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粉碎机建议安装吗?湿垃圾归途在哪儿?听听专家怎么说
国外用厨余垃圾粉碎机的比较多,一方面是他们厨余垃圾油少;另一方面,管网要大得多,而且在房屋设计规划的时候管网就已经配好。
生物转化虽然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但厨余垃圾的生物处理过程会带来二次污染,如臭气和废水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处理和控制。
◆ ◆ ◆
自述: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 谢冰
整理:南方周末记者 汪韬
上海垃圾分类新政实施后,“湿纸巾再湿都是干垃圾,干香菇再干都是湿垃圾”等段子横飞。根据政务号“上海发布”公布的数据,上海市2019年7月的垃圾日均清运量中,湿垃圾同比上月增加15%;可回收物增加10%;干垃圾下降11.7%。
厨余垃圾粉碎机建议安装吗?扔湿垃圾为什么要破袋?湿垃圾最终的归途又是哪里?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谢冰在“中国绿色传媒研究奖学金班-可持续发展促进计划”上做了相关阐述,以下自述为南方周末记者根据谢冰教授的授课内容整理而成。
谢冰(资料图/图)
湿垃圾是上海的叫法,是从末端处理来命名的,指的是容易被生物、微生物所分解、降解的垃圾。
湿纸巾有很多是化学纤维做的,所以归到了干垃圾。而干香菇因为是人能吃的有机物质,可被微生物分解,所以是湿垃圾。
厨余垃圾粉碎机非常方便,但目前政府和学界都不鼓励使用,因为中国人烧菜喜欢多用油,废油不会被破碎,会随着水流黏附在管壁上,久而久之管道就会越来越窄,造成堵塞。而且厨余垃圾比水重,流速减缓的时候在管网沉积下来,发酵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气体,甲烷是易燃易爆的气体,硫化氢有毒、有安全隐患。国外用厨余垃圾粉碎机的比较多,一方面是他们厨余垃圾油少;另一方面,管网要大得多,而且在房屋设计规划的时候管网就已经配好。
现在有很多破袋神器,为什么一定要把垃圾袋拿掉?因为垃圾袋后期没有办法处理掉,会影响垃圾资源化产品的质量。同时会在厌氧发酵罐上层堆积,阻碍甲烷气体的释放。
那使用生物可降解的塑料袋呢?目前生物可降解的塑料袋组成成分差异非常大,不能保证它的降解和厨余垃圾的降解是同步的,往往它的降解可能需要更多时间,也会影响处理环节。所以,目前在没有更好的替代品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大家破袋,保证厨余垃圾的纯度。
现在不少家庭在家里堆肥,养蚯蚓。这一方面可以自己消纳家里产生出来的废弃物、厨余垃圾,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小朋友进行科普和教育。如果想要养得好,需要控制家用处理装置里的碳氮比和湿度,例如果蔬米饭和肉蛋等的比例等。这因人而异,如果工作很忙,忘记浇水,不喂吃的,蚯蚓死了,效果就变差。
英文food waste包括餐饮和厨余,统称为餐厨垃圾。但国内这两类垃圾成分不一样,餐饮垃圾以熟的为主,而家庭厨余垃圾大部分是生的,这会影响处理效率。
以前我们把餐厨垃圾做饲料,现在不建议这样做,因为饲料会给动物带来同源性问题,比如人畜共患的病毒等。
餐厨垃圾也是一种资源,可以生产出柴油、甲烷等资源型物质。最常见的处理方法就是堆肥,在阳光棚里,厨余垃圾和腐料混合以后,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把可利用的有机物转化成为稳定的腐殖质,可以用于土壤的改良和调理。
堆肥要经过高温,一般是55-60℃,最高可以达到80-90℃,能杀死绝大部分有害的微生物。
腐熟度是堆肥的衡量指标,有经验的老农民通过闻、看就可以知道是否腐熟。科学上来说,有淀粉含量、碳氮比和氧的消耗率等指标判断。
现在很多小区、单位食堂用了好氧生化处理机,这对厨余垃圾原位快速减量化效果显著。上海曾经花了很大的力气推广,但目前有效运行的不多,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产品的技术可靠性,而是因为运行模式的问题——谁来付机器运行的费用?
我们调查了全国100个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只有12%使用好氧处理,大部分是厌氧处理。厌氧是指微生物在没有氧的情况下,把有机物分解掉。因为没有氧气,不需要通风,所以能耗低。分离出来的油脂可以用做生物柴油的原料。同时,有机物转化成甲烷还可以作为能源利用。
厌氧发酵的原理大致分为两步,第一步,复杂有机物水解变成有机酸,有机酸再转化成乙酸;第二步,乙酸在产甲烷菌作用下产甲烷。每个步骤都由不同功能的微生物完成,总体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同时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还要保证发酵过程中的pH和营养物质比例,碳和氮的比例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技术要求较高。
不仅仅是厨余,农业的废弃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都可以通过厌氧处理。
生物转化虽然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但任何一个技术都是两面的,有优点和缺点。厨余垃圾的生物处理过程会带来二次污染,如臭气和废水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处理和控制。
臭气的问题比较复杂,有的时候监测到的数据都是符合标准的,但是仍然会遭到投诉,因为人鼻子的感觉比仪器要灵敏得多。厕所闻到的臭、厨房闻到的香,最终反映是同样一个指标。这个指标是靠我们的鼻子闻出来的,仪器很难测出来。
恶臭污染物的国标排放标准发布于1996年,2016年上海出台了有机废气排放的地方标准,比国标更加严格,所以对餐厨垃圾处理中产生的臭气需要增加一些深度处理设施,满足排放标准,减少对周边的居民的影响。
而产生的废水——渗滤液,由于富含大量有机物污染物,需要进行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堆肥、厌氧消化产物最终的出路是农田,从肥力上来说,堆肥出来的衍生品肥力相比于化肥较低,还要做一些产品的深加工。但农民是否愿意用,会影响到产品的推广。
上海耕地很少,每天大量的湿垃圾如果都做成肥料进入农业比较难。所以,目前上海规划的湿垃圾生物处理后的残渣,可能大部分还是到了焚烧厂焚烧。焚烧发电也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其实,产品品质的提升有很多的方法,如有生物科技公司将10-20小时高温发酵的餐饮垃圾,添加有益的微生物,做成微生物菌肥,获得了农业部相关的认证。微生物菌肥的售价比普通有机肥的售价高很多,也供不应求。
所以说,如果用作肥料,厨余垃圾最后产物又回到餐桌,这才是资源化的方向。当然更重要的是,从源头减量,不浪费食物。
责任编辑 | 汪韬 视觉 | 李睿
(本文首发于2019年8月20日南方周末,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请留言。)
↓↓↓扫描二维码查看过往报道《“塑料雨”、“塑料雪”,人类该如何和塑料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