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UPA】院友专访 | 谭立力:我们的第一届UPA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公共管理强化班UPA Author 浙江大学UPA



UPA班级简介

竺可桢学院公共管理强化班(Undergradua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简称UPA),创办于2004年6月,是竺可桢学院的特色辅修班级。
每年春学期面向全校选拔各专业优秀学生40名左右接受公共管理课程培训,依托竺可桢学院卓越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借助公共管理学院强大的师资队伍,基于培育公共精神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既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政策分析能力,又有领域内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卓越管理人才


自创办以来,UPA的复合型公共管理领导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体系设计、学生国际视野拓展、实践能力提升、独特班级文化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UPA人才培养教学成果《基于公共精神塑造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公共管理强化班十年建设与拓展》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人物名片


谭立力,2002级UPA班长,浙江大学数学系理学学士,浙江大学经济学系经济学博士。现任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管理系副系主任。昆明市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哲社规划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在Econometric Theory、JBES、PinRS等一流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出版多部专著和教材。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培养项目。担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新经济地理专委会副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等社会兼职。


01

理科生的UPA初向往

      谭立力本科修读的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理学院数学系三大专业之一。他说,读本科时便对社会科学领域很感兴趣,考虑将来转到社会科学方向,而数学是基础,经济学与数学较为相关,因此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后面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在谈到加入UPA的最初动力时,谭立力认为,一是基于兴趣。他同大部分选择UPA的同学一样,怀着对公共情怀、公共治理的向往二是抱着交流的想法——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有尝试,像竺可桢学院,从最早只有混合班,到02年有了理科班和金融班,也探索了包括ITP、UPA在内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现在平台是很丰富了,但UPA在当时是非常稀缺的一个很好的复合型培养平台。三是竺可桢学院作为荣誉学院的号召力。“很幸运,当时我做了报名的决定,并最终如愿以偿被选入了第一届UPA。”谭立力说。


02

一生难忘的UPA


在谈到令自己印象深刻的UPA课程时,谭立力感慨地说,令他难忘的有太多。许多老师和课程都令他印象深刻,获益匪浅。


谭立力回忆道,印象最深刻的是UPA的课后讨论:一般的本科课程,下课后同学们拿上书就离开了。与之不同的是,UPA的老师和同学们经常在课后一起讨论,这让人很有收获。大家的很多课间、午餐都聚在一起,因此比很多专业、社团集中进行交流讨论的时间多出很多。现在谭立力依然记得,那年大家下课后,一起坐在教学楼下的大草坪上交流,郁老师有时候会走下楼来,参与其中。虽然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对很多问题的讨论都缺乏文献依据理论,但那仍然是美好的,因为大家热情洋溢,思想争鸣。谭立力说,他很感激郁老师——他对学生的各种想法都比较包容,会耐心地倾听和解答,让学生如沐春风。


此外,谭立力还说,作为理科生,他一直觉得一个问题对还是错,最终一定都有个结论。但经过UPA的学习,他意识到,人文社会科学百家之说各有千秋。


03级UPA招生宣讲会


03

对UPA理念的再思考


谭立力给现在的公共管理强化班同学们讲述了他对UPA的认识。他说,UPA是一个薪火相传的团队和其他教学班不同的是,UPA通过共同的理念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大家为了同一个理想而学习、交流。这种形式实际上就建构了一种有传承性的团队。


第二,UPA为不同专业的对公共管理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交流平台,以学习为主,兼具交流。这是浙大的其它培养模式,包括课内课外或者社团,都不具备的。从这个角度而言,UPA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平台。


第三,UPA探索出不少模式,为很多非公共管理专业的同学进入这个领域提供了一个通道。比较典型的如高翔,本科就是经济学背景的;再比如他本人,一开始学数学,但最终从事的都是公共管理这个领域。2002级UPA成员最终选择加入公共管理队伍的比例也很高。


04

传承至今的班级文化


作为UPA班级文化“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提出者之一,谭立力认为,UPA的大家都是好朋友,但交流起观点来,有时候也相当激烈,甚至面红耳赤的,很有意思。“兼容并包”体现了UPA沉稳内敛,包容性极强的特点,突出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气质;“和而不同”则出自《论语·子路》,君子气质,和善而不苟同,和UPA是相符的。这句话都能把UPA的大家统一起来,这么多年下来,也成为了UPA的文化。


此外,谭立力认为,UPA具有一系列独有的文化符号将所有UPAer凝结在一起。他说,徽标最体现我们的风格和特色。UPA的班徽是蓝紫色的,最符合UPA沉稳的气质以及公共管理的形象。两个箭头形似双龙,展现着UPA不断进取的精神。


05

从UPA再出发


谭立力是云南昆明人,2013年从浙大毕业之后,便回到家乡工作。他长期在云南深耕,在跨境经济合作,边疆经济发展、城镇化等方向有深入研究。作为政治经济学博士,谭立力认为公共管理是问题导向的,即关注的是问题,至于是用什么专业来解决,有很多种可能。学术上讲,学科不是分割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是相通的,有很多交叉应用的场景。因而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很重要,特别是在研究非主要的区域上。这也是UPA的一个定位——培养既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政策分析能力,又有领域内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卓越管理人才。


谭立力谈到,研究边疆时,就会用到很多新的技术。比如在研究我们的邻国缅甸的经济水平时,他曾经拜托朋友用缅甸语翻译缅甸的统计年鉴,但是缅甸并没有规范的统计年鉴,他们的其他记录也都很原始。因此谭立力的团队采用了卫星遥感数据去研究其经济水平。谭立力说,研究社会科学时,各学科的藩篱是打开的,各种技术都会被用到,新技术有很多重大应用场景,而且往往很可能是研究的突破点。这并不是为了炫技,故意用技术把问题搞得很复杂,而是传统的研究方法真的用不了,才需要新方法、新技术。


END

学长寄语


作为2002级UPA班长,谭立力对UPA的同学们送出了亲切的期望与祝福:


“首先,我非常感动。竺可桢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的老师们创造、支持UPA一路走到了今天,每一届都收获很多。不仅培养了卓越的人才,还建立了紧密的校友圈,一路相伴,我非常珍视这份感情。


我觉得我们一定要一直办下去,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多年来,很多UPAer走到世界各地、进入各种行业,不管走到哪里,不管顺境逆境,都愿与UPA重聚,看到老师们、老同学们就会觉得温馨。我希望UPA能够一届届地延续下去,不要断。作为师兄师姐,我们一定会尽可能地凝聚资源,助力UPA的发展。”


结语


作为UPA的第一届班长,谭立力和02级UPA成员们共同提出了传承至今的“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班级文化。他们一直牵挂着UPA,用心支持着UPA的发展。


祝愿谭立力及各位UPAer身体健康,学术日益精进,工作鹏程万里!


祝愿UPA,文化永传,衷情永续,永远同学少年,永远风华正茂!

往期精选

1.【竺推广】奇思异想,同歌一曲——《竺院人》征稿

2.【竺推广】《竺院人30期·星火刊》与大家见面啦!

2. 这个深冬,让我们在竺可桢学院运动起来!

3. 喊你来看!竺院人的2021精彩生活

4. 祝贺!曹云龙院友入选2021年度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

5. 这碗腊八粥,温暖考试周!

图文转自“公共管理强化班UPA”微信公众号

采访 | 高睿琦 栾皓然

整理 |  胡玉娇

文案 | 张梓桐 郑渝川

排版 | 何思怡

图 | 源自受访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