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数据没用?!张小龙:我们很少看统计数据!

彭耀 大数据 2019-06-23

导读:关于大数据的应用案例我们已经推送过很多,但大数据不是万能的,因为大数据只是研究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解决不了因果性。相比之下,身段更灵活的“小数据”反而更善于看穿因果性。因果性就在于日常的小数据中的,在于人的情绪、人的选择、人的爱好、文化等综合因素之中。


今天我们就通过案例来看看张小龙等几位高手是如何玩转小数据的。



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实,正在深刻的呈现出我们所要探索的一切科学规律,通过一个小数据代表的事实,可以发现现实中的规律。


马丁•林斯特龙在他的畅销书《痛点:挖掘小数据满足用户需求》中,专门阐释了如何找到痛点。马丁•林斯特龙认为,一滴血里包含的数据,可以展示将近1000种不同的病毒。想要转变一个品牌或一家企业,不用研究几百万名顾客,只要研究10个人就够了。


马丁•林斯特龙是迪士尼、百事可乐、雀巢、红牛等多家著名企业的品牌顾问。2015年,在一项涵盖三万名营销人员的独立调研中,林斯特龙被誉为全球首席品牌营销专家。

 

▲营销大师马丁•林斯特龙


我们来看一下,林斯特龙指出的如何挖掘小数据的方式。


林斯特龙挖掘小数据的方式是实地探访,为了提供产品的价值点,在15年中他家访过77个国家的人,一年有300天在飞机上或宾馆里度过。


他会在征求主人的允许后,住进别人家里或出租屋里,跟他们一起听音乐,一起看电视,一起吃饭。在这些拜访中,经过主人允许,他会查看冰箱,打开抽屉和橱柜,寻觅书、杂志、音乐、电影和下载文件,查看皮夹钱包、网络搜索历史、脸书页面、推特记录、表情使用、Instagram(一款图片分享应用)账户和Snapchat(“阅后即焚”照片分享应用)账户。还会检查他们的微波炉、玻璃杯和塑料回收罐。


因为“小数据可能存在于微波炉、药盒或脸书相册里。它可能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市浴室的牙刷架上,或者是巴西北部浴室墙上的一卷厕纸;它可能出现在走廊的鞋柜里,或者是组成个人电脑密码的无序字母和数字。”


他甚至去人们的垃圾桶里寻找没挤完的牙膏管、剥掉的糖纸和过期的优惠券。


在小数据洞察事实,发现用户需求或产品价值点的地方,林斯特龙推崇“7C框架”调查法。“7C框架”是指:搜集、线索、连接、关联、因果、补偿和理念。通过这个框架,可以从冰箱贴、陶瓷青蛙灯小数据中得到一条或几条结论,甚至将它们变成一个致胜理念的实践方法。


  1. 搜集:你的观点是如何反映在一栋房子里的?去到用户家里、工作场所或者有密切的接触,观察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2. 线索:你观察到的独特情感反应是什么?一切现象都不是无意义的,都是有理由的。每件东西的摆放都是有理由的,无论是墙上挂的艺术品,还是浴室柜里的内部情况,尤其是客厅。

  3. 连接:情绪行为能产生什么后果?一条线索可能是物质方面的,也可能是情感方面的。但是如果我们的方向没错,应答者的肢体语言通常会展现出不自在或完全的不安,这也表明你要有新发现了。

  4. 关联:这种行为或情绪第一次出现时,是什么时候?需要寻找顾客行为上的转变,也就是所谓的切入点。

  5. 因果:它能激发什么情感?小数据挖掘。一般来说,林斯特龙会在一张大公告板上贴满照片和发现,制作一个时间轴。这时候,公告板反映了所发现的情感基因和因果关系,把这些发现和照片放在一起可以找出共同特征。

