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公益发展

其他

对话实验室·空中加油站|在启动合作前,我们如何准备得更好?

协同就是我们能够在一个共同的框架下,这个框架是有助于彼此机构的发展,但并不是说我们很多东西都要一起去做。3👍【真经验】启动之初找到最小可能性作为切口先行动起来💬
2024年4月9日
其他

站在对话的两头:回眸对话月,金句如雨下,都发生了什么?

10月,善导诚挚邀请协作式领导力实验室的伙伴们,一起发起“对话月”系列活动,希望共筑对话的“乌托邦”。此次活动设有9场对话,由于单场报名的限制,仍吸引了119人次参与报名,我们非常感谢大家的热情支持,也感谢所有启动对话的伙伴!“对话引导我们在目标与价值观方面形成共同的观点,而在寻找更深层的了解时,我们也获得了一种自我思考的生命体验!”——《对话力——化冲突为合作的神奇力量》对话,无论是对于工作,还是生活,都是如此重要,它能够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可能出现很多奇迹般的变化。不少参与的伙伴都希望通过对话建立与ta人的连结,也期待在开放的状态下阐述自己,并聆听ta人的观点,让对话流动,也让经验碰撞。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发生了哪些对话?Ps延伸阅读:善导线上对话力课程招募《学习对话的能力,撬动个人和集体的改变——12月线上对话力工作坊》一、我们可以怎样分享失败?在公开分享的场合里,能听到许多成功的公益项目案例。但成功总是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样的条件太稀缺了,能分享的机构也是凤毛麟角。关于失败,或许更多人有话可说。失败是有价值的,只是大家不敢说、没机会说,通过对话,找到一些对“搞砸了”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探索怎样能让大家既轻松,又有反思性地跟其他人分享失败!问?如何从不同的失败中找到彼此的共性,以及如何能够有合作、支持?之前听过成功经验的分享,只有在团队内部复盘时才会看见失败,没有试过与别人分享失败,总感觉会被异样眼光看待,本次对话能体验到分享失败也是一种被同理和舒服的感受吗?准备在近期工作中呈现与“失败”相关的内容,但在具体如何呈现与分享依然有一些困惑——“呈现哪些?筛选标准?表述又需要注意什么?……”,希望能够听到更多伙伴在“分享失败”上的想法、感受和经验?期待能听到多元的分享方式,以及从各种不同角度重新审视“失败”的定义。“失败”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后果?以及面对失败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在经历失败过程中的分享会与失败后分享有何不同?如何找到一种新的话语,破除对失败的恐惧与羞耻感,或者找到一种新的定义来解构与重构失败……(目前依然处于一种广义的失败耻感中)答:💬
2023年11月13日
其他

如何运用系统思考推动跨领域合作? | 对话实验室跨组织合作专题

背景回顾对话实验室旨在创造一个让对话发生的场域,让关心同一件事的相关方得以进行自发性的共同思考,从而透过有效对话达成更深入的相互理解、形成整体的感知,促进互助与合作。2022年,我们开展了社群运营系列专题空中对话:“社群工作者对对碰:连接的道与术”。2023年,我们将开启一个新的专题:跨组织合作系列。我们将陆续邀请国内跨组织合作的践行者、推动者以及协作者对谈,揭开合作这个“黑盒子”。10月24日,作为空中对话的最后一期,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亚洲资深专业引导师黄意钧(Ivan
2023年11月10日
其他

【12月线上对话力工作坊】学习对话的能力,撬动个人和集体的改变

图片说明:2023年6月善导对话力工作坊现场1、工作场域和以下有关——需要与不同利益相关方展开对话,通过共同探讨社会问题和解决方案。在合作关系中,期待更好地激发彼此的想象力,共同为实现愿景和目标制定有效的行动计划。希望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促进参与者发挥想象力,挖掘深层次的矛盾,并共同创造未来愿景。需要与不同合作方进行有效沟通,促使各方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激发积极性,并达成共识,从而共同创造价值和解决问题。图片说明:2023年6月善导对话力工作坊现场2、有以下个人需求——对公共性问题有探索和探讨的意愿;对协作有一定的基础了解,需要实践的机会和空间;有意愿学习对话(自己作为对话者及对话带领者),未来会实践公共话题的带领;⏰
2023年11月3日
其他

