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令东莞 | 今日芒种,去中堂,品潢涌古韵赏龙舟民俗

文化莞家 2021-10-15

今年芒种时间

2020年6月5日

星期五  庚子年闰四月十四

 

芒种,忙种

有芒的麦子快收

有芒的稻子可种




芒种莳田两路(造)空。

芒种北风头,夏至水横流。  

芒种鸣雷是丰年。

立夏不下,高田且罢,

小满不满,芒种莫管。

惊蛰无风,冷到芒种。

芒种莳到立夏,莳唔莳都罢。

                     —东莞方言节气农谚芒种篇





农忙季节已经进入高潮

忙碌的收成与播种的季节

云南白族传来一阵一阵

栽秧会的欢愉笑语

安徽皖南的农民也摆起了

安苗祭祀的贡品以求五谷丰登



 自然万物新生登场

螳螂生,鹏始鸣,反舌却无声

众花皆卸,枝头绿肥红瘦

花神退位,须饯行

时至芒种,小莞家也来到了鱼米之乡中堂,这一片土地,土沃水丰,田园如画,孕育了诸如潢涌、凤冲、槎滘等名乡古村,走出了莫登庸、陈伯陶、黎樾廷等名人,更是保存着一大批传统文化遗产瑰宝。这一次小莞家就带着大家走进中堂潢涌村,走进这座“东莞四大名乡”之首的村落。
说起中堂潢涌,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起他的造纸业以及它的富裕,但是这位“东莞村组集体经济的排头兵”不仅经济好看,它内涵的800多年村史文化同样深厚。
小莞家的潢涌第一站就随同着潢涌村委会同事小莲和小杨来到村里的潢涌陈列馆,这是一个特别“壕”的村史陈列馆。在此,我们将全面认识到潢涌村的“前世今生”。
潢涌陈列馆一共有4个展厅,分别详尽地介绍潢涌村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展示了这个有着800多年历史风韵的村落的厚重与气派。

历史馆前入口是“德本”仿制牌楼建筑,这个就是黎氏大宗祠门前的牌楼“缩小版”,是体现潢涌孝义和德本的优良传统传承的载体。走进馆内,这个馆可以说是潢涌的“前世”介绍,迎面而来的古色凤凰壁画——‘九天凤凰图’正向我们诉说着潢涌的立村的传奇故事。

潢涌,南宋名为“潢潀”,写作“黄涌”或“凰涌”,“黄”、“凰”二字并用。民国版的《东莞县志》写作“潢涌”,并沿用至今。听说有只凤凰在博罗罗浮山飞到中堂,必定飞过潢涌、凤冲两村。

馆里的先贤志展区,集中展示了13幅潢涌黎氏先贤的全身画,从这边我们可以很好地得知潢涌的典故,如割股疗母、六郎并葬、三元不败、黎光赶考等。

穿过长廊,我们来到了文化馆,此馆是潢涌文化传承的集中体现。我们通过图文以及一些雕塑、实物,能够更深一层认识到黎氏大宗祠、荣禄黎公家庙、北帝行宫、非遗文化遗产百岁坊、龙舟等潢涌的文化基因。潢涌对于文化的重视不仅体现于对古事物的保护,馆内展示着潢涌的教育的硕果、潢涌芊芊学子的学业成就,无疑是对潢涌重视教育的程度的一个有力表现。





经过历史馆与文化馆的潢涌“前世”游,接下来的经济馆和社会馆主要展示的就是潢涌经济发展史,像小莞家文中前面所提到的潢涌造纸业发展等经济发展方面以及潢涌民生建设与成果方面,在这2个馆都全面了解到。




离开了潢涌陈列馆,肚子装满了“墨水”之后,我们迎着鸟语花香,在宽阔平坦且整洁的道路上,来到我们潢涌游的第二站——黎氏大宗祠。在潢涌陈列馆我们已经对黎氏大宗祠有所了解,但是真正来到它的面前还是有被它的恢弘气势给惊艳到。


