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结果出炉!长宁三所学校荣获一等奖→
近日,2023年度“新优质·新故事”征集活动视频故事与图文故事评选结果出炉,长宁区天山初级中学、开元学校和绿苑小学分别斩获图文和视频故事一等奖,展现出以“双新”课改引领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开元学校
《“双新”引领新优质“小元宝”幸福增睿智》
对于初入校园的孩子而言,一节快乐的课堂是怎样的?如何让“小元宝”在课堂上真正“增睿智”、实现深度学习?
在这样的思考下,上海市开元学校编制出“小元宝智慧之旅”特色课程。故事以一名普通教师的公开课为切入点,在不断试教、谈心、磨课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确定最近发展区、实施多元评价、连接生活情境等方式,让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小元宝”在快乐的学习中提升自我效能感。
课程成果是惊喜而显著的。平时在课堂上大声喊叫的孩子能够专注于手中的苦瓜,小心翼翼地去除其中的瓜瓤与瓜籽,沉浸在探究之趣中;平日里性格内向的孩子能在合作讨论时勇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即使提议没被采用,也依旧笑嘻嘻地倾听着同伴说话;爱哭的孩子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会了控制情绪,在任务完成后静悄悄地把桌面收拾得整整齐齐……孩子们以最自然的姿态,在各自的学习中体会“幸福”,与“睿智”不期而遇。
“在‘开元至诚、固本修德’校训的引领下,开元学校秉承‘为每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理念,在课程设计上始终深入关注每一位学生在校的情感体验,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成长空间,让他们都能在动脑、动手过程中享受全方位的成长。”开元学校校长张俭告诉记者。
天山初级中学
《美术创意作业的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新视角》
“艺术作品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其主观感觉、情感、心灵的表现。那些能够深刻描绘人类内心世界的美术作品,才真正具备无限的价值。”在美术教师杨怡静的美术欣赏课堂上,一场围绕“名画是否一定要‘好看’”的讨论正热烈展开。
课后,学生们纷纷提交自己的美术作品。面对学生各具特色、充满想象力、创造力和生活体验的作品,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杨老师面前:如何评价学生的作业呢?
意识到“优”“良”“中”“差”这一传统评价方式无法满足新的教育理念,杨怡静老师及其所在的备课组、教研组团队经过商议后决定,遵循开放性作业设计原则和学校“过程性评价”总体要求,尝试新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的多元评价法”。这种正向评价强调学生参与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表现,鼓励学生勇敢地尝试新事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以及自我分析、表达能力。
“学生综合能力得以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才是评价的目的所在。故事虽小,却生动地体现了新优质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校‘健康第一,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反映了学校每位教师、每个团队为实现这一理念所做出的脚踏实地的努力。”天山初中教科研室教师江秀萍说。
绿苑小学
《“优+生境课堂”:让学习发生在每一刻》
充分整合家校社资源后,绿苑小学将课后服务地点搬进了离学校仅200米远的绿园八村“乐颐生境花园”。每周一、周三下午,三、四年级学生分批轮流组成“绿色小先锋”社团走出校园,前往这一社区的“优+生境课堂”。
在这所上海目前最大的社区生境花园中,孩子们深入了解平日居住的社区中所蕴含的“自然宝藏”:走进“空中种植园”“生境博物馆”等真实的自然场所,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认识更多濒危物种;利用生境花园的河水做水质检测、收集雨水做净水实验;利用土壤种植有益生态的植物等等。
从“量身定制”的学习体验活动,到“土壤实验室”“净水魔法”“捕风行动”等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下的趣味问题解决,再到校本特色“芳香植物”与“自然笔记”课程的实践空间拓展,有趣、有用、有意义的课程不仅大大丰富了学生校外学习的视野与体验,让孩子们在玩中培养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与探索创新的能力,还让爱护环境、生态保护的理念深植学生内心。
“将学生课后服务的学习实践空间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拓展至社区、家庭,并通过新泾镇与社区联建将学习资源延伸至集团校,这是区域课后服务多元模式的创新探索,也是坚持‘五育’并举,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全新尝试。”绿苑小学校长周鹤珍表示,未来绿苑小学将持续构建“校社”育人新格局,打造“优+”课后服务生态圈,筑牢学校教育主阵地。
据了解,“新优质·新故事”征集活动由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主办。活动以推动教育转型、回归教育本原为价值追求,通过视频与图文教学故事征集与记录,展现出义务制公办学校的育人方式变革与学校治理改进,促进新优质学校的持续培育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长宁人,这家展销中心竟有这么多云南价优好货,快去淘“宝”→
图片、视频来源于各学校
撰稿:何郁柠
编辑:李冰倩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