  6. 补偿:还有什么欲望没被满足?验证完因果关系,就该提取最强烈的情绪本质,就是欲望。

  7. 观念:针对你发现的顾客欲望,能有什么“创意”补偿? 产品如何满足用户的情感。


这七个步骤,是从小数据中观察人性、人们生活中的情感、事实等,帮助发现隐藏的规律。


我们下面,看一些案例,看他们是如何通过小数据,来洞察新的认知的,找到产品的发力点。



01 微信通过小数据探索需求


张小龙有一次说,“近期有个同事找我聊,问我是如何通过统计数据来看用户的喜好,通过数据来做一些东西。结果我的回答是,其实我们很少看统计数据,也几乎没从统计数据里看到用户的喜好。根据统计数据来找需求和方向是挺难的。我们也不会去了解手机QQ的统计数据来指导微信的工作。


但是,应该如何去区分不同的人,比如男性女性或某个地方的人,去为他们提供针对性服务呢?


对此,张小龙的回答很抽象很专业,“你可以把所有用户看作是一个人,这个人是没有性别、年龄、区域、教育程度的属性,他就是一个对象,他包括了所有用户,他是所有用户共同需求的交集。”



这也是一种小数据的思维方式。为什么小数据方式,可以成为一种很关键的方法呢?


因为大数据只是研究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他解决不了因果性,因果性就在于日常的小数据中的,在于人的情绪、人的选择、人的爱好、文化等综合因素之中。小数据背后承载的是情感,消费的欲望,以及文化的因素,责任等因素。这些在大数据里面,是没有办法分析出来的。


宜家公司的拥有者和创始人英瓦尔·坎普拉德,经常会到宜家,坐在一台收款机前,做收银员的工作。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因为这是最便宜,最有效的研究方式。我可以向每个买家询问他们选择和放弃某样产品的原因。”


这就是典型的小数据观察的方式,通过个例,找到问题所在。



02 利用小数据来洞察竞选


1936年,美国举行大选,是民主党人艾尔弗雷德兰登和时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竞选。


当时有两家机构进行预测,一家就是《文学文摘》(The Literary Digest)杂志,从1916到1932年,该杂志连续五届准确地预测了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信任和赞誉。一家是盖洛普,盖洛普(Gallup, George Horace)是美国数学家,抽样调查方法的创始人,他于1935年成立第一个“真正的”民意调查机构。

这次,《文学文摘》采取的是民意调查方法,把调查的范围拓展得非常广,认为数据集合越大,预测结果越准确,可见对其方法越来越执著。于是《文学文摘》计划寄出1000万份调查问卷,后来收到了240万份回执。统计的结果是艾尔弗雷德兰登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比率是55:41,罗斯福会败选。


而真实的结果是罗斯福以61:37的优势获得胜利。


而新民意调查的开创者乔治·盖洛普,仅仅通过一个3000人的问卷调查,就准确的预测到了结果,罗斯福将获胜。盖洛普的调查,是针对样本的精心挑选,科学地抽样,保证抽样的随机性,根据选民的分别特征,根据职业、年龄、肤色等在3000人的比重,再确定电话访问、邮件访问和街头调查等各种方式所在比例。

 

▲文学文摘预测1936年1000万份调查


1936年《文学文摘》错误预测选举结果公布之后,《文学文摘》声誉扫地,不仅再也没有做民意调查,而且几个月后就宣告倒闭。


而1948年以前,盖洛普民意测验采用的样本容量一般为5万。改进以后,一般采用1500人的样本。盖洛普民意测验建立了一整套的原则和程序,虽然是小数据,但是精确度依然是非常高。


年份

盖洛普的最后调查

(预测总统选举获胜者所得选票%)

选举结果

(得选票%)

盖洛普的偏差%

1996

克林顿52.0

50.1

1.9

1992

克林顿49.0

43.3

5.7

1988

布什56.0

53.9

2.1

1984

里根59.0

59.2

-0.2

1980

里根47.0

50.8

-3.8

1976

卡特48.0

51.1

-3.1

1972

尼克松62.0

60.7

1.3

1968

尼克松43.0

43.4

-0.4

1964

约翰逊64.0

61.1

2.9

1960

肯尼迪51.0

49.7

1.3

▲盖洛普民意测验准确性记录


而《文学文摘》采取的方法,并不是错误的,问题应该出在样本本身上面,例如240万个回执里面,可能支持民主党的人更愿意寄回回执,或者在样本选择上只选择了一个局部的特征。


