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留存“丰厚文化家底”!银河苏村有段古→

南海丹灶 2024-04-01

银河古道龙舟掠影美如画丹灶这条800年历史古村一砖一瓦皆是故事📝

漫步在古街古巷,一砖、一石、一瓦镌刻了岁月的痕迹,一街、一巷、一祠诉说着遥远的故事,脚步放缓,静静聆听,就会感应到古村的历史沧桑……相传苏东坡先生曾在这里写下“苏海银河秀,岭南第一村”。


南海区丹灶镇银河社区。

炎暑有尽,时光无垠。当惬意躺在天边的云被一阵风吹开,当新蝉的声音逐渐变得浑厚,盛夏的每一天都记载了故事。酷暑下,丹灶君带你走进苏村,康有为先生也出生于此,触摸八百年古村的时代脉搏,感受这里的烟火诗意。



持一把蒲扇,赏一曲蝉鸣,捡一处绿荫,揽一缕清风……银河苏村以这样诗意静谧内敛的气质,拨动着人的心弦。

坐落在丹灶镇西南部的苏村处于桑园围水脉上,其曾用名为银塘乡、西樵里,其中“银塘”象征钱包,寓意风生水起、添丁发财。

据记载,南宋绍兴年间,苏村先祖苏怀远自珠玑巷南迁,率先在西樵山上游南海古银河两岸定居(即现时苏村天后庙附近),开村建业,有着800年的历史。

丹灶镇银河社区有为水道。


苏村按照传统梳式布局建设而成,街道与里巷如经纬交织,把一幢幢老屋连在一起,与分布其中的水塘、祠堂、牌坊、麻石巷、古树、蚬壳墙等共同组成了独具岭南水乡和广府乡土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群。
由于水域发达,苏村曾经拥有一个联通内外的古码头,并孕育了此地的繁华。


银河社区苏村。


夏日的微风里透着尘封的记忆,把时间拨回百年前,古码头每天人来人往,很多人在这里坐船到广州、香港等地交换货物。银河社区苏村经济社两委干部苏荣标告诉记者,苏村历史悠久,这条银河古道是通往内地的盐商之路。一旁的天后庙是这一景象的见证者,寄托了旧时人民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财源广进的愿景。

银河社区九曲桥。


千年文脉,人杰地灵;百年人脉,行商天下。“以前,银河古道两岸的人口昌盛,居民多达三千多户。古道上有银河圩、西城圩、大杏圩、丹灶圩、民乐圩、官山圩等十三乡。其中繁华的银河圩,让苏村成为商贸集聚地、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苏荣标说,当时景象就像一个热闹的小城市,有着“南来米艇北来船,十部梨园歌吹尽”的写照。


康桥。


银河古道旧时的繁盛,从银河之名的来历中也能得知一二。据村中老人代代相传,一说因苏村开道路,建码头,每天数十只米艇来往粤港澳地区,每日清点银两,点银声传遍四方,日夜不停,故称银河;另一种说法,河两岸山清水秀,沙滩蚬壳遍地,日光照下,整条河像天上的银河一样闪闪发亮。


苏村景色宜人。


三两孩童在大榕树下玩耍打闹,大人则在一旁喝茶聊天。银河古道如今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不仅树立了一块记载着苏村“开村史”的石碑,还建设了标志性的“龙舟掠影”主题景观,让前来游玩的市民在歇息之余,了解古村历史,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注脚。

“人有祖、水有源、木有本”。每逢正月二十九日,众多村民都会举行“食斋、拜斗、转运”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



作为历史名村,“历史上名人辈出”“人文底蕴深厚”已成为苏村不可磨灭的标签。


自古以来,苏村历史悠久,人地杰灵,这里是康有为维新思想发源地。信步走过澹如楼、九曲桥、荷塘,一座典型的三间两廊青砖镬耳屋映入眼帘,这便是康有为故居原名为“延香老屋”,始建于清代中叶,后经重修维护。



康有为故居,位于南海区丹灶镇银河社区。


走进故居,小小的天井被青砖墙围绕,夏日里也透着阴凉。故居内是典型的南粤青砖大屋格局,中间是正厅,两侧耳房都是卧室,沿阶梯而上的阁楼,则充作书房之用。

康有为在这个祖屋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岁月,迎来了青年时代。在这里他饱读中西书籍,初步形成了维新思想体系,并在此处撰写了享有声誉的《大同书》初稿。

1983年,地方政府对康有为故居进行修复,1986年在故居附近建立康有为纪念馆,1996年,这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几年,丹灶镇重点打造“康园”文化景区,将景区一再扩大。


