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岁入门、每天挥拍7000次、6年穿坏54双鞋,14岁“背篓少年”黑马夺冠!

米丽萍 正和岛 2022-10-19
编 辑:米丽萍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什么是青春?

一千个人,或许有一千种定义。

近日,一位“背篓网球少年”爆火全网,他的故事让我对“青春”有了新的理解。

他来自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中缅边境的大山深处,是当地最早一批接触网球的孩子。

8岁的他被网球教练选中,每天练习挥拍至少7000次,6年穿坏了54双鞋,经过两千多个日夜的不懈努力和艰苦训练,换来了前段时间广州赛场上的一轮惊艳。

他就是14岁的佤族少年王发,赢得比赛后,把球拍放在老乡给他的背篓里,笑容憨厚、皮肤黝黑的少年和具有佤族特色的背篓,真的“太配了”,他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背篓网球少年”。


从大山深处走来,到夺得全球冠军,王发背后的故事,是独属于他的青春模样!

14岁“背篓少年”,黑马夺冠!

8月底,在广州举行的2022亚瑟士青少年网球巡回赛上,一位14岁的佤族少年成为黑马,在半决赛中以6:3战胜冠军热门人选,随后在决赛中一鼓作气以6:2战胜对手,夺得U14组男单冠军。


有网友说,“少年拿球拍的一刹那,仿佛一位剑客!”

这位少年名叫王发,来自中缅边境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大山深处。

这也并非他第一次登上领奖台。

2020年,在上海举行的一次网球巡回赛上,12岁的王发就表现优异,和队友获得男双亚军。同年在云南安宁举办的中国网球巡回赛测试赛上,王发因为硬朗的球风,在赛场上崭露头角。那年总决赛,王发还受邀到现场观赛。

赛场下的王发,皮肤黝黑、笑容憨厚,背篓里放着一副心爱的球拍,行走在赛场上,眼里有光,被网友亲切地称为“背篓网球少年”。

网球和背篓,好像自带城市和乡村标签,但在一名少年身上,它们之间的违和感,被奇妙地转化成了一种独特的美、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如果说网球拍承载着王发对未来的无限期待,那么背篓则诉说着他与家乡的深深牵连。

比赛时,一名前来观赛的老乡把这个颇具佤族特色的背篓送给了王发。“好久没回家了!”王发觉得亲切,干脆把它背在身上,装着球拍、毛巾等。

在王发老家,背篓是再常见不过的工具,小时候爸爸妈妈会用背篓背着他上山下地干农活,长大后他帮父母干活时,也总背着这样的背篓下农田。

从大山深处走来,到夺得全国冠军,王发的网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8岁的王发被选中,
教练说“山区的孩子能吃苦”

“山区孩子能吃苦、肯拼、听话。更重要的是,如果没人去挖掘,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网球,即便是好苗子,也会失去机会。”2014年,做了20年网球教练的张晓洪创办了云南野象网球俱乐部,并瞄准了山区孩子。

2016年的一天,张晓洪来到了王发就读的勐董镇中心完小。他让同学们跑圈、扔球、接球,测试空间感和协调能力。

当时8岁,还在读二年级的王发表现突出,一场测试下来几个项目都得了优秀。“我让他来一个短跑冲刺,这孩子最后一口大气都没喘。”张晓洪回忆。

而当时的王发连网球是什么都不知道。

最后,张晓洪选中了10个孩子,虽然基础测试只用了十几分钟,但他用了更多时间去游说这群孩子的父母。孩子们的父母没见过网球,更不知道它能为家庭带来什么。

王发的父母40多岁,是山区里的一对普通农民。“王发是个打网球的好苗子,不培养可惜了。”张晓洪把自己的证书和过往取得的成绩摆在他们面前,加上学校老师帮忙做工作,这对朴实的农民最终点头答应。

为了减轻家长负担,张晓洪对于这些大山孩子,不收一分学费。

2016年下半年,张晓洪带着王发等10个孩子走出大山学网球。

没过两年,他们就在云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上,一举夺得6枚金牌。

早上6点起床,每天挥拍至少7000次

网球的训练很辛苦:
王发他们每天不到6点就起床,上午7点到11点练习发球、挥拍,每天挥拍不低于7000次。

下午,是连续两个多小时的体能训练,包括长跑9公里和卧推等常规项目。

晚上,为了不落下学业,孩子们还要跟着老师学习文化课。



一天持续五六小时的网球训练一度让王发觉得痛苦,刚开始的他一点也不喜欢网球。

训练半年后,他和队友们回家过年,都吵着不要回昆明练球。

春节过后,张晓洪又去沧源县,花了20天,挨家挨户劝孩子们回来,最后10个孩子回来了7个,其中包括王发。

张晓洪也在反思中调整了教育模式。

“先让孩子们喜欢上网球。”张晓洪24小时陪伴着这群七八岁大的孩子,每天给他们讲体育运动员的故事,从李娜、郑洁讲到费德勒。

王发最喜欢听费德勒的故事。那一两年,他几乎天天问和费德勒相关的事。

王发逐渐把他视为榜样,对网球越来越投入。在一天6小时的集体训练后,经常加练。10岁起,王发的右手掌就磨出了一层茧。

2020年,王发在安宁比赛

集体训练通常从早上6点开始,但有段时间,王发和队员们早上4点就自发起床加练。“我喜欢网球运动,就不会觉得累,每次在训练中进步一点点,就是让我特别开心的事”。

他觉得网球运动“痛苦和快乐并存,痛苦并不是指训练过程多么累,而是指输球时我的不甘心”。

去年起,王发开始每天写日记,“把每天训练的得与失写进日记里,作为日常总结,这样就能一点一点进步。”

