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运用系统思考推动跨领域合作? | 对话实验室跨组织合作专题

对话实验室 善导公益发展
2024-08-23


背景回顾

对话实验室旨在创造一个让对话发生的场域,让关心同一件事的相关方得以进行自发性的共同思考,从而透过有效对话达成更深入的相互理解、形成整体的感知,促进互助与合作。


2022年,我们开展了社群运营系列专题空中对话:“社群工作者对对碰:连接的道与术”。2023年,我们将开启一个新的专题:跨组织合作系列。我们将陆续邀请国内跨组织合作的践行者、推动者以及协作者对谈,揭开合作这个“黑盒子”。


10月24日,作为空中对话的最后一期,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亚洲资深专业引导师黄意钧(Ivan Huang),分享其长期结合系统思考协助跨组织、跨领域利害相关方的经验,同时帮助我们从一个更系统的角度去看待不同领域的议题工作。
参与本次对话的伙伴,还有种子(麦田计划联合发起人)、谭丽(哆悉哒阅读对话工作室创始人)和陈志君(善导公益发展总干事),活动主持人为善导的Heaven。
本文为活动精彩内容一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扫码识别海报,跳转或移步善导公益发展视频号账号主页获取全程直播回放。(上期回顾:🔗 《牧民发展组织经验分享:如何走好合作化道路》




为什么跨领域议题的解决

需要协作/引导?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跨领域议题的两大特性——

1、复杂与模糊度高。其规模范畴通常比较大,牵涉到多种的因素,也充满许多未知与灰色地带。因为通常跨领域议题都是我们过去所不熟悉的,并不会有一个专家了解全貌。

2、牵涉多个利害相关方。而且这些利害相关方,每一位都主要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认识议题。

因为每个人的认知范围是有限的,所以同样地不会有一个人能够了解议题全貌,通常需要多方的支持与合作才能获得进展。

跨领域议题的问题解决,通常不在单一组织的管辖范围内,它需要多方的合作一起推动,才能够有顺利的进展。

而协作恰恰可以推动跨领域议题的问题解决,包括但不限于——

1、汇整观点:透过流程的设计,让跨领域的利害相关方把自己的观点分享出来,把他们对于议题的想法汇总在一起。

2、促进交流与激荡:让彼此的想法碰撞,获得新的火花和洞察。

3、寻求支持:正如前面提到的,议题工作其实是没办法只靠某一个组织直接推动的,它需要不同的利害相关方的支持。如果协作/引导的过程能让大家有一个好的体验,那基本上大家对于议题后续推动的支持程度就会比较高。

4、促进合作能够增加合作的可能性。

5、建立关系:让不同利害相关方互相了解和熟悉,特别是如果相处已久,产生了一些复杂的积怨的情况下,一旦提供比较正面积极的互动机会,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更好的关系,同时也能让他们在未来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合作去解决更难的问题。

6、促进学习:不同的利害相关方通过协作/引导的过程,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了解议题,从而对议题有着更深入和全面的学习。





运用协作推动

跨领域合作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

沼气能源产业化工作坊

2020年9月~10月期间,黄意钧(Ivan Huang)和引导师好友曾士民(Eric)接到在台湾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非营利组织——循环台湾基金会的邀请,协助设计并引导两场“沼气能源产业化工作坊”,并且将基金会的研究成果以及过往工作坊的产出绘制成系统图,藉此在工作坊支持参与者运用系统图进行深入讨论。

上图则为在工作坊呈现的沼气能源产业系统图,能够帮助在短时间内让参与者对齐认知,并且也能够帮助参与者把想法表达清楚,让讨论的产出更能够在后续数据整理的时候被使用。

在工作坊最后,基金会倡议总监董敏筑(Esther)表示,知识和信息如果没有经过具体目的性的消化吸收,很容易就变成”线性”的大量输入也大量流出。

通过系统图的使用以及引导工作坊的设计,不同背景参与者的想法输入可以水平(同场次跨组交流)和垂直(不同场次的产出)持续整合累积,让改变系统的杠杆点愈来愈清楚和具体。

而基金会执行长陈惠琳(Shadow)则认为,由于基金会全体成员深刻体认到循环经济是复杂系统,而且都有学习系统思考,所以才能够对这类融入系统思考的工作坊流程给出细致的建议。

因此,Shadow也为这次的合作下了一个结论:

客户也需要教育,有系统思考的观念,才能深度共创!


