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毅夫等12经济学家激辩:彻底拿下雾霾,经济会降几个点?

2015-03-03 南周绿色 千篇一绿
在中国经济本身面临结构性减速的情况下,雾霾等环境问题继而加剧了经济增长压力。(何籽/图)
从GDP、CPI和财政赤字等宏观经济数据,到能源、钢铁、房地产、农业等代表着经济神经血管的产业经济,再到天然气、水资源价格等财税政策变革,雾霾正悄无声息地深入中国经济脉络。

“如果把雾霾彻底拿下,中国经济到底会降低多少个百分点?”虽然经济学界难做确切答复,但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是,雾霾等环境因素已经越来越多进入到经济学界的分析框架里。而雾霾治理的实质则是中国经济的“去泡沫化”。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谢丹南方周末实习生 安焱家 徐莉莎
番茄辣椒、房子和发电站

北京的番茄辣椒、三亚的房子和上海的太阳能发电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雾霾将它们联系到了一起。
最近,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贺冬仙发现,雾霾让她试验温室里的番茄和辣椒幼苗晚成熟了至少30天。通常情况下20天就能出苗的番茄和辣椒,2014年已经播种了五十多天还没达到出苗标准,遮天蔽日的雾霾让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大为减少,不仅植株脆弱,成熟后营养价值还大减。
在三亚,爱家房产经纪人吕娜发现今年来自北京和河北的买房者明显增多,“尤其北京能占到20%。”她的另一位同行说。在全国房地产市场均呈现增速放缓的情况下,2月份海南的房地产却在全国表现坚挺,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海南住房需求的猛增,雾霾做出了贡献。
在上海,据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的光伏系统实证研究平台的数据,雾霾让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大为减少。2013年12月4日,晴天,系统显示光伏系统的日发电有效小时数为2.79小时;12月6日,重度污染,PM2.5值超过600,其日发电有效小时数仅为0.7小时,降低了约80%。
不仅如此,雾霾还频频导致设备运行故障。
2013年1月21日至23日,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西机务段因雾霾天气造成电力机车车顶故障即高达6起;北京市的一组实验表明,雾霾同样让空气源热泵机组这种节能热水器在实验下出现了2次周期超过15小时的事故。
夸张的是,养殖业也受到雾霾的影响——中地畜牧公司的刘姓经理说,他饲养的奶牛一到雾霾天“精神状态”就不好,“感觉有时候呆呆的,不如平时欢畅”。
2014年春天,中国半数国土上空笼罩的雾霾正在释放其巨大影响力。当雾霾作用于国人产生的第一拨反应——呼吸和健康问题被陆续呈现后,“雾霾第二拨”——对中国经济产生的隐秘作用力也逐步浮出水面。
随着雾霾的持续,雾霾之于中国经济,已绝非单纯的口罩或空气净化器生意那么简单,尽管这些被戏称为“雾霾经济”的生意是对环境恶化最轻快的回应,但实际上,从GDP、CPI和财政赤字等宏观经济数据,到能源、钢铁、房地产、农业等代表着经济神经血管的产业经济,再到天然气、水资源价格等财税政策变革,雾霾正悄无声息地深入中国经济脉络。
雾霾“影响中国,也影响世界”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曹和平看来,雾霾对中国GDP的影响无疑是决策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此前一位中央核心部门的领导就曾直接向他询问,“如果把雾霾彻底拿下,中国经济到底会降低多少个百分点?”
在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12位经济学者眼中,包括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钢明、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等在内的5经济学者认为,雾霾治理短期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较大。以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为代表的5位经济学者表示尚需观察。只有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认为,资源环境问题不会影响经济发展。
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说,雾霾治理无疑会对经济增速产生影响,他预测2014年以雾霾为代表的环境治理会导致GDP增速降低0.5个百分点,此前他对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为7%,“下行到这个速度也并不可怕。”他补充说。而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也认为,雾霾事件有可能成为影响明年经济增长目标确定的重要因素。
除了短期的经济增长问题,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警告,长期来看,环境恶化还会加速中国“人口红利”的消退。此前不少经济学家都将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归因于“人口红利”的释放。鲁政委说,“关于环境与中国癌症发生率的上升、雾霾与北方人口寿命缩短等研究已不鲜见,环境问题在相当大程度上制约着一个经济体人口预期寿命的长短。”鲁政委说,环境问题未来甚至还可能造成中国日益严峻的养老金支付能力问题。
由于普遍缺乏系统的量化分析,目前中国经济学界恐难以对上述领导提出的问题做出确切答复。但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是,雾霾等环境因素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到经济学界的分析框架里。
房四海说,以雾霾为代表的环境治理已经成为他预测中国经济短期走势时第二重要的变量,排第一的变量是地方政府债务。而在此之前,他的分析模型中考虑最多的则是“铁公鸡”(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资源重新分配VS重塑利益格局

