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样培养自律(1):延迟满足感

2017-09-11 父母大学堂

 

人生苦难重重,但如果真正理解和接受这个事实,我们就会释然。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却不愿意正视这一点。他们一遇到问题和痛苦,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命苦。而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正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怎样才能减少痛苦对我们的影响呢?

 

聪明的人不会逃避,他们迎上前去,坦然承受痛苦,直到把问题彻底解决。

 

用积极的态度承受痛苦,这就是自律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01   延迟满足感

 

不久前,一个30岁的财务专家来就诊,希望我能纠正她总是拖延的毛病。

 

我们先是用常规的心理分析,谈对父母的看法、婚姻问题、深层的恐惧等等,但似乎无法触及问题的症结。

 

直到有一天,我们闯入了一个显而易见、但却一直被忽略的领域,才使治疗发生转机。

 

我问她,“你喜欢吃蛋糕吗?”

她说“喜欢”。

我又问:“你更喜欢吃蛋糕呢,还是蛋糕上面的奶油?”

她兴奋地说:“当然是奶油啦!”

“那么,你一般是怎么吃蛋糕的呢?”

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那还用问吗?我先吃完奶油,然后再吃蛋糕。”

 



正如我预料的那样,她总是先完成容易和喜欢的工作,面对那些棘手的问题,她尽量回避。结果,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工作却拖延下来。

 

我建议她从现在开始,在上班第一个小时里,强迫自己先去解决棘手问题,而在剩下的时间里,工作就变得相对轻松了。

 

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按一天工作七个小时计算,一个小时的痛苦,加上六个小时的幸福,显然比一个小时的幸福加上六个小时的痛苦划算。

 

她同意我的看法,由于她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所以不久就彻底克服了拖延工作的坏毛病。

 

02   设定“苦”和“甜”的次序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和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

 

从5岁开始,孩子就可以学习这个自律的原则。

 

比如,让同伴先玩游戏,自己等到最后,就可以在没人催促的情况下多玩一会。

 

让上小学的孩子正确对待家庭作业,是培养“先苦后甜”原则的最佳时机。

 


但是,根据教育工作者的经验,不少孩子到了15、6岁还不懂“先吃苦、后享受”的原则,他们很容易成为“问题学生”。

 

这些孩子的智商比别人毫不逊色,但却不肯用功学习;他们做事完全凭一时冲动,缺乏耐心。“先享受,后付费”成了他们人生的座右铭。

 

他们被迫退学,浪迹社会,成年生活也继续这种失败的生活模式。

 

这些孩子的行为模式受基因影响并不明显,其他因素也有待科学论证,但大部分迹象表明,家庭教育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但孩子缺乏自律,未必是因为父母管教不严。

 

03   子不教,谁之过

 

事实上,很多上述孩子经常受到严厉的责骂和体罚,即便小有过错,父母也会怒不可遏:辱骂、恐吓、掌掴、脚踢,可谓花样翻新。


 

这样的教育方法只能起到负面作用,因为它本身就违背了自律的原则。


父母习惯用严厉的体罚教训孩子,本质不是教育,而是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和不满。

 

假如父母自己一塌糊涂,偷懒耍滑,或者在孩子面前破口大骂,拳脚相加,却强迫孩子有条不紊地生活,这怎么可能呢?

 

一方面,父母要懂得自律、自制、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会把这样的生活视为理所当然;

 


另一方面,父母的爱至关重要。

 

即使父母身为医生、律师或者慈善家,生活方式相当严谨,但如果缺乏爱和温情,他们培养出的子女照样会随心所欲,恣意妄为。

 

只有那些沐浴着父母之爱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灵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


 

04   心灵健康的基本前提

 

“我是个有价值的人。”——像这样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也是培养自律的根基。

 

这种自信必须从小培养,成年后再补救往往只能事倍功半。

 