有关该案例的更多内容,黄意钧(Ivan Huang) 最终整理成《案例详解:运用引导与系统思考,促进对话并解决复杂问题》一文,里面对工作坊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题目详细阅读。


案例二:

亚太社会创新高峰会 社企高阶会议

2019年,一家面向社会企业的顾问公司——社企流,邀请了黄意钧(Ivan Huang)团队协助与台湾社会企业的创业生态圈相关的30到40位不同利害相关方,希望通过工作坊梳理台湾社会企业的发展的情况,包括明确当中的一些机会和挑战,同时引导参与者讨论并思考如何一起推动台湾社会企业的永续发展。

在工作坊之前,团队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访谈,绘制了台湾社会企业的创业生态圈的系统图,然后把它带到了工作坊里面,用图层的方式,一步一步地进行介绍,让参与者们更好地理解和思考。


案例三:

台湾教育资料库整合分析与回馈机制设计工作坊

这个案例主要是在政策设计领域,客户来自台湾的一个教育主管单位,邀请黄意钧(Ivan Huang)团队协助来自学术机构的代表、政策单位的代表、学校教师和资料库管理机构的代表等等利害相关方,整合和分析台湾的教育资料库的数据,以支持未来的数据分析,利用数据推动决策。

工作坊最后,团队引导在场参与者对台湾教育资料库现状形成了共同理解,探讨了整合障碍和解决方案,收集了各方意见,设计了整合分析与回馈的机制框架。

图片说明:该工作坊的部分产出




协作与系统思考

在跨领域议题的具体贡献


这里可以用下图的一张系统图进行总结。研究复杂问题的目的是希望找到解决方案,但是否能够被真正解决,取决于“解决方案的质量”,质量越好就越能促进解决。

了“解决方案的质量”以外,还有另外一个东西叫“众人对于解决方案的共识以及承诺”,也就是说大家的认同度越高,就越有机会一起去推动复杂问题的解决。

还有一个因素会影响到“解决方案的质量”,叫做“对于复杂问题理解的完整性”,是否对议题有充分的理解。

而“众人沟通、思考与学习的质量”也会影响“对于复杂问题理解的完整性”,影响“解决方案的质量”,影响“众人对于解决方案的共识以及承诺”。

在这张系统图中,还需要强调“习惯性防卫的强度”这个因素。如果某些议题本身较为敏感和紧张,存在冲突,那参与者进入互动场景时可能会出现紧张或对立关系,出现"习惯性防卫"。

当这种状态出现时,参与者难以进行沟通、思考与学习,从而难以形成问题的完整理解,因为可能只关注有利信息。同时紧张的情绪也可能导致“解决方案的质量”不高。所以,习惯性防卫强度越高,上述不利影响程度越大。

而引导可以通过有层次的对话,帮助不同的利害相关方相互倾听,降低“习惯性防卫的强度”;另一方面,如果引导的流程有足够的层次,逻辑足够严谨,也会促进“众人沟通、思考与学习的质量”。

另外,系统思考可以帮助整合资讯资源,有利于形成“对于复杂问题理解的完整性”,帮助大家基于系统思考的原则产出一个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可以降低“习惯性防卫的强度”,提升“众人沟通、思考与学习的质量”。

当运用系统图表达各观点时,可以将辩论、竞争模式转变为合作模式,人们不再仅仅关注个人观点,而是共同探索整体问题,降低“习惯性防卫的强度”。




现场部分精彩问答


(1)💬 Q分享中你觉得特别惊喜或有共鸣的地方?

