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CVI数据微观点】中環一筆| 是誰,讓香港青年國家觀念淡薄?

阮紀宏 CCVI数据微观点 2022-07-09

【CCVI数据微观点】互联网一“掌”将“国家”击成了内伤!直到如今,鲜有对互联网至于人类组织形态予以冲击,具有应具的重视。互联网消弭“国家”边界,在此基础上的“国家”,实则的一个荒谬的存在!

香港年輕人不是在國家受威脅的時代中長大,也沒有機會享受到國家發展的好處,導致國家觀念淡薄。


.


文| 阮紀宏 圖| 網絡


圍攻母女的香港反水貨客青年高聲指摘:「你沒有(走私),你的同胞有。」這種拒絕承認自己跟其他中國人是同胞的說法,跟一年前香港上水反水貨行動中的紙牌標語「中國人滾回中國去」是一脈相承的。


喊出這些口號的孩子,可是在香港回歸祖國以後受教育,在國運興隆、國威日顯、國富民強的日子裏長大的,為何他們的國家觀念還不如在殖民地時代長大的老一輩呢?



一般的說法是他們受到西方觀念的薰陶,甚至是全球化的影響。這可以從社會組織演化的角度解釋。香港已經部分進入知識型社會,這種社會形態的特點是:

鼓勵個人主義和張揚個性,追求物質以外的價值,他們很多是自僱,比如給互聯網寫軟件是無國界的就業,即使是受僱於企業,也是在鬆散的管理下工作,而且還得鼓勵創新以突出個人,等級觀念薄弱

這種生產與生活的方式,世界任何地方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樣的,國家是可有可無的。
在全球化加知識型的社會形態,國家界限是模糊的,而且是必須打破才能更有效組織生產,普世價值必然成為這個是「平的世界」的主導思潮。

即使沒有完全進入知識型社會,年輕人在網上虛擬世界的時間比在現實世界還要多,他們即使來自在貧困線上下掙扎的家庭,但他們無需考慮普世價值的觀念在現實世界是否可行,是否需要考慮中國國情,接受並推崇普世價值對他們來說是追上世界潮流。



  • 相對於在狩獵社會,由於需要面對猛獸和惡劣自然環境,他們需要勇敢堅強並且團結一致;

  • 在農耕社會,人們需要勤勞守本分,無需接受很多的教育但需要尊敬經驗,從而孝敬老人,社會組織是宗族而上至國家,由於立根於土地,更需要國家來守疆衛土;

  • 工業社會的特點是分工明確,工人只需要遵照指示向上級交代,社會組織也是遵行等級架構,企業管理和社會治理也如是,國家的觀念仍然重要。


這就能夠解釋為什麼老一輩的港人對國家的觀念比年輕人要濃烈,因為他們有些是從農耕文化過來,大部分是在工業社會成長或者仍然留在這種生產模式。



國家觀念源自威脅或利益


國家觀念要看國家對國民意味著什麼?是感覺到的利益或者威脅。


1

先說威脅

香港在鴉片戰爭之後淪為殖民地,本身就是國家衰弱的結果,一百多年來,晚清有太平天國內亂,民國有日本侵華,佔領包括香港在內的大片國土,勝利之後不久有內戰,新中國成立之後,也有饑荒和文革等內亂。


這些發生在中國內地的戰亂,直接影響到香港人口的急劇上升或減少,即使還沒有大規模遷徙,內地親友的音信也在影響著港人,促使他們不得不考慮國家興亡,民族前途,國之不存,家之焉附。過去港人對國家受到威脅是敏感的,因為在他們的經歷當中,這些都是實際存在的。


而今國家不但不再受到威脅,反而已經崛起,無論是中國大陸的宣傳,還是西方的客觀報道,都把中國的強大誇大一番。年紀稍大的港人或許還會以居安思危的態度去對待國家的威脅,但年輕人從認知事物開始,就是在這種輿論氛圍長大,要求他們從國家受到威脅的角度感覺到國家意識,是不符合實際的。


