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汽车聚变,这家横扫车坛奥斯卡的车企拿什么讲新故事?
岛 君 说
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汽车行业正处在重要的十字路口。未来,人们需要的可能不再是一辆私家车这么简单,汽车应该是全球科技发明应用的主要载体,是人们出行的综合解决方案,是家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智能空间。
世界著名杂志《WRIED》曾评价道:“如果你想知道汽车界过去 25年和未来25 年的发展,就去研究一下沃尔沃汽车。”沃尔沃汽车在世界汽车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其在过去8年经历的全球复兴,堪称汽车企业成功转型的范本。
沃尔沃汽车正从传统汽车公司向高科技公司转型,并且有了初步成绩证明。
2018年第一季度,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147,407辆,同比增长14.1%。在中国,沃尔沃汽车第一季度共售出28,768辆新车,同比增长23.3%。2017年,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突破57万台,在华销量突破10万大关,真正成为合格的主流玩家。
很多人希望沃尔沃汽车跑得更快一点,但正如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所说,“做企业就像一场马拉松,想要跑得更快、更稳,需要漫长时间里训练量的科学积累,而非一蹴而就、竭泽而渔。”
他也相信,“任何高端出行场景和目标的实现,沃尔沃汽车都不会缺席,而是成为未来出行领导者”。
作 者:鹏骏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人逢喜事精神爽,最近几天,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很开心,好消息纷至沓来,尤其是这一条:
过去几个月,全新XC60荣膺“2018世界年度车”、全新XC40加冕“2018欧洲年度车”、S90摘取“2018中国年度车”。此外,全新XC60还连续斩获日本“2017-2018年度风云车”、北美“2018年度多功能车”。
全新XC40、全新XC60、S90斩获全球主要市场年度车大奖
“以不同车型在各主要市场批量夺得年度车型,这在沃尔沃汽车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在汽车工业发展史上恐怕也前所未有。”兴奋之余,袁小林强调,这对不接触汽车行业的人可能没什么感觉,但在行业内,主要市场上的年度车大奖,几乎就是车界的奥斯卡。
开心过后,袁小林对自己提出了新要求:“这些年度车大奖,是对产品力的最大认可,给我们增加的压力也前所未有。既然如此多的全球的专业人士已做出评判,如何用市场能听得懂的语言,以非常高效的方式传递给潜在客户?”
几个“前所未有”绝非危言耸听,因为袁小林看到,“这个世界已经不一样了”。
从全球范围看,以自动驾驶、智能互联、电气化、汽车共享为核心的“汽车四化”正在深入发展,未来 5-10 年将迎来全球汽车产业重组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任何一种技术或商业模式在这个市场都会产生指数级的化学反应,中国的汽车工业却始终大而不强。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九年蝉联全球第一,但在品牌运营、整车与零部件设计与研发、关键与核心零部件制造等环节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面对现实,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强调,“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因此,我们急需发力直追,力争早日跻身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完成汽车强国梦。
