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分享会|如何协作一场互动的线上讨论?(北京/07.2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协作者后花园
关键词:善导公益发展
如何协作一场互动的线上讨论
北京/07.28
7月28日,专业协作者、善导公益发展联合创始人洪图(Heaven),将带领大家从协作者的视角出发,思考如何利用协作技术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带领一场注重注重参与、体验的线上讨论和学习。
内容框架:
一场有趣、互动又有学习体验的线上讨论,需要怎样的元素?
如何根据场景,设计和带领你的讨论?
“协作技术”(Facilitation)如何帮到你?
时间:7月28日,19:00-21:00
地点:北京朝阳门银河SOHOA座 三层 10320 鸿芷咖啡馆
活动费用:50 元/人
活动人数:20-25人
报名信息:
长按扫描二维码/点击【阅读原文】在线报名
主办单位:
益+学院、善导公益发展
线上分享会到底难不难做?
善导一次线上活动后的经验梳理
习惯做协作(Facilitation,也有译作引导、促动、催化......很多NGO的伙伴更习惯和熟悉协作者这个用词)的朋友,在做一些线上分享/课程/读书会市时,会不会有那么一些些的不适应或抗拒呢?至少我是的,曾认为像协作这种非常强调参与、互动和体验的方式,是无法通过远程发挥很好的价值。
最近两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我需要为远在其它城市的小伙伴们做线上支持,于是有了许多用协作做线上分享/讨论/读书会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即使是线上,协作技术依然有转移和应用的空间!如果协作者足够用心的话,也依然能够激发出参加者们有质量的思考和对话。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线上分享的制约不复存在。
线上课程/讨论/读书会的困难是非常具体的:时间难把握,参加者的状态更容易游离,协作者不容易知道有多少人真的在参与只能靠感应,大家对信息的自动延后反应......但至少,有些当下的反应,事后看来就是一些常用的协作手法,可以帮助我们创造空间和对话,我想这些经验值得被整理下来。
一、提前准备
通常在分享前一两天我会做以下准备:
简单告诉大家当天的议程,议程可以很简单,例如告知:时间和需要探讨的内容你可以通过议程调动大家参与的动机或调整期望;
我的框架设计里会尽量平衡参加者的期望、投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例如,参加者参与线上分享会有时候也期望有一些来自协作者的经验贡献,因此我在议程上的设计就是:参加者的经验分享/实践问题上的Q&A/我在某一次工作坊的流程设计及实践经验分享,前两PART关注在参加者,最后10-15分钟换我来做输出;
提前半天~一天Check-in,尽量清楚群内有多少人当晚会在线,让自己心里有底。
提前准备不仅仅是协作者的准备,有时参加者也需要准备并带着准备而来。例如有一次是让大伙分享工作坊实践的经验,如果提前可以告知参加者准备自己的教案和实践照片,那就可以让分享变得很具体和丰富
二、线上协作小技巧
线上课程/讨论/读书会由于空间原因,很多基本讨论工具已经被限制使用,例如:便利贴、大白纸等。但这些并不算什么问题,我发现很多时候需要的只是协作者的一些听、问、厘清等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需要使用得更细致,发挥好也可以创造空间。
Check-in (签到)
分享开始时,再一次Check-in,我会邀请在线的朋友喊“到”。这让我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在准备着参加,心里有数。第一次在一个群协作线上分享的时候,让大家喊“到”,结果十分钟之后,才有了第一个人的“到”。所以Check-in很重要,让你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不然你就是对着空气说话,说了也白说。Check-in也可以玩出花样,譬如上一次我在群里,就邀请大家“每人一张照片+一段语音”分享近况开始。照片真是好,一下子美景美食都晒出来,群里就开始有人气。
参加者们签到和回应的时间也不一样。有时候我们已经去到了第二个话题,有些参加者才到或才回应第一个问题。这个时候我会简短回应,如说“某某来了,欢迎。现在是谁谁在分享什么话题,稍后会请你也来分享”。回应的目的在于:让刚到的参加者知道协作者收到了ta发出的信息并欢迎加入,另外让正在进行的分享不会被打断,得以继续。
复述要点和厘清
当邀请大家分享最近的经验时,很多参加者会轮流分享,基本上的方式是“图+语音”为主。我会尝试在伙伴分享之后,对于那些特别有启发的点用简短文字的方式复述出来。这个行为非常重要,因为对于别的伙伴特别是掉线、走神的伙伴来说,一大段一大段的语音其实很容易疲倦,需要借助一些文字来帮助大家进入,或了解到一些分享的要点,并进而更了解语音的内容。
追问
通常我问的问题比我自己的分享多很多。无论线上和线下,追问技巧没有太多的差别。我会通过追问来了解更多具体的细节、或具象化参加者的表述、或帮参加者来探索问题的核心、或简单的鼓励大家说更多。
熟悉欣赏式探询(AI)的朋友可能会知道:AI相信当我们对我们的长处有足够了解并发挥得很好的时候,我们遇到的其它问题便能迎刃而解。因此很多时候如果参加者分享的大部分是挑战/失败的经验的时候,我会更多追问:那做得好的在哪里?成功的经验又是什么?
