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三境界:年轻时看远,中年时看宽,晚年时看淡

十点彭春花 中国新闻网 2020-12-05


我是个热爱交友的人。


早年喜欢到处跑,经常一个人背着相机去采访。


因为这样,我总能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


他们的社会地位迥异——有上市公司CEO,有高校教授,有政客,还有无业游民……


接触的人越多,我越发现一件事:


无论你是穷是富,有名或普通,天才或凡人,你都无法忽略一件事:


年龄。


处于同一个年龄段的人,面临的根本问题是相似的。


二十岁的人没有不迷茫的。


三十岁的人没有不焦虑的。


四十岁的人也没有不患得患失的。


曾认识一个很厉害的学者,人到中年,功成名就。


他经常出席国际会议,也是多家巨头公司的顾问。我以为,这样的人应该没有什么烦恼。


但深交后发现,他每天担心的问题也是:


自己的同僚会不会超过自己?职称评选什么时候可以落定?谁又比他多发表了几篇文章?


和普通人并无差别。


这也难怪,老祖宗总结的许多人生道理,总是爱以年龄为界限来划分。


论语曾说:“少年戒色,壮年戒斗,老年戒得。”


人生就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


不同的年龄段都会有属于他们自己的问题。


大格局的人,会明白一件事:


认清你这个年龄段的问题,处理好它。


你就可以拥有自信的人生。


图片来源:ICphoto


年轻时看远


人们喜欢将年轻人比喻为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但事实上,年轻是最难捱的一段时光。


物质贫瘠,欲望丛生。除了热血,一无所有。


许多日后取得成就的人,都有过困顿的年轻时代——


马云二十多岁时,在翻译社工作。


工资不够交房租,为了维持生存,他只好背着大麻袋到义乌进货,卖鲜花。


冯骥才结婚时,只能和妻子租住在一间7平米的小房内,家具都要自己动手做。


村上春树回忆年轻时代,说自己“穷得都快登上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对于年轻人而言,困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对困顿的态度。


身处低洼之处,年轻人最容易走入的误区便是:


急于求成。


我有两个表哥,年龄相仿,经历也类似,都是农村出身,高考失利。


但最终,他们却走上了越来越不同的路。


表哥小阳,高考失利后去了江苏一家电子厂打工。做过流水线的人知道,这份工作十分磨人。经常上夜班,一月只能休息一次。


最累时,连轴转18小时。


就是这样一份工作,小阳表哥坚持了3年。他从一线工人,干到业务线组长,勤奋靠谱的态度得到了认可。


后来领导跳槽创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拉小阳表哥出来一起干。


因为这个,小阳表哥一步飞升。


而表哥小伟,一直眼高手低。


面试时不是嫌工资低,就是嫌休息少,总想赚快钱。


一份工作,从没有干满超过3个月的。业务能力和人脉都没有积攒下来。


最后,小伟表哥只能去劳务市场做临时工,提着一个塑料桶和一床被子,哪里有活儿往哪里跑。


年过三十五,至今居无定所。


对于年轻人,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卑微的梦想持续燃烧,也能成就一段不凡的人生。


年轻人所要做的就是目光放远。


不被当下的欲望诱惑。


投资自己,积蓄能量,等待着命运从量变到质变的时刻。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中年时看宽


梁羽生说:“中年心事浓如酒,少女情怀总是诗。”


如果说年轻时,身上的担子就只有自己;那中年时,就是驮着一家老小。


每天一睁开眼想的问题都是:


工资能拿多少?父母身体是不是健康?孩子学习成绩怎么办?