而《中国制造 2025 》中提到的“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等,这阵政策东风也必将为国内汽车行业带来全新的机遇。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上,沃尔沃汽车宣布,到2025年纯电动汽车将占其销量的50%,另外50%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和中混车型,并成为首个在重大国际车展仅展出电动汽车的传统汽车制造商。这与中国政府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不谋而合。据悉,中国政府计划到2025年,将新能源汽车在年度总销量的比重提升至20%。
沃尔沃汽车也致力于推动中国智能汽车顶层设计和技术研发。2018年3月28日,沃尔沃汽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8智能汽车国际研讨会”在京成功举行,就“中国标准能否引领世界智能汽车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
对袁小林而言,在华体系化建设同样极为重要,“现在,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有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从研发到采购、生产、销售以及所有其他的职能部门全部存在,而且还是一个有活力的可再生的,为可持续发展能打下基础的,并且有了初步成绩证明的一个有机体。”
2010年至今,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始终保持在20%以上。袁小林指出,“未来,我们的目标是超过豪华汽车市场平均增速,继续提升市场份额,向2020年20万辆的目标扎实推进。”
作为第二本土市场和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将是未来沃尔沃汽车全球布局最为重要的区域。更让袁小林骄傲的是,与其他豪华汽车品牌的国产化不同,沃尔沃汽车主张“在中国,为世界”,在华制造基地是沃尔沃汽车全球生产和制造体系的一部分,不仅供应中国,还销往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成熟市场。
沃尔沃汽车大庆工厂生产的S90出口欧洲
如何让驾乘体验更加互联有趣?如何让中国用户在车载场景中与其既有智能移动设备的生活方式无缝对接?如何使出行工具与家庭、工作场景形成融通闭环?如何让新能源利用更加高效、清洁、经济实用?这些都是沃尔沃汽车当下重点思考的问题。
特斯拉走红,让这场争夺走向台前
“汽车四化”中,电气化是最关键的部分之一。一直以来,几乎世界所有的主流车企都在布局新能源技术和应用。只是特斯拉的走红,让这场争夺从幕后走向了台前。据估算,到2030年主要汽车消费国家将有三分之二的车是电动车。
2017年9月底,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即大家口中的“双积分”政策,此项政策于今年4月1日正式实施。
所谓“双积分”,即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新能源汽车积分。如果没达标,那么平均油耗就是“负积分”,会受到暂停高油耗产品申报或生产等处罚。
在双积分的压力下,传统车企拥抱新能源变得更加积极了。
但沃尔沃汽车面临双积分的时候,丝毫用不着采取临时紧急措施。“因为我们2010年就很清楚这一定是世界的发展趋势,2013年就实现了发动机平台化,推出了Drive-E E驱智能科技。SPA可扩展模块架构和CMA基础模块架构,也为电气化、自动驾驶预留了充足的接口。”袁小林认为,沃尔沃汽车在2010年的时候做这个决定,不仅仅是运气,更是前瞻性。
沃尔沃T8混合动力车型
2017年7月,沃尔沃汽车宣布全面电气化战略,自2019年起,所有沃尔沃新上市车型均配备电动机,到2025年累计交付100万辆新能源车,因此获得联合国盛赞,并入选《财富杂志》“2017年50家改变世界的公司”榜单。随后,沃尔沃汽车表示将在2019-2021年间发布5款纯电动车型。
其中,沃尔沃汽车旗下全新的独立电动高性能汽车品牌Polestar的第一款车型Polestar 1 也引发业内关注。Polestar 1 将于2019年在成都正式开始生产。
沃尔沃汽车集团的全新电动高性能汽车品牌Polestar首款车型Polestar1
另一方面,Polestar 也会与沃尔沃汽车共享新技术,给未来面向大量普通消费者的沃尔沃汽车电动车型做技术储备。
强敌环伺,老牌车企如何应战?
