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向长宁医者致敬!
志士长医国,良医亦念民。敬佑生命、抚平病痛,医生这一职业,在他们奉献与付出的背后,牵系着无数病人甚至家庭的平安与幸福。今天(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是“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一起来走进长宁这些医师们的初心、信念与坚守。
叶晓健
从医37年
上海市同仁医院骨科主任,虹桥国际医学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脊柱微创研究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及博士后导师,入选东方名医,上海区域名医,上海市医德楷模。除了传承和专研脊柱外科开放手术技艺,还潜心专研脊柱微创技能和外科手术后快速康复的围手术期治疗策略。作为上海和国家最早开拓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专家,在国内最早开展腰椎侧前路小通道下的椎间融合手术、病灶切除、椎体重建手术,开展了颈椎前路颈椎后路内窥镜手术治疗颈椎病等,推动了国内脊柱微创事业的大踏步发展。
报考大学时,医学并不是叶晓健第一选择,但“阴差阳错”下,叶晓健被第二军医大学优先录取,他的医师生涯也从此开启。
说到为何要选择骨科这个领域,叶晓健用了四个字:立竿见影。
“刚工作时,我在门诊遇到了一位桡骨小头脱位的孩子,当时我的带教老师用手法现场复位后,孩子的疼痛消失了。”被这样的场景所触动的同时,叶晓健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名优秀的骨科医生。
作为一名骨科医生,骨折的愈合标准及愈合时间是基本功,这就要求将骨折的复位做到尽善尽美。
“当时的骨折复位都是在透视下完成的,我们也没有铅衣、铅屏,就一边吃着射线,一边认真地将骨折部分复位完美。”叶晓健说,有些时候,医生就是要学会“牺牲”,牺牲自己的生活,甚至牺牲自己一些健康,“虽然病人最终走进茫茫人海之中,但你却是那个使之‘重生’的人,这样的成就感是无法言表的。”
骨科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从脊柱到关节,再到四肢,从血管到神经,甚至肌肉、皮肤,所涵盖的面非常广泛。“作为骨科的分支,脊柱外科的要求更高、挑战更大,它不仅要解决骨头的问题,还要解决神经受压迫的问题,虽然风险会更高,但于我来说很有意义。”随着骨科经验的慢慢深入,叶晓健选择了脊柱外科这个方向,并逐步在脊柱微创手术上不断实现着自己的突破。
54岁的林先生就是叶晓健脊柱微创手术的获益者。
今年6月,林先生不慎从3米高的树上掉下,导致腰部受伤,当时下半身就没有了任何知觉,被救护车送到了当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林先生及其家属:虽然可以手术,但估计效果不佳,最好的情况是能稍微控制一下大小便,今后的人生会在轮椅上度过了。
医生的结论,让林先生和家属陷入了极度的绝望和无助。当天晚上,林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上海市同仁医院骨科,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了叶晓健。
通过急诊查体,腰椎CT提示:L1、L2椎体爆裂性骨折,椎管占位。CT和核磁共振显示椎管被碎裂的骨块占据,豆腐般娇嫩的神经几乎被压瘪。
之后,同仁医院骨科为林先生进行全面检查后发现,患者腰部爆裂性骨折,腰椎二个节段压缩性爆裂骨折、骨折块侵犯椎管伴马尾神经受压,损伤评分达TLICS9分,此外还有跟骨粉碎性骨折。
根据林先生的情况,叶晓健带领团队做了术前讨论与分析,制定了详尽的手术规划。手术中,叶晓健力求保护好残存神经的同时,对侵犯椎管的骨折块进行了清理,使受压的神经获得减压,同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经过4个多小时的奋战,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当天,林先生脚趾就有了感觉,此后每一天都会有一些小的进步,下肢感觉在一点点地恢复。如今,林先生的手术已经过去了1年,而他也早已实现了独自行走。
今年,60岁的叶晓健迎来了他从医的第37个年头。在这37年中,叶晓健发明了36项专利,研发新型颈椎内镜,攻克了脊柱内镜视野不足与安全范围狭窄难题,令数以千计患者受益,但作为一名医者,叶晓健始终对这个职业保持着敬畏之心。
“医学本身还有很多没有被攻克的难题,未知领域的探索有赖于一代代医生的不断努力,一个好的医生不仅仅要有医术,更要有医德;不仅仅要会做科研,还要会教学,能够将技术经验传授下去;不仅仅要善于和同事沟通,还要学会跟病人、家属沟通。”在叶晓健眼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医者永远都在求索的路上。
肖涟波
从医35年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关节外科学科带头人,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关节炎研究所所长。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十四五”中医优势专科骨伤科负责人,上海市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上海市区域名医,长宁区杰出人才,长宁区领军人才,长宁区名中医,长宁工匠。擅长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退行性筋骨病及风湿关节疾病手术及保守治疗。
