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兼论技术时代面对面的重要性
【过年】“小孩望过年,大人望插田。”小时候故乡的俗语,道出了物质匮乏年代孩子和大人的各自向往。
如今,吃饱饭不再是国人的梦想,过年又会多大程度上成为国人精神世界的一种寄托呢?
以我来说,一家人,三地过年:
母亲在合肥,因为疫情原因,从上海回合肥还要居家隔离,只得放弃,等年后疫情稍好时再去,幸好有弟弟在合肥工作,可以陪着过年;
孩子在国外,同样因为疫情原因,航班熔断,回不来过年,幸好有室友家可去,年轻人们一起过年;
至于我们,老两口过年,一切从简。
以前年夜饭一定很丰盛,还要搞个菜谱,今年年夜饭就用火锅对付了一下,连鱼(年年有余)都懒得烧了。
过年开始成为老年人的一种程式而已,只不过坚持把作为新民俗的春晚给看完了。
【过年之二】技术时代,天涯不再遥远,随时随地的视频对话与微信交流可解相思之苦。
只是再逼真的虚拟场景,再清晰的隔洋对话,再随时随地的通话交流,都抵不过舒婷在《神女峰》诗篇中所说: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没了面对面的交流、手牵手的搀扶,心与心的撞击、灵魂与灵魂的相通又何以可能?
要说新技术的危害,不是一个简单的隐私泄露后果所能概括的,而是它在一点一点地泯灭人的欲望和情感,让人失去社交、不再参与公共生活,最终走向一个个孤立的原子化的“中性人”。
这是人类最可怕的末日!
【过年之三】新技术真的会引发人类末日的来临?当然属于言过其实、夸大其词、危言耸听之类书斋里逻辑推导或所谓批判式分析,当不得真,只不过值得关注人类发展的“智者”思考罢。
书斋里往往强调独立批判思维,幸好生活自有其流淌逻辑,总有大部分人过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俗日子”。
当然,这种“俗日子”并不排除精神的高雅、灵魂的高贵、生命的高洁。
国家有责任让其民众(如今还不能用传统的“子民”之说法)过上有尊严的富足生活,所谓“智者”会如是说。
只是何以达至“有尊严的富足生活”之样态?靠对立的政党、分裂的选举、撕裂的社会、抹黑的舆论、放肆的言论、失控的资本、幽暗的人性及其相互叠加与彼此强化?这是技术时代更加极化的困境。
多灾多难的人类啊,何以走向更加澄明的美好未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