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报告称,自动驾驶相关技术产业市场将在2025年增长至420亿美元,而到2035年自动驾驶汽车或许会达到世界汽车销量的四分之一。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重申中国到2035年发展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大国”的战略规划。
蛋糕大了,竞争随之激烈。
除了特斯拉,中国从去年开始了新势力造车热潮,蔚来、小鹏、威马,包括贾跃亭执着的造车梦,基于科技加持,这些造车新势力都在向传统汽车发起挑战。不仅如此,百度、英特尔等互联网科技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深入也正在加强,甚至有消息称,滴滴也将造车。
汽车与科技的结合将有更大的产业未来,杀入其中,才是一家传统车企应有的姿态,但很多百年车企的步伐却让人生疑。不过,沃尔沃汽车却让我们看到了传统车企独特的科技发展战略,真正做到了袁小林一直强调的“清醒的认识、开放的心态和扎实的态度”。
“造车新势力是对汽车行业的鼓舞和推动,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新进入者会让汽车行业变得更好。现在的世界丰富多彩,每个扎实做事的个体都有成功的可能性。汽车行业更为关注产品,经验、技术、人才、制造、资金更强大的传统汽车公司依然会是推进汽车行业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对造车新势力袁小林有自己的见解。
沃尔沃汽车始终致力于自动驾驶前沿技术的研发工作,技术路径上,SAE第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有安全风险,沃尔沃汽车计划2021年推出SAE第4级的高度自动驾驶量产车,是全球首家提出这个目标的汽车厂商。
沃尔沃汽车始终认为,应保留用户的驾驶选择权,让驾驶者在解放双手的同时不剥夺驾驶乐趣,并能更高效地利用行车时间,享受更智能的交互界面和更舒适的行车体验。
沃尔沃C26自动驾驶概念舱
目前,不仅在XC90、S90、全新XC60等车型上配备第二代Pilot Assist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去年12月,沃尔沃汽车还正式启动了Drive Me,这是全球首个普通用户自动驾驶道路测试项目。
与此同时,在这个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传统车企必须要有非常灵敏的触觉,主动出击,寻找最合适的合作伙伴。
迄今,沃尔沃汽车和包括谷歌、苹果、Uber、英伟达、亚马逊、奥托立夫、优步、阿里、腾讯在内的很多未来指向型的科技公司、创业公司、院校保持很好的合作关系。
对此,袁小林强调,“只要有共同兴趣、共同目标,能够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实现我们对于未来的愿景,我们对任何合作持开放态度。而且我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上下游供应商的关系,而是成为合作伙伴,一起来去创造新的服务和产品。”
这些基于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的创新服务项目,把汽车将人对于交通、便利、购物等需求互联在一起,为开创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了可能。
不仅如此,前不久,沃尔沃汽车成立技术投资基金(Volvo Cars Tech Fund),面向人工智能、电气化、自动驾驶和数字移动性服务领域的初创公司进行投资。
共享出行大行其道,
车企将沦为供应商?
在汽车行业的变革中,消费者出行方式的改变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
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Uber、滴滴而不再买车,汽车厂商的溢价能力会逐渐下降,最终将沦为Uber、滴滴们的供应商吗?但实际中,人们的消费理念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虽然日常出行使用网约车更为方便,但在节假日家人出行时就没那么自由,这是必然。
所以,在今天已经进入消费升级时代之后,虽然网约车迅速发展,但新车购买市场也会持续,未来仍很乐观。但不可否认的是,汽车厂商更需要变革,才能顺应共享出行时代。
袁小林曾表示:“发达国家的经济演进史证明,创新是跻身全球产业链顶端的必由之路。一个强大经济体的诞生,一定伴随着创新力极强的行业和企业群体崛起。”从这一点上看,沃尔沃汽车无论是在传统汽车细分市场的认知上,还是在共享出行的探索上,都走在了传统车企业的前沿。
沃尔沃Sunfleet汽车共享项目
比如,沃尔沃汽车成立了一个专注于汽车分享的专门业务部门。该部门建立在Sunfleet的基础上,后者是在1998年上线运营的汽车共享服务,目前在瑞典50多个城市中拥有5万名用户,累积交易量超过25万次。在成立新部门之后,沃尔沃汽车计划进一步将Sunfleet推广到全球范围内。