陈志君(大头):通过Ivan所分享的三个案例,我觉得最有共鸣的是协作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经验。因为这三个案例都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协作实践的具体过程,这与过去案例的描述层面不同,协作需要在短时间内浓缩和传达大量复杂信息。还有“习惯性防卫的强度”这一点,也是协作实践常遇到的一个挑战。

谭丽:今天的案例分享让我们了解到系统图不一定在现场与大家一起构建,更可以是事前准备好后呈现给参与者。能让参加者看到是怎么把一些线性的观点和判断变成一个动态的,可以在现场感知那个过程,就像进行模拟,给人真实的感受,在应用层面带给我很大的惊喜。

种子由于之前我没有学习过系统图,所以第一次见到系统图给我很大的震撼。还有关于协作与系统思考在跨领域议题的具体贡献的那张图,让我感觉到在处理复杂议题时,协作者自身的系统思维能力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在引导其他人将想法和逻辑依次阐述清楚时,其实也是在调动和培养参与者的系统思考能力。

(2)💬 Q通常会有一些议题主要推动者,对于长期路线和推进方案可能没有明晰的思路,会期待协作者提供相关建议。但因为协作者本身不是领域内的专家,所以协作者是否需要学习更多议题的知识,使得可以成为顾问的角色?又或是保持自身的角色立场?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我们的位置?

黄意钧(Ivan Huang):今晚直播可能会有人是首次接触协作,在这里解释一下“要形成什么样的结论”,“形成结论”并不是指最后会议必须得出一个统一答案。

假设客户想要针对政策的推动需要收集建议,我会先询问是针对政策的什么?在哪些方面搜集建议?具体的建议我是不知道的,是需要等参与者讨论完之后才能了解,因为毕竟不是诱导参与者达成预设结论。

又或者说我们今天是想帮助客户制定一个推动议题的策略。那这个策略应该要包含哪些组成部分?比如应包含时间表、阶段性目标、关键举措、具体步骤以及负责人设置等。作为引导者,其实是需要帮助客户去思考的,当然最后还是需要客户认可,也就是说这个东西他们是可以后续拿去用的。

在阐述需要形成的结论时,我们不应决定具体内容,只需帮助客户初步勾画产出的可能的框架结构,具体的内容应由现场参与者通过讨论共同确定。

还有所提到的保持角色中立性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主要看那个张力所带来的风险,比方说如果是担心自己知道的不够多,担心自己的看法可能存在偏差,那我就要确保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跟客户是有过充分交流的,请他们不要把我说的话当成所谓的权威,这只是我过去经验的一个看法,我也会很希望获得他们的反馈,一起决定产出会是什么样子,这也是所谓的平等对话。

然后前面我提到的在工作坊之前戴着引导者的帽子,其实意思并不是说我在那个过程进行引导,而是说作为一个引导者需要设计流程,需要知道一些背景和一些参数的设定,需要在事前的筹备会议里获得这些资讯,然后大概初步思考流程,用这个流程去跟客户进行讨论。

只有这些时候我才会戴着引导者的帽子,并不是在跟客户开会的时候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因为我并没有在引导那个会议,会议基本上是我跟客户在以一个比较对等的方式和地位进行讨论。

所以对我来讲不太会有那种张力。那会不会有客户其实对议题没有什么想法,可是ta又很强势,一直去驳斥我的想法?但这种情况我还没有遇过,如果之后遇到,我再跟大家讲我是怎么面对的。

图片说明:系统思考入门书推荐《第五项修炼》

(3)💬 Q:系统思考等于系统图吗?协作者如果不熟悉系统思考,有可能去引导大家做系统思考吗?

黄意钧(Ivan Huang):首先我觉得系统思考并不等同于系统思考图。系统思考图只是系统思考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对于系统思考的功力会要求比较高。但其实还有其它的一些概念,可以去帮助我们用比较系统的观点去做思考,使用门槛也会比较低。

如果不懂得系统思考,能够让大家产生系统思考吗?我目前的回答是比较难,我们作为引导者,主要是通过流程的设计,还有一些问题设计去引发大家思考,如果我们需要引发大家的系统思考。那么当初在设计这些问题和流程的时候,就要基于系统思考。

但也不是一定要会系统思考才可以引导,前面有提到还有其它的一些低门槛使用方式。如果当我们熟悉或掌握了系统思考,比方说有些人可能学会了系统基模,或者至少知道所谓的良性循环、恶性循环之类的,同时对引导也蛮熟悉,那可以思考一下,挑战一下自己,在工作坊中运用系统基模、良性循环、恶性循环的概念让大家针对议题进行讨论,这时候其实就不需要画出系统图。

那什么时候用到系统图?如果资讯很复杂,而且在这个议题里面很明显牵涉到某一个系统的运作,例如前面说到的产业系统、社会企业创业生态圈、或者一个公司组织的运作方式、供应链等等,我可能就会考虑使用系统图。因为系统图整合资讯的能力是比较强的。

