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协作是公益参与的最后一公里?
有人说:
公益的最后一公里是参与。
参与的最后一公里是协作。
为什么?
下面,我们想和你分享四个故事,四个公益人与「协作」相遇的故事:做教师培训的银杏伙伴妙妙,做环保的戴广良,长期关注性别议题的紫薯、在社区里做家长教育的亦唯。透过他们的故事我们会看到,协作是如何让不同领域的公益走完「最后一公里」的。
杭州六和公益总干事、银杏伙伴裘水妙(妙妙)(最右)
妙妙所在「六和公益」关注的是乡村教育,只有两三个人的小团队,却在短短的时间里,把服务覆盖到了500多所学校,超过18万孩子。妙妙说,两年来她一刻都没停过,不是在乡村学校,就是在去乡村学校的路上。
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妙妙做的是乡村教师的教师培训。有几十人的,有上百人的,甚至有上千人的。自己成了「不是老师的老师」。可是大量的培训,却让她越做越困惑:培训者在台上滔滔不绝,台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浮想联翩、睡觉、或者不停地刷手机。
“我们的老师来到教室,
他们不停地说不停地说,
他们的脸看起来像桃子一样红,
我们却不,
我们坐在那里像玉米梗子一样。”
她发现,这首描述1976新生初见老师的诗,放在今天依然贴切。她想,如果我们不断地重复这样的培训,是最大的浪费。出路在哪儿?直到她接触了参与式培训,接触了协作。在那几天的培训里,妙妙说,自己的脑袋一刻都没有停下来过,她说,那是一种高速运转的兴奋,感觉脑袋不够用了。然后她发现,自己的手机被晾在一边,几乎没有碰过。
为什么自己这么投入?
一个问题冲进她的脑袋:学习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虽然还不是非常明白,但她很进取地开始在往后的教师培训里面加入各种参与式的手法和元素。开始从一个协作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角色。
妙妙说,一开始她甚至害怕自己做不了协作者,因为她发现自己过去一直是个掌控者。比如每次教师培训每个环节,乃至目标与语言,心里我都默默过一遍。教师思维就是:预设一个目标,然后通过层层推进,带领大家走向目标。培训的层层设计,其实内心里害怕的是失控。但是她也渐渐发现,自己有能力去感受到周围的人内心的状态,当她看到老师们的情绪高低,看到孩子眼神里的恐惧,看到不同答案的美……她渐渐相信自己能给老师们传递这些价值,一点点改变「我们坐在那里像玉米梗子一样」的教育。
「绿色昆明」总干事戴广良(右)
戴广良是做环保的,他发现环保行动者不少都比较粗犷有个性,做事情很有成绩,可是一开会就很可怕。基本就是靠吵架,看谁能吵赢,或者最后依靠一位资历辈分可以服众的前辈来调解。有一次在山西有个关于保护蝎子的联合行动,成员背景风格差异都很大,他预想到又可能吵成一锅粥,于是提议让他来用协作的方式主持。他先用便利贴梳理了每个人的需要,让大家在看见彼此需要的基础上再讨论。然后又用了世界咖啡的形式,让大家分小组分主题有目标地共创。这次的会议,没有吵架,反而在结束的时候,每件要做的事情就变得很清晰了,大家一起拼出了一个能容纳所有人需要的行动方案。
戴广良说,以往我们迷恋快速决策,依靠少数服从多数,可是真的高效吗?他觉得,真正的高效,是能执行,主动执行,每个人都愿意为之负责。我们需要这种参与,需要这种协作,不管是做的公益事业,还是团队内部。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开始接触和学习协作,现在,他开始运用参与式的方法组织会议,把自己的角色转变成了协作者。
北京纪安德研究员 李子舒(紫薯)
紫薯从大学开始就涉猎性教育的公益实践,后来也经历了很多性别话题的大讨论。用她的话来说,看过了太多的吵架撕逼,也受过不少伤。如果你也高度参与过某个社会议题,大概能理解紫薯说的这种伤痛。对同一个议题,不同的参加者和行动者会有各种分歧,一言不合就闹翻、裂痕、撕逼、吵架、决裂、出走……让紫薯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精心组织过的几场公开对话。她发现,哪怕知道这是难得的对话机会,最终还是撕逼,不欢而散,吵成一锅粥的同时,很多很重要的问题却没能提出来,关键的痛点也没能点破。对于这种轮回梦魇般的内耗,她心痛又心累。她开始思考:难道就没有办法好好对话和达成共识吗?难道对话就不需要规则和筹划吗?
所以,并不是紫薯遇上协作以后发生了什么改变,而是这就是她一直在寻找的道路。成为一个协作者以后,紫薯把协作用在了工作和生活里。她的工作手法和载体经过好几次变化,有做活动做沙龙,有带小组做话剧,也有做培训,但她讲起来的时候,就像从来做的都是一件事。她说,协作给了她和背景差异非常大的人一起工作一起生活的能力。工作场景的差异似乎慢慢被磨平了,倾听、接纳成了万变不离其宗。
她说,自己已经过了那个「觉得自己知道什么是对的然后要告诉全世界」的阶段。她说,有人要冲在前头,把空间撑大,也得有人在下面,把这个空间承托住。有人把事情做大,也得有人把事情做稳。原来,协作和协作者之于社会改变,可以如此理解。
前珠海儿童保护协会副总干事亦唯(中间)
亦唯在参加了「正向教养导师训练营」以后,她把「正向教养」的育儿理念带回自己的社区,做家长培训。运用协作的手法来组织参与式的培训到底有什么特别?