黎氏大宗祠,2004年入选“东莞文物八景”之一,景称“潢涌宋祠”。其始建于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是广东省现存祠堂中始建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祠堂。
祠堂主体建筑轮廓如“龟”字,建在一块龟形地上,周围环水。祠堂后有一塘,就像龟从塘中爬出来并伸头向潢水河饮水。这里说起“龟”,就又让小莞家想起了上一个小满节气到虎门逆水流龟村堡的情景。
从回忆中拉回来,我们也步入了黎氏大宗祠,首进高挂钦旌牌匾书写“德本”二字,此处就是我们在陈列馆内看到的“德本”牌楼的真身,第一世祖黎宿“割肉疗亲”,感动南宋皇帝,被赐门额:德本。
祠堂的平面布局为三路三进三开间,前堂采用二塾台无塾间的门堂式,前堂、中堂、后堂正脊均为陶脊,垂脊均为飞带。前堂前檐檐枋梁架为木月梁木驼峰斗拱梁架,前堂前檐梁为驼峰斗拱梁架,后堂梁架为沉式瓜式梁架。
黎氏大宗祠内存有两块1人多高的古碑刻,制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立于祠堂大门两侧,碑身分栏镌刻着元代赵孟偞的《黎氏祠堂记》、明代陈琏的五言体诗和明代陈用元文章,以及宋代李春叟、明代答禄与权和明代赵宜讷的文章。
从碑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感知到黎氏家风,学风之浓厚,处处彰显着“德本孝义”的宗族精神。而潢涌的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离不开潢涌村当地的一群学富五车的老学者们的不辞劳苦日复一日对村史村志的整理编制,让文化精神扎根在潢涌的土地上。
走到宗祠后部的花园,雅名“荫后园”,介绍说这个花园是2007年新建的,此地是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之地,花园中建有荫后池、铭心廊和日月轩,生发好一番静美的岭南风情。
横水河上除了有黎氏大宗祠身影,我们围着横水河走一圈,荣禄黎公祠、京卿黎公家庙、观察黎公庙等省级文化保护单位的古建筑都集中分布在横水河边,形态万千、各擅胜场。其中京卿黎公家庙更是小莞家喜欢的一座家庙之一,家庙有前庭,前庭草坪上2座石狮,白色的山茶花发出幽幽清香,家庙里面更发布着多间有建筑特色的房间,冬暖夏凉,鸟儿空鸣,想象着到老时的“归隐”生活是这样甚好!

此刻我们一边漫步里坊巷道里一边欣赏着潢涌此刻的宁静古色。和小杨的交谈中,我们也说起了潢涌的龙舟景,从陈列馆中看到的龙舟模型、鼓锣以及金灿灿的奖杯,就能够体会到潢涌人民对龙舟的那份热爱。
农历五月初六潢涌龙舟景,往年每当到了这一天,潢涌村一定会举行一系列龙舟文化节活动,举村同庆,热烈非凡,江上龙舟飞驰,岸上男女老少熙熙攘攘,大朋友迎岸欢呼着,小朋友嘴里却忙着吃着墟市各种美食,偶尔被欢呼声吸引回望。

潢涌村的魅力正是在静与动的结合,潢涌的传统精神文化是静,族人传承行动为动。族人在尽自己最大努力的保护着自己的村魂,把优良的传统世代深耕,随着岁月的打磨,将文化精神在每一个族人心上发扬光大。


地址:中堂镇潢涌村

自驾可在导航上搜潢涌陈列馆

门票:免费

打开高德扫一扫即可导航


说到龙舟景,中堂的“扒龙舟”一定极负盛名。小莞家觉得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就是中堂龙舟景的日子,是镇里最大的龙舟景。每年的这天,在滨江龙舟广场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龙舟竞渡体育赛。此时万人空巷,全镇人齐聚江边以及没到现场的都围着电机机前观看龙舟竞渡,而往往这天的中午都会下一阵“龙舟水”,此景大吉。

除了大名鼎鼎的中堂龙舟景,中堂镇对于龙舟文化的传承不限表现在龙舟赛事上,更建立中堂龙舟文化展厅,积极保护龙舟制作技艺,东莞龙舟制作以中堂为圣,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如今,中堂龙舟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东莞,九成以上的龙舟出自中堂镇的斗朗、马沥、东向3个村。其中,斗朗村制作龙舟的历史最为悠久,口碑最为响亮。民间流传的“一夜成舟”则是中堂龙舟红极一时最好的佐证。龙舟制艺人霍沃培、冯沛朝、冯怀女等人正为龙舟文化、龙舟的传承做出伟大的奉献,为中堂龙舟制作技艺书写百年传奇!  




在这个芒种时节
农民们忙着耕种
制艺人忙着造龙舟
龙舟健儿忙着训练
人们也忙着穿街走巷去“趁景”
此刻,都种下了收获的欢声笑语

更多时令精彩



(点击作品名即可查看详情

时令东莞 | 今日立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切都会美好

时令东莞 | 雨水至,春雨润万物,破土为新生

时令东莞 | 莞香四溢的寮步,居然隐藏着如此绝美的古村!

时令东莞 | 燕子呢喃春分至,桥头藏着个古色古香的好去处!

时令东莞 | 梨花风起正清明,岁月江边承追忆

时令东莞 | 暮春谷雨时,邂逅东莞醉美“世外桃源”!

时令东莞 | 立夏景愈深,南社韵渐浓时令东莞 | 小满静好,虎门370多年古村堡,诠释传统文化智慧

END


出品:东莞市文化馆

鸣谢:东莞市城市品牌创新中心 

           中堂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村民委员会

编辑:霍秀文   杨展铭   黄国煜  黄嗳仔


集合!美女局长带

周六去石碣登小岛!一起玩穿越、赏美景、论英雄!


东莞龙舟月|那年,我们赤脚漫坡看龙舟!


美如画!东莞这个公园即将完工!预计国庆开放



有趣的人儿,你在看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