但在一些情境之下,即便议题有一个很明显的系统存在,但也不代表我会一开始就使用系统图,我会看看目前利害相关方之间的张力程度有多高,能否坐下来好好谈?如果大家准备程度够高的话,那我可能直接就使用系统图了。

如果准备度没那么高,我反而会觉得他们可能需要先进行一些其它的对话,而不会一下子让大家进入系统图,先请大家聊一聊对议题现况的看法,担忧是什么之类的,还有如果接下来把议题整合成系统图,大家觉得有哪些元素,有哪些影响的因素是一定要画进去的,最终收集不同的观点,把这些想法画进系统图。

图片说明:系统思考入门书推荐《如何系统思考》

(4)💬 Q:作为协作者,我们在推动合作解决问题时,除了需要掌握协作技能外,还需要哪些特质或能力?

黄意钧(Ivan Huang):我们对于运用引导的情境本身需要有更多的理解,比方说如果推动某些社会一体的改变,那除了引导本身之外,我们可能需要有变革管理相关的一些知识,一些概念,了解不同的议题该如何铺陈,怎么处理与不同的利害相关方的关系。这些我们都需要协助主办单位/客户去思考。

如果协助的对象是政府单位,而通常政府单位有义务对大众交代,发布新闻媒体,那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在流程的设定中,思考哪些东西是可以让政府单位跟大众交代的,需要同时思考场外的事情。

如果是一个关于参与式的政策设计的话,那除了开展工作坊的一些方法,我们可能也需要知道一些不同意见收集的方法,例如不同的调研方法。如果我们自己不会,那可能就需要跟相关专家合作。虽然引导与系统思考可以被应用在很多领域,但不代表问题的解决只需要引导和系统思考,还需要与其它领域的专家进行合作。

种子:从我的角度来讲,当进入一个议题里面的时候,需要快速地了解议题相对完整的概貌,虽然并不一定产生深的理解,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开展工作。

谭丽:我觉得可能得回到议题,看清楚议题要推动的是什么。比如说有关问题的分析,趋势的分析以及怎么纳入不同人的视角?而且我觉得促成合作可能是最难的部分和最需要的部分,不管是在现场的合作,还是在沟通需求方面的合作。

陈志君(大头):对我来说,第一个想到的也比较重要的是同理心,就是拥有能够站在不同人的角度思考、理解不同相关方的能力。相比任何一个相关方,这个可能是我们的一个独特之处。

第二个是能把看似简单的事情的复杂性充分地展示出来,然后还能够降低当中的复杂性,例如让一些看起来宏大的、混乱的、无序的,甚至是长久以来掰不清的话题,能够找到一些步骤,或者一些阶梯,从而焕发生机。

引导者的角色不仅仅体现在工作坊里面,还可以运用流程和系统的角度去看待整个工作的长期过程,这也是我个人当下比较迫切的成长需求。


-End-


📖延伸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跨组织合作案例

🔗 聊聊零盟十年行动网络成效和遗憾
🔗 跨组织合作,我们可以从零盟身上学到什么?
🔗 乡村儿童美育网络:合作是如何发生与促成的?
🔗 牧民发展组织经验分享:如何走好合作化道路

经验之谈

🔗 如何办好一场议题行动共创会?

 🔗 合作之船,怎样不触礁?| 跨组织合作本土经验谈

🔗 想落地先共创!带你了解完整共创会的七大流程
🔗 案例详解:运用引导与系统思考,促进对话并解决复杂问题
🔗 协作者Bill Staples:促成全球社区的合作与发展,共同寻找想要的未来

工具参考

🔗  13个让对话与合作更有效的工具方法

🔗 “对话”的力量,可以改变一切






——支持我们——
善导十多年来培训了超过2000名各地区/议题的协作者,期待未来联结更多伙伴,共同践行参与、公正、平等、多元、赋权等公益行动者理念。如果您认同我们,诚邀您参与每月小额捐赠计划,您的支持将帮助我们未来更好地发展和陪伴协作者社群伙伴、催生本土知识和前沿实践、支持资源稀缺的协作者学习与行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善导公益发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