康有为全身像。


如今,康园成为了丹灶有为水道沿线的重要景点。园内有一个文艺、舒适的“打卡点”,就是一锥书屋。在传承老建筑风格之上,书屋交融以现代创新,让整个空间底蕴丰厚又不失轻松,是暂离喧嚣静心阅读的“世外桃源”,在这里捧书静坐,与名人对话,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游历于此,仿佛徜徉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
书屋的一旁,康有为博物馆与南海会馆相邻。其中,康有为博物馆全面展示了康有为的生平事迹,是目前南海区规模最大的历史名人专题类博物馆。
步入博物馆宛如走进了时空走廊,馆内珍藏了大量康有为书法真迹和信札。观摩着一件件陈列整齐的文物,回顾着康有为的峥嵘一生,一颗烦躁的心瞬时平静下来。


康园,是后人为纪念康有为先生修建,内设康有为博物馆、书屋等设施。


南海会馆参照北京南海会馆仿建而成,坐西朝东,并列四组院落再现了清代典型的“三轴四部分”官宅建筑风貌。
漫步于会馆中,抬头可见蓝天白云,随手可触青砖红瓦,典雅中弥漫着复古的韵味,不经意间,勾起人无尽的回忆。
苏村的一瓦一砖,都像是一幅横亘百年的历史画卷,将这里的底蕴文化一一临摹,让岁月故事有了时空的回声。



游走在苏村,感觉像掉进一个时间的琥珀,数百年的历史仍然可以被触摸、被感知。这里不仅走出了中国近代维新领袖康有为,还保留众多传统建筑和历史古迹,如古祠堂、龙井、古蚬壳墙等。

苏村现存有苏氏大宗祠、陈氏祖祠、康氏宗祠、黄氏大宗祠、徐氏宗祠、潘氏大宗祠和天后庙等。它们遍布村内,部分祠堂按原貌重修,古壁画栩栩如生,保存良好。


苏村牌坊,大树背后可远眺西樵山。


在天后庙的斜对面,有一口六边古井,相传宋朝时,“南宋三杰”之一的陆秀夫护送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宋少帝赵昺南撤途经苏村时,少帝曾饮用过这口井后来便被村民誉为“龙井”。

该井口保存完好,井水充盈,水质清澈。如今经过历史的洗礼,这口井里的井水依旧充盈,甘甜可口。很多游人来到古村,还要尝一口井水。


盛夏的夕阳,美丽的同时依旧为大地带来阵阵酷热。



在苏村还有一处特别的古迹,是古蚬壳墙遗址,这里写满了故事。村子的老人介绍,该墙的材料主要是蚬壳碾碎后与沙土搅拌、夯实而成,原有东、西两侧,外接有为水道,相当于“防洪闸”,古时主要用于防洪防盗、抵御外敌,是苏村的保护屏障。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古蚬壳墙展示出一条条明暗交错的线,似在诉说曾经的沧桑,让人不由敬佩古人的勤劳聪慧。


盛夏时节,龙眼挂满枝头。


沿着村道前行,便会发现苏村的“宝藏”,并不止于此。银河社区还存有多处古窦闸、排灌站,具有防洪抗旱的作用。“遇到刮风暴雨天气,排灌站则会自动打开,昼夜排水;干旱时则抽出水流灌溉农田,使村民的农作物收成喜人。”苏荣标介绍,旧银河排灌站肩负了银河、西城、仙岗等村居的排灌作用,为村民守住粮食、保卫家园60余年后“正式退休”,现今已成为一处怀旧的景点。


苏村天后庙,相传为苏东坡第四代子嗣苏怀远迁徙至银河建村时所建。



留得住乡愁,搞得起发展,方能振兴乡村。近年来,紧抓乡村振兴的东风,苏村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在保留历史文化建筑的同时,建碧道、修护栏、建公园......沿着碧水湖畔放眼望去,翠绿倒映、莺啼绕岸、垂钓湖边,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呈现眼前。

随着桑园围水脉的规划,我们可以预见,拥有深厚人文历史和浓郁岭南风情的苏村将迎来新的发展。










关注南海丹灶视频号,掌握丹灶最新资讯↓


【蝶变丹灶】回顾


20天摘取全市第八名!新安社区以体育为媒聚人心

2023-07-24

如何做好民宿 ?丹灶这场专题交流活动“有料”→

2023-07-23

“战新产业+农村社区”如何发展?荷村社区给出答案→

2023-07-20

集体收入提升40%!丹灶社区“三招破题”聚人心

2023-07-19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婷,张宝翔,梁越,吕颜,廖焜,黄少冰
编辑:佛山新闻网 陆嘉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