从小到大,在肖涟波的人生规划中,除了医生没有第二选择。
“我父亲是一名内科医生,母亲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学生时代的功课都是和小伙伴们在医院的诊室里完成的,父母工作的医院承载着我的整个童年。”往事虽已过去四十多载春秋,但那一个个瞬间依旧清晰地印刻在肖涟波的脑海中,“无数个深夜听到父母被叫去抢救病人,无数次和父母亲走在路上被老百姓认出并收到温暖的感谢,而这些都一天天坚定着我要做一个好医生的心愿。”
初中时,肖涟波在以“我的梦想”为题的作文中写道,自己的梦想是考上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帮助更多病人重新回归幸福的生活。
奔赴梦想的道路上,肖涟波虽历经波折,但最终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用自己的双手让病人对生活充满信心则一直被肖涟波践行着,患者小陈就是受益者之一。
小陈是一位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破坏的患者,因为疾病“残疾”的他无法行走,没有工作和收入,更是因为疾病妻子也离他而去,使他备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
肖涟波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看到坐在轮椅上的小陈时,他满脸阴郁,眼神中透出的尽是无奈。
为了帮助小陈走出困境,肖涟波带领风湿内科、麻醉科、护理部和康复科的多学科专家经过了几轮会诊,最终决定为他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针对罹患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臼缺损,肖涟波告诉小陈,医生将会从围手术期药物调整、麻醉体位摆放、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插管、术中骨缺损处理、围手术期疼痛、血液管理以及术后早期康复入手,这些步骤环环相扣,又缺一不可。
在肖涟波的主刀下,小陈的手术很成功,术后康复也非常顺利,3个月不到的时间,他已经可以脱离拐杖自己走路了。之后,为了保住小陈的其他关节不再发生畸形,医生又通过生物制剂的应用,极大地缓和了他疾病的进程。
“后来,这位患者自己又经营了一家店铺,生意红红火火,并重新组建家庭,还生下了两个健康可爱的孩子。”前不久,小陈给肖涟波发来了一张全家福照片,洋溢在他脸上的是满满的幸福。说到这里,肖涟波欣慰地笑了。
时光荏苒,35年匆匆而过,而在肖涟波的心中有一句话却越来越厚重:于术精处用功,于仁厚处用心。
这是肖涟波老师施杞的座右铭,也被肖涟波用行动来书写,更被他用来无数次告诫年轻一代医生。
“技术要做到精益求精,这就要求把每台手术都当作第一次手术,手术的每一个步骤术前都在脑海中无数次操作;对待病人要心怀一颗同情之心,一颗同理之心,感知共情他们的痛苦,使之成为自己努力的动力。”这是肖涟波常常对学生们说的话,在他心中,保持一份坚守,一份热爱,才是一位合格医生不变的初衷。
崔 晓
从医37年
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康复一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中医专家社区师带徒项目第一轮、第二轮带教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康复科)和2024年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针灸科)负责人。擅长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颅脑外伤、帕金森病以及颈肩腰腿痛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尤其擅长浮针治疗局限性疼痛,疗效颇佳。
崔晓从未见过身为中医医生的外祖父,但在一脉相承的基因中,早已埋下“岐黄”的种子。
“我自己想学中医,父母也很支持,高考时选择了医学院并被顺利录取。”40年后再回想当初的选择,崔晓用了“幸运”和“无悔”两个词,她说,能够用一双手,一枚银针来为病人解除痛苦时,成就感和幸福感总是油然而生。
梁先生是一位因脑血管瘤破裂造成脑出血的患者,来找崔晓进行康复治疗时,是被家人用轮椅推来的。
“患病前,他在一家企业任要职,病情的严重再加上社会价值缺失后的落差,让患者承受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打击。”从事针灸康复工作几十年,崔晓遇到过无数和梁先生一样的患者,对于他们来说,心理支持是第一步。
于是,每次来治疗时,崔晓总是给予梁先生足够的关心和鼓励,给他讲那些康复的例子,让他感到温暖的同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告诉梁先生的家人要从他细微的情绪变化中发现积极和消极因素,采用说服、解释、启发、鼓励、对比等方法,调动他的主观能动性,一起来战胜疾病。
