创业、出生、入学等方面高频事项,中心工作人员会将其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纳,并作为后期“一网通办”宣传内容的重要参考。
在社区,居民可在家门口的“一网通办”宣传站,了解医保信息查询、长护险申请等以老年群体为主的政策;在办公园区和写字楼,白领们可参与“午间一小时”政策宣讲课堂,通过中心“馨守护”社区民生顾问团队组成的“移动窗口”,学习惠民政策。同时,北新泾街道自创了《新问馨答》《您可能不知道的那些事》等系列栏目,由中心工作人员自己拍摄“短平快”的小视频、情景剧等,依托中心微信公众号推出“灵活就业补贴”“退休住院计划社区参保”等系列帮办微视频,让群众更直观、立体地知晓“一网通办”政策。
此外,北新泾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设置“办不成事”窗口,实行专人对接,及时处置群众各类疑难问题,形成了反映、帮办、整改、反馈闭环式管理。同时,建立“领导帮办”机制,以“换位式”体验察社情、知民意、促提升。
在近期的一项救助帮扶工作中,中心“馨守护”救助顾问团队通过街道自主开发的爱馨苑智慧服务系统,自动捕捉到居民张先生(化名)存在因病致贫风险的情况。张先生身患残疾,还是一名大病癌症患者。救助顾问主动上门走访,为其申请了医疗救助,由街道副主任跟进帮办,并叠加申请了帮扶补助,把服务做在“群众开口”之前。数据赋能精准锁定、实地了解掌握实情、量身定制推动服务,这套“组合拳”式救助让张先生直言,街道的便民服务做到了群众“心坎儿上”。
不仅如此,北新泾街道着力推动“一网通办”便民服务下沉。例如,在远程预受理系统成熟运行的基础上,创新开辟了“远程虚拟窗口”。该“窗口”落地在新泾五村和新泾六村的居民活动中心,可受理179项业务,其中高频业务如敬老卡申领、更换就医记录册等深受老年人的欢迎。
此外,居民还可在建行上海市分行在北新泾支行的“24小时智慧政务服务终端”,办理上海本地政务事项675项,跨省通办事项2378项,长三角通办事项10项及长三角属地政务事项585项,覆盖社会保障、公积金、医疗卫生、档案证明、户籍办理、交管服务、税务服务等领域。
在纾困解难上出实招,在服务效能上见真章,在暖心服务上求成效。接下来,北新泾街道将继续以暖心举措便利群众,以智慧数字赋能深挖效能,在全力推动“一网通办”的征途上锐意进取。
猜你喜欢
图片来源于北新泾街道
撰稿:李嵩楠
编辑:陈 莎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