跨组织合作让行动不孤单,还是更难?| 专题

导读:社会问题正在变得愈加复杂和快速变化,越来越多公益组织已经意识到必须要打破组织间的藩篱,在一些议题或地区范围开始探索共同的行动。然而由于缺少跨组织合作的知识、工具和经验,再加上能力和资源的不稳定,我国公益领域内跨组织合作的成功案例比较有限,大多还处于观望、尝试的萌芽阶段。基于此,善导希望通过梳理一系列不同类型跨组织合作案例(如关注不同议题、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案例),将阻碍/推进公益组织间合作的“黑匣子”打开,得出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或教训,让前进者更加有力,让后来者减少试错成本。本篇是第六篇,我们和项目组代表、善导公益发展总干事陈志君(大头)一起来聊聊“跨组织合作“的价值、动力和挑战,以及善导可以为“跨组织合作”提供哪些支持。(上篇:《当我们在谈“跨组织合作”时,到底在谈什么?》)一Q上次对话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厘清“跨组织合作”的内涵,这一次我们来谈谈它的价值,以及跨组织合作会面临的挑战。你可以先说说价值的部分吗?陈志君:关于跨组织合作的价值,我马上想到的是“公共性”,我认为“公共性”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也就是说,这个事情不是你一个人/组织在想、在做,而是唤起了更多人的共鸣、把与这个事情有关的人或组织联系起来,变成一个共同关心的事情,它通常指向比单个组织能够完成的事情更大一些的目标,并由此覆盖更多的人。“关心”对于公益来说是最重要的,“共同关心”就是透过共鸣把关心放大。在我们的跨组织合作研讨会中,当我们谈到发起跨组织合作的必要条件时,伙伴们提到“需要有对问题有共鸣的、而且资源和优势互补、且有一定关系基础的“两个别人”。Q我理解你的意思,“公共性”问题本身就要公共的参与来解决它,所以跨组织合作本身就是一个体现公共价值的存在。陈志君:公共性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有些事情可能一个机构能做但身份上不合适、最好是一个具有公共性的组织身份来做。例如,举办行业会议、建立某个公共规则、就某个涉及到公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发声、或者进行冲突调解。人们天然地对什么事情“应该由大家来论断”、或者“应该由大家来举办”有着直观的感知。公共性的第三方面是对参与者和参与机构而言的。合作是一种“公共性”训练。当一个机构要参与到一个合作行动中,TA就要去遵循合作的规则,就会明白这事不是一个人说了算,所以对机构负责人来说,是改变自己看待权力方式的一个机会。对于参与的成员来说,当他们有机会参与联合行动,跟其他的组织、其他人发生关系时,也会从一个更大的角度去理解当下和找到意义。Q还有其它方面的价值吗?陈志君:第二个方面就是回应问题的有效性。复杂问题需要多方的智慧才能够看到其本质和系统运行的状况,跨组织合作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多角度理解问题、切入问题、从而有机会深入到系统层面的改善。举例而言,要改善残障人士就业的问题,需要有残障人士的自组织发出自己的声音、需要有支持残障人士的公益组织穿针引线和赋能、也需要更贴近企业的组织从企业的角度提出它的解决方向、最好还有研究者或政府部门来支持制度的建设,等等。虽然理论上,复杂社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公益组织、社区等力量透过合作来回应,而事实上,目前公益组织能出圈进入到与企业和政府共同解决问题的情况还是很有限,所以目前很多合作行动会是以公益组织或个体行动者为主,或者公益组织局部参与其它社会部门的合作之中。不过,如果再深入问公益组织凭什么能够参与到和体量更大的企业和政府协商,我觉得除了社会使命的感召力之外,其实就是促进合作的能力。第三个方面,合作对公益人来说会带来支持感,这也是不能忽视的价值。参与合作会让人觉得自己不孤独,能够得到一种来自同道相互理解、以及自己参与到一个更大的事件之中的精神鼓舞。同时,能够在这个过程里面获得新的资源、新的能力,建立新的关系,甚至倒逼自己自己有一些成长和改变,打开思想格局。很多人可以透过跨组织的工作获得与自己机构所不同的新的工作体验。公益是个很依靠人的行业,所以对人的支持本身就构成价值。Q关于跨组织合作的价值,我还想谈谈它的评估方式。对参与者来讲,定期去评估它的价值,能够帮助成员看清目前所处的阶段,有哪些不足,如何改进,也许还能够增强信心和动力。当下对于跨组织合作的价值评估,国内目前的情况大概是什么样子?有没有一些典型的评估框架或者评估工具可以借鉴?陈志君:资助者圆桌论坛(CDR)之前发过一篇文章,提到“网络评估三个维度”,包括连接度、网络健康度、成效链接度。每个评估维度下有一些指标性问题。这是我们目前看到的唯一一个公开的中文资料。不过要留意的是,这些维度和指标都没有设“应然状态”,我感觉这些评估维度更有价值的是用在网络自我评估、作为学习与迭代的抓手。比如我在跟美育网络工作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每一次工作目标都是执委机构一起来决定的,所以,我在和他们做回顾时用的第一个指标是,经过了这些实践工作,我们是否感知到环境产生了哪些变化?第二个指标是,评估我们目标的达成度。第三个是,评估相互之间的关系。回顾我们相互之间的合作顺畅程度,以及合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根据这三点网络会做出调整与优化,并且每次都会做一些小的迭代和改进。图片说明:2023年6月乡村儿童美育网络x善导三年战略规划会现场,图源乡村儿童美育网络美育网络刚刚完成了就前三年的发展进行了一次总体回顾与反思,并制定了接下来三年的战略规划,这些工作都是参与式的、由多层次的共创组成的。第四点,我还观察到美育网络有一个隐性指标,就是人与人之间是否有更丰富的关系、对这个合作共同体是否感觉到舒适和有成长。虽然不会特别拿出来评估,但会放在每次聚会的设计之中作为目标来看待。至于以网络名义开展的项目,则是根据项目的需求来进行总结评估,每个资助机构也有自己的评估方式和评估指标。应该说,在做事上,现有的公益评估方法都是可以用上的。真正对于网络的“评估”而言特殊的议题,我认为包括:第一、是否在网络内部有足够的信任来支持“相互问责”,愿意直面现状;第二、是否有机制和资源来保证共同评估和学习得以发生;第三、能否在对问题有共同理解框架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彼此认可并运用的成效衡量方式;第四,有什么机制促进公共数据的汇集和使用。目前对于这四个方面,我认为都不涉及到特别新的评估方式,反而是“学习型组织”的建设问题。图片说明:2023年6月乡村儿童美育网络x善导三年战略规划会现场,图源乡村儿童美育网络二Q结合善导的发起过程和这么多年的工作,你认为跨组织合作产生的原因会有哪几种类型?陈志君:我想起过去我们一起工作过或者了解过的一些案例和行动,那时候的初心是希望有一件大家可以共同为之奋斗的事情。我想跨组织合作的产生大概有这几种原因:第一、行动者相互支持不孤单——大家在不同的地方做事情,相互之间并不了解,容易感觉到孤独,如果大家有机会走在一起,通过信息交流和人产生认识,行动者就会觉得自己不孤独,以信息交流和学习为主要活动的合作网络,通常都是因此产生,而且往往是非正式。第二、集合发声,争取更多的支持——像环保组织、教育行动、心智障碍等领域,他们走在一起是为了集合每一个微小的声音,共同向弱势群体之外的领域去发出声音,有些地区或者议题性的联合劝募可能属于这个范畴,而这些集合的力量往往可以与研究或者政策倡导相匹配。第三、对话交流——在一个共同关心的领域,行动者希望有一个平台用于交流对话,我见到的一个合作网络,初心就是要办一个论坛,这也是合作中比较常见的情况。第四、探索前沿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比如心智障碍领域就有很多这样的合作例子,例如研发心智障碍者保险;或者推动残障就业辅导,等等,都是靠跨组织的合作来探索的。第五、特定领域或区域的公共建设,我觉得像美育网络、基金会论坛属于特殊类型,因为他们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或者是行业基础的搭建者,他们希望通过合作让一些还没得到重视的领域开始被看见、或者一些刚刚生发的行业能够健康发展,而这些行为里面可能会包含上述几个原因的综合,比如行业公共性问题的解决、行业基础设施的搭建、行业人才培养、交流、信息互通等等。图片说明:2023年首届跨组织合作行动经验共创会现场参与者们分享“我的跨组织合作”经历Q有没有一种情况,跨组织合作从一开始的产生就比较被动,比如某一个资源方自己要去建一个合作网络,这种和自发探索产生的跨组织合作差别还是蛮大的。陈志君:做事情要有个牵头人,这个是我们非常久远的文化传统,在跨组织合作这件事上也是如此的。我们能看到比较多的是资助方出钱,然后围绕一个议题,通过资助的方式链接到一群机构,让这些机构形成一个类似于行动网络的组织,像阿拉善SEE、壹基金这样的组织就常用这种方式。另外,在某个细分领域有一些引领性组织,他们可能也会想要从自己做到支持更多组织一起做,于是他们会申请资助方的支持,以能力建设、培训营、联合项目等方式,拉着一群伙伴做成一个合作网络。在特定地区范围内,因事聚人则更为普遍,而这些事也是较为经常由一个核心机构做主力担当,负责张罗相关方、筹资以及统筹行动。反而那些从一开始就自发协商探索产生的合作,像乡村儿童美育网络、零废弃联盟等,其实更为少见,更考验联合发起方的心智模式和关系建立能力。三Q从资方角度来讲,建立自己的社群或合作网络是蛮有技术含量的事情。所以对跨组织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带资源来,大家一起去找资源,第二种可能就是有先天的资源优势,那么这两种网络的发展顺畅度会有什么不一样?陈志君:之前和一位朋友聊天,他们说,善导能不能探讨出一些方法?让这种行动网络逃过“第一年生,第二年兴旺,第三年死亡”的命运?那些自下而上发起的、不带资源的行动,我觉得他们的长处是愿力十足——那些聚在一起的人是真心想要做下去,愿力是比较纯粹和比较强的。他们遇到的难题在于前期的摸索酝酿,如何完成合作探索的基本运营?如何找到最基础的资金和资源?这些是比较大的挑战。总的来说,挑战多来源于“想做的”和“能做的”之间的落差。由资源方带动产生的网络,参与方的意愿可能会比较复杂。很多时候成也利益败也利益,例如发起方有意无意的寻租行为——也就是借着合作扩大自身的利益,往往只是一时得益;参与方不管参与的动机如何,但对投入与付出很敏感,容易会落入消极应对或钻体系空子之中。因此,塑造共同意愿与建立健康的利益分配机制同样重要。尤其是对于公益事业而言,金钱不是唯一成功衡量指标,对共同利益的能否进行坦诚协商就变得很关键。另外,不管如何,整个工作体系都是高度依附于资源方的,这个系统容易缺乏的活力和创造力,不容易自我修正,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总的来说,挑战来源于行为与承诺的不符、需求之间的冲突,以及前两者无法的到坦诚沟通。图片说明:2023年首届跨组织合作行动经验共创会现场伙伴们畅聊那些不幸夭折的跨组织合作经历Q我看了之前你们在共创会上讨论过的话题,比如说跨组织合作在发起阶段有四大成功要素,并且是缺一不可的。我们是否可以总结概括一下,在不同阶段常见的问题到底是什么?陈志君:可以先谈谈前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酝酿期,这个时期比较重要的事情是有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愿意一起来做一件事情,而且真的愿意投入。通常的情况是,大家兴致勃勃说我们要做什么什么事情,但结果是大家都在观望,没有人承诺共同投入,这会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挑战。第二种情况是,大家有意愿投入,到了真正坐下来谈具体做什么,会被这个讨论过程中的低效沟通卡住。比方讨论冗长无序;或者对于要达成什么目标、要先做什么、怎么做、要谁来分工等等达不成共识,或者仅仅是表面的共识;很多时候,陷入理念与观点争辩、或者在过程中发现彼此三观不合又不便指出,等等。当团队陷入了低效沟通的模式,对合作的信心就会降低。图片说明:2023年首届跨组织合作行动经验共创会参加者的共创产出另一个容易遇到的挑战,就是一开始立了一个宏大的志向,花很长时间做了一个完整的计划然后就不了了之,这背后很多是对于那些隐藏的犹豫、挑战没有开诚布公说得清,导致对目标过于乐观而对执行细节过于粗放;以及机构代表跟机构之间的同步没有做好,导致共创的结果无法跟机构自身同步。像这些挑战,一开始都不是什么大事,但它会像滕蔓一样缠住大家前进的脚步。第二个阶段,初创期。意愿有了,行动也有了,这个时候,动力是最关键的要素,朴素点说,在一起工作是否开心和有成长是比较重要的。最容易感受到的是目标与现实的落差,比如定了目标但是在干的过程中资金和精力的投入跟不上;或者在合作过程中没有一个像在各自组织内这么明显的工作规则和问责机制,导致拖延、缺位、或者超额的工作投入,这个阶段冲突也会增多。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活动做完了就做完了,大家开始迷惑“到底在为谁工作、为什么而工作”。这些具体的挫折都会影响参与者内心对于合作的参与度和投入度的考量。其实,初始的行动需要一些快速的小胜利来为合作提供手感,比如举办一场试验性活动、一个共学工作坊或者开展一个调研,并且大家要预留比“自己做”更多时间精力花在相互磨合和集体学习之上。如果是一个由资助方主导的,或者由一个资助项目主导的行动,那么在这个阶段最大的挑战在于“这是谁的事。”一种情况是,由于资源方或主导机构已经承担了合作的关键协调作用,参与的机构容易只停留在边缘执行的位置,参与空间有限会导致参与意愿低,反之亦然,这会导致维系整个盘子的压力都会压在资源方或主导机构身上。另一种情况是,资源方或主导方自觉不自觉地与参与方争利,导致了主导方恒强、参与方依附的格局,大家心照不宣、直到整个合作地基的崩塌。因此,如果有明确一方主导的合作,所有人都在看着牵头人,所以资助方或主导机构展现出来的态度和工作风格是否能让参与者感到被尊重、感到可信赖、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所有人都是凭“看你怎么做的”而不是“听你怎么说的”来决定自己要拿出几分真心来投入到这个事业中。四Q善导可以为不同发展阶段的跨组织合作提供哪些外部支持?这种支持在你们的业务架构中处在一个怎样的位置?陈志君:目前在这个领域有不同的外部支持力量,有的倾向于支持议题顶层设计、有的在做意识普及、有的努力拉动资源投入、有的关注骨干组织的培育,而善导关注的点在于合作关系的强化以及合力的形成。具体来说,我们能够帮助合作的各方凝聚共识。有时候,它会是一些必要的务虚会,它的作用是透过深度的对话来加深彼此对共同关注的问题有全面性和系统性的认识;有时候,它会是一些用来形成或调整方向的关键会议,帮助行动者们在一起找到对问题和目标的共识,对行动策略的共识,从而制定共同的行动计划。另外,化解合作过程中的冲突也是一个重要的凝聚共识的过程。我们也可以支持合作的核心推动者从感知现状出发来规划共识的步调,以达到效率和参与度的平衡。在我们的经验中,有厚度、有信任的关系是跨组织合作最大的无形资产,有效的过程规划可以让这个无形资产随着行动不断积累。图片说明:2023年海南智渔x善导共创会工作坊合影,图源海南智渔我觉得大家不缺做事情的想法,比较困难的反而是如何形成一个共同理解,怎么把自己的认识跟大家融汇在一起,这是心智模式上的挑战。另一个方面是为合作培养关键人才。大家需要看到,跨组织合作已经不是一位或数位意见领袖振臂一呼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能让合作从灵感变成落地的人。这些人是处在相关方的连结点的、能增进信任的、能推动更大范围共识形成、以及能灵活处理合作中的具体问题的人。我们称这些人为议题协作者,而他们要发挥的是协作式的领导力,善导的人才培养体系是能支持这样的人产生并且发挥作用的。比如短期的协作培训,以及长期的“协作式领导力实验室”。短期培训聚焦在具体工具和协作能力的训练,而长期的领导力项目则聚焦在发展系统思考能力、升级心智模式,以及形成关系强韧的合作小组,为领域带来创新性的实践。图片说明:协作式领导力实验室·2022杭州站现场第三个方面是发展的陪伴。跨组织合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高频的行动-反思-学习-迭代。我们也能够通过长期的陪伴让合作各方在学习能力上得到增长。举个例子,一个合作网络在发展早期奠定的组织架构和合作模式很可能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规模,或者已经不能满足合作中各个主体的需要。它需要基于共识的调整,能不能及时地改变,就是这个合作体的学习能力体现的地方。而这个动态过程对于发起机构而言,也是一个挑战。要想在合作行动里面担任骨干组织的作用,需要机构本身有一定程度的转型,包括发展与不同相关方对话和协作的能力、调整自身的业务结构以适应它扮演的角色、以及在自己的组织里形成一种更能适应合作的组织文化。我们也可以在合作的发展过程中陪伴这些骨干组织去面对这个转变,长出新的能力。Q从目前正在做的业务或产品的角度来看,你能不能列举一些能够给跨组织合作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陈志君:在凝聚共识方面,我们主要以“共创会”的形式提供服务。在合作酝酿阶段,我们可以策划共创会让该议题相关的伙伴理解彼此和理解议题,如我们为万科基金会做的“生态共创会(老友会)”、以及为阅读领域的推动机构做的“阅读支柱机构共创会”等;图片说明:2021年万科公益基金会x善导议题行动共创会工作坊现场,图源万科公益基金会在初创阶段,敏捷的行动计划工作坊、项目复盘工作坊能帮助合作更好走出第一步基础;进入到发展阶段,经验梳理工作坊能够帮助各方快速整理前期探索的成果和教训;团队融合工作坊能够支持新老成员的交替;而参与式战略规划工作坊可以推动以共识为基础的中短期战略规划,让合作网络开始建立面向长远的战略能力。而当一些合作进入到转型期,转型工作坊可以支持合作网络直面挑战,凝聚转型决心,共识转型方向,开启转型行动。🔎
2023年11月1日
其他