当然,最好的支持莫过于在一次次的康复治疗后,梁先生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好。
手指慢慢可以自由活动,腿渐渐有了力气,逐渐不依赖轮椅,独立活动......最终,梁先生实现了生活完全自理,经常到世界各地旅游的他早已抹去了疾病带来的阴霾。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跟随崔晓康复治疗几年后,他重新找到了生命的价值,而对于崔晓而言,这也是她作为一名医生最快乐的事。
从医37年,像梁先生一样的患者有很多,每每谈起,崔晓最感慨的始终都是中华传统医学的博大,而她所擅长的浮针疗法也是其中之一。
来到天山中医医院就诊时,陈女士已经连续7天颈部严重疼痛,并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睡眠,崔晓决定用浮针疗法为其诊治。
“浮针疗法是用一次性的浮针等针具,在患者局限性病痛周围的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等针刺活动的一种针刺疗法。”崔晓介绍,浮针疗法适用于临床各科,特别是疼痛的治疗,有着较为广泛的作用。
找准痛点,在痛点周围进针后进行皮下扫散,10分钟后,陈女士颈椎的疼痛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当天晚上就睡了一个好觉。崔晓说,作为一名医生,看到病人脸上露出笑容时,心里总会有满满的幸福。
“针灸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补虚泻实、清热温寒、治病求本、三因制宜。很多人认为针灸只能缓解疼痛问题,其实不然,在一些重症方面,针灸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说到这里,崔晓感慨道,作为一位针灸医师,她只不过是了解并传承了中医文化的冰山一角,“我跟师的一位老先生,70多岁了还在孜孜不倦地学习经典,我们这些做后辈的没有理由不努力。”
金针银线轻如羽,刺入穴位病魔亡。崔晓说,这是她始终向往并不懈努力的方向,而作为一名中医人,她也一定会为中华医学的传承和发展尽己所能。
彭 婷
从医24年
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产科主任,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2024获第五届长宁工匠。擅长高危妊娠预防及管理,主要研究方向为早产及其机制研究。
彭婷自幼体弱多病,家人便建议她将来做一名医生,在更好地管理自己健康的同时还能帮助他人。于是,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彭婷的五个专业方向都填了医学院。
“真正进入大学后,我才深刻体会到医学是一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的学科,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需要有钻研精神,需要不断追求技术和能力的提升。”彭婷说,如今20多年医生做下来,她越来越能理解医生所要秉持的,就是那种执着追求、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说到这里,彭婷向记者讲述了她经历的一个病例。
小冯是一位二胎妈妈,因为头胎顺产非常顺利,本次妊娠仍希望可以顺产。可没有想到的是在她孕29周时B超提示胎儿偏小,完全性前置胎盘且覆盖子宫前壁的范围比较大,更棘手的是胎儿横位。
针对小冯的情况,彭婷为她制定了周全的诊疗方案:孕34周B超监测胎儿生长情况和胎产式胎方位,同时进行胎盘植入风险评分。同时组织产科团队为孕妇评估早产风险、出血风险等,并在35+周组织医院新生儿科、输血科、麻醉科、放射介入科、护理等部门开展术前多学科会诊,考虑37周左右剖宫产终止妊娠。
小冯顺利妊娠至37周后,迎来了准备充分的手术。果不其然,术中发现小冯胎盘大部分附着于子宫前壁,需要经过胎盘开窗打洞进入羊膜腔,瞬间鲜血以及混着血液的羊水喷涌而出。
可就在之后数秒的时间里,彭婷灵巧地进行胎儿的内倒转术,取胎儿双足按臀位分娩机制娩出胎儿,并交给新生儿科护理。此时,助手已将宫缩剂注入宫体。胎盘人工剥离并将子宫娩出体外,器械护士将止血带传递给彭婷进行子宫下段血流暂时阻断。当结打紧的一瞬间,子宫出血明显好转。
直至手术结束,患者出血300ml,自体回输100ml,新生儿评分满分。救治成功!3天后小冯出院,2周后门诊随访子宫复旧佳、切口愈合良好。
在做产科医生的24年里,彭婷见证了无数新生命的诞生和成长,但每每那个软糯柔弱的小生命被她抱出,每每听到新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她的心总会被融化,“那一瞬间,可以抵掉所有。”彭婷说,这就是独属于产科医生的幸福。
如今,长妇幼产科正在向着医教研一体的现代化、高水平目标迈进,彭婷说,带领一批有梦想、有理想的年轻人共同努力,一起为病人搭建起更好的医疗服务平台是她永远不变的目标。
张 伟
从医30年
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擅长焦虑、抑郁、惊恐、强迫等神经症性障碍;情感障碍;急性精神行为异常;老年性精神障碍的心理药物治疗。
年幼时,张伟家中的一位长辈罹患精神疾病,目睹着一个家庭因为一个病人而支离破碎,张伟暗下决心,要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