当然《文学文摘》的数据可能会更加充分,如果在今天,以大数据的方式来进行,对这些调查的人的特征进行分析,再根据大数据的技术来做分类,做预测,可能会更加科学。


这个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大数据,而在于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处理方式的差异化。大数据也可以做出这些深入的分析,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决策所需要的全数据几乎是很难获得的。人们利用大数据决策,经常会依然需要小数据的支撑。



03 如何利用“小数据”提升汽车的销量


林斯特龙曾经受一个中国汽车生产商委托,为其提高品牌销量并创建一个中国汽车的概念。


由于中国市场上,中国人都觉得中国的汽车不如欧美的品牌,销量比是1:3,那么如何帮助一个中国品牌的汽车打破这个困境?



面对这个问题,大部分设计师,有可能是根据一个专业设计理念来进行设计,他们的起源点来自自己的专业,而不是来自用户在生活中的事实反馈。


林斯特龙通过深入观察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以及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发现大数据看不到的规律,例如在调查中,他发现这些规律:


  1. 中国人刷牙的力道比西方人轻,但是速度比西方人快;

  2. 中国人更喜欢用肥皂洗澡;

  3. 中国人为了抵御雾霾会买各种物件遮住口鼻,但是却没有床罩;

  4. 中国人的吃饭速度特别快,都争当第一个吃完的人;

  5. 在博物馆中,游客们的平均行驶速度在全球是3英里/时,而中国人的速度大约是4-5英里/时;

  6. 相较于西方女性和孩子的购车发言权,中国买新车的客户大多数都是男性;

  7. 中国的家庭还会在车上放些吃的,开车或坐在后座上时会吃东西,这是少数中国人“不匆忙”的时刻。很多车上,会有家庭内部的一些元素,例如包括垃圾袋、小电冰箱以及小茶壶。


这些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出来一些共性的特征,就是: 直接、快速、当下、匆忙。所以,结合这些分析,整个团队设计了一种特殊的车内环境:


  1. 针对上车动作,团队设计了一种背景灯,在车门打开时亮起,关门暗下,有一种像进入录音棚听到的音响效果,放大男性的象征;因为大多数是男性买车,节奏快。

  2. 在车座上进行了抬升,给开车人一种掌控全局的感觉。

  3. 仪表盘类似于飞行驾驶台,让开车的人面对大量数据,感到更有男子气概和掌控感,并结合快速开关的车门和电动车窗。


经过这样设计之后,从销量上看,销量大幅提升。


因为这些小数据的观察,反应了生活中的情感、责任、权威、习惯、文化等各种因素,这些反应的是因果关系,而不是大数据的相关关系。找到因果关系,就可以从因上下手,找到解决方案。



04 挽救乐高的竟然是一双旧运动鞋


乐高是积木领域的领导厂商,从1981年开始,世界上第一款掌上游戏《大金刚》上市,乐高公司内部就产生了辩论,未来儿童都把时间花在游戏上,对组装玩具的未来而言,任天堂这样的游戏平台是不是乐高最大的竞争对手?这对乐高来说,未来是不是没有市场空间了。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1990年开始,乐高从核心的积木产品,进行多元化拓展,例如主题公园、儿童服饰、视频游戏、图书杂志、电视节目和零售商场等。


随着电视,计算机等的快速发展,乐高公司又多元化以后,乐高的发展陷入了困境。2003年,销售额下降30%,2004年,销售额又下降了10%。



再随着电脑的超速发展,无论是常识,还是大数据,人们都很容易得出来的一个结论,信息时代的群体,他们没有时间和耐心玩乐高。


于是乐高找来了世界知名的营销大师马丁·林斯特龙,希望能够找出办法走出困境。

当下,大家都大谈大数据,但是马丁·林斯特龙认为,大数据连接了千百万的数据点,可以准确地产生相互关系。但是,当人类按照自己的习惯行动时,大数据分析通常不会十分准确。所以挖掘用户需求时,在大数据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一个小群体的亲身观察和小数据常识,捕捉到这个社会群体所体现出的文化欲望。满足这些用户需求,击中痛点,则意味着将掌握无限的商机。


