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竺人物】 林皓泓:前路浩荡,未来可期


林皓泓

个人简介

竺可桢学院17级自动化专业

学习表现:连续两年获评学业一等奖学金,曾获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竺可桢学院领航奖学金和控制学院最高奖学金——春晖奖学金(17级仅1人)。控制专业排名累计第二,竺可桢学院混合平台学年综合学业排名第一。

科研经历:曾获数模美赛特等奖候选,以第二作者投稿IEEE SMC会议(CCF-C)并被录取,另有一共同一作和一篇第三作者的顶级会议论文在投。

社会实践:曾任行政班班长、校五星级社团——学生E志者协会会长,校级暑期实践团团长,获社会实践校级优秀团队、杭+新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擂台赛二等奖。

01

为人为学——不计功利,立足自身


刚步入大一时,林皓泓也曾有过一段迷茫期。但在进入大学前,深入学习技术、做出科研成果的心愿就已扎根在他心中;来到竺可桢学院后,同学们重视科研的学术氛围更是鼓舞了他,让他逐渐确立个人发展的方向,并坚定地走上科研的道路。 林皓泓认为:“在大家的周围,能够获取的资源是大于自身所需的,只是要做好个人定位。”一味地追求热门、追求分数,反而是失去追求方向和个人定位的体现。正是深刻理解了这一事实,林皓泓善于立足自身,充分利用竺院提供的教育资源,充实着自己的大学生活。


采访中的林皓泓


安排个人课表时,林皓泓不会把自己局限在主修专业培养方案上。在大一和大二的学习时光里,林皓泓修习了许多其他学院的课,如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课程。在选课时,他更多地考虑到个人兴趣点所在,以及该课程是否有助于培养个人思维能力;而非随波逐流,去选择那些所谓热门的、或者更容易得高分的课程。在大二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时,他就有针对性的在网上查看一些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参考这些专业课,然后在选课前的一两周,查看各学院的实际开课情况,考虑课程是否冲突,最后手动把自己的课表确定下来。


在选择导师的阶段,除了咨询学长学姐并采纳合理的建议,通过实践,林皓泓发现以邮件的方式主动联系老师和教授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从最初的查询导师库、了解研究方向,到进一步发邮件联系导师、线下见面;从在实验室参与组会,进行思维碰撞;至最后确定课题,分工协作。点点滴滴的回忆,勾勒出少年人无所畏惧的身影,闪耀着探索新知的光芒。


02

学会生活——解好生活的不定方程


生活就像是一个不定方程,充满了常量与变量。面对生活中的“常量”,比如日常学习和休闲锻炼的安排,林皓泓强调了时间管理对大学生生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最为忙碌的大二阶段,他既要保证各类课程较高的完成度,又要组织好社团里的各项事宜,哪怕将白天的时间排满,也依然会有事情多到必须要熬夜的日子。林皓泓说:“想要安排好时间,就必须要学会舍弃一些事情。当然要先对事情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对于那些必须掌握好的东西,相应地就需要留有足够多的时间。” 


生活中的林皓泓


科研的道路上,生活中的“变量”在更多情况下带来的是困难与挑战。大三,他来到玉泉校区,正式开启了充实的科研生活——作为项目负责人参加SRTP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开展课题“基于输出神经信号的脑机接口技术研究”项目结题取得“优秀”成绩;在UIUC远程实习期间,参加课题“基于动态学习的解耦分离表征”


学业科研


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课题“基于输出神经信号的脑机接口技术研究”时,他和团队碰到过许多困难,经常要为数据质量不太好而发愁。而他最近参与的项目,因为时间有限,加之今年疫情等方面的影响,在春夏学期很可能会跟进变慢,但是他乐观地认为,这也不无好处,给自己提供了一个缓冲期,还能在其他感兴趣的方向做一些知识方面的积累和探索


03

收获团队——在集体中绽放青春本色


体育方面,林皓泓极其热爱排球。从大一进入校队至现任校男子排球队副队长,在林皓泓经历风雨历练的一路上,排球始终与他结伴同行。于他而言,排球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空间,还在于让他结识了一群志趣相投的好友。进入浙江大学后,他曾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排球赛,为校争光。



林皓泓说:“在比赛中,团队协作占据着极其重要地位,而这又是一个特别需要时间去把握的东西。你的技术一定是要有所保障,才能够融入到团队里面。”科研工作也是如此,需要个人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才能融入到优秀的研究团队中。特别是像工程领域的许多工作开展困难,更是需要一个比较集成的团队高效协作、互助互补,其前提便是团队中的每个个体都能圆满完成自己的任务。



除了排球队,林皓泓在浙大的另一个大家庭就是E志者协会。初入E志,林皓泓还是一个技术小白,但他深知最重要的并不是开始时的技术储备,而是长期的学习能力。社团工作中,电脑黑屏算是比较常见的,比较离奇有主板短路、进鸡尾酒等情况。计算机维修有时也会遇到难题,必须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比如测哪几个端点,判断通断问题。他回忆到,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太会维修,后来维修面逐渐变广,维修内容还包括了一些电器,比如电吹风,热水壶。



云南景东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给林皓泓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次,他和几位老师上山给当地村民上党课并参与劳动工作。山路蜿蜒、崎岖不平,从泥泞的路上回到住宿地时,林皓泓发现鞋子已经走坏,不能再穿。


还有一次,在一个产业调研中,他跟两个村民围绕当地产业发展等方面畅谈,收获不同视角的解读。对于参与的社会实践,他认为,与其说我们给当地带去夏令营之类的微不足道的东西,不如说是我们自己切实了解到社会生态、农业发展、脱贫攻坚还有整个基层如何运行等在大学很难看到的实际问题


社会实践


结语

从迷茫懵懂、不知所往,到坚定初心,徜徉在科学的海洋。林皓泓始终胸怀少年人的热诚,在求是创新的道路上,留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伍·威尔逊说:“每个人都是他自己个性的工程师。”在更广阔的未来,林皓泓一定会挖掘自身更多的潜能,如他自己所期待的一般,用技术反哺社会,以恒心筑梦韶华


采访 | 陈羽田 罗慕菲

文案 | 罗慕菲

摄影 排版 | 潘逸宸

责任编辑 | 张逸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