当我们在谈“跨组织合作”时,到底在谈什么?| 专题

导读:社会问题正在变得愈加复杂和快速变化,越来越多公益组织已经意识到必须要打破组织间的藩篱,在一些议题或地区范围开始探索共同的行动。然而由于缺少跨组织合作的知识、工具和经验,再加上能力和资源的不稳定,我国公益领域内跨组织合作的成功案例比较有限,大多还处于观望、尝试的萌芽阶段。基于此,善导希望通过梳理一系列不同类型跨组织合作案例(如关注不同议题、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案例),将阻碍/推进公益组织间合作的“黑匣子”打开,得出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或教训,让前进者更加有力,让后来者减少试错成本。本篇是第五篇,我们和项目组代表、善导公益发展总干事陈志君(大头)一起来聊聊“跨组织合作“到底是什么。(上篇:《GAIA分布式领导力:促进全球零废运动的跨组织合作模式》)一Q请谈谈你们关注“跨组织合作”的背景。陈志君:这源于善导的使命愿景,我们认为一个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需要透过广泛的合作达成的,每个人、组织、社区都有权利、有责任、并且有能力参与其中。无论是解决社会问题、还是倡导社会价值、还是建设理想的社会和社区,我们相信“大家一起共同行动”是非常关键的。善导的诞生就是一个跨组织合作的行动。当时我们是一群来自广州不同志愿者组织的管理层,其中有的也兼任培训团队的负责人,有的则是组织内的知识管理者。大家愿意打破机构间的“墙”,共享各自机构的实践知识,同时也开始搭建起知识生产与分享者之间的交流平台。图片说明:2014年“1205义工加油日”于是我们每年面向广州做一次大型的知识分享活动——“义工成长日”,它是由各个组织代表共同组成筹备组、每个组织出人出力出资源,一起办下来的。“义工成长日”一共做了五届,善导这个组织是在第三届的时候才正式成立的。现在来看,善导的发起人来自不同的组织,“跨组织合作”也许是我们的某种“底色”。延伸阅读:有两个公益组织启发了善导对跨组织合作的正式关注。第一个是零废弃公益联盟,这是一群环境公益组织为共同回应中国垃圾问题而成立的合作行动,也是目前国内少数由行动者以组织间紧密合作的状态持续运转的行动。善导陪伴了这个联盟从开始成立到如今,它让我们开始很认真地去观察这种行动路径有什么样的独特价值,以及怎么能做成。另一个组织是“麦田计划”(以下简称“麦田”)。它是一个“网络型组织”,用“去中心化”的思路发展了全国七八十个地方团队,共同为乡村儿童教育而行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们深入到麦田进行了案例调研,总结了它七年来如何发展出一个有效的运作架构,兼顾组织一致性、同时又能充分激发各地自主性的组织经验。而当越来越多地方团队独立注册之后,麦田就越具有跨组织的特性,因为它需要更加尊重单个组织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并且还要架构一个有效运作的系统,才能触发这个系统的更大潜能。通过零废弃公益联盟和麦田计划这两个网络组织,我们觉得“跨组织”这个状态是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连在一起”能够发挥比单个组织加起来之和更大的能量,而且扁平化的管理和协同可以充分激活主体性、也避免大机构病。而且它这可能更符合“公益”的一些特性,公益组织可能是小小的存在,但连在一起却能够成为既灵活又有影响力的存在。图片说明:2018年善导x麦田计划协作者培训然而,并不是想连就能连,连了就能顺利地运作,我们在陪伴不同的组织或行动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合作倒在半路、甚至开头上:(1)看似理念相投的人聚在一起,却容易倒在相互说服之上;(2)树立了目标且很兴奋,一旦落实到各个组织发现都跟不上;(3)事情启动了,但各自工作风格迥异,磨合得特别痛苦;(4)事情勉强做了,有些人(通常是主要推动者)觉得比自己做更累、其它参与者的需求好像没有得到回应,大家都没脾气继续;(5)为了管控进展与成效,推动者出了一堆标准和流程,参与者到最后变成行政应付式的响应;(6)大家都看到了合作中的问题,但谁都不愿意挑头说出来,出了问题又推卸责任。对此,我们尤其关心初创期的跨组织合作,即合作是如何健康起步,这也是善导能发挥清晰价值的地方。二Q关于跨组织合作,公益领域有很多相似的说法,比如“议题网络”“行动网络”“联合行动”“集合影响力”,你们是如何理解这些概念的?尤其是对于“跨组织合作”,我从一些材料中看到你们提到“跨组织合作”是指在一个多元利益相关方的结合关系中开展一个有计划的变革,从而达成一些超越单个组织或个人能力能够达成的结果。陈志君:是的,这些概念确实比较相似。我们理解“跨组织合作”大意是指多个组织或多个主体共同去做某一个事情,这个事情是要回应一个更大的目标,而不是回应单个组织自身的目标。它强调的是由不同的组织所形成的共同体,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组织。我们最后选择用“跨组织合作”这个词是因为它更强调了“跨组织”这个属性。延伸阅读:“集合影响力”可能更侧重于组织透过合作想要追求的效果要达到某种品质,即对复杂问题的系统回应,而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跨组织合作”则在强调这种合作存在的“跨”的独特性,而基于这个独特性,需要对合作进行特别的关注和过程规划,它跟管理一个组织有明显的不一样。“议题网络”则是跨组织合作的一种比较深入而持久的合作形态,但它不是唯一的形态。而我们用什么方式看待一个事物,决定了我们看到什么。在物理学上,我们可以把光看成粒子、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波。光的本身具有这些不同的属性。“跨组织合作”是个早已有之的视角,它取自组织发展(Organizational
2023年10月30日
其他

邀请函 | 跨组织合作行动经验交流会,11月21日深圳见!

如您感兴趣参与,请您扫码填写以上报名问卷。因场地规模有限,我们将对报名申请进行筛选,优先开放给跨组织合作经验丰富的参加者,敬请谅解。通过报名审核的参加者,后续将专人与您联系,同步参会信息及邀请函。------------------📷2023年5月北京首届跨组织合作行动经验共创会影像回顾联合主办方支持方-End-——支持我们——善导十多年来培训了超过2000名各地区/议题的协作者,期待未来联结更多伙伴,共同践行参与、公正、平等、多元、赋权等公益行动者理念。如果您认同我们,诚邀您参与每月小额捐赠计划,您的支持将帮助我们未来更好地发展和陪伴协作者社群伙伴、催生本土知识和前沿实践、支持资源稀缺的协作者学习与行动。
2023年10月27日
其他

剧场游戏不儿戏,学习举一反三的游戏设计与带领|11月广州剧场游戏基础工作坊招募

“剧场游戏”工作坊全都可以实现!这次我们特别邀请到常年专注于不同的社会议题,进行应用剧场教学、课程设计、教师和NGO工作者培训等工作的资深协作者欧怡雯带来“剧场游戏”系列工作坊,以“剧场游戏”作为切入点,从一个协作者的视角出发去探索,创造更立体、调动心-脑-手、更丰富而深入的学习。本文照片来自过往剧场游戏工作坊现场“剧场游戏”一词与观察动作的含义有关。它是一种剧场教育的方法,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培养参与者的表现技巧和创造力。旨在促进参与者之间的协作、专注力、情感表达和即兴能力,帮助参与者解放自己的身体、声音和情感。👩🏫协作者介绍🧭工作坊地点广州市区内,交通便利处(具体地点待定)💰费用详情💰善导公开课退费说明:1、10月27日24:00前提出退费申请,可全额退款。2、10月28日~
2023年10月10日
其他

GAIA分布式领导力:促进全球零废运动的跨组织合作模式 | 专题

导读:社会问题正在变得愈加复杂和快速变化,越来越多公益组织已经意识到必须要打破组织间的藩篱,在一些议题或地区范围开始探索共同的行动。然而由于缺少跨组织合作的知识、工具和经验,再加上能力和资源的不稳定,我国公益领域内跨组织合作的成功案例比较有限,大多还处于观望、尝试的萌芽阶段。基于此,善导希望通过梳理一系列不同类型跨组织合作案例(如关注不同议题、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案例),将阻碍/推进公益组织间合作的“黑匣子”打开,得出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或教训,让前进者更加有力,让后来者减少试错成本。本篇是第四篇:来自GAIA(中文简称:盖娅)
2023年10月9日
其他

月圆将至,结伴同行,一起聊聊我们关注的话题 | “对话月”系列活动即日开启

报名参与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扫描识别以下二维码填写报名表单,选择你感兴趣的对话主题活动。提交完毕申请表,我们将联系你沟通相关活动信息。更多详情咨询请扫码添加客服展展对话经验集详情阅读
2023年9月27日
其他

协作者Bill Staples:促成全球社区的合作与发展,共同寻找想要的未来 | 跨组织合作专题

导读:善导作为一个起步于志愿运动及自组织、深耕于团体/组织发展及跨组织合作的支持型组织,多年来关注“跨组织合作”这个议题,也就是在一个多元主体的集合关系中开展一个有计划的变革,从而达成一些超越单个组织或个人能力能够达成的结果的行动。在过去的近50年里,协作者Bill
2023年9月26日
其他