2004年,林斯特龙开始负责乐高的整体品牌战略。由于积木是乐高的核心,所以还是不想放弃。2004年,他们到德国一个小城市,见到了一个11岁的男孩。


这个小孩是狂热的乐高迷,还是狂热的滑板爱好者。大家问他,最钟爱的东西是什么,他拿起他那双已经穿破了的阿迪达斯运动鞋,鞋跟磨平了,鞋帮也磨坏了。但这双鞋,是他的战利品,证明了他是这个城市最棒的滑板运动员。


同样他喜欢乐高,也喜欢滑板,他对滑板非常有成就感,这一点启发了乐高的高层。孩子们,他们需要的是存在感,是一种高超的技能,只要他们获得了这种感觉,他们就会热爱。


乐高通过此,决定重新回归积木这一核心。首先,出售了主题公园,把分散的逐步处理。为了重新燃起孩子的自豪感,它签下了《哈利·波特》《星球大战》和《巴布工程师》的品牌特许权。



最后,乐高削减了产品数量,增加了游戏的难度,提升产品的质量。他一步步的激发着孩子们克服困难的热情,让他们获得一种克服困难的体验和成就感,只有掌握更科学的分析方法,才能获得好成绩。


2014年,乐高重新回归,成为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商。


小数据有时候是洞察力的来源,这个故事从一个小孩出发,找到热情、热爱的发力点,并为乐高的整个战略奠定了方向。



总结


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小数据可以体现人性,也可以体现出因果性,帮助找到问题的原因,从而可以为产品给出方向性的指引。


人们对自己的观点都会非常坚持,而这些观点不一定就是科学的,但只有现实中发生的具体事实,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确实犯了一些错误。



很多产品,都是人们依据自己的贪嗔痴来做出决定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自我的傲慢等原因,来做决策的。如果没有和用户打交道,没有听到用户的抱怨,没有听到用户的愤怒,人们的自我执著就会增长。


很多管理者和产品人很傲慢很自我,经常会陷入一些自我执著的陷阱,例如,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为了证明自己有经验、为了自己的岗位晋升,而做出很多产品决策,这些决策都是一厢情愿的,而且他们也听不进周围的意见。


在做产品过程中,要观察自己的微观动机,例如有些人对平台很执著,一心想打造一个运营平台,而实际上连种子用户的声音都没有听到过。有些人喜欢验证一个自己很看中的理念,为实践和证明这个理论,一直在实验。有些人可能因为不同观点所产生的情绪,然后导致情绪化决策。体现自己的技术很好,体现能力很强等等,这些都是执著。


这些都是影响产品的大忌,产品的最终评估,是以服务用户为标准的,如果管理者或产品人,以自我为中心,打造自己的产品,这样导致为了自己的自尊心而努力打造产品,而不是为了服务用户为中心。


关键是这种自我的执著,自我视角的坚持,也是非常隐蔽的,当局者几乎很难发现。解决办法就是通过事实的观察,发现问题所在,依据事实来纠正自己的我执视角或者错误的想法。


是的,就是现实中我们不太关注的事实,很有可能可以改变我们的执著。


关于作者:彭耀,象形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典型的产品型和技术型管理者。资深的大数据专家、人工智能专家和产品专家,有近20年的开发和产品经验。

本文摘编自《升维:争夺产品认知高地的战争》,经出版方授权发布。


延伸阅读《升维:争夺产品认知高地的战争》

转载请联系微信:togo-maruko

点击文末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观点


推荐阅读


Python爬虫新手进阶版:怎样读取非结构化网页、图像、视频、语音数据

今天过节的小青年们,到2030年时会全部失业吗?

抖音封杀小猪佩奇,一年赚100亿的“社会人”得罪了谁?

数据告诉你:跟缺“芯”相比,中国当前的这个问题更致命!



Q: 大数据VS小数据,你站哪个队?

欢迎留言与大家分享

觉得不错,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

转载 / 投稿请联系:baiyu@hzbook.com

更多精彩,请在后台点击“历史文章”查看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