6年时间,两千多个日夜的不懈努力,正是王发这种超人的刻苦、拔尖的努力,才换来前几天广州赛场上的一轮惊艳。

网球对于王发而言,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个看到广阔世界,拥有人生更多可能的机会。

“因为网球,我收获了很多朋友,还走遍了半个中国。”王发说,打网球让他学会调整心态,每年过年回家,父母也说他变得更稳重了。

王发期待网球带自己走得更远,想成为像费德勒那样伟大的运动员,想成为父母的骄傲。

条件极其简陋,少年的梦想肆意生长

起初,王发所在的俱乐部设立在小区滇池卫城边,有四片球场和一面网球墙。球场旁,张晓洪和孩子们住在集装箱改造的简易宿舍内。

2020年在昆明安宁市举办的一场比赛上,因为没有年龄限制,王发和一位名叫王育喜的“忘年交”球友分在一个小组。从身高和力量上来看,王育喜感觉自己胜算更大,可王发以6:2将他淘汰。

“真是没想到,这么一个小不点居然把我打败了。”彼时王育喜接触网球已近10年。

打完比赛在去大理旅游途中,他越想越不服气,得知王发来自云南野象网球俱乐部,便提前结束行程赶到昆明一探究竟。

到达现场,王育喜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出现裂缝的球场、打到起毛的网球、断了线的球拍……一堵80多米长的墙前,10多个男孩女孩一线排开,正对着墙练网球。一墙之隔,是几个集装箱改造成的宿舍,那是教练和孩子们住的地方。

孩子们在昆明训练基地住的宿舍

那天,王育喜深受触动,当场决定赞助球拍、网球、网球车等一批孩子们急需的网球用品。仅网球,他就一次性赞助了50箱,孩子们直到今年3月才用完。

“如果王发没赢下那场球,就没有后面的赞助了。”张晓洪说。

虽然条件简陋,但网球少年们的梦想在这里生长。

孩子们用到起毛的网球

“每天推开门就能打球!”王发说。有时候为了少洗衣服,男孩子对打时干脆光着膀子。

近两年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训练场地条件有所改善。孩子们本可以住到条件更好的宿舍,但他们一致选择,继续住训练场边的集装箱宿舍,方便训练。

练网球最费鞋子,尤其是男生。张晓洪说,王发从8岁打球到现在,一共穿坏了54双鞋,平均一个月就得换双新鞋。

其次是网球拍拍线。“一两天下来,拍线就断了。”刚开始教练会负责接拍线,后来随着断拍线的频率越来越高,就手把手教会孩子们,让他们自己上手。

孩子们穿烂的球鞋

训练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孩子们日常很节省,球鞋穿到不能再穿了才换,网球要磨得光秃秃了才换新的。到了外出打比赛时,孩子们个个都很开心,因为可以领到一副新球拍。

2016年后,俱乐部资助的孩子越来越多,场地受限越来越突出。一些自费带孩子来学网球的家长不干了,纷纷退出,导致俱乐部经费一度紧张,教练也走了好几个。

俱乐部面临2014年创办以来的最大危机。

2017年,为维持俱乐部正常运转,尤其是保障这批大山孩子的日常训练和生活,平时很喜欢车的张晓洪不得不卖掉自己的3辆车,勉强挺过两年。

好在孩子们都很争气,在有限的训练条件下还打出了好成绩。

如今,他们在廊坊有了第二个训练基地,球场也增加到12片,再也不用排着队练球了。

教练团队和孩子们的合影

更值得一提的是,国庆假期,王发跟着教练回了趟老家,帮教练选拔优秀的学网球孩子,没想到,他6岁的弟弟王艺脱颖而出,成为新加入网球训练的孩子之一。

王发和弟弟、妈妈的合影

曾经的网球少年,如今变成了网球兄弟。

有网友为王发写了一首诗:
背篓寄托家乡情,网球场上逐梦想。

山中少年凌云志,拼搏奋斗写佳话。



加油,少年!

结语:什么是青春?

所以,什么是青春?

清代诗人袁枚,有一首《苔》,因为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而走红。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很多人的人生,正如“苔”,无论身处多么艰难地环境,都对生活的本能和生命意向充满向往,绝放弃生发的勇气。

塞缪尔·厄尔曼说,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木心说,那种吃苦也像享乐似的岁月,便叫青春。

诗人何其芳说,青春是“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那些正在生长的力量”。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参考资料:

[1]. 40多岁的中年男人输给了12岁孩子!背篓网球少年王发背后,还有一位神秘义乌老板,钱江晚报
[2]. 背篓网球少年每天挥拍7000次圆梦夺冠,有块金牌叫拼搏!央广网
[3]. 严勇、王安浩维:新华每日电讯独家探访:“背篓网球少年”背后的“象群故事” | 电讯人物,新华每日电讯

好文推荐:



排版 | 米小白
审校 | 小米   主编 | 孙允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