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匠人|李牧祥:匠心入魂,一雕一琢刻画生活所悟
“这群不平凡劳动者的成功之路,不是进名牌大学、拿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纪录片《大国工匠》
平洲玉器珠宝小镇内正有这么一群能工巧匠,
尽显大师风范。
再次见到李牧祥,他刚刚结束了一场直播培训会。
“我喜欢饮茶,也喜欢喝酒。”李牧祥一边泡茶一边小编闲聊,十分平易近人。
茶使人静,酒使人动。一动一静,是中国茶酒两大品饮文化的精髓,中国人的心思和智慧都包含在茶酒里。好饮茶,饮的是岁月静好和平淡安然;好喝酒,喝的是人生起伏和五味杂陈。而李牧祥身上既带着茶的沉着稳重,也带着酒的潇洒自如。
他说自己是自学画画的,小时候就喜欢拿着公仔书去临摹,偶然间接触了玉雕便爱上了玉雕。李牧祥十几岁就入行当了学徒,当时的师傅比较保守和传统,教的东西都比较老派,自己在做学徒一段时间后,就去报考了专业院校的油画专业,去学习中国审美和西方审美有何不同。
在他看来,中西的技法和审美取向是有很大不同的,但最终表达的美感是有相似的地方的。西方美学大都推崇棱角分明、个性张扬,而中国的玉石讲究圆润、推崇中庸之道,在这样的学习比较中,李牧祥慢慢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创作风格——强调设计的艺术含量,设计思想和创作手法融汇中西方多种艺术元素。
正如李牧祥在多次采访中提到,他认为设计创意的水平是区分玉雕作品艺术层次的根本所在。玉石的灵魂在于玉雕师注入的设计思想,仅有精工细作的雕刻技法,而无设计创意的灵性,玉雕作品就会充斥平庸的“匠气”,缺乏“匠心”。
近年来,受消费环境改变以及网络的冲击,许多传统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纷纷寻求新的出路,珠宝行业也不例外。李牧祥认为,时代的改变是不可逆转的,任何行业都一样,作为企业只能去顺应时代的发展。
“我们很早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这是大势所趋,我们要顺势而为。从网购到微商,再到近年来兴起的直播,都是新的销售形式,必须要做。但是如何去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网络工具不用、不会用,绝对会被时代淘汰的。2016年我们网上销售占比是20%,实体店是80%。到了目前,这个数据已经调转过来,网上销售占80%,实体店只占20%了。接下来,我们会更加重视运用新媒体进行销售,必须很好地利用各个平台。”
《气铸山河》是李牧祥利用仿古、金银错、镶嵌等多重手法创作,以新的方式将十八般武器呈现在观者眼前,让观者仿佛走进一个小型“兵器库”,感受作品传达出的设计美感和文化底蕴,让人震撼。
另一方面,对产品艺术品位和质量的提升在李牧祥看来也是目前非常重要的一环,“时代转变了,造成玉石这个行业入行门槛低,同质化、低品质的东西充斥市场,使得消费者厌倦,对行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加要做精品、有个性的产品。要把中国美学意识融入到作品当中,把生产质量提高,找准市场定位。”
在忙碌的工作中,李牧祥也会抽出时间出去走走,饱览祖国大好河山,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捕捉美的艺术并从中汲取了很多特点并巧妙运用于自己作品中,更加真实有趣。每个发现美的瞬间,他都用镜头定格,在各种光影变化间能感悟到不同的虚实变化,让美能够更清楚地被回味和琢磨。
“我把我在旅游写生中的对美学的看法和人生感悟等,都融入到了作品当中,同时也会去了解消费者、观众的喜好,慢慢去创作符合大众口味的作品。”关注市场动向和走势、大众审美的转变等等,使得李牧祥的作品一直走在行业的前沿,深受各大消费者的喜爱。
再次谈起玉雕人才的问题,李牧祥表示“这个我倒是不担忧,有利益总有人会愿意投入其中,我比较关注的是年轻人在学习玉雕的过程中能否守住寂寞,能否静下心来学习这一门技艺。”
在他看来,有些年轻人一时冲动进入了这个行业,他们只看到了一件件精美的玉器,却忽略了其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不能沉下心来进行创作。何为创作?李牧祥认为有3点关键:1、需要比较好的美术、玉雕基础;2、将创作与自己的生活、学识融汇贯通3;对玉石的深度了解与驾驭能力。
“年轻人要有耐得住求学的寂寞,所有人都是从无基础到有基础、从有基础到成长、从成长到去寻找自己的目标的,这个过程更重要的是做到坚持。”李牧祥说道。
李牧祥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感悟融入美学,用美学的美态揉进玉雕技法之中,通过他的手指传递到原石当中。
以意为感,以气为刀,雕刻内心所悟。
本期大师:
李牧祥,广东肇庆广宁人,早年学过石雕、木雕。1991年开始从事玉雕行业,1996年毕业于华南文艺大学油画专业,1998年设立“翠语梵音”玉雕工作室,2013年创立富德源珠宝公司。李牧祥的玉雕设计思想和创作手法融汇了中西方多种艺术元素,玉雕作品的题材也远超传统范围。从事玉雕行业至今,已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奖。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