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刘海波,厉害了!
9月26日上午,四川攀枝花市金河村的芒果园里,刘海波仰头看着透过芒果树叶洒下的阳光,满脸笑意地说:“阳光这么好,得用来发电才行!”刘海波(右一)展示由其带领团队研发的新型水上光伏设施。受访者供图刘海波是长江设计集团新能源公司经理、刘海波创新工作室领衔人。近年来,他带领团队瞄准新能源技术创新研发,让光电设备在陡坡、沟壑、鱼塘、果园、茶园、深海等以前“不敢想”的场景中落地生根。设计变一变鱼塘也能建光伏板光伏板是光伏发电的核心设备。过去,“种”光伏板和栽行道树一样,一个萝卜一个坑,板与板之间隔多远、水平倾斜到什么角度,都是固定的。两年前,刘海波和团队参与塌西湖光伏项目建设与设计时,决定“变一变”。塌西湖光伏项目。受访者供图那是一个水上鱼塘项目。出现在刘海波眼前的是一片一望无际的鱼塘。在这里架设光伏板却是道大难题。当地养殖户提出:“水里不能打太多的桩,不然没法养鱼。”“少打桩”就意味着光伏板必须长距离空中跨越,过去“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办法行不通了。在一次次观察、思考、走访后,刘海波和团队成员反复实验,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研发出一套柔性光伏的创新方案。在钢索与光伏板之间加装钢檩条,这一看似简单的改动,极大提升了索结构的刚度和光伏组件的安全性,实现了光伏板在鱼塘上空的稳固跨越。武汉黄家湖污水处理厂光伏项目中,檩条加固边框让光伏板跨越最大55米的距离。受访者供图去年10月并网投用后,该项目也在业内“独树一帜”的评价声中创下国内渔光互补光伏项目连续跨最多、承重索最长的两项纪录。如今,这项技术又运用至武汉黄家湖污水处理厂光伏项目中。设计“变一变”,项目平均减少建设用地20%,总建设成本降低13%。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海上建风电不用打桩蔚蓝海面上,30多台风机在广袤的海面上排列成行,巨大的桨叶缓缓转动,体型硕大的风电机组牢固竖立于海中,却未经打桩。这里是刘海波团队参与设计建造的珠海桂山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为了实现水上光电设备“无桩也可立”,刘海波和他的团队连啃两个“硬骨头”——“漂起来”和“沉下去”。刘海波(左)与团队成员商量果园光伏项目设计构想。记者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