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大门口这家书店不卖新书不开网店,怎么火了30年?

长江日报融媒体 长江日报 2019-03-30

在武汉,有一个业界传奇

在全国独立书店纷纷关门、转向的当下

这家二手旧书店开了30年依旧“健在”

许多人都知道它的位置

就在离武汉大学大门口约500米的一条小巷里……

穿过一条几十米的早点夜宵摊,只见一家书店掩映在散落的绿植、假山里,在一片喧嚣的商铺中,显得颇有几分雅意。

巷子口被脚手架打了围,若非熟客,一不留神就会错过这家面积仅百余平方米的集成旧书店。

1988年5月2日,“集成古旧书社”在此开业。作为武汉少有的仅卖二手旧书的书店,它的开业在业界引起不小轰动。

书店老板吴恒熙今年72岁了,小时候住在武昌区横街。那里原本是古旧书店一条街,他没事就爱去逛,因此就有了开书店的梦想。

后来遇上国企改革,吴恒熙干脆办理停薪留职,和亲朋在司门口开了一家旧书店,兼卖点新书,主要为中小学教师群体服务。

当时洪山区领导去那里考察,有意把这家书店引到街道口,为周边的大学服务。“选址、开书店的手续,都是区里帮忙办好的。没想到,书店在这里一开就是30年。”

和其它二手书店不同,吴恒熙一开始便定位于只收售有学术价值、史料价值、收藏价值的好书,且要“出身名门”,由大作家、大出版社编写。“不卖白菜款,好版本,才能价格高。”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东周列国志》,书上定价是2.78元,目前吴恒熙的售价是70元,“这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版,非常难得。”

正是这种准确的定位,那些手握好书的人,第一个想到往他这里送;读者找不到想要的版本,也会优先到他这里来淘。

除了帮读者找书,经营旧书店三十年,吴恒熙最得意的是抢救了不少原本要进废品站的书籍,避免了好书被湮没的命运。

他印象中最深刻的有两次大收书。

一次有知情人透露,湖北一批珍贵档案文献将流出来,他得知消息后赶紧去收。这里面有不少原始档案,如1949年5月武汉解放的相关文件。

“古旧书店的使命,便是把这些珍贵的资料,从废品堆里抢救出来。”

还有一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几位武大老师告知他武大要清理一批图书,吴恒熙立即把那一批书都买了下来。

“我很庆幸,因为这些东西一旦进了废品站,后来的命运就很难说了。”

这些图书,有一部分被慧眼的行家选走,有些如1957年的《长江文艺》等仍在书店内。有台湾、香港,还有日本的图书馆想把相关的图书资料买走,“我没卖,我相信他们会在这里等到有缘人。”

这是吴恒熙这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作为爱书人,他非常痛惜以前不少珍本线装书都被欧洲人、日本人以低价收走,“现在国家富强了,我听说现在很多有钱人,又到全世界各地,把那些珍本,一本本地买了回来。”

网络时代,既不开网店也不做连锁,守着一家店面,是怎么活下来的?

这源于吴恒熙的百余个淘书帮手。

他们中有勤工俭学的大学生,也有待业青年、闲来无事的老年人,他们在地摊或废品收购站发现好书,便会送到书店。

“只要是好书,我这里的收购价格比别处高,而且很快就卖出,长久以来就形成了一种信任默契。”

一位年轻书友向吴老板打探其所寻的古琴谱

一些帮他淘书的人,在这里练就了淘书的功力,发现其中的商机,后来也开了旧书店,但大多数开着开着又关门了。吴恒熙对此也很困惑,“或许他们发现做别的行业赚钱更轻松。”  

和吴恒熙聊天可以发现,他最大的武器确实是眼光独到。

几十年的运营,吴恒熙的脑海中有一张清晰的供需关系图,他甚至能精确地知道,一本书谁会在一个月内将它带走,结果往往和他的预测相差无几。

“我会关注大家总在谈论的书,也会听读者在书店的聊天。举个例子,最近不断有人来问1994年三联版的金庸全集,因为这个版本比后来的速编速印本好太多,你就知道大家的需求。”

开店三十年,除了去外地或者出国淘书,吴恒熙每周一三五都在书店上班。

吴恒熙清晰地记得熟客的需求,所以能快速帮他们找到寻找许久,却一直没找到的书。

每周二四六,他会去武汉各大书店闲逛,了解什么书好卖,什么书滞销。久而久之,便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来我这儿的很多都是相处几十年的老读者,图书出货快,即使有10%的滞销,也不会影响到书店运营。”

第二次去时,书店前台放着六本书,都是武大知名教授罗教讲选定的,“因为临时有会,他来不及带走。”罗教授每年要到他这儿选几万元的书,“他可以挂单,半年或一年结算一次。”

这也是书店独有的亦商亦友的氛围。店里装饰用的乐器、字画,门口的绿植,好多都是读者送的。

来自云南的邹先生今年29岁,2006年首次到集成淘书,毕业后每次回汉都要到这里“打卡”。这次他相中了一套5册共2500元的书,“这套书非常经典,我不确定是否和家里已有的书重复了,下次再来买。”

一位书友用手机向吴老板支付书款

现在,吴恒熙从书商晋升为藏家,这是他开书店的最大动力和乐趣。除了书店在售的10万册图书,他自家的藏书也已有一两万册。

2015和2016年的两场大水,曾让书店的旧书损失了三分之二,这段经历,至今令他痛惜不已。

“我收藏的书偏史料、档案类,很多都是孤本。”这些书他视若珍宝,但若有人写论文需要他收集的史料,他也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藉由开旧书店,吴恒熙真正获得了董桥所说的“每天都有小儿得饼之乐。”

30年来,一直有人建议他开网店、分店,吴恒熙都拒绝了,“我最大的快乐便是摸书,翻书,开网店会剥夺我的乐趣。”

吴恒熙也爱集邮、听交响乐。一边听交响乐,一边打点自己的收藏,是他最快乐的时光。

吴恒熙的子女并无开书店的兴趣,有一天工作不动了,这些书怎么办?

吴恒熙说没想那么长远,读书、藏书,是一件“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的事。

随着书店名声在外,越来越多的人拿着自己珍藏的线装书、明清、民国时期刊印的各种书籍,请他帮忙鉴定。“好多人都跟到家里,确实有点不堪其扰。在书店里碰上了是缘份,可以切磋。可空余时间,我不再是书商,只是一个喜欢淘书、赏书、集邮、听交响乐的人。”

作者:长江日报记者周满珍 摄影: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视频制作:刘慧 张皓练

三步收藏长江日报

第一时间获得最新推送

出品:长江日报融媒体 编辑:王戎飞 校对:童永忠

投稿:cjrb027@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