亦唯分享了来参加培训的一位爸爸的例子。这位爸爸是一开始被老婆硬拉着来参加学习的,学霸型,做金融行业,能看出来是在生活中非常理性非常自信那种人,不觉得自己需要什么改变。因为他自己本身也在企业里做培训,所以对培训的套路一开始不以为然。在第一天结束的时候他说,你们给我ppt我回去看过就可以了,不用花那么多时间讨论,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其实这个爸爸很爱学习,他回家以后也买了课上推荐的参考书来看,开始实践。到第二次第三次课的时候,他非常自信地分享在家里怎么运用。然而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一听就知道其实他学偏了,其实没有真正掌握。就开始给他反馈,也分享自己的经验跟他讨论。然后到了最后整个课程结束的时候,这个爸爸开始明白相互分享式学习的价值,不再觉得这是单靠过一遍ppt就能领悟的事情,而开始静下心来听其他人说。
亦唯说,这种学员之间相互讨论,透过积极分享来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特别适合这些家长。他们很多已经有一定的育儿经验,并不是缺乏讲授,也不是没有实践过。他们需要找到同伴,找到彼此分享经验的方式。但这种氛围不是平白发生的,遇上表达欲望太强烈收不住缰绳的,场面一下子就变成「鸡同鸭讲」。而协作在激发大家讨论,教会大家主动耐心倾听,梳理归纳上就特别对路。协作的方法强调关注每个人的状态,关注过程,让学习者在过程中自己体会,她觉得,正是这种意在激发每一个学习者内在动力的方法,让家长们不仅愿意留下来,甚至愿意在后续挺身而出,自行组织更多的学习和实践,进一步滚雪球地推动社区改变。
—————————我是昏割线——————
这四个故事,只是众多协作者故事里面的其中一部分。
过去4年,「善导」一直专注在公益能力建设领域推动培育更多的「协作者」。一次次的工作坊和学习计划,让「协作者」的社群日渐成长,从去年开始,更在安徽、云南、成都等全国多个城市地区生根发芽。
于是,今年我们产生了为「协作者的培育」筹募更多资源的想法。
在「腾讯99公益日」善导推出了下面这个「乐捐」项目,希望能让更多公益人能接触协作,掌握协作,有能力走好「参与的最后一公里」,从而让更多公益议题和社群受惠。
如果你想为社会抱薪救火的公益人,少一点撕逼,少一点内耗,多一点团结,多一点共识,不妨支持我们的这次筹募。甚至,你自己就是公益人,在这个计划的支持下,未来成为协作者。
这次我们的目标,是为想学习和使用「协作」的公益人,筹一本很实用和经典的手册,以及开发一套微课。之所以选择筹这两件事,是因为我们发现这本手册和一套落地的微课是更多公益人学习和使用「协作」的关键节点。
《The Art of Building Facilitation Capacity》(暂译《协作的艺术》)这本英文小册子独特在它不但有理论和讲义,还有开展共学活动的操作流程。稍微接触过协作的人,如果有了这本工作手册,就能更快上手,组织起进一步的共同学习,如读书会、工作坊等等,从而更快地形成一个协作者学习的社群。这本书也是最初善导的协作者们「从零到一」发展秘籍。
现在,我们需要把它翻译和共享出来。我们也希望开发出一套微课,跟这本手册搭配起来,让协作可以与本土NGO工作实践场景更紧密结合、更接地气和易于操作。
我们希望得到你们的支持,把协作的知识扩散出去,惠及整个公益行业。
我们安排了几种回馈方案:
A:捐赠任意金额
捐赠任意金额,都可以收到一张来自善导的明信片,并能持续关注项目进展及后续知识产出
B:捐赠满99元
可获《协作的艺术》一本(包邮)
(《The Art of Building Facilitation Capacity》)
C:捐赠满299元
可获《协作的艺术》一本(包邮)
(《The Art of Building Facilitation Capacity》)
+13次协作微课
那么,我们最希望你现在做的是:
加入我们的筹募群!
扫码加群以后,在9月7日-9日应援,在腾讯乐捐链接上捐款。
为什么要在那3天捐?因为那三天您的捐款会得到配捐,即您每捐出1元,会被放大为2元到3元不等,一份心意变成三份贡献。
长按扫描进入
(如果微信群已满,请加善导微信客服号(id:vbusvbus),我们将拉你入群)
如果你等不及,想马上捐
项目详情和捐赠按钮可长按:
长按识别上面的二维码,
就能进入这个项目在99的页面
文末彩蛋,稀有度S级:
善导公益发展联合创始人、项目总监洪图(Heaven)介绍项目内容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1323pvb6bj&width=500&height=375&auto=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