比较难把握的,是线上需要把握个人分享和时间之间的平衡。很多时候,我希望可以推动分享者更深入的思考,但从整体上能够给到个人的时间又无法太长。这个在当下,都是跟着感觉走了。
抛问题
参加过我的工作坊的伙伴可能都会有类似的感受:我很喜欢问-其ta人认为呢?大家觉得呢?还有吗?你的想法是什么?我们希望通过抛问题让经验先在参加者之间产生对话......但这招在线上不太好使。因为分享的当下协作者并不确认是不是所有人都在跟,还是有人刚好自己的部分分享完然后放下手机去洗澡......试过有参加者问我一个问题,我记得有位朋友提了个问题,我想起另外一位朋友的经验可能回应,就把问题抛了过去,结果等了两分钟没回应我就意识到那位朋友正在忙其它的事情了。这时候也没关系,不需要尴尬(协作者做太久,各种冷场应付过这些都是小case)自己接回问题来回应即可。
但我想我还是会继续用,万一有人接了呢?
文字和语音的交叉使用
文字和语音各自有局限,我会根据需要交叉来使用。当需要参加者作为分享主体的时候,我一般只用文字:无论是提问、复述要点、厘清还是追问。我想当时我这样做的出发点是:我希望传递一个信息,拿MIC的人是主要分享的人。而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是,如上面提到过的,适当的文字可以帮助大家在一大串语音之下区分分享和讨论到哪里、问题是什么、要点是什么。所以当参加者语音分享的时候我并不是无所事事的。很多时候是:我文字提问,参加者语音分享,我文字复述或追问,参加者语音确认或回应。同样伙伴们也会跟着这个模式来走,有一个主要分享者的时候,其ta伙伴也只会通过文字来回应或提问......这个方式可以帮助分享控制在一个有效的节奏里面。
所以,只有当我需要一大段话分享我自己观点的时候,我才会使用语音。整晚2个多小时下来,只有在最开始分享状态和最后回应一下伙伴疑惑的时候用了语音功能,前后加起来不够10分钟。还是那个观点,协作者的作用在于帮助大家多说。当协作者说得太多,就占用了参加者的空间。
三、协作者的“在”
我想这个才是最重要的。线下协作不能开小差,线上更要在。本来线上就不容易聚人,大家会因为各种原因自动延后或离开,最多回头再看再听嘛。即使如此,协作者也需要hold住一个分享的场域和空间。协作者及时的回应可以帮助参加者们专注在当下,你无法在参加者分享的时候自己开小差看网页,你需要很专注在参加者的分享上。协作者当下的能量也可以通过网络影响参加者。所以,当协作者“在”的时候,参加者才更有可能“在”。抛开所有技能,这才是最基本的协作者需要有的。
这些基于我的风格整理下来的经验大概如此,若以后有更多实践会尝试记录更多。也欢迎大家分享各自的经验和对话。
——完——
作者
洪图(Heaven)
善导”联合发起人之一
专业协作者
关注公益行动者成长,致力于推动本土经验知识化及服务专业化,为众多NGO,企业及义工团队设计及提供工作坊及年会协作。
2011-2013年两届“公益行动者协力营”全程协作者,策划和执行公益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
长期专注发展协作(Facilitation)技术,2012年美国Training for Change机构举行的SUPER-T(协作者学习计划)并获颁毕业证书。2013-2014前往泰国学习Buddhist Education for Social Transformation 课程获颁毕业证书。
为超过20个公益机构或活动提供专业会议协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