牧民发展组织经验分享:如何走好合作化道路 | 对话实验室跨组织合作专题

背景回顾对话实验室旨在创造一个让对话发生的场域,让关心同一件事的相关方得以进行自发性的共同思考,从而透过有效对话达成更深入的相互理解、形成整体的感知,促进互助与合作。2022年,我们开展了社群运营系列专题空中对话:“社群工作者对对碰:连接的道与术”。2023年,我们将开启一个新的专题:跨组织合作系列。我们将陆续邀请国内跨组织合作的践行者、推动者以及协作者对谈,揭开合作这个“黑盒子”。7月14日,作为本专题第三期,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内蒙古西乌旗牧区信息服务中心主任、创始人巴雅尔图,分享他在牧区推动多方合作,尝试解决牧区环境可持续及牧民生计可持续的经验。参与本次对话的伙伴,还有韩寒(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创始人兼主任),活动主持人为善导的Heaven。本文为活动精彩内容一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扫码识别海报,跳转或移步善导公益发展视频号账号主页获取全程直播回放。(上期回顾:🔗《乡村儿童美育网络:合作是如何发生与促成的?》)西乌珠穆沁旗牧区信息服务中心(下文简称西乌旗中心)旨在实现牧区可持续发展。下图则很好地描述了机构的一个美好愿景:在草原生态被破坏的状态下,通过牧民的劳动和智慧,共同修复生态系统的功能。自机构成立以来,已在当地倡导了多个合作社,一直努力用合作社的力量去推动牧民的参与,以及牧民的生产生活服务,还包括牧畜牧产品的销售工作,甚至金融服务。一为什么选择合作化?近年来,草原生态经济由于气候变化、牧场破坏、草场退化的原因,导致牧民生产资料的出售价格无法控制,造成牧民经营畜牧业的成本不断提高;牲畜和牧场的“双承包责任制”导致拉网围栏、重复踩踏,五畜不得共生、失去平衡;牧民不能随水草迁徙,牧民生活生产方式与草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结构性的问题由外及里,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帮助草场恢复。只有草场恢复了,才能缓解饲草不足问题和牧民生存环境恶化问题。在牧民贫困加剧和单户发展难度大的背景下,草场恢复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而牧区合作社正是生态经济共同体的一个支点,利用联合经营模式可以打破草场退化的格局,恢复和保护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草原生态保护、民族文化传承与牧区的可持续发展。于是,西乌旗中心决定推行牧区合作社的经营方式,探索并推广牧民与合作社、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的协作模式。通过把单户经营的方式转变为合作经营生产生活方式、恢复季节性轮牧机制,使科学利用草场资源成为可能,实现畜群规模合理增长,牧业生产的周转进入良性循环状态,进一步提高牧民自力更生的能力。除此之外,机构选择合作化模式还有很多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是落实城乡统筹战略,离不开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二是现代化畜牧业的技术推广需要牧民、企业与合作社的三方协调;三是良好的合作化模式能够切实降低成本,提高牧民的收入。还有最关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不仅保护了草原生态,合作化的道路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每一项的合作都是为了当地的社区。二如何进行合作化?1、建立牧民合作社无论是哪一种合作模式,其实都是基于相信“人——畜——草原(环境)”是共同体的原则上。牧民合作社有利于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新型农场模式的开展,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增强互动。单户牧民即合作社社员,是一个最小的生产单元,一个牧民可以是多个合作社的社员,合作社以社员为中心,提供综合性服务。而合作社里面最重要的是带头人,需要更多地找到外部的支持力量,还有与市场、与社员、与生态的链接,合作自然而然才能发展壮大。合作社除了具备技术支持、市场链接、生态修复等功能,还给牧民提供多种专业性服务,比如西乌旗中心会与合作社联合当地企业,协助牧民办理小额信贷和开展牛羊肉加工销售,还会跟当地高校合作推广畜牧业疾病防治技术,和科学使用兽药知识。除此之外,还需要改变牧民单户经营、无法合作的观念,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过程。完善以互助小组为中心的合作制度,有利于畜牧业,和合作社健康的长期的发展,其中包括完整的章程和议事规则,人人公平参与,以及人人享受分配平等的工作原则、还有明确各项工作分工,以及定期的规划与总结。2、构建草原经济生态共同体赋能合作社过程中,真正核心的挑战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实际收入。草场上不能过度放牧,如何去引进现代化工厂,通过产品加工和营销来提高销售产品附加值?要促成这种效果,需要以合作社为基础,构建草原经济生态共同体,获得更多外部支持力量,帮助合作社在领导力、财务能力、数字化能力的建设;以传统智慧+现代治理模式,结合互联网工具和方法,实现真正共生共荣一体化。另外,需要以合作式牧场的统一经营管理、包括统一贷后管理等方式,解决合作社经济问题,最后,还需要打通草场、共同畜牧,解决生态问题。而这也意味着,必须与政府及其它社会组织和人建立更有效的链接。总的来说,探索草原共同体的有效途径——第一步:立足游牧民族智慧,赋能合作社骨干和组织。在解决资源方面的问题,先了解自己的阶段任务,知道自己要做的事和不能做的事。第二步:保留牧民原有生活方式,探索和推广合作社新的合作模式,并建立横向联盟。第三步:合作社需与外部农牧产业链打通,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同时在季节性强的产业领域,用好人力资源。2015年,西乌旗中心成立了一个自然教育基地,叫内蒙古游牧人自然教育基地,是一个为当地文化及畜牧业、生态的对外宣传窗口,常年接待来自大城市的小孩子和大人,所以城市里的人也是能为草原生态经济贡献更多力量的。3、发挥机构/组织的本身作用当牧区合作社、牧民社区、政府部门和社会企业必须多方合作的时候,相关的合作经验和系统知识支持必不可少,公益组织需要以此说服部分利益相关者共同为牧区的发展做出贡献。合作共同体一旦面向市场,就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而崩塌,在推动多个相关组织在同一条产业链上的合作时,需要面对的挑战远远超出预期。巴雅尔图发现,机构与牧民的长期合作其实很难实现,而合作共同体对行业市场行为的不够了解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牛羊肉的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在每一个产业链条上可能有不一样的决策。看不清这个问题,公益机构就发挥不了作用。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取决于机构或组织是否参与到实际工作当中,成为相关方之一进行推动,与各方开启平等的共同的对话。国内市场随机性很强,特别是在生产材料价格不稳定的时候,作为公益机构或专业合作社,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才可以在市场上面发挥议价作用,以此维护机构在牧民群体中的信誉。而成功的经验之一,是在协助多方完成自主决策和推动协作的阶段性任务之后,机构或协会必须及时抽身退出。例如在2013
2023年9月22日
其他

“对话”的力量,可以改变一切 | 跨组织合作专题

导读:善导作为一个起步于志愿运动及自组织、深耕于团体/组织发展及跨组织合作的支持型组织,多年来关注“跨组织合作”这个议题,也就是在一个多元主体的集合关系中开展一个有计划的变革,从而达成一些超越单个组织或个人能力能够达成的结果的行动。而“对话”则能让我们增进组织之间的有力联结,并有机会激发源源不断的行动力量,所以跨组织之间建立、维系及发展合作关系的深度对话尤其重要。而在善导对话实验室过往经验集中,我们跟大家分享了不同的对话实践故事,还有促进对话的一些工具方法和探索经验,现再次整合分享,也欢迎大家文末评论留言反馈和补充。善导为什么要发展“对话”每当谈起对话,甚至有时候连善导自己的同事也在好奇:对话和协作,差别在哪里?为什么我们要把对话作为一个单独的方法提出来?追溯回我们和“对话”的渊源、以及为什么善导希望发展对话,我们有很多故事可以分享。有几个时刻,总在我们脑海浮现:早在2017/2018
2023年8月2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预报名享优惠,善导公益发展2023下半年课表来啦!

🔎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
2023年8月25日
其他

拨云雾,见星空|协作式领导力实验室二期

前言:2020年,善导发起「协作式领导力实验室」项目,与一批公益组织、社群及网络的领导者共同探索新范式的领导力、以合作的态势来回应这个时代的复杂性问题,尝试运用集体智慧来面对复杂的情境,以协作式的方式创造改变,让每个人的智慧和价值得以发挥、声音被听见,并逐步探索出协作式领导力可能的样子。2022年,「协作式领导力实验室」二期再出发,这一次我们关注的焦点是“跨组织对话与合作”,希望与来自阅读教育、残障融合、乡村美育、青年成长、社区发展等议题领域的伙伴共同探索,在跨组织对话与合作中,如何重塑领导力。协作式领导力是一种情境领导力,它指向的是我们在由不同相关方构成的复杂系统中促进对话与合作、从而回应系统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实验室」里,我们聚集不同议题领域的伙伴,融合各自背后丰富的合作经验,尝试在相似的故事中找寻“系统”的踪迹,通过学习和理解协作(Facilitation)和对话(Dialogue)的价值及方法,去回应伙伴们实践场域中跨组织对话与合作的需求,这也会成为不断塑造和丰富协作式领导力的实验行动。图片来源:协作式领导力实验室·2022杭州站现场图✦✦前夜
2023年8月9日
其他

