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如何让西方舶来品葡萄酒“当惊世界殊”? | 东西问

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网 2022-03-15

“百花齐放”“多元差异”,这是葡萄酒文化的魅力,也是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的内核。
来源:中国新闻社(CNS1952)
中新社记者:杨迪
全文字数:2570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作为一种西方舶来品,葡萄酒如今已走上越来越多中国人的餐桌。葡萄酒如何传入中国?它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具有何种意义?中国应如何让葡萄酒“当惊世界殊”?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联合会主席,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专家委员会委员郝林海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作答。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葡萄酒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郝林海:关于葡萄酒在中国的起源,学界有多种说法。目前得到较多认可的说法是,葡萄酒于西汉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国。《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宛以蒲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馀石,久者数十岁不败……汉使取其实来,於是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形成,东西方商人在商贸交流中交流、分享特产,葡萄酒也于这一时期传入中国。

事实上,虽然中国有着上千年酿造、饮用葡萄酒的历史,但葡萄酒现代酿造工艺起步却很晚,只有100多年的历史。近代随着东西方交流,中国也逐渐掌握相关技术。比如近代著名爱国华侨、民族实业家张弼士,在法国交流期间产生建立葡萄酒公司的想法。1892年,创办张裕酿酒公司。1896年,张裕酿酒公司从欧洲大批引进优质葡萄苗木,种植葡萄园,用欧亚种酿酒葡萄,酿造出中国第一批干型葡萄酒。

位于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镇车龙村的中国葡萄酒之父、张裕酿酒公司创始人张弼士故居。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中新社记者:作为西方舶来品传入中国后,葡萄酒接受了哪些本土化改造?
  
郝林海:葡萄藤生命力非常强,能够在风霜雨雪等各种环境条件下生存。学界有专门研究葡萄藤在各种不同胁迫条件下如何生长。
  
葡萄酒传入中国后,一方面顽强传承着诸多西方文化风俗特征,一方面融入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之中。这种现象当然可称为“本土化改造”,但称为“相互融合”更妥帖。这种文化融合,使得葡萄酒这种带有酒精的饮料更有了文化意义。就酿酒葡萄的名称翻译而言,中国人把欧亚酿酒葡萄品种的名称译得多漂亮、多有味道,还没喝酒,光看看名字就快要醉了!赤霞珠、品丽珠、白玉霓、贵人香、琼瑶浆、蛇龙珠、长相思……只懂葡萄酒,只认识Cabernet Sauvignon, Cabernet Franc, Ugni Blanc……而不了解中国语言文字文化的人是很难欣赏和体会个中美妙滋味的。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也是中西文化通过葡萄酒交流互融的生动实例。
  
在葡萄酒的饮用方式和品鉴理解上,也有诸多方面的相互融合。西方人对葡萄酒慢品细酌,鉴赏比较,自然风土的文化也逐渐被国人所接受。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茨中村种植的葡萄。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中新社记者: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葡萄酒具有何种意义?

郝林海:葡萄酒是东西方都能听得懂的语言,葡萄酒有东西方都能理解的文明信息。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通过一杯葡萄酒,双方彼此分享、相互融合,感受不同的自然与传统,品味不同的风土与习俗。

中国的茶在欧洲落地后,融合了很多当地文化,形成了不同地区的茶文化,“茶”所承载着的东方文明,也被更多西方人了解;同样,葡萄酒由西方传入中国后,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交融的同时,让更多人多了一个了解西方文化的渠道。

当代,我们希望中国产区的葡萄酒与西方有更多的交流、碰撞,通过品味一瓶葡萄酒,了解不同产区的风土特色,由此窥见不同的文明与文化。这也正是葡萄酒产业最有意义的地方。

2019年6月,中国(北京)国际葡萄酒展览会在此间举行。中新社发 马新刚 摄

中新社记者:在中国酒文化中,葡萄酒占据着怎样的地位?中国民众为何能逐渐接受葡萄酒?

郝林海: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作为西方舶来品,葡萄酒在中国仍是小众饮品,与当地文化相融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目前中国的葡萄酒市场消费量约为30亿瓶,大体分三类,即国产工厂酒、进口酒和国产酒庄酒。按数量说,量最大的为工厂酒,即由酒厂从国内外收购葡萄汁原酒,以此为原料规模化生产制造的葡萄酒;其次为进口酒,即完全从法国、澳大利亚、智利等海外产区进口的葡萄酒;占比最小的是中国酒庄酒,即酒庄自有葡萄园,从葡萄种植、酿造装瓶、窖贮等过程均在自己的产区和酒庄内完成,其酿造的葡萄酒品质有保障,口味更具风土特色,但产量有限。

中国民众对酒的欣赏具有双重性,既崇尚权威大牌,又钟情自己熟悉或习惯的地域品牌。如今,随着中国社会愈加开放,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通,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多元,葡萄酒文化所倡导的“多元差异”被更多民众接受,葡萄酒作为一种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也逐渐被更多人所喜爱。

2019蓬莱葡萄酒国际马拉松在山东省蓬莱市举行。蓬莱多家酒庄纷纷拿出特色美酒,在沿途补给站供参赛选手畅饮。中新社发 唐克 摄

中新社记者:与法国等国相比,中国葡萄酒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仍显不足。中国产区应如何让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

郝林海:在酿酒葡萄种植方面,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业界,北纬38度纬线被称为种植酿酒葡萄的“黄金纬线”,新疆、甘肃、宁夏以及东北部分地区的葡萄酒产区均位于其附近,其沿线气候、降水量、光照强度、昼夜温差等条件适合种植优质酿酒葡萄。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一自然禀赋,先从扎扎实实种植酿酒葡萄开始,建设优质葡萄酒产区,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

中国葡萄酒产业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产业,无论是在葡萄酒消费市场,还是产区、酒庄、品牌等领域,都还是后来者的身份。

实现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的目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规模、数量、价格问题,而是应坚持做有中国产区特色的葡萄酒,体现出中国葡萄酒产区的文化背景、文化特色、文化内涵,体现出中国葡萄酒产区的风土特色。不同产区,不同酒庄,不同酿酒师,犹如不同作曲家,用十二个音符,创作出不同人群喜欢的不同乐曲。

2021年9月,首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在银川举行。中新社发 袁宏彦 摄

何为“葡萄酒风土”,风土就是“天地人”。全球葡萄酒产区繁多,每个产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土地资源以及种植酿造的观念、文化都有差异,酿造出的葡萄酒风味也有所不同。差异多元,这正是葡萄酒最诱人的品质。

因此,中国的葡萄酒产区,如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新疆伊犁河谷产区、东北鸭绿江谷产区等,不应一味地模仿西方,而是要在注入当地的自然禀赋、文化特色,酿造出具有当地风土特色的葡萄酒,与西方产区交流互鉴。“百花齐放”“多元差异”,这是葡萄酒文化的魅力,也是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的内核。

受访者简介:


郝林海,世界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 MERIT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联合会主席。

图片编辑:苏丹
编辑:高萌
责编:王珊珊

RECOMMEND
推荐阅读

50年前那一握,如何改变了世界?| 东西问

2022-02-21

回望50载,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东西问

2022-02-21

为什么说北京冬奥会是一届伟大而珍贵的奥运会?| 东西问

2022-02-2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