自律是一种自我照顾和自我珍惜。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有价值,就会认为自己的时间也很有价值,如此有价值的时间必须要加以善用。

 

孩子害怕任何形式的遗弃。孩子在童年时得到父母的爱和照顾,长大后才会拥有安全感。

 

绝大多数父母会对孩子做出保证:“我们是爱你的,永远不会丢下你不管。”但除了口头保证,还要有实际的行动配合。

 

那么,待孩子到了青春期,潜在的恐惧就会消失。他们不会贪图一时的安逸,牺牲掉长期的幸福,而是甘愿以某种形式推迟暂时的满足感。

 

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耐心等待,他们的需求最终都会实现,就像父母曾经做出的保证一样。

 

可惜有的父母贪图省事,动不动就用“遗弃”来威胁和管束孩子,“照我说的做,不然我就不爱你!”

 

这样的父母把爱心扔到一边,取而代之的是控制和专制,这使孩子充满恐惧。


在他们眼里,未来太遥远、太不可靠,所以,即便将来比现在好许多倍,他们也不愿意等待,只愿意得过且过。

 

 

05   时机很重要

 

有一位30岁的单身销售员,在某个小城市接受团体治疗期间,和另一位团员的妻子偷偷好上了。那个团员是个银行家,最近刚刚与妻子分居。

 

销售员知道银行家因为妻子的离去一直处于愤怒和郁闷之中,他也知道自己并不诚实,没有透露自己与银行家妻子的关系,违背了团体治疗的原则。

 

而且他还知道,银行家迟早会知道这件事。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把这种关系在团体里公开,取得大家的支持,承受银行家的怒火。但他什么都没做。

 

过了三个月,银行家发现了他们的关系,正如预料的那样,他愤怒不已,马上退出了治疗团体。

 

销售员伤害性的举动遭到了全体成员的质疑和指责,他还试图辩解:“我认为说出这样的事会引起激烈辩论,如果我什么都不说,一切都会过去。我以为等待足够长的时间,问题可能就会消失。”

 

忽视问题的存在,反映出人们不愿推迟满足感的心理,但是,问题通常不能自行消失。

 

其实,每个人都存在销售员的问题。我们谁能拍着胸脯说,自己总能花足够多的时间分析孩子的问题,解决家庭危机?又有谁真正学会了自律,从来不会消极面对一切问题?

 

许多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只是一味拖延,妄图等孩子大了问题就自动消失了;随着孩子的长大,有些问题的确会消失,但终归是少数。


问题拖得越久,解决起来就越艰难。

 

聪明的父母,会在问题发生之前就花时间了解孩子,用恰当的敦促、鼓励和表扬,以及必要的责备,巧妙地引导孩子的发展方向,教他们学习自律;

 

他们会认真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从吃蛋糕、做功课、撒慌、欺骗、逃避责任的行为中,及时发现问题。

 

他们也会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讲有意义的故事,用小小的亲吻、拥抱和爱抚,用小小的警告和批评,就能及时纠正孩子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时机,和解决问题的态度一样重要;同时,父母的爱,决定着家庭教育的优劣,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


总结派克医生认为心理疾病的根源是不敢面对问题和痛苦,因为这会在根本上阻碍我们心智的成熟。解决的办法就是“自律”。

 

自律本质上是种自我照顾、自我珍惜,因此寄希望于严厉管教甚至打骂恰恰是与自律精神背道而驰。

 

培养孩子自律的基础是爱和关心,让孩子充分体会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人;最好的方法是以身作则。

 

自律有四个原则:延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今天我们讲了第一个原则,推迟满足感的关键是设定苦和甜的次序,并从小开始培养。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文章请回复"300"-"306"间数字


无条件但有原则的爱——母爱

祝自己节日快乐!

我要改变!

【父母学堂】下周精彩

孩子在校受委屈,你会怎么做?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文章搜索并关注 fmxt211 (长按可复制)查看"历史消息"

看完再点个↓↓再走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