合作之船,怎样不触礁?| 跨组织合作本土经验谈

前言:新的社会环境下,针对各类社会问题的解决,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共创,成为越来越常见的推动方式。议题网络、联合行动、区域生态、多元主体参与等工作方向逐渐为更多领域推动者所关注。而这些词背后的共性,是由多个组织或主体发起并参与的合作,也就是“跨组织”的合作。传统的合作更依靠领袖个人号召力、以资源带动或者项目带动来回应问题;而新型的跨组织合作,则更重视以共识和治理来集合各方力量、形成超越项目制的行动,兼顾问题的推动和组织的发展。善导公益发展多年来一直关注“跨组织合作”这个议题。我们发现,从合作关系层面谈合作是个空白领域。那些对合作关系产生深刻影响的组织发展议题,例如如何有效沟通、如何建构信任、如何塑造兼顾效能与公正的治理、如何回应冲突等,还没相关的讨论与整理。基于此,善导公益发展于今年五月举办了“首届跨组织合作行动经验共创会”,邀请跨组织合作的议题推动者、资助者、协作者以及支持型机构一同参与,就跨组织之间如何建立、维系及发展合作关系展开深度对话。图片说明:伙伴们在槐树下的合影五月的北京,正万物勃发、绿芽展新,在善导的邀请下,来自公益领域一众伙伴齐聚一堂,共同开展一场为期三天的关于“跨组织合作”的分享、对话与展望的共创行动。因为疫情,新老朋友们都许久未见,再次相聚,既欣喜又感慨。大家互相问候着,说着彼此身上的变化,一时间都淹没在欢乐的氛围中。公益真是一个神奇的事业,很多时候只要知道有人一同前行,就会增添很多力量。接下来,让我们把镜头定格,看一看这三天里,大家都在哪些方面进行了脑力的激荡?以及,我们又如何眺望未来?首先,由善导的代表陈志君分享了举办此次共创会的原因。善导作为一个起步于志愿运动及自组织、深耕于团体、组织发展及跨组织合作的支持型组织,多年来关注“跨组织合作”这个议题,即在一个多元主体的集合关系中开展一个有计划的变革,从而达成超越单个组织或个人能力能够达成的结果的行动。善导相信,有效回应社会问题,离不开多元组织主体的持续合作。接着,与会的参加者分享了自己正在进行或曾经经历的跨组织合作经历,在随后的对话中,大家对于跨组织合作的概念越发清晰。大家认为,跨组织合作包含这些特征:图片说明:参与者们分享“我的跨组织合作”经历随后,我们邀请了六家伙伴机构,分享了各自跨组织合作的案例:融合中国:由心智障碍家长组织组成的网络,致力于促进心智障碍者成为平等有尊严的社会主体之一。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CFF:有志于追求机构卓越、行业发展的基金会自愿发起的行业平台。旨在加强中国基金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设中国基金会行业生态系统,使基金会行业成为有效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良好运转的重要力量。海南罗非鱼可持续发展联盟(海南省罗非鱼品牌建设促进会):由公益组织推动、产业上下游力量相关方组成的产业协作机制,致力于推动海南省罗非鱼产业绿色、健康、稳定发展,形成区域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及行业韧性。全国自然教育网络:由活跃在全国自然教育一线的机构和个人志愿性发起和筹办,致力于持续促进自然教育行业的良性发展,以期实现万物和谐共生的社会。救灾应急中的非正式网络:在救灾应急中非计划性的自组织合作,而形成的紧急救援线上自组织合作群。乡村儿童美育网络:期望通过网络机构的协作与联合行动,共同促成乡村儿童美育实践的专业发展与资源整合,并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发声,传播美育理念,促进公众参与,倡导一个更加有利于乡村儿童美育发展的生态环境。同时探讨了以下话题:(1)组织形态经过讨论,大家发现,跨组织合作机构之间的关系,有几类组织形态:很多时候合作的形态看似是复合的,但存在主导的形态。至于各种形态之间的优劣势,仍有待更多案例汇集和梳理。图片说明:参加者郝南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2)合作类型根据不同的核心目标类型分,参加者发现有这些:倡导、能力建设、联合行动、行业建设、交流陪伴、议题推动、社群组织;在目前的环境下,很多合作的发起和推动者需要考虑多种目标的集合。(3)初始条件由于我们共同面临的是很多合作还没长出来的大环境,所以参与者聚焦谈到了跨组织合作在发起阶段的成功要素,包括以下必须具备的要素:相对的,能推动基础设施的资金(包括开会、经验沉淀研究)、技术(推动领域发展的技术和组织的专业技术)、发起成员具有系统观(包括行业资源视野和专业发展视野)这三项则属于重要但并非不可或缺的。图片说明:参加者舒敏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4)组织发展阶段中不同相关方的关系与合作的状态盘点了不同合作的发展历程,大家发现共性的发展阶段包括酝酿期、初创期、发展期。此后合作如果进入良性,可能会经历转型或升级,但任何一个阶段的合作如果运营不善或者无法回应外部环境变化,都有可能会经历停滞或衰退。而且每个阶段的变化都会伴随或大或小的震荡期。图片说明:小组共创的大白纸记录那么,不同阶段的跨组织合作是怎样的,要怎么推动、考虑哪些因素呢?大家非常热烈地分享和补充了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共创了这样一份在公益领域中的跨组织合作发展地图。所谓“理念很圆满、现实很骨感”,现实中合作的苦楚往往难为外人道。得益于伙伴们的开放坦诚,大家愿意说出那些夭折的行动故事,出个“验尸报告”,以此反思那些让合作“走不下去”的原因。一开始就有伙伴分享了资源对于跨组织合作的影响故事。资源减少,合作网络就收缩了或者直接不了了之,究其原因是因为问题的紧迫性不足;此时,有伙伴分享了不一样的故事,她的经历里,因为“有人坚持做重要的事”的愿力,开始“把不紧迫变为紧迫”,积极寻找资源,在有限的资源里做最要紧的事,让合作持续了下去。一位伙伴随后分享了“资源”视角的局限性。在有资源的情况下如果相应的召集人由于不认同协作或协同的理念和做事方法,最后也很可能无法有效推动。大家进一步谈到,在很多合作的场景里,经常存在竞争性思维大于合作性思维的情况。同态竞争尤其影响合作,很多伙伴对此表达了共鸣。竞争性思维很多时候是当事人毫无觉察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而激发竞争性思维往往源于不同组织的理念方法差异、个人特质、成果产出的利益影响等底层问题,而这些往往得不到公开谈论。图片说明:在傍晚的余晖中,伙伴们畅聊那些不幸夭折的跨组织合作经历竞争有时候也会体现得很具体。比如有伙伴联想到由个别资源方把持资源的情况下,合作在酝酿期就流产的案例,也有先前被合作网络吸收进去,但没有获得原先承诺的支持,反而被利用拿走更多利益的经历。在这些案例中,有人提到深层的障碍是“共同发展”的意识不足——大机构想要吸纳小机构,构建影响力;小机构对参与没信心、“不见兔子不撒鹰”。都以自己利益为先、不考虑系统性问题,看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多方合作的价值。另一方面,不对等的关系也造成了共同发展的共识薄弱。在一些案例里,行业领袖/大佬所掌握的权力也可能加剧不对等,为合作带来制约。如何扛住这种权力,恰当地摆放行业领袖的位置,有时候是推动团队最终能否成就合作的关键。尽管有着各种挫折经历,参与者也有着很多实践中长出来的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关键词:关键词1:专职团队在跨组织合作中,专职角色要在一开始就明确规划。由专职角色来代表合作网络公共性的事务,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明确相应功能和责任,厘清与组织成员的边界。🍀关键词2:资源分配要与资方进行行业生态分析,沟通好资源分配的策略,绝对不与合作伙伴抢资源。如C伙伴说:我们需要避免让对方认为我们抢资源,所以在合作的时候,我们是自带资源,承担自己的工作,并且和伙伴联合筹资共同发展区域。L伙伴说:在担任筹资统筹的角色时,资金不走自己所在的合作网络主体,而是直达伙伴机构。资源不够的时候,要把资源集中在重要的合作行动上。C伙伴:跨组织合作网络在初创期不需要做多,把资源放在核心品牌业务上,打出影响力。J伙伴:最重要的是投放小的资源,“坚持一年两次联合行动,聚集士气”是很重要的。👋
2023年7月24日
其他

公开课招募|国际资深导师线下亲授|团队引导法(GFM):掌握促进和建立共识的强大方法(广州10.8~9)

如今,越来越多的团体和组织希望通过“参与”和“共创”,有效激发人们的智慧和潜能,以回应团体面临的复杂问题和挑战,但怎么做才真的可以......这些成了引导者/协作者们、组织内部的管理者们、以参与为核心策略的行动者们,都需要学习的领导力。ToP技术(Technology
2023年7月21日
其他

【报名即将截止】广受好评的参与式培训,体验共创学习,剩少量名额,先到先得(广州8.3~8.6)

善导一直在推动的“协作”,是推动和实现参与的方法论,英文原意中是“让(事情)变得更简单、更有可能”,是一种帮助大家以团队的方式运作,开展有效议事或有效学习的参与技术。在参与式学习工作坊的四天里,我们既是参加者——体验共创学习过程,也在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协作者——探讨协作者如何与参加者进行连结、如何看到参加者的状态和需求、如何创造对话共创的场域,让参加者增长知识、提升自信和能力。点击视频,带你3分钟快速了解参与式学习教学现场👆๑
2023年7月18日
其他

【重磅福利】善导喊你回来学习和复训啦,即日享最低优惠价!

展展:抱歉,善导目前还没有复训的支持计划呢....
2023年7月17日
其他

案例详解:运用引导与系统思考,促进对话并解决复杂问题 | 跨组织合作专题

编者按:如今,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快速变化的时代。大大小小的组织和团体所面临的挑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共创会,作为一种强大的协作方式也越发受到关注和重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变化和需求。共创会能增进彼此理解、拓宽整体性的视角、找寻兼容并包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以及增进拥有感和责任感。尤其在“跨组织合作”的联合行动中,共创会可能提供关键的对话机会,以促成合作的落地。在“跨组织合作”这个专题中,我们将陆续分享一些关于共创工作坊的案例。上期专题回顾:《想落地先共创!带你了解完整共创会的七大流程》本文内容转载自以专业引导技术(Facilitation)为核心的公司Open
2023年7月14日
其他

13个让对话与合作更有效的工具方法 | 跨组织合作专题

导读:善导作为一个起步于志愿运动及自组织、深耕于团体/组织发展及跨组织合作的支持型组织,多年来关注“跨组织合作”这个议题,也就是在一个多元主体的集合关系中开展一个有计划的变革,从而达成一些超越单个组织或个人能力能够达成的结果的行动。而我们可以如何掌握这种跨组织合作的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之前的#协作式领导力
2023年7月11日
其他

【早鸟今日截止】协作基础|今年最后一场!共创体验参与式学习(广州8.3~8.6)

善导一直在推动的“协作”,是推动和实现参与的方法论,英文原意中是“让(事情)变得更简单、更有可能”,是一种帮助大家以团队的方式运作,开展有效议事或有效学习的参与技术。在参与式学习工作坊的四天里,我们既是参加者——体验共创学习过程,也在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协作者——探讨协作者如何与参加者进行连结、如何看到参加者的状态和需求、如何创造对话共创的场域,让参加者增长知识、提升自信和能力。点击视频,带你3分钟快速了解参与式学习教学现场👆๑
2023年7月10日
其他

【早鸟最后4天】协作基础|今年最后一场!一起来参与式学习(广州8.3~8.6)

善导一直在推动的“协作”,是推动和实现参与的方法论,英文原意中是“让(事情)变得更简单、更有可能”,是一种帮助大家以团队的方式运作,开展有效议事或有效学习的参与技术。在参与式学习工作坊的四天里,我们既是参加者——体验共创学习过程,也在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协作者——探讨协作者如何与参加者进行连结、如何看到参加者的状态和需求、如何创造对话共创的场域,让参加者增长知识、提升自信和能力。点击视频,带你3分钟快速了解参与式学习教学现场👆๑
2023年7月6日
其他

跨组织合作,我们可以从零盟身上学到什么? | 专题

导读:社会问题正在变得愈加复杂和快速变化,越来越多公益组织已经意识到必须要打破组织间的藩篱,在一些议题或地区范围开始探索共同的行动。然而由于缺少跨组织合作的知识、工具和经验,再加上能力和资源的不稳定,我国公益领域内跨组织合作的成功案例比较有限,大多还处于观望、尝试的萌芽阶段。基于此,善导希望通过梳理一系列不同类型跨组织合作案例(如关注不同议题、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案例),将阻碍/推进公益组织间合作的“黑匣子”打开,得出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或教训,让前进者更加有力,让后来者减少试错成本。本篇是第一篇:零废弃公益联盟,特别专访与其进行了多年深度合作的善导联合创始人及协作者Heaven来与大家进行对话分享。名称:零废弃公益联盟(以下简称“零盟”)成立时间:零盟成立于2011年,2021年在新战略下正式更名为零废弃公益联盟。它是由国内关注垃圾议题的机构和个人共同发起的非营利的行动与项目合作平台,致力于促进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公众及社会组织等各界在垃圾治理过程中的沟通与合作,推动中国垃圾管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正向发展。缘起:2011年10月29-30日,中国关注垃圾议题的环保组织在广州举办“2025零废弃行动工作坊”,经历了这次广州会议,中国关注垃圾议题的环保行动者的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此次活动的一个结果就是部分与会者决定共同发起“零废弃联盟”。使命(2022年-2024年):汇聚民间智慧力量,搭建多方对话平台,共同回应中国垃圾管理的关键问题,推进多元共治,为垃圾治理现代化创造独特价值。🔗
2023年6月30日
其他

