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词汇 | 吴语独有的“臭味”
吴语中“大便”的说法,除了和官话一样说“屎”外,其独特的说法是“涴”。就汉语方言而言,除了吴语,几乎所有其他的方言都说“屎”,具体分布可以参考曹志耘主编的《汉语方言地图集(词汇卷)》中的第71条“屎”(excrement),因此,吴语将“大便”说为“涴”是其独有的特征词。
这个词的本字较难确定,一般有四种写法:恶/污/涴/屙。郑张尚芳在《温州方言志》中认为温州话的
“涴”,《广韵》:“泥着物也,亦作污,乌卧切,又乌官切,又于阮切。”根据吴语的声调,基本可以排除阴平的“污/屙”,这应该是后起的记音字或俗字。但郑伟提出,大部分北部吴语都经历了戈(歌)模合流的过程,因此我们无法判断本字是“恶”还是“涴”,而南部吴语,尤其是婺州片和处衢片,戈(歌)模不合流。如下表:
我们发现,在戈(歌)模不合流的方言点,“大便”的读音大多是跟着戈韵跑,曹志耘《金华方言词典》中“鼻头涴”音为
从《汉语方言地图集》“大便”一词的分布中我们可以发现,北方话的“屎”和吴语的“涴”在苏州附近形成一条分界线。根据钱乃荣《当代吴语研究》中的调查,吴语中讲“屎”的方言点有宜兴、溧阳、丹阳、童家桥、靖江、江阴、常州、无锡、常熟等,读音都为
上海老派“鼻屎”说
写哪个字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找到了吴语中“大便”这个语素的一致性。当然我们可以把这个字写为“涴”,也完全可以写作其他字。梅祖麟在《方言本字研究的两种方法》中认为“把方言词语安(原文作:按)上汉字的问题看得太简单了”,这种看法较为恰当。因为更多的情况是,有很多词在韵书中找不到合适的汉字形式。一是韵书的容量有限,失载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有些词是所谓的底层词,是古代南方民族语言中遗留在汉语方言中的形式,根本不是汉语系统内的词;三是有些词是后来才产生的,或者借自其他的语言,或者有我们尚不知道的来源。
汉字字形往往会误导我们考源,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1)俗体字。如冯爱珍在《福州方言词典》中记载福州话中有一个词叫
考本字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观察文字背后体现的音义关系来还原语言,尤其是语音的演变。比如本文所讨论的吴语“大便”的问题,恰恰说明苏州方言在历时变化中带有了更多官话的成分,从语言学意义上讲,相比其他吴语,可能苏州话的吴语特征更弱,但这并不妨碍人们一直以来在文化艺术层面上将其当作吴语的代表。
更多相关文章阅读:
原文见1706号《语言文字周报》。
题图摄影:史濛辉,摄于苏州相门。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2017年纸质版《语言文字周报》。单价1元,全年定价5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