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服务,比居民期盼的还要好! | 调研进行时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长宁区司法局将司法为民理念融入工作细节、让为民便民情怀贯穿法律服务“全流程”,努力做到解堵点、破痛点,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司法工作成效的试金石,以司法为民的实际行动夯实调查研究根基。
问题“牛鼻子”在哪里?寻找和解决基层所盼、民生所向的问题就是方向。区司法局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学铸魂,站稳人民立场,擦亮“为民坐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倾听民之所需、解决民之所急、回应民之所盼,持之以恒推进法治为民办实事工作。
前不久,家住新华路街道的独居老人施阿婆遇到了一件“糟心事”,希望能够得到法律援助。令她感动的是,就在当天下午,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便安排了志愿律师、工作人员提供法律援助送上门服务。
仔细询问后才得知,日前,双目失明的施阿婆在人行道上正常行走,不料被拐弯车辆压到了脚背而受伤,目前还在医疗期中。可是因家庭困难,施阿婆始终担心后续医疗费和自己的损失是否能够得到赔偿。
“请放心,由于是对方全责且有投保,您的损失可以通过调解或诉讼途径得到解决。”在仔细查看了交通事故责任书及相关就医记录后,法援律师建议她继续接受医院治疗,待医疗期结束后明确具体损失数额,再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尤其是特殊群体的事情更要放在心上、办得扎实。
作为区司法局重要的服务窗口之一,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着手,践行“主动发现、及时介入、即时援助”作风,做深、做细法律援助工作,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开辟便民服务绿色通道,聚焦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实际需要与需求,深入“破题”,想方设法地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法律服务,这既是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是为真正解决难题而进行的调查研究的内容。
为了打通老年人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长宁区法律援助中心专门成立了老年人法律援助律师志愿团,为辖区内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专业法律服务,为他们指派专业的法律援助律师,并定期回访满意度,了解其真实需求,满足老人对法律援助的个性化需求。
立即能解决的问题马上就办,朝着解决问题的实效而努力,办出公证“速度”,更办出公证“温度”,长宁公证处提供的“靶向”服务,让司法为民的温情“节节攀升”。
不久前,当一面锦旗出现在长宁公证处时,带来的是意外之喜,也是鞭策鼓励。
“我们可以提供上门委托公证服务。”然而,事情却一波三折。现阶段均已实现电子化,车牌所有竞拍情况在陈先生的个人手机里,因此公证员多次奔波于车管所查阅档案、拍卖记录,核实车牌拍得的相关情况,及时确认权属,使委托公证可以符合受理条件。
在核查档案材料无误后,承办员又多次主动联系相关看守所负责人,特批在拘留阶段同意公证人员上门为陈先生办理委托公证。在获得看守所的同意后,公证人员第一时间将所需签署的文稿经前期沟通后进行代书,并按规定由两名公证人员上门为陈先生办理委托公证。根据委托人的要求修改文书并当场打印签字,完成了委托手续,在回到长宁公证处后就出具了公证书,并由代理人顾女士领取。
“谢谢长宁公证处,谢谢你们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不辞劳苦的工作态度帮助我们办实事、解难题”。顾女士句句真诚,送上锦旗以表谢意。
主动沟通、主动查核、上门办理,从传统的“坐堂办证”到主动服务,长宁公证处本着公证为民的服务宗旨,贯彻便民利民服务理念,以实际行动将工作真正做到当事人的心里,获得了当事人的信任和认可。
发生在群众身上的每件“小事”,于当事人而言,都是关乎切身利益的“大事”。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长宁区司法局持续针对性完善司法为民服务细节,努力把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实际举措。在办好一件件“小事”中践行司法为民、便民工作理念,增加群众满意度、提升居民幸福感,书写新时代司法为民新答卷。
猜你喜欢
长宁区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调研暨上海(长宁)民营经济圆桌会(第六期)
霸王蟹、陈集葡萄、泗阳鲜桃…本周五起,宿迁400余种优质农产品在长宁连展三天!
图片来源于长宁区司法局
撰稿:闫 漫
编辑:陈 莎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