探索对话的力量,成为一名对话带领者/推动者|对话力工作坊回顾

什么是对话?英文中的「Dialogue」来源于希腊字母「dia」,意为穿透;「logue」的意思是「字」或者「意义」,也就是「穿透字面」的意思。对话就是一群人在一起互相了解,在彼此的差异中建立互信,通过谈话产生正面的结果。当我们用看似简单的共情回应彼此,让对方也听见我们所说的话,就能够突破自身的局限,并且会发现自己说的并不是「你或我」,而是「你和我」,是一个跨越自我并与他人联结的过程。这些发生在对话中的行为,源自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对话力:化冲突为合作的神奇力量》在2023年6月17日~6月18日,由善导公益发展主办的对话力工作坊广州站顺利开启,15位伙伴线下齐聚,带着不同的议题和实践背景、怀抱着对“对话”的不同疑问,共同进行了两天的沉浸式学习和讨论。在这两天里,参加者们相互接纳、敞开自身,共同探索了作为对话者需具备的能力和意识,尝试着通过设计提问来促进对话,感知并参与工作坊中每一个流动、打开的对话。在协作者Heaven、谭丽和助教龙珊的带领下,伙伴们携手深入了解如何带领结构性的对话。最后,大家怀揣着将对话应用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中的憧憬,挥手告别、投身实践。接下来,一起回顾工作坊中的精彩瞬间:▲第一天,大家通过空间游走、围坐探讨学习的期待,互相认识、建立连接。▲“你如何理解对话?”关于对话和聆听的观点,现场不断迸发。▲“左手栏”练习和“推论的阶梯”,让我们看见滤镜的存在,一起探寻隐藏在对话后的假设。▲大组分享:对话者需要有什么能力?顺利开展的对话有什么共性?▲对话三要素与焦点讨论法的案例共学——针对“明确未来教育趋势”相关对话的设计。伙伴反馈“对话力工作坊让我看到了自己在过往的对话中的模式,比如害怕和回避冲突,害怕被拒绝等等,让我看到了明晰自己的主张还需要做到说出自己的假设。”——晓桔“这两天的工作坊让我对对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对话中要允许矛盾浮出来,去悬挂自己的假设,全身心的投入去倾听去同理,真诚的去做出信息反馈。在推论阶梯和左手栏练习的部分,让我意识到了在过往对话中我们通常会受到认知偏见的影响,悬挂假设,让我们顺着梯子向下走也许能看到更真实的客观事实,再次往上爬楼梯的时候,我们的行动也会更有效。在结构式提问的学习里,让我收获了作为一个对话带领者/推动者,我们可以更高效更舒服地去设计问题,促进对话的发生,在一次次的和小组伙伴之间的练习交流,让我对对话的发生有了感知,也更近一步认识了真诚的同伴们。”——莉雅“对话力工作坊让我更理解自己的对话模式,我会提醒自己思考:作为对话者怎么促成对话的发生。”——梦瑶“才发现当我们说别人是一堵墙时,自己也常常变成一堵墙。想打破墙,首先自己不要做一堵墙,勇于做那个发起对话的人。这次的工作坊还让我觉察到自己的逃避和攻击模式,要么躲开,要么对抗,却没想过用探询,好奇地去问问对方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下次我会提醒自己要注意这一点。”——美红“这次工作坊,我有来自于共同学习的伙伴们、来自知识的两方面收获。从伙伴们身上,通过聆听伙伴们的分享,我在这个场域中获得了一种能量流动的支持感。在知识方面,我开始理解对话不仅发生在两个人之间,它是一群人共同思考的艺术;不是任何一场交流都叫对话,对话、讨论、辩论三者之间有着很明显的差别;左手栏练习这个工具,让我更加知道怎么理解自己与理解他人;推论的阶梯有难度,需要多多练习,但是能帮助到我拥有整全的视角去看见一个观点、信念的形成。”——成香🌈近期善导课程招募-End-👏
2023年6月29日
其他

【最后四天冲刺】预报名享优惠,善导公益发展2023下半年课表一览

🔎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
2023年6月26日
其他

协作基础|今年最后一场!一起来参与式学习(广州8.3~8.6)

善导一直在推动的“协作”,是推动和实现参与的方法论,英文原意中是“让(事情)变得更简单、更有可能”,是一种帮助大家以团队的方式运作,开展有效议事或有效学习的参与技术。在参与式学习工作坊的四天里,我们既是参加者——体验共创学习过程,也在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协作者——探讨协作者如何与参加者进行连结、如何看到参加者的状态和需求、如何创造对话共创的场域,让参加者增长知识、提升自信和能力。点击视频,带你3分钟快速了解参与式学习教学现场👆๑
2023年6月21日
其他

预报名享优惠,善导公益发展2023下半年课表来啦!

🔎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
2023年6月19日
其他

【名额将满,先到先得】《领导的勇气》:传奇的书和传奇的读书会报名

个章节主题中探索和实践个人的领导力这本书代表了在社区和组织发展领域耕耘五十多年的ICA的核心信念——开发并相信自己内在的智慧。资深引导师Mark
2023年6月19日
其他

预报名享优惠,善导2023下半年课表来啦!

🔎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点击图片跳转链接获取往年课程更多详情🔒
2023年6月16日
其他