目前来看,地方和中央均投入巨资治霾。
其中,青岛宣布4.6亿元治霾,武汉宣布未来四年280亿元治霾,北京则宣布7600亿元治霾……中央政府付出资金更多:财政部表示中央财政已安排50亿元资金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则预计通过企业、社会和民间资本、价格杠杆等五个渠道共需投入17500亿元,这和2013年北京市的GDP相当。
雾霾治理也催生了环保相关产品、产业的迅速发展。淘宝网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1月30日,在淘宝上购买口罩的人比前一年多了181%,购买空气净化器的人同比增长131%;国人总共购买口罩、空气净化器、室内跑步机等与雾霾相关的产品450多万次,共计8.7亿元。
以广药集团为代表的医药业开始投入研发PM2.5相关的药物,据广药集团介绍,旗下两种对PM2.5引起的呼吸道毒作用具有较明显的防治作用的治咳药物销售出现明显增长。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计算,《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炼钢行业GDP将造成812亿元的损失,水泥、焦炭行业的GDP则分别减少167亿元和142亿元。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化工分院研究员陈亚飞表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清洁能源的大力推动,煤炭的黄金十年已经结束了。
铁矿石的国际贸易格局同样受到冲击。为了满足更加严格的空气污染防治标准,钢厂和电厂当前正在被迫寻含硫量更低的原材料,生产高品质铁矿石和煤炭的全球矿业巨头受益匪浅。业内预计,中国的治理空气污染的努力可能会使伊朗、墨西哥和越南的小规模铁矿石供应商被迫离开中国,而对淡水河谷、必和必拓与力拓等铁矿石企业和澳洲优质煤炭出口商来说,正是扩大对华出口规模的重要机遇。
与传统“三高”产业黄金十年结束相对应的,是新能源和环保产业“黄金十年”的到来——资源的再分配带来了利益格局的重塑。瑞信分析师指出,废物能源化、污泥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和水泥处理4个领域将在未来5年内强劲增长。瑞信认为,中国将开始长达十年的更严格的监管和对绿色技术、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预计环保支出总额在政府的“十二五”规划中可达3.4万亿元。
林毅夫则认为,虽然近年来中国对基础设施开展的投资不少,但城市内部设施,包括地下铁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当前仍严重不足,基础设施投资仍然有较大空间,且这些投资生成较高的经济回报率跟社会回报率。王金南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预测则是,将净拉动我国GDP增长19422亿元,并增加非农就业岗位246万个。
中国经济“去泡沫化”

雾霾治理确实带来了资源的再分配,但在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看来,雾霾治理只是让经济回到了它本来的面目。
“我非常反对谈雾霾拉低经济增长速度的说法,这并非理性的看法。”左小蕾对南方周末记者说,雾霾治理的实质是中国经济的“去泡沫化”,只能证明过去的增长并非实质性的增长,而现在经济学界越来越多地把环境治理纳入思考中国经济增长的变量,是对过去错误预测泡沫的“去杠杆”。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则认为,雾霾带给中国经济的思考,一是把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显性化”了,污染成本从看不见到全被看见。第二是经济发展成本的“平均化”,因为与食品、水不同的是,空气无法特供。
经济发展成本的“平均化”带来了另一个重要问题:雾霾治理的成本能否也“均摊”?
在最近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把这个颇为敏感的话题抛了出来。他认为,中国应该以经济手段为主化解雾霾等环境威胁。而这些经济手段,则主要是征收各种环境资源税。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2014年最有可能推出的是煤炭和稀土等资源的资源税从价计征,而除继续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将天然气价改中增量气与存量气价格并轨外,阶梯水价和天然气管网定价改革也在讨论中。
当然,政府如何以一种让低收入阶层生活水平不下降,而中等收入阶层以上的人可以承受的方式来治理雾霾将是各方关注的问题。贾康说,对高污染的企业征收消费税改革正在抓紧研究操作方案。
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曾给出过一套针对PM2.5治理的改革政策组合,他提出,要达到2030年中国城市PM2.5的平均水平下降到30微克/立方米目标,政策必须要大变,这些政策建议包括将煤炭资源税税率提高5-9倍;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排污费征收标准提高1-2倍,在几年内将汽车保有量的年增长率降到个位数等。
马骏认为,这样的改革力度“能够支持中国GDP在未来18年中保持年均6.8%的增长速度”,且改革所带来的额外的通胀压力只有年均0.1%。博源基金会资助了该项目,这个由前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发起的公益性组织致力于研究“当代中国问题”。
对投资界的人士来说,高层治理雾霾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则是关键,这关系到雾霾对经济影响的趋势未来是会增强还是减弱,也关系到其对中国未来多个经济领域走势的判断。
《华尔街日报》评论称,2014年,中国再次作出了抗击污染的承诺,颁布新的限制措施,甚至在工作报告中首次使用了“雾霾”一词,表明中国政府治理之决心。刘胜军认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对雾霾宣战”,这表明雾霾已经是一种近在眼前的威胁,而不再是一种抽象的威胁。房四海的判断则更加乐观,他认为“铁公鸡”不再继续和城镇化被弱化,这两个信号已经表明中央治霾之决心。
(南方周末记者汪韬对此文亦有贡献)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口罩、肺癌和PM2.5:环保部、清华北大专家权威解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