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震撼!江西要再造一个新南昌!这些地方将腾飞

2016-08-10 江南都市报

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规划已敲定

赣江新区也如火如荼建设中

江西这两件大事

日前又有了新进展

《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规划》完成编制


日前,《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规划(2015-2030)》已完成编制,目前正在进行公示。根据《规划》,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区域面积9.23万平方公里,将形成“一核、一脊、两翼、两区”的城镇空间格局。江南君给你一一解读下。


这些地方被纳入

  

《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规划(2015-2030)》是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江西省实施规划,是江西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促进昌九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施《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14-2030)》的重要区域性规划。


    规划范围与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确定的江西省相应辖区范围一致,涉及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宜春、新余、萍乡等地级市全部行政辖区抚州市辖区、东乡县、金溪县、崇仁县,吉安的新干县、峡江县区域面积9.23万平方公里。

    

总体目标

建成现代化城市群

与绿色城镇化先导区


《规划》提出,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思想,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为契机,建成“自然环境优美,人居环境一流、经济繁荣高效、人民幸福安康、人文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群与绿色城镇化先导区。


 发展定位方面,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将成为联动“一带一路”的内陆开放高地、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聚集区、国家绿色城镇化先行示范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山水文化旅游区。


大方向定了

必须一步一步落实

看看具体的规划

“一核、一脊、两翼、两区”


《规划》提出,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将形成“一核、一脊、两翼、两区”的城镇空间格局。

一核

    “一核”为南昌大都市区,是全省人口与区域性服务功能的核心聚集区。加快建设南昌核心增长极,建成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的重要一极。 

一脊

    “一脊”为南昌大都市区、九江都市区组成的昌九一体化发展区,是引导环鄱阳湖城市群绿色崛起的核心地区。以赣江新区作为联动两大都市区的纽带,加快推进绿色城镇化、绿色产业集群发展。

两翼

    “两翼”分别为东部的信江河谷城镇群、西部的新宜萍城镇群,是城镇化、产业化的重点承载地区,也是推进跨区域合作的门户地区。

两区

    “两区”分别为赣东北以景德镇为核心的景婺鄱城镇协调发展地区,发挥区域的文化、旅游与生态资源优势,共同建设景德镇国际陶瓷文化与生态景观游憩地;赣西北的幕阜山-九岭山风景游憩地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绿肺”和休闲后花园。


南昌大都市区要这么发展


根据规划,南昌大都市区面积2.3万平方公里,至2030年,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1400万人,并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城镇群。一个实力、创新、开放、智慧、美丽和文明的“大南昌”,你期待吗?

抚州、丰城城区规划大都市区副中心

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以生态为本底、以区域交通廊道为空间发展骨架、以交通时距圈层为空间发展依托、以城镇组群为空间统筹重点,形成“一核、三组、四廊”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



“一核”:指包括南昌市辖区、南昌县和安义县部分地区的大都市区核心区。


“三组”:在大都市区东南部、西南部和北部分别形成三大城镇组群,分别是抚州城镇组群(抚州中心城区、云山、唱凯、文港、李渡等)、丰樟城镇组群(丰城中心城区、樟树中心城区、八景、临江等)和昌北城镇组群(桑海、永修县城、马口、艾城等)。


“四廊”: 以南昌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形成放射状的四条发展廊道,包括沪昆走廊(鹰潭-南昌-高安-新余-宜春)、京九走廊(赣州-南昌-九江)、向莆走廊(南昌-抚州)和景铜(景德镇-南昌-铜鼓)生态走廊四条主要廊道,四大廊道形成“夫”字形发展结构。


大都市区城乡空间体系方面,规划形成“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县级中心-重点镇-一般镇”五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

包括:规划大都市区中心城市即南昌中心城区;


规划大都市区副中心城市两座,为抚州城区和丰城城区;


规划大都市区县级中心9座,分别为高安城区、樟树城区、余干县城、进贤县城、东乡县城、永修县城、奉新县城、安义县城、靖安县城;


副县级中心3座,分别为云山镇、大城镇和温圳镇;规划大都市区重点镇21座。规划大都市区一般镇84座。


交通有一系列大动作
铁路系统规划方面


客运铁路系统主要以快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市郊铁路为主干,普通铁路为补充。快速铁路形成“两横两纵”的网络布局,横向包括沪昆客专和昌景黄客专;纵向包括京九客专和向莆铁路。利用客专与城际铁路组织开行“八放射”的城际班列。建设“六射一联”市郊铁路的网络。


公路系统规划方面


规划大都市区形成“一环两联八射”的高速公路网格局。中心城区外围高速成环;“两联”为西绕城高速外绕线和东乡-昌傅-奉新高速;“八放射”包括(南)昌九(江)高速G70、(南)昌铜(鼓)高速G60N、(南)昌上(栗)高速S38、沪昆高速G60西段、(南)昌宁(都)高速G6011、福银高速G70南段、沪昆高速G60东段、(南)昌德(兴)高速S36。依据江西省省道网规划加密大都市区内国省道网,规划国道网形成以南昌为核心的“十射一联”结构,“十射”包括G105(永修方向、樟树方向)、G316(永修方向、抚州方向)、G320(高安方向、东乡方向)、G328、G353(靖安方向、余干方向)和G354;一联为G236。




大都市区航空规划方面


扩建昌北国际机场,新建第二条跑道,飞行区等级为4F,2025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建设昌北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实现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地铁、公交、长途、自驾、出租车等交通方式的零距离换乘。迁建青云谱机场,选址位于瑶湖东侧,占地4100亩,满足中航工业洪都现有产品及后续产品试飞要求。


新建抚州机场,定位为支线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2025年旅客吞吐量50万人次。推进樟树军民合用机场建设,定位为支线机场。新建高安、奉新、靖安3个基地通用机场,丰城和余干规划2个一般通用机场


赣江新区要这样发展


今年6月

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江西赣江新区

标志着江西赣江新区正式获批

成为中部地区第2个、全国第18个国家级新区


1梅岭保护开发纳入新区统筹规划建设



《规划》提出,考虑将推动南昌西部梅岭的保护与合理开发,也将其纳入赣江新区统筹规划建设,以探索生态文明下的新型城乡关系。

    赣江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范围包括德安县至梅岭风景区一线以东,并延伸到鄱阳湖畔。


2赣江新区2020年城镇人口超百万


    功能空间布局方面,赣江新区有三大核心功能板块,包括共青功能板块、桑(桑海)永(永修)功能板块、“双港”(南昌空港和河港)功能板块。


    赣江新区规划两大协调发展区域,滨湖功能板块和梅岭功能板块。滨湖功能板块由共青、永修、新建的滨湖地区构成,统筹滨湖地区开发,在保护滨湖生态、景观、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滨湖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休闲旅游、水上运动等多样化产业,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新路子。梅岭功能板块以梅岭风景区为依托,在保护风景资源的前提下,积极提升旅游经济发展。


    2020年新区的城镇人口约100-120万人,城镇集中建成区面积控制在135平方公里以内;2030年的城镇人口180-200万人,控制在200平方公里以内。


3新增地方财政收入全额返还用于新区建设

规划指出,2015年至2020年新区内新增地方财政收入全额返还用于赣江新区建设。对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免征或者减征企业所得税。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加大对新区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项目信贷支持。

 

这里将是一个新南昌

飞速发展的江西

等你来点赞

猜你喜欢

 炸了!南昌城大面积停水,直接导致孙杨丢金?昨天南昌引全国关注

 惊呆!夏天家里最耗电的竟然不是空调,而是它!

小编工资已与此挂钩,一赞一分钱,求!打!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