2

從感覺到利益的角度看國家意識

中國大陸民眾的儲蓄大幅增加,出國旅遊受到尊重而且有錢去買洋貨,他們是實實在在享受到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紅利。


反觀香港,在過去一百多年來,香港都是在國家承受危難的情況下,才享受到利益,晚清國家還沒有開放,香港的買辦在洋人與國人之間居中獲利,新中國成立不久,聯合國對中國實施禁運,香港走私戰略物資到大陸獲利,也從大陸引入半製成品來香港貼牌出口。


到了國家實行改革開放,香港利用資本優勢、管理優勢、以及國際聯繫的優勢,先是在加工業大展拳腳,到最近在資本籌集或者人民幣國際化等方面,都可以享受到國家政策的利益。



然而,從國家危難不再,到改革開放從廣度到深度發展,香港能夠享受國家政策帶來的利益越來越少,行業受惠的範圍也越來越少,最突出的問題是年輕人能夠享受到的越來越少,或者從他們長大就業開始,就已經沒有機會享受到國家政策的好處。從這個角度看,年輕人的國家意識比成年人少,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嗎?


國家意識的濃淡厚薄,對上一代的港人來說,是可以有所選擇的,你可以避居南陽,也可以選擇雌伏以待時機,即使是嚮往社會主義祖國的,你可以選擇掩耳盜鈴式的相信社會主義的好處,也可以真心實意的相信貧苦大眾真的翻身做主,當然可以經過實際考察,實實在在看到中國共產黨如何使中國興旺崛起。但無論如何,都是比較浪漫的選擇,因為港人可以隨時抽身而出,或者從親密再疏離。


然而在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以後,浪漫變成實在,港人已經沒有選擇,必須直面香港回歸,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下面的特別行政區,直到最近國富民強,他們來香港跟港人搶產房,搶奶粉,直接把國家由浪漫變成有時候是殘酷的真實搬到香港。最大的問題是,年輕人還沒有經過任何浪漫階段,就直接進入殘酷現實。


從上述的角度看,香港年輕人國家意識單薄是自然而然的,那些認同國家、擁抱國家強盛、支持中共執政,反倒成為異類。

然而,從另外的角度看,香港還沒有完全進入知識型社會,即使進入了,也不是唯一主導的影響因素,況且在某些問題上,國家的界限還是清晰存在的。


因為貿易和WTO的規定,配額或者進出口限制,一旦出現了爭議或者訴訟,還是以國家為單位的。即使網上世界可以自由買與賣,但國家是可以對物流的進出實施限制。


全球化可以從兩方面促成,合作或者災難,兩者有時是對立進行,有時是交替漸進。


無疑,全球化催生淡化種族、膚色、宗教、文化差異,以合作精神代替對抗,從而提高生產效率。但傳染性疾病如愛滋病、伊波拉(埃博拉),或者大氣污染、全球暖化,甚至是侵犯版權以及金融危機,都可以將全球化的成果毀之一旦,這些無國界危機同時在促使全球加強合作,制定規矩和承擔責任,都是以國家為單位的。年輕人在這個環境下成長,可以選擇淡化國家強調國際,也可以反過來選擇為國家做貢獻,從而承擔國際義務。


年輕人還是可以選擇

年輕人對於國家認同問題,還是可以選擇的,無論是出於對保衛國家安全的角度,還是從感受國家強大所帶來的利益的角度,選擇有時只是一念之間。


只要年輕人放棄非白即黑的冷戰思維,勇敢地探索國家發展之路,或者深入了解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或者親身到中國大陸就業和生活一段時間,縱向或者橫向比較國家發展所帶來的變化,又或者放下歧見,承擔國民的責任,探索中國如何可以在全球化之下,創造性地為全球走出一條有異於西方民主的國家制度,國家意識就不是浪漫或者無選擇的接受。

(圖片來源自網絡)


【CCVI关联公微】

CCVl中国价值指数(ccvi1218)

IIVA产业投资价值分析师(IIIVAS)

CCVI数据微观点(ccvi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