乡村儿童美育网络:合作是如何发生与促成的? | 对话实验室跨组织合作专题

背景回顾对话实验室旨在创造一个让对话发生的场域,让关心同一件事的相关方得以进行自发性的共同思考,从而透过有效对话达成更深入的相互理解、形成整体的感知,促进互助与合作。2022年,我们开展了社群运营系列专题空中对话:“社群工作者对对碰:连接的道与术”。2023年,我们将开启一个新的专题:跨组织合作系列。我们将陆续邀请国内跨组织合作的践行者、推动者以及协作者对谈,揭开合作这个“黑盒子”。5月17日,作为本专题第二期,我们将接触到一个新的领域——美育。“美育”在过去几年内冉冉升起,吸引到越来越多公益界和其它领域伙伴的关注。目前已有一些行动者关注到了乡村儿童的“美育”并因此走到了一起,在过去几年间形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网络——乡村儿童美育网络,善导有幸经历和见证了其中一些过程的发生。所以,此次特别邀请到了乡村儿童美育网络的总协调人、浙江致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杨国琼,来分享美育网络在成立的三年里推动合作的经验。参与本次对话的伙伴,还有龚瑜(新艺动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理事长、美育网络第一&二届执委代表);杨建(壹基金儿童服务部主任、美育网络第二届执委代表);璐瑶(巴别梦想家创始人)和田倩(零废弃公益联盟秘书长),本次活动主持人为善导的陈志君(大头)。本文为活动精彩内容一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扫码识别海报,跳转善导公益发展视频号获取全程直播回放。上期回顾:《聊聊零盟十年行动网络成效和遗憾》为什么选择跨组织合作?2019年12月,致朴基金会与国内7家关注乡村儿童美育工作的公益组织联合发起乡村儿童美育网络。旨在通过网络机构的协作与联合行动,共同促成乡村儿童美育实践的专业发展与资源整合,并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发声,传播美育理念,促进公众参与,倡导一个更加有利于乡村儿童美育发展的生态环境。关于乡村儿童美育网络的发起缘自2019年6月的一次研讨会。当时,致朴正在实施乡村儿童美育项目,经过独自探索近三年,致朴了解到领域内的从事这项工作的机构并不多,希望寻找到更多伙伴。于是借着在浙江衢州举办项目课程展的机会,邀请了从事类似工作的同行参观,并一同研讨,最终通过各种搜索和朋友推荐找到了14家在做美育的机构前来参加。在后续跟这些机构的持续交流中,致朴发现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谈清楚,而伙伴们也有意愿继续交流。于是在10月份又举办了一次美育课程研讨会,但这一次不希望只由致朴一家发起,而是希望更多机构参与。因此,致朴联合了4家机构共同策划,邀请了20多个机构、40位伙伴参与第二次研讨会。研讨会结束后,致朴又主动去寻找在会上特别积极、特别愿意参与的伙伴一同讨论,看看是否有可能通过跨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乡村儿童美育工作的发展。所以一开始,致朴并没有计划去发起一个网络或推动跨组织合作,只是本着分享和交流的初衷,希望能够聚集更多的人一起探讨乡村儿童美育的发展。2019年12月,经历半年多的讨论,最后大家在杭州的会议上确定了共同发起乡村儿童美育网络。发起机构除了第二次研讨会的5家共创机构以外,又另外邀约了4家机构来到杭州,共同商讨乡村儿童美育网络的成立。在考虑发起机构的数量时,只有5家机构会显得力量比较单薄,所以又邀请了几家美育理念相近但优势互补的伙伴,但数量控制不超过10家,以免出现协商困难。最终在杭州会议上确定了9家机构作为共同发起机构,并就网络的名称,美育的理念、网络的特质、底线原则以及相互关系等问题达成了最基本的共识,并制定了最简单的决策机制,即2/3以上同意即通过,同时明确了发起机构的权力和责任。一开始,美育网络按照一个组织的运作方式和角色职责,给9家发起机构的参会代表每个人都分配了1个岗位角色,还起了一些好玩可爱的名字,例如总协调人叫小叮当,学习官叫一休哥,负责传播的小伙伴就叫可达鸭……这是一个很早期的自组织状态,但很快发现这样分工很难实施。于是在2020年5月的千岛湖会议上开始实行执委会的工作机制,并在2021年3月的武汉会议上,把岗位职责的工作机制修改为项目制。组织形态从最开始的紧密结合,过渡到松散轻便地进行项目合作。在项目制中成员们各自分工,一段时间后,大家认为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联合的影响力,因而在2021年10月广州帽峰山会议上集体决定合力举办美育论坛。到了22年6月的时候,美育网络有了第一个全职岗位。关于是否要设立全职工作团队,成员们请教了全国自然教育网络,还有零盟的经验,发现他们都是在网络发展了几年以后才设立的全职团队。随着美育网络的发展,成员们也发现仅仅依靠发起机构以自愿方式投入长期工作会比较困难,加之一些资助方因为美育网络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希望寻求合作,提供了一部分人员经费,于是美育网络在22年6月招聘了第一位全职,统筹美育论坛的准备工作。关于美育网络的愿景及目标,其实一开始是从发起机构自己的需求出发的。在网络的发起阶段,大家一起讨论每家机构和个人参与动力和需求。这是成立网络的一个很大的初衷,就是发起机构都认为自己非常需要学习,同时希望聚在一起更好地互相学习,去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能力。回到乡村儿童美育公益行动要聚焦解决的问题上,大家一直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感知美育网络的目标与定位,并动态调整。总的来说,美育网络过去三年的工作主要围绕着:专业的发展,联合的发声,资源的整合,行业的研究与交流。期间召集领域中的机构和同伴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不断了解其他的伙伴们在做什么,找到有意愿和有能力一起合作的人。跨组织合作的挣扎及成功经验分享美育网络之所以能够顺利运行,第一,也就是最基本的就是成员们对美育的使命愿景和理念是有共识的,在本质上,成员们是一个价值共同体。可能平时会因为做事方式的不同或情绪产生冲突,但因为有底层的共识,事情依然可以继续完成。第二,成员们以项目组形式开展行动,不需要所有人的同意和共识,相对轻便,只要有一两家机构有意愿去做这个事情、觉得有价值,就可以先做起来。第三,在必要的时候选择集中力量办大事,发出更大的声音,从而影响相关方和获得关注。第四,加入专职岗位,统筹集体的力量,形成合力。第五,在美育网络会议上,协作者的加入非常重要。因为它带来的是去中心化的讨论方式,会议不会由某一个机构主导,所有成员共享权力,共同创造场域。第六,坚持每年线下会议,对工作方式进行内部的反思和迭代,同时建立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通常会议会选择在一些让人放松的场地,例如有次在千岛湖开会,还在会议间隙安排大家一起玩了皮划艇。在安排会议的同时为大家提供更多的空间,让成员之间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有助于建立关系。第七,保持开放性。网络是一个开放的而非封闭的状态,不仅仅是发起机构,任何人都有机会参与。需要强调一点,“协作”和“对话”对于跨组织合作来说有很大的价值。合作的本质是一种共创,这个共创有两个方面:一是创造新事物。在这三年里,成员们一起做了很多不一定在自己机构业务范围内的事情,但因为感觉到有需求便一起去做;二是共同创造了一种关系、一种文化或结构,一种机制。而在共创的过程中,需要对话。无论机构的大小、资金多少、人员数量或影响力如何,成员们是平等的,在现场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需要看见每一个机构和每一个人,看见不同人的不同之处,看见多元,看见各自不同的诉求等等。而当每个人的需求和想法被看见后,有时就会产生一些冲突和张力。这时,我们需要少数服从多数吗?需要牺牲一部分人去照顾更多人的利益吗?还是说,我们可以找到能够整合多方利益和诉求的第三条路。“协作”和“对话”的引入恰好可以帮助找到可能的第三种方法,帮助成员们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和文化,一同创造出多赢的局面。现场伙伴部分精彩分享(1)Q:美育网络的其他成员对于参与其中的感受和思考是怎么样的?龚瑜(新艺动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理事长、美育网络第一&二届执委代表):2019年6月的研讨会我是在国琼的邀请下参加的。第一次见面时,我所在的机构在公益领域里还是一个小白菜,只是在美育领域有一些思考。但当我们交流和探讨专业问题时,似乎大家都是第一次进行那样的碰撞和探讨,好像有讲不完的事情。对于我来说,去参与网络推动这件事情,其实没有太多的概念,因为我对这些名词如网络、跨组织合作等都不熟悉,但我能肯定的是,美育这件事情无法一个机构完成,需要与大家共同想象我们在一起可以做什么来支持儿童成长,并改变乡村教育。美育网络的发展过程跟传统艺术创作不同,它不是想好再动手,而是一个随形而塑的过程。因为我没有边界感和固定的概念,所以我可以凭借自己的感知和想象力,去尝试和探索新的事物。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2020年疫情时候,我开始在家里做直播和在线沙龙,直到2021年为止一共做了18期,通过这种方式连接了很多网络伙伴。我觉得这种方式非常重要,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美育网络中来。现在,我们的微信社群有300多位伙伴,有很多都是早期通过沙龙进来的。到了2021年,我在广州会议上被大家安排做美育论坛。虽然我没干过这个事情,但我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去尝试和探索。最让我感到有成就感的是,每一位伙伴都参与到了组织和策划中来,共同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图景。这不是一个负责人干出来的事情,而是搭建了一个场域之后,每一个人在里面共同创造出来的结果。这样的一个画面和图景,让我对网络开始有点兴趣了,觉得有点意思了,能够看到每个人在里面所带来的一种惊喜。杨建(壹基金儿童服务部主任、美育网络第二届执委代表):首先,从我所在的机构来看,壹基金是一个平台性机构,我们最早是从2012年甚至更早就开始在推动跨组织网络建设,这个也是壹基金本身的战略选择和重要方向。我们利用网络平台推动各种议题,比如联合救灾和企业救灾等,同时也有儿童领域。我觉得儿童项目与美育网络比较共性的一个点,就是美育重点在于“育”,“美”只是一个手段。比如说壹基金的壹乐园项目,我们也有让音体(音乐和体育)成为我们的工具、手法去帮助或者是支持儿童更加全面快乐地成长,我觉得所有的点都是回归在我们的“育”,“育”里面可能有引导:让儿童成为儿童,但如何让儿童能够成为自己?现有一些主流学科,其实是很难让儿童更好地去成长的。其次,我认为美育是一种非常治愈的事情。我们经常说的“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美育,因为其实每个人心里面都会有那么柔软的一部分,而这一定是跟“美”相关的。“美”的东西很多时候会滋养我们,甚至治愈我们,给予我们内在一些力量。当然它可能有时候是一种形态,比如说一束花,当我们看到这个花会感到很欣慰很开心很平和,后续给予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应对困难挑战的力量,也可能是我们与“美”的接触所积累的能量,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并且认同和愿意投入的事情。壹基金今年有幸加入美育网络,虽然我们已经在跨组织网络方面有了一些联合公益的方法论,但是在美育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听到龚瑜提到过去三年美育网络举办了很多丰富的线上和线下活动,尤其疫情期间线上沙龙和线下论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传统的公益活动可能比较正式或者规矩,但是在论坛中,有一种被打开的感觉,可以释放出内在的能量。我觉得这很有意思,而且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做好这样的事情,让自己做想做的事情,或者在规则或者范围内呈现出自己认为好的、善的东西。(2)Q:美育网络都有哪些特别之处呢?田倩(零废弃公益联盟秘书长):我其实没有想到执委会其实是直接亲自执行的,因为我会认为执委会很忙,精力分配不过来。对比零盟的执委会其实是更多类似像一个顾问或者决策的角色职责,早期我们有一个秘书处单位,主要负责协调工作和组织论坛,还有一些政策建议。到了2016年,我们想要进行专职化转变,于是建立了执委会和专职的秘书处团队。执委会的定位非常明确,主要是支持秘书处的工作并制定方向。璐瑶(巴别梦想家创始人):听完下来我会觉得有些非常妙的地方。例如整个网络是由一些有共性的伙伴们自然生长而成的,他们本身因自身需求和好奇心而聚集在一起,然后通过一起开个会聊一聊,一次会议两次的会议,一步步地识别出共同的需求和目标。比如说我们就是想一起学习,提升一些专业技能,再到明确要做的事情,从最简单的一年开两次会议开始,再到策划一个展览,这些非常非常扎实的共同行动从一开始就触发了网络的生长。而这个自然生长的根基非常好,即使有一些脏活累活,大家还是愿意继续干下去,并且不断吸引更多的伙伴加入,同时承担更多的角色和身份。我听到刚刚国琼谈到美育网络中有很多类似共同体的元素。大家会基于一个共同的领域和目标,共同创造规则、愿景和机制,为成员之间的归属感奠定了基础,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会一直愿意去做这件事。而如何激发或发展成员的认同和归属感?因为每个个体的关系和参与方式都不同,共同体的发展也始于个体。龚瑜则帮我解答了这个问题,她在接到邀请后感受到被接纳和认同,这是一个身份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外因和内因不断地推动着一个人想做更多的事情,网络也在给予成员新的机会,让成员不断深化自己的身份,从而增强凝聚力,这些都特别启发我。(3)Q:如何看待过去三年来美育网络所带来的成效?龚瑜(新艺动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理事长、美育网络第一&二届执委代表):最初,我们只是一个由三个人组成的小机构,那时候只知道自己干自己的事情,不知道别人在干什么,所以我们定位的目标就是让伙伴们彼此看见。现在,通过连接的方式,我们实现了这个目标,大家知道了彼此在整个中国的行动版图中的位置。其实我们最早在聊美育的时候,是不限于视觉艺术的。像壹基金,是做教育的,甚至有的伙伴在做戏剧,我们是在大范围内做美的教育的事情,包括还有一些做自然教育的,例如情意自然教育,他们通过自然在做人的情感建设。我们在慢慢扩大对议题的认知,不只是围绕一个概念,而是在具体的公益行动当中,让别人看见、相信这样去做是可以带来人的变化的。因为美育最终指向的是人的教育,美育的价值在于如何让感性出现,然后协调感性和理性的平衡,让人实现一个完整的状态。随着更多伙伴的加入,议题的内容也不再是封闭的,我们可以面向乡村儿童不同的情境,有效利用当地的人力、物力和环境资源去实现改变。而这个多样性需要更多的伙伴一起耕耘和进行案例呈现,所以连接变得非常重要。像今年我们在做的美育案例行动集,不是为了看多少个成功案例,而是为了看到不同的情境下大家所遇到的困惑,进行真实问题的交流和探讨。杨国琼(乡村儿童美育网络总协调人、浙江致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最近,我发现有机构开始做美育,他们研究并参考了美育网络公众号上的所有案例经验,并把它们整理了出来。我们做了很多这样的知识整理工作,包括把沙龙、研讨会的成果变成案例放在公众号里面,所以当别的机构想要去做美育的时候,会先去看这个部分,学习其中的经验,我觉得这就是美育网络带来的一个改变。另外一个就是在我们前段时间进行的历史扫描中,我们分析了整个美育领域的发展,会发现美育网络出现之后,激活了这个领域里面的交流互动,吸引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当然我们没有很具体的数据,但是可以感觉到因为美育网络的存在,人们开始关注到这个领域,也让这个领域有更多的学习和交流。包括有发起机构的伙伴也觉得这三年是在跟着美育网络共同成长,美育网络的发展也让它所服务的儿童从中受益。我虽然没有办法评估具体带来了多大的影响,但是美育网络肯定有带来了这些价值。杨建(壹基金儿童服务部主任、美育网络第二届执委代表):我认为网络首先是我们作为行动者的一个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我们本身就是一个价值共同体。在价值共同体的核心里,我们肯定会影响那些有意向或想要参与、关注的人群,吸引更多的利益相关方加入进来。这就好比我们已经在行业或整个社会中把种子种下了。之前可能没有美育网络的概念或形式,但现在已经存在。未来,我们肯定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未来可期。璐瑶(巴别梦想家创始人):我的理解是“美育”原本是大家心目中一个比较偏门的事情。但是有了网络之后,一些草根组织或个人开始尝试做“美育”,他们会感到找到了组织。虽然大家的方式和理念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可以把自己归为“乡村儿童美育网络”这个名称下。这个名称的意义很重要,因为它让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了更强的认同和信心。之前,我偶然参加了一个致朴的小型沙龙(长沙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促使我对美育有了新的认识。以前以为美育只是一门艺术课程,但是通过听取致朴的一些分享和报告,我才发现美育是在为孩子们提供一种美的体验,帮助他们发展自信和独特性,成为更好的人。美育本身具有很高的教育理念价值,通过集合更多的视角、实践和案例,它会变得更有说服力。龚瑜(新艺动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理事长、美育网络第一&二届执委代表):从我的个人角度来看,美育网络强调的是生态式的发展。很多机构都谈到在生态领域中寻找自己的特质和可发展的空间,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新的改变。还有美育这个议题是放在乡村教育的角度去看的。我在长沙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上发现,原本我们把它放在艺术教育角度去看的话,会是一个稀缺资源,但随着我们不断澄清美育的本质和我们所做的事情,大家开始从创造性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可能给教育创新带来了一种新的声音,所以璐瑶在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上才有了那些感受。结语陈志君(大头):非常感谢美育网络的代表和对谈嘉宾,她们很细腻地向我们展示了网络的产生、酝酿和第一个生长期的过程,以及目前让大家愿意继续做得更好的动力因素。“跨组织合作”行动可以采用小步走的方式,从小事情开始慢慢地推进,在实践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一些前进的理由和动力。我认为,人生中很多时候都是要找到对的人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才会让我们觉得值得。希望美育网络能够有进一步的发展,希望下次再见时可以呈现出一些关于合作的新灵感和思考。再此感谢大家~本场直播文字稿整理实习生:铭谣🔗《聊聊零盟十年行动网络成效和遗憾》🔗《如何办好一场议题行动共创会?》🔗《想落地先共创!带你了解完整共创会的七大流程》🔗《合作洽谈必看|五类共创会,让每个组织/网络成为值得拥抱的奇迹》🔗《对话力工作坊|探索对话的力量,助推个人和团体成长(广州6.17-18)》——支持我们——善导十多年来培训了超过2000名各地区/议题的协作者,期待未来联结更多伙伴,共同践行参与、公正、平等、多元、赋权等公益行动者理念。如果您认同我们,诚邀您参与每月小额捐赠计划,您的支持将帮助我们未来更好地发展和陪伴协作者社群伙伴、催生本土知识和前沿实践、支持资源稀缺的协作者学习与行动。
2023年6月14日
其他

