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看马鞍山如何破局?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创新,只争朝夕,见于方寸。
▲ 2022年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
从经济发展历程看
从城市文化底蕴看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强劲引擎,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高质量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推进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建设,马鞍山究竟“新”在哪?于马鞍山而言,又将带来哪些新机?
创新要素的耦合-流动
▲ 马鞍山“青创会客厅”活动品牌
▲ 当涂县城区航拍
创新成果的转化-扩散
▲ 图源:安徽工业大学
▲ 中钢矿院
创新文化的酝酿-成熟
▲ 慈湖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
▲ 泰尔重工
▲ 同兴环保
马鞍山将实施数字化赋能、企业梯度培育、创新平台提升、区域创新协同、创新人才集聚、创新生态优化六大工程,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强市,在全省科技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使命,为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增添强劲动能,为全省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贡献马鞍山力量。
全力打造高水平
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强市
在今天召开的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会议中,市委书记袁方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从思想到战略到行动的完整科学体系,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地位、历史方位、目标定位,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走在全省前列的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强市,成为全省科技创新重要战略支点和全省新兴产业重要集聚地、长三角重要人才高地、长三角科创资源重要汇聚地。
实施六大工程
袁方强调,要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关键性突破,赋能高质量发展。
要突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实施数字化赋能工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新产业,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推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要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实施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完善科技企业培育服务体系,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注重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加快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要突出与高校和大院大所的深度合作,实施创新平台提升工程,支持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创新平台,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建设高质量孵化器,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要突出承接长三角科创资源,实施区域创新协同工程,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深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加强“研发飞地”建设,不断提升创新效能。
要突出创业城市建设,实施创新人才集聚工程,深入推进“诗城英才”计划和人才工作“登高”行动,扎实开展“才聚诗城高校行”“我为人才办实事”等活动,办好产业学院、工程师学院,引进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人才。
要突出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创新生态优化工程,健全企业创新激励机制、人才评价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容错免责机制,像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样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重点做到“三个一”
袁方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凝聚各方力量,调动一切资源,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创新的生动局面。
要强化“一盘棋”推进,把科技创新纳入季度考核,完善指标体系,压实工作责任。
要强化“一把手”主抓,像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一样抓科技创新。
要强化“一揽子”保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编 辑 / 赵欣欣
校 对 / 戴国文审 核 / 邬 刚 审 签 / 陈 峰总监制 / 杜维斌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