曾看到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企业的员工,因为公积金调整,月收入一下子少了2000元。


得知这个消息,一个大男人竟然崩溃到痛哭。


“为了买房,裤子穿破洞了才会买;

出差连一瓶水都舍不得买;

微信里面的钱不超过500元。”


从买房到现在,他一共哭过3次。


一次为孩子,一次为老婆,一次为这2000元。


因为担子过重,中年人很容易产生无力感,觉得生活透不过气。


所以,中年人最需要做的事情是,着手减负,心态放宽。


在职场上,摆脱比较。


幸福重在心灵的感知,而不是靠攀比得来的。


你的房子又大又宽敞,我的小房间也可以温馨漂亮。


人过中年,减少攀比,才能在复杂膨胀的世界里,找到专属于自己的光环和美好。


在交友上,摆脱纠缠。


常言道,中年人吃过的盐,可以说比年轻人吃过的米都多。


就像有一定“茶龄”的人。纵身茶海茫茫,喝过的茶味不下百杯,孰为“心头好”,孰为“摆手厌”,都有一套答案。


喜欢的滋味最终留在了生活里,无缘的滋味也祝它早日遇见知己。


茶各有香,不喜无妨。


择善友而从,远恶交而戒。


在教育上,摆脱控制。


孩子终究有自己的路要走。但求尽到“教养”义务就可以。不要太计较孩子一时一刻的成绩,太苛求他们是否将来会出人头地。


路一步步走,远方是属于孩子自己的天地。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如果说年轻时是在挣名挣利,中年时,就是修心修己。


中年时要做的就是精简人生。不被当下的杂事纷扰。


自在穿林走叶,笑看起伏盈亏。


潘志祥 摄


晚年时看淡


论语《为政》中有曰:


“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人生过半,荣辱皆有经历,起伏都有参与。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之路也应越走越宽。


年轻时争得你死我活的东西现在只会淡然一笑,中年时费尽心机计较的东西如今看来早已无关紧要。


此时心头只重两样事:


一个好觉、一个好家。


晚年时,拥有成熟的经验和智慧,又不用背负年轻时奋斗和压力,正是摘取人生果实的丰收期。


此时的生活应是自在又安详,子女孝顺、儿孙满堂,最是享受一杯清茶、一份清福的好时光。


人过半百,凡事看淡,老去的是年龄,不老的是心境。


经验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有智慧的人,他的智慧不仅不会减弱,反而还会增加。


所以现在也正是学习的好时机,沉浸在一项爱好里,纷纷扰扰都别扰了难得的宁静,享受乐趣带来的好心情。


我曾见过最美好的退休生活,是来自中国台湾的一个俱乐部。


俱乐部由几个退休后的朋友自发举办,取名“夏瓣生”。


人生有如春夏秋冬,他们希望自己中年过后的生活,能像夏花一般灿烂。


他们在台南找了一处地方,建了一个养老公寓。


每个月一起看电影,时不时就组织一起旅行。


一个小院,二三好友。


中年时,人们背负了太多羁绊。


中年过后,俗世的苦乐都将变得十分遥远。


此时,学会“淡”处,将人生的更多时间留给自己。


图片来源:ICphoto


生命的这三个阶段,代表了人生的三场历练,提升的是眼界,升华的是境界。


我曾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视频:


视频中,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问下一个年龄段的人一个问题。


20岁的人问25岁的人,找不到男朋友怎么办?


25岁的人问30岁的人,想买房没钱怎么办?


30岁的人问40岁的人,进入生活的瓶颈期了怎么办?


50岁的人问60岁的人,孩子在外北漂,我好想让他们回来怎么办?


60岁问70岁的人,我身体跟不上了怎么办?


看完之后,恍然大悟,原来每个年龄都有每个年龄段的困惑,每个年龄也都有每个年龄段的使命。


不知道你正处于生活中的哪个阶段?也不知道你正遭遇着什么问题。


真正的智者,知道用不同的心态对待不同的阶段。


年轻时,警惕目光短浅。


中年时,学会自我减负。


晚年时,懂得回归内心。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一路行走,一路遇挫。一路解决,一路成长。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作者:彭春花,女性主义者,心理咨询师,情感作家。新浪微博@彭春花本人。本文首发十点读书,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编辑:高萌

责编:马学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