当理想与现实重合,张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选择没有错。“拯救一个病人,就是拯救一个家庭。”张伟告诉记者,患有重症精神疾病的患者大多在情感交流中是淡漠的,很多时候,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无法体会到医生和患者之间那种温暖的感情,但总有一些美好让他始终坚守。
在张伟心中,那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这位老人有一对双胞胎儿子,都是精神病患者,一个在我当时工作的精神科医院住院,另一个已经走失了。”张伟回忆道,老人的家离医院有200多公里,坐了火车倒汽车,每次来到医院都要历经辛苦,但每个月她都会雷打不动地按时来看儿子,“每次来到医院都是傍晚了,她就用纸板、报纸铺在地上简单过一夜。”
两位至亲之人一位不知所踪,一位又常年住在医院中,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位母亲应该是悲伤的,但张伟看到的却是她永远坚定的目光。
“一次,她给他儿子端了一碗面,儿子吃着,这位老母亲就坐在一旁看着,满脸笑容。”张伟说,那笑容里是慈爱,是欣慰,是满足。多少年过去了,老人的音容笑貌依旧时常出现在张伟的脑海中,那是经年不变的感动,也是他为了治愈患者而努力的动力。
很多人认为精神疾病是不能治愈的,但张伟在点滴的从医生涯中慢慢对精神疾病,尤其是重症精神疾病有了一个完整的认知:虽然至今精神类疾病没有最明确的病因,但是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控制疾病的症状。
小李是一位让张伟印象深刻的患者。临近高考时,小李出现了一些精神疾病症状,在家人陪伴下找到张伟治疗。对于小李,张伟在心理疏导的同时予以药物治疗,最终小李顺利考上了大学。
“我们之间一直都保持着联系,我督促他坚持服药,他大学毕业后到了白俄罗斯留学,最后又到了广州工作,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张伟说,对于一名精神科医生,患者的信任就是对你最好的奖赏。
霁月光风,心怀医患。张伟说,尽管精神医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社会对此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治疗手段不断提升,病人的痛苦也得到了显著减少,但精神疾病的病因至今仍是一个行业难题,因此医生的诊断至关重要。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他将一如既往坚守在临床一线,帮助更多的患者,守护着他们的心灵幸福。
钟丽铃
从医15年
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副主任医师。先后荣获“上海市基层卫生技能能手”“长宁区抗疫最美家庭”“长宁区十佳家庭医生”“长宁好医生”等称号,入选“长宁区健康科普专家库”,获“上海市第二届全科医师健康科普大赛”三等奖。她积极创建同仁——虹桥老年女性尿失禁“全-专门诊”,帮助饱受难言之隐的妇女同胞排忧解难。她承担该中心教学工作,积极推进“中心有品牌,学科有特色,个人有专长”项目,获得“同仁社区基地优秀带教老师”称号。
午后时分,刚刚来到诊室的钟丽铃拿起手机,拨通了社区居民周老伯的电话。
一周前,82岁的周老伯接受了骨巨细胞瘤手术,出院后伤口需每3天换药一次,由于术后行动不便,钟丽铃便定时上门为他服务。
电话接通,钟丽铃和周老伯约好时间,便背着出诊包一路而去。10分钟后,钟丽铃来到周老伯家,亲切地和周老伯爱人打过招呼,钟丽铃便来到卧床的周老伯身边。
“您这伤口恢复得很好,没有渗出,周围都很干净,您好好休息,很快就能康复啦!”钟丽铃一边熟练地帮周老伯翻身、换药,一边和他唠着家常。而每次见到钟丽铃,周老伯也总会滔滔不绝,和她讲着这几天的感受,倾诉着术后的困扰,而他的这些负面情绪总会在钟丽铃的安抚下烟消云散。
钟丽铃告诉记者,目前她签约的居民有2400多人,其中65岁以上老人有760余人,家庭病床10多张,每周她都会上门为这些老人提供出诊服务,周老伯就是其中之一。
15年的家庭医生工作,让钟丽铃成为了签约居民们最信任的人。“有时候下班了,惦记着居民的身体状况我也会上门去看看。有的居民心里话不愿和孩子说就来跟我说,我会把他们当作父母一样开解。”钟丽铃说,她的付出也得到了满满的回报:下班时“饥寒交迫”的她被居民阿姨“投喂”点心;下班后探望一位爷爷,临走时爷爷坚持把她送到地铁站......
简单的幸福莫过于此,那就是彼此的信任和温暖。
“从出生到死亡的全程关怀,家庭医生都参与其中,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最初选择家庭医生时,钟丽铃导师的教诲让她谨记至今。15年间,钟丽铃始终坚守着最初的信念,在与病人的朝夕相处中,不仅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更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家庭情况,真正成为他们的健康“守门人”。
猜你喜欢
部分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撰稿/摄影:赵 立、季佳佳(见习)
视频:金志成(见习)
编辑:毕扬静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