2017年底,沃尔沃汽车推出了一套全新的汽车共享服务——Care By Volvo,刚刚在北京车展完成在华首秀的全新XC40则是首款支持此项服务的车型。
这套服务让客户无需购买汽车,只要按月支付用车服务费用,就可以通过APP定位使用空闲的汽车,或预约用车,其它的一切,包括保险,保养,维修等,都由沃尔沃汽车负责;如果已经购买了汽车,可以通过手机APP授权其他人用车,轻松分担用车成本,实现朋友圈共享用车,或共享买车;或者订购了每月的使用费,同样可以将你的用车服务授权给其他人,一起共享你所购买的服务。
沃尔沃汽车的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也有一家出行企业曹操专车,在杭州以及浙江的不少城市做得非常成功。
沃尔沃汽车正在不断进化,以适应世界的改变,但袁小林强调:“‘以人为尊’是沃尔沃汽车的品牌战略,‘安全’是沃尔沃汽车的DNA,我们会把这些深入骨髓的东西落实到任何研发中去,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更好地服务,更好的呵护,为一个更美好,更安全,更简洁的社会做出我们的贡献。”
九十一年“安”身立命
“任何时代,安全都理应是人们购买汽车或者出行的第一选择,毕竟只有生命的存续,才能享受美好生活。但当下有一种声音,认为汽车现有的安全已经足够,或者说同级别车型、品牌之间的安全性能差异不大,所以安全正在成为一种过时甚至过度的选项。”袁小林在2018年春节致辞中曾提到了舆论的安全之问。
但负责任的车企,绝不会在安全性上有任何妥协和松懈。沃尔沃汽车发明了人类汽车发展史上超过一半的汽车安全科技,包括三点式安全带、后向式儿童安全座椅、笼式车身结构、行人保护系统、城市安全系统……挽救了上百万人的生命。沃尔沃汽车是最安全的汽车,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认知。
沃尔沃安全创新之路
但这还不够,几年前,沃尔沃汽车做出“零伤亡”承诺,即到2020年,没有人因驾乘新款沃尔沃汽车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底气何在?这要归功于沃尔沃汽车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交通安全研究和反馈系统,并通过智能互联技术不断提升行车安全问题。
比如,通过引进云端技术,开发出了沃尔沃汽车湿滑路面预警服务。当车辆通过湿滑路面时,对应的信息将被自动传送至沃尔沃汽车云服务中心。之后,信息将依靠车联网将预警信息发送至附近车辆,从而提醒更多的驾驶者采取主动防护措施。
沃尔沃汽车还发明了划时代的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能实现在白天、黑夜、全气候、全路况探测前方车辆、行人、自行车以及全球首创大型动物探测,主动提醒、干预制动,减少碰撞伤害,甚至避免碰撞。
沃尔沃汽车还研究分析交通安全事故。上世纪70年代,沃尔沃汽车成立了交通事故调查小组,至今已调查了4万多起交通事故。沃尔沃汽车还在中国、泰国都成立了交通事故研究中心,对当地人的驾驶习惯和交通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沃尔沃汽车近日还宣布将与世界领先的商用车制造商沃尔沃卡车共享实时车辆数据,以扩大两家企业互联安全技术的应用。
袁小林认为:“没有多少人真正感知到一万分之一和十万分之一的安全风险规避,其实是十个量级的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对汽车感知能力的提高,这个十倍的区别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沃尔沃汽车91年来在做的,就是不断的将安全风险在数量级上降低,最终为零。
结语:哪有什么弯道超车?
日前,李书福的一句吐槽,似乎给互联网汽车泼了一盆冷水:“用互联网、电动汽车到处忽悠,我觉得很危险。老百姓那点钱赚的不容易。”
数据显示,目前加入新势力造车的企业已经达到300家之多,近4年的时间里,已经近千亿资金流入互联网汽车行业。
李书福的担忧不无道理。一路走来,他深知造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还需要长期的技术积淀。在收购沃尔沃之后5年,李书福说吉利才刚刚学会造车。
如今,造车新势力在给整个汽车行业带来活力的同时,毫无疑问需要在科技含量、产业链、安全性、批量生产、行业发展变化等要素综合作用下,致力于汽车行业更高水平也更为严谨的管理方式。
事实上,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们,都不存在所谓的弯道超车。诚如袁小林所言:“一方面,需要心急如焚的急迫感。另一方面,要有超强的定力。对管理层最大的挑战,就是保持这两种状态的平衡。一定要高速发展,同时不能搞短视行为,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还需要提升体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