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假期荐读】教科书上没有的知识点,王启才的针灸“逆向思维”

王启才 中医出版 2021-02-01


滞针竟然也能治病?


滞针是由于患者心理紧张,在接受针刺中肌肉强力收缩,紧滞针体;或针刺入肌腱、韧带;或一味施行单向捻转,致肌纤维缠绕针身。使行针、出针均感困难,患者也觉疼痛。


因此,滞针现象一直是作为针刺异常情况记载于针灸医籍(包括现今教科书)中的。

然而,滞针却给胃下垂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


方法是:选定提胃穴(中脘旁开4寸)或升胃穴(下脘旁开4寸),用3~4寸毫针朝肚脐方向透刺,连续单向捻转,使产生滞针状态,然后反复提拉针柄。如此操作,可加大腹肌的紧张度,有利于胃下垂的回升。最后将针按反方向单向捻转,待针体松动后出针(详见“长针提胃法治疗胃下垂”)。


“断针”和皮内针的渊源


断针,是针灸临床中最危险的异常事故。


但日本的一起断针事故,却诞生了一种新疗法,即皮内针(埋针)疗法。据日本针灸文献《针灸真髓》记载, 20 世纪中叶,一位日本针灸医生为一长年哮喘患者针天突穴,不小心发生断针。因部位特殊,无法手术取针,开始医生、患者都很紧张,医生嘱患者经常来诊所做 X 线追踪检查。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断针竟然没有移位,且日渐淡化,最后,患者多年的哮喘病竟豁然而愈了。断针愈顽疾,也算是坏事变好事吧。


后来,这位日本医生就发明了皮内针(埋针)疗法。不过,是将针柄置于体外,以便随时可以取出,以免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本文摘自《针灸解惑》




《针灸解惑(第2版)》以丰富的学术内容

独到的学术见解

实用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写作体例

系我国针灸专业少有的经典专著

对于高等中医药院校师生

钻研和学习针灸来说

无疑是难得一见的学术著作

同时也是广大针灸工作者深入学习

探究针灸医学精髓的好参考书


王老从教、从医40年来

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学生动活泼,幽默风趣,深入浅出

理论联系实际,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教学风格深受海内外各层次中外学生的喜爱

好评如潮

一本书好不好,口碑很重要

从销量可以窥见一斑

2009年,印刷4000册,销售一空

2011年,印刷2000册,销售一空

2016年底,第2版横空出世

印刷3000册,库房目前仅存几百册


上周竟然售罄了!!

售罄了!!

(扫码下单)

推荐书:《针灸解惑(第2版)》。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针灸解惑(第2版)》,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本书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王启才教授在多年探索针灸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的针灸医学中常见的106个学术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属于疑难而令人费解的问题;有的属于含糊不清或于理不通的问题:有些属于分歧纷纭、自相矛盾的问题;有的甚至还是明显的错误问题。只是数千年来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统一认识,更谈不上合理解决。作者对这些内容进行了阐释、修订、充实和纠正,立意明确,说理清楚,且言之成理。

END

本文由中医出版公众号原创发表,最终解释权归本文原作者所有。推荐书:《针灸解惑(第2版)

投稿及咨询邮箱zyyxscb@163.com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最近大家都干咳,你中标了吗?


针下的虚实感,究竟代表什么?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