带上《领导的勇气》,开启领导力探索之旅|线上读书会招募

iUniverse网站单独购买中文电子版。网站链接:https://www.iuniverse.com/en读书会退费规则:6月20日
2023年6月9日
其他

对话力工作坊|探索对话的力量,助推个人和团体成长(广州6.17-18)

探索作为对话者需具备的能力和意识;掌握通过提问的设计促进对话的能力;对流动、打开的对话有所感知;探索和了解如何带领结构性的对话。工作场域和以下有关——需要与不同利益相关方展开对话,通过共同探讨社会问题和解决方案。在合作关系中,期待更好地激发彼此的想象力,共同为实现愿景和目标制定有效的行动计划。希望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促进参与者发挥想象力,挖掘深层次的矛盾,并共同创造未来愿景。需要与不同合作方进行有效沟通,促使各方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激发积极性,并达成共识,从而共同创造价值和解决问题。图片说明:过往善导对话实验室的青年公众对话线下活动合照有以下个人需求——对公共性问题有探索和探讨的意愿;对协作有一定的基础了解,需要实践的机会和空间;有意愿学习对话(自己作为对话者及对话带领者),未来会实践公共话题的带领;⏰
2023年5月26日
其他

深度自然体验工作坊| 与自然重新连结,看自己看万物 (6月广州)

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我们懂得,自然万物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如同血脉将人类紧紧相连。人类没有编织生命的脉络,只是这脉络中的一缕青丝。我们对生命脉络所作出的一切,最终都会回馈给我们自己。——《西雅图酋长的宣言》点开视频,感受过往工作坊自然场域↑🍃
2023年5月23日
其他

合作洽谈必看|五类共创会,让每个组织/网络成为值得拥抱的奇迹

你,喜欢开会吗?对于很多人来说,开会是一件无聊、浪费时间的事情,特别是当会议效率低下,讨论无头无尾,让人疲惫不堪时,更是令人沮丧。但实际上,开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集体活动,可以帮助团队成员协同工作,制定出正确的方针和决策,关键在于让会议变得高效,让参与者能够积极参与并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以上,是善导在多年的深入组织/网络服务实践积累中,被问的最多的问题,而这些难题正是组织/网络发展或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想要实现组织/网络的发展或转型,通过「共同探索底层的问题」、「找到真正的障碍」、「激发团队改变的动力」、「形成深层的行动」一系列改变,可以给团队的成功、团队的绩效目标达成以及组织/网络能力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组织/网络在各自真实场景中遇到的相似问题和困扰,善导五大共创会/工作坊应运而生~
2023年5月23日
其他

如何办好一场议题行动共创会?| 跨组织合作专题

编者按:如今,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快速变化的时代。大大小小的组织和团体所面临的挑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共创会,作为一种强大的协作方式也越发受到关注和重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变化和需求。共创会能增进彼此理解、拓宽整体性的视角、找寻兼容并包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以及增进拥有感和责任感。本文尝试和大家回顾过往善导所承办的一次“可持续社区”议题共创会协作的设计与带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共创会,分享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思考,并在实践中应用,同时解锁“跨组织合作”“跨领域合作”的更多奥秘。文末更有本次共创会带领指引说明手册的资料下载,欢迎取阅。2018
2023年5月8日
其他

聊聊零盟十年行动网络成效和遗憾 | 对话实验室跨组织合作专题

背景回顾对话实验室旨在创造一个让对话发生的场域,让关心同一件事的相关方得以进行自发性的共同思考,从而透过有效对话达成更深入的相互理解、形成整体的感知,促进互助与合作。2022年,我们开展了社群运营系列专题空中对话:“社群工作者对对碰:连接的道与术”。2023年,我们将开启一个新的专题:跨组织合作系列。我们将陆续邀请国内跨组织合作的践行者、推动者以及协作者对谈,揭开合作这个“黑盒子”。4月4日,作为本专题首期,我们邀请到专注于国内垃圾管理的行动网络——零废弃公益联盟协调人田倩,分享上百个公益组织是如何凝聚在一起共同推动中国垃圾管理状况改善的。参与对话的还有千禾公益基金会的项目官员梁海荣、捡拾中国的负责人王子人、以及善导的联合创始人洪图(Heaven)、陈志君(大头)。本文为活动精彩内容一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扫码识别海报获取全程直播回放。为什么选择跨组织合作?零盟的缘起是在
2023年4月12日
其他

木棉花开季,成长正当时 | 广州参与式学习协作基础工作坊回顾

图片说明:广州参与式学习工作坊学员们共创词云图3月16-19日,街道边的木棉花盛放,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来到广州,参加为期四天的“参与式学习”工作坊。此次工作坊满员开班,不仅包括一众公益从业人员、一线社工、项目管理人员、还有很多从事不同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在参与式学习工作坊的四天里,我们既是参加者——体验共创学习过程,也在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协作者——探讨协作者如何与参加者进行连结、如何看到参加者的状态和需求、如何创造对话共创的场域,让参加者增长知识、提升自信和能力。点开上方视频,感受现场氛围
2023年3月30日
其他

面向所有人的线上读书会 ——《对话力:化冲突为合作的神奇力量》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广州环市中路支行备注说明:线上对话力读书会费用第三步:发送成功付款截图到客服展展,即可应邀进入此次活动群。05.对话带领
2023年3月2日
其他

提升对话力,促进公益阅读领域集体思考与行动|线上对话力工作坊招募

作为公益领域的协作者,善导过去多年致力于运用“协作”(Facilitation)等团体推动的技术推动组织、社群和社区形成有效共识来促成改变。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在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内,合作才能共同解决复杂问题,通过有效的“对话”才能开启持久的合作。长期深耕儿童阅读推广领域资助及发展的心和公益基金会(下称:心和)认为:教育的本质即是对话,好的教育的发生需要高质量的对话,而高水平的对话力是需要“刻意练习”的。一个领域的共学共建,更是离不开高品质的对话,儿童阅读推广公益领域已经进入“专业深度”的2.0阶段,唯有更多懂阅读的协作者才能促成高质量、有深度、有行动的对话。过去两年中,善导对话实验室与持续合作,透过策划和开好“行业共创会”,支持了议题行动者们开展高质量的对话,形成共同的认知图景和前进方向。(延伸阅读:《共创阅读领域发展图景,“来呗儿村大会”圆满收官》)图:2022年“来呗儿村大会”活动合照【阅读领域x对话实验室】线上对话力工作坊是双方合作的进一步尝试:面向阅读公益领域从业者,基于阅读领域长期对话的目标,致力于领域内对话协作者的培养,助力阅读领域公共问题的持续对话与探讨,同时后续将提供丰厚的奖学金及实践督导支持,进一步推动各方更多的持续性互动。什么是对话?对话是有效参与和集体行动的基础。在流动的对话状态里,人们相互影响和激发,触碰未知的边界,打开原有思维的局限,并形成共同的思考和理解。不仅有机会分享自己的观点,也能倾听到他人的观点。对话不仅仅是围绕着中心和产出的讨论,好的对话,常常也打破理性的思考,让我们心脑并用,让直觉浮现,抓住那些之前可能无法看到的灵光一现,打破我们思维的盲点和固有模式。我们日常中大多数的交谈只停留在信息和观点的交换,行动领域中有质量的集体对话也难得发生。如何发展自己的状态和能力、促进人和人之间、不同团体之间的交流和发展共同理解,正是本次对话力工作坊想要和伙伴们去探索的。你可以通过本次工作坊详细了解关于“对话”的心法和技巧,让不同的个体思考相互激荡,让集体的智慧浮现,从而促进改变的发生。🌍学习目标💬
2023年2月24日
其他

让我们发起对话,来聊聊那些共同关心的话题吧!

引言:一直以来,对话实验室的愿景是发展一个可持续的对话实践者社区:探讨那些我们共同关心、与我们都相关的话题。所有与这个愿景有联结、感觉被召唤并愿意一起践行的伙伴,均可成为我们的“对话召集人”,参与共建。在对话实践者社区中,对话召集人可以根据实践的对话场景中所沉淀的经验,输出对话案例、工具/流程,被更多人所借鉴和使用。用内容进行社区贡献的同时,也能通过社区的赋能实现个人成长。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对话召集人所贡献的内容,帮助更多对话实践者在开展对话实践中取得进步,与社区共同发展,实现社区共建。就像你对“对话实验室”项目充满期待和好奇一样,项目组也对你充满期待,我们相信,每个加入对话召集人行列的伙伴,都可以带来独特的色彩。图片说明:对话实验室品牌部分周边一览下面是一份对话召集人邀约说明,请仔细阅读。本邀约适用于关注“对话”,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对话,并期待在“对话”实践中成长的伙伴。无论你是谁,都期待你的关注和建议!📖
2022年12月21日
其他

合作洽谈必看|善导能为组织提供的五大服务

内容编辑:善导组织服务部视觉插图:长歌照片来自: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湖畔魔豆“养育未来”团队、万科公益基金会等合作伙伴-End-👏
2022年11月11日
其他

对话实验室的行动历程回顾丨对话实验室经验集下篇

目录1对话实验室介绍对话实验室是什么对话实验室做什么2我们已经开启的尝试开展主题对话实践发展对话召集人社群,支持行动开展《对话力》线上读书会知识生产开展个人对话力工作坊3展望和邀约阶段性回顾和展望行动邀约对话实验室是什么💬基于探索和推广对话的愿望,2021
2022年9月27日
其他

“对话”相关主题书单推介一览丨对话实验室经验集

Fellow)。她具有哥本哈根商学院国际商务与金融的硕士学位。从2001年起,一直教授有关主持有意义的和战略性对话艺术的课程。科琳·马格纳(Colleen
2022年9月20日
其他

「对话」是我们撬动改变的支点丨对话实验室经验集正式发布

🔗“对话”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它?丨对话实验室经验集上篇对话实验室的行动历程回顾丨对话实验室经验集下篇“对话”相关主题书单推介一览丨对话实验室经验集-End-👏
2022年9月5日
其他

对话实验室的行动历程回顾丨对话实验室经验集下篇

目录1对话实验室介绍对话实验室是什么对话实验室做什么2我们已经开启的尝试开展主题对话实践发展对话召集人社群,支持行动开展《对话力》线上读书会知识生产开展个人对话力工作坊3展望和邀约阶段性回顾和展望行动邀约对话实验室是什么💬基于探索和推广对话的愿望,2021
2022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