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去世留160万元债,武汉大姐一个选择,逆风翻盘!
合作社种植的早稻即将收割,李卓秀查看水稻长势,期待着新一季的丰收。蔡梦娅 摄
坚持8年多
终于还清所有债
年总产值超600万元
她从“小白”成长为种植高手
“人要守信用,
才值得被信用”
“还债的道路很艰辛,但更让我感动的是‘债主们’的包容和谅解,这么多年几乎没人来催债。”
李卓秀感慨,“不少老朋友得知实情后,只字不提,就当欠款不存在,但我始终认为人要守信用,才值得被信任。”
7月9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联系到张师傅。谈到李卓秀的还债故事,张师傅屡次感叹,真是不容易!还说他打心底里敬佩李卓秀:“这些年,多的时候还一两万,少的时候还一两千,我不催,她也没忘记。”
“当年丈夫留下来的160万元欠款里,有近一半是土地流转费,有70多万元。”
2016年春节前夕,李卓秀找亲戚朋友借资,主动还清了村民的土地流转费。剩下的80多万元农资款,每年卖完粮食就还一些。
“除了河南的张师傅,还有3位都是黄陂的农资商。”李卓秀告诉记者,“头两年合作社效益不好,每年每个人就还几千块钱,后面几年种地赚钱了,就每人还三四万,一点一点地把欠条上的数字变小。”
就这样,李卓秀不仅一直坚守还债承诺,凭借勤劳的双手成为种粮大户,还带动5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成为村民们诚实守信的榜样。
李卓秀所在的李家集街道先后走出过“信义兄弟”孙东林,“孝义兄弟”刘培、刘洋等全国道德模范。
用上高科技
合作社越做越大
7月9日一大早,两台植保无人机在稻田上空忙碌地盘旋,短短2小时,1700亩水稻就已完成了作业。如今李卓秀的合作社已实现全程机械化运作。
“地上走的,天上飞的,合作社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了。”望着眼前绿油油的稻田,李卓秀告诉记者,“看到这些‘能飞能跑’的家什在田里轰鸣,我就觉得日子会越过越好。”
2017年,在大面积种植水稻的第一年,李卓秀深知机械化的便利性,即便背负着还债重任,依然咬牙买下了拖拉机。
买拖拉机的12万元也是借的,当年水稻丰收后,李卓秀第一时间还了这笔欠款。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卓秀从农机经销商处得知植保无人机很是盛行。了解其功能后,李卓秀判断这就能解决水稻施肥的大问题。
2020年,李卓秀抓住农机风口,购入了第一台大疆无人机,并叫回在外工作的儿子,培训后成为合作社的农机手主力。
“以前说农业靠天收,现在科学种田保丰收。”在合作社一侧,一座高约8米的机械厂房格外显眼,这是李卓秀在2019年开建的烘干中心和冷库中心。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后,再也不用为阴雨天水稻发霉而发愁。
“烘干中心是非建不可的,每次看到湿谷因水分过高被拒收,或是只能贱卖,又无奈又心疼。”李卓秀说,烘干中心项目报批时,区和街道给予了补贴一半资金的政策扶持。
目前烘干中心设有3个仓库,能一次性烘干12万斤水稻。随着水稻烘干技术的提高,效益也明显提高。
“我们的干稻谷收购价格比市场价高出3%左右,按照总产量算下来,每年就是一笔不小的增收。”
希望带领更多乡亲
靠种粮就业创业
如今,李卓秀的合作社越做越大,不少附近的村民也在基地务工。
“以前有活就干,没活只能在家里闲着,现在稳定下来了,心里一点都不慌。”农机手朱师傅说,在合作社干了8年,李卓秀再难也没少他们的工资,“一年到头能拿5万多元,比以前做散工时多了一倍”。
欠款还清后,“无债一身轻”的李卓秀正在规划继续扩大种植,学习更多科技种田的好技能。她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种粮也能致富,我希望带领更多乡亲们依靠种粮就业创收。”
武汉一大型商业体今天开业!建议坐地铁去
3小时内到武汉!通车时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