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目录 |《史学理论研究》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点击图片,订购期刊

投稿网址:http://sxllyj.ajcass.org


1992年创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主办。其前身《史学理论》(1987~1991年),是我国唯一专门以刊登研究历史学理论和方法论文章为宗旨的学术刊物。本刊重视反映国外史学发展的最新动态,组织讨论史学理论方面的热点问题,刊登研究国内外史学发展动向和流派的论文、综述、信息和专访等。主要栏目包括:圆桌会议、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专题论文、理论沙龙、综述、历史学家、外刊信息摘译、书评、书讯等。


目录

提要

圆桌会议·新时代中华文明史研究理论方法的检视

【编者按】

中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开展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向中国学界提出了深入研究中华文明史的重大任务,强调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深入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史研究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国学界大胆创新,锐意开拓,采取多学科联合攻关和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全面探讨中华文明的起源、特质、形态及演化历程,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新时代的中华文明史研究,不仅需要发掘新材料、转换新视角,而且需要创建新理论、更新研究方法,从创新性成果中提炼创新性理论,再以创新性理论指导创新性研究。为此,本期圆桌会议邀请四位中华文明史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新时代中华文明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学者就这一问题发表意见,展开讨论,共同推动新时代中华文明史研究的理论体系建设。



增强文明起源研究的科学性

陈  淳(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


文明史的学科定位与研究方法刍议

张国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文明与文明史研究的再思考

赵轶峰(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教授)


中华文明史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杨  华(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

加快构建新时代历史理论研究“三大体系”


夏春涛

【提要】

中央在四年前批准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为何专门成立历史理论研究所?作为中国历史研究院唯一新建的研究所,该所名称为何定为“历史理论”而不是“史学理论”?新时代历史理论研究的学科布局有何特点?加快构建新时代历史理论研究“三大体系”,存在哪些短板、须突破哪些瓶颈?作者尝试结合牵头组建历史理论研究所的体会,就上述问题谈点一得之见,希望大家能共同思考、推进研究。

【关键词】

新时代  历史理论  史学理论  “三大体系”

【作者】

夏春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邮编:100101


专题研究

比勒菲尔德学派和德国社会史研究


王亚平

【提要】

德国史学在世界历史学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也因此固守传统很难有所改变。20世纪50年代,走出战争阴影的德国百废待兴,历史学研究也有了新的起点。德国近代史学家们逐步接受法国年鉴学派提出的结构史学的研究方法,为德国传统史学引入了新的元素。20世纪60年代末,以创新改革为宗旨创建的比勒菲尔德大学为历史学的创新打造了一个平台,以韦勒和科卡为首的近代史历史学家们在创建历史学系的过程中注重以结构史学的方法论解析社会演进,跨学科地分析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社会历史进程的推进,以研究“整体的历史”为宗旨,形成了以德国社会史为主要研究领域的比勒菲尔德学派。

【关键词】

德国  结构史学  比勒菲尔德学派  社会史

【作者】

王亚平,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邮编:300378



“务实的历史写作”与18世纪下半叶的德国史学理论

——以伽特勒、施洛策尔的理论论述为中心


李子建

【提要】

近代西方史学诞生以前,历史研究与历史写作分立,历史被视作神学和法学的预备知识。18世纪下半叶,在以伽特勒和施洛策尔为代表的哥廷根史学家的推动下,“务实的历史写作”成为德国启蒙史学的标志性概念,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因果关联被要求以系统的方式加以呈现。伽特勒和施洛策尔围绕“务实”与“系统”和“科学”这三个概念进行了史学理论层面的反思,并将普遍史—世界史的编纂作为“务实的历史写作”的实践形式。史学家被要求在经验性的史料工作的基础上,运用哲学的头脑,选择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时期和对象,呈现其中的系统性和关联性,让史学获得科学的性质。伽特勒在历史表现层面仍然保留了传统修辞史学的痕迹,施洛策尔则强调史学家所具有的理性能力在历史写作中发挥的主导作用。进入19世纪,启蒙史学及其理论受到德国历史主义史学家的批判,“务实”一词逐渐成为前现代史学的标签。

【关键词】

德国  启蒙史学  哥廷根大学  伽特勒  施洛策尔

【作者】

李子建,波鸿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邮编:44803



意大利史书写中的“记忆转向”与“全球史转向”


朱  明

【提要】

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兴起“历史记忆”的研究潮流,这是受当时席卷欧洲的“记忆之场”趋势影响的结果。20年后,意大利又兴起“全球史”书写,将意大利史放在全球框架中展开。从“记忆之场”到“全球史”,这两次“转向”体现了意大利史书写的发展和演变。一方面,它受地方多样性、共和危机、欧盟困境、全球化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地方、国家、区域、全球在不同层次上与意大利的现实相互交织,影响意大利的本国史研究;另一方面,意大利历史书写长期以来又有为民族认同和国家建构服务的强烈倾向,故而强调以民族国家为本位。以民族国家整合为宗旨的历史写作还将在意大利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下艰难跋涉。

【关键词】

历史记忆  全球史  历史书写  意大利史

【作者】

朱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邮编:200241



环境史视野下英帝国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与路径转向


吴羚靖  梅雪芹

【提要】

环境史视野下的英帝国史研究关注英帝国殖民扩张活动的环境基础与生态影响,其问题意识和路径转向与英帝国史学和环境史学的发展脉络紧密相连。该领域学者最初侧重论证全球环境主义的帝国起源,后来转向分析英帝国环境话语、殖民活动的物质前提及其对殖民地环境的影响。其研究主题也从环境观念与殖民科学延伸至资源开发、商品边疆、城市规划、疾病卫生等内容。近来有学者提倡采用“生态—文化网络”视角,从空间网络、物质与文化联系以及能动性三方面重新思考英帝国环境史。既有研究展现了帝国语境下全球环境观念的演变,也揭露了殖民主义深远但隐蔽的环境影响。它们使学界对英帝国的认识从“仁慈帝国”转向“自然帝国”,超越了所谓“帝国文明传播论”或“帝国和平论”。未来学界仍需从帝国权力结构、时空范畴以及历史能动性等方面推进研究。

【关键词】

英帝国环境史  殖民科学  环境主义  生态—文化网络  生态帝国主义

【作者】

吴羚靖,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师资博士后;邮编:100086;

梅雪芹,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邮编:100084



史学视角下“narrative”与“叙事”概念比较刍议


金嵌雯

【提要】

“narrative”和“叙事”,是两个从自身文化传统中生成,当前常被互译的词汇。在中西史学传统中,它们皆构成历史的一种重要言说模式。narrative通常呈现为一个沿时间线展开、具有细节性过程、仿佛在自我讲述的故事;叙事则主要指史书的属辞比事,依照“叙”的本义,它更强调通过排列次序来辨明事物的条理。从发展体系看,narrative暗示着史学作品与文学虚构之间的“孪生关系”;而在中国古代,与“实录”互为表里的历史叙事在推动叙事文类的早期发展中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narrative和叙事折射出中西史学传统的差异,亦体现着历史学超越特定文化的共性。史家通过有序地展现人事过程来理解过去,并再现一个富有意义和秩序的历史世界。

【关键词】

narrative  叙事  比较  史学

【作者】

金嵌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邮编:100875



“殖民主义”概念的起源及其演变

——兼论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关系


刘文鹏  王天昊

【提要】

“殖民主义”一词具有复杂的历史内涵,在19世纪中叶之前,“殖民主义”一词并没有形成专用概念,相对于“殖民政策”“殖民”等词汇,它的使用范围并不广泛,也未带有强烈的负面或批判含义。19世纪后半叶,全球范围内的民族主义非常活跃,“殖民主义”一词开始成为被殖民者批判殖民者的武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滥觞,“殖民主义”成为帝国主义的内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学者们强调对“殖民主义”作出准确和单独的定义,希望能脱离帝国主义的“政治性”,解释现代殖民主义历史上不同党派对“殖民主义”的不同评价的问题,但最终人们殊途同归,殖民主义仍然是一个与帝国主义密不可分的词汇。

【关键词】

殖民地  殖民主义  帝国主义

【作者】

刘文鹏,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王天昊,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邮编:100872



“理乱兴衰”与“典章经制”:

吕思勉的传统史书编纂论和中国通史撰述及意义


徐国利

【提要】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编纂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对传统史书体裁和编纂作了较全面分析,将其概括为以“理乱兴衰”和“典章经制”两类史实(事)为架构的编纂模式。这种编纂模式虽存在偏重政治史之弊,但能从纵横两方面较全面地反映历史。吕思勉的中国通史撰述批判继承了该编纂模式。他以社会文化史观为指导,吸收纪事本末体和典志体等体裁的优点,创造出综合体中国通史编纂的新模式。不过,该通史编纂模式也存在缺陷,只将史事作为记述内容,忽视了人的历史主体性,未将传记体纳入综合体中国通史编纂体系中。

【关键词】

吕思勉  传统史书编纂论  中国通史撰述  综合体中国通史

【作者】

徐国利,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邮编:200433



20世纪50年代的凉山彝族社会调查与古史分期争论


王慧颖

【提要】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周社会性质成为中国奴隶制与封建制分期争论的焦点,因各派学者迟迟不能统一意见,解决问题的希望遂被寄托在新史料的出现上。当此之时,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造也有判定社会形态的需要,于是少数民族历史调查逐渐与古史分期讨论出现交叉。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与胡庆钧的互动是上述两项研究相互作用的缩影。自郭沫若将胡庆钧的凉山彝族社会研究引入西周社会性质的讨论后,古史分期争论受到凉山彝族社会调查资料的启发,反过来又推动了凉山彝族社会研究的深入与扩大。探讨郭、胡二人之间的互动及其后续发展,既有助于了解古史分期争论在少数民族历史调查材料的支撑下取得的进展,也可捕捉唯物史观和社会形态理论在历史学科之外造成的余响。

【关键词】

古史分期  历史调查  郭沫若  胡庆钧  凉山彝族

【作者】

王慧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邮编:100101



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外关系史研究综论

——以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为视角


万  明

【提要】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科,是改革开放以后建立的新兴学科。1981年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成立,标志着中国中外关系史学科的创立。回顾学科的发展轨迹,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与中国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发展密不可分。学术共同体平台的搭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中外关系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对古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藉此也可展望学科未来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

中外关系史学会  学术共同体  三大体系  中外关系史学科

【作者】

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邮编:100101


书评

历史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成效的提升

——G.E.R.劳埃德等主编《古代希腊与中国比较研究》评介


王大庆

【作者】

王大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邮编:100872

实习编辑:倩倩

校对:雨璇

审核:振华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学术期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期刊目录 |《史学理论研究》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