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书100||瘟疫与人:一墙之隔

好书100

“先于初民就业已存在的传染病,将会与人类始终同在,并一如既往,仍将是影响人类历史的基本参数与决定因素之一。”伴随人类的步伐,病毒与文明之间如果只隔一个航班的距离,那于个体而言,病毒与我们之间,就只有一墙之隔。在这个特别的时期,我们采访相关学者,为大家提供一个书单,从史学、医学、社会学的角度着眼,用过往衔接现在、关注未来,学会思考、自律,学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瘟疫与人》


[美] 威廉· H ·麦克尼尔著

余新忠、毕会成译

中信出版社,2018年


内容简介: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错综复杂。目前,诸如气变化、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主要环境问题,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而不容回避的威胁。


作者简介:

威廉· H ·麦克尼尔(William H·McNeill)(美国),康奈尔大学历史博士,芝加哥大学荣誉退休教授。专攻世界史(universal history)。通史方面的研究卓然有成。1996年,成为非欧洲人士获得伊拉斯谟奖第一人。

《枪炮、病菌与钢铁》


[美] 贾雷德·戴蒙德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


内容简介:

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演化生物学家、人类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揭示了事实上有助于形成历史最广泛模式的环境因素,从而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毁了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本书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它是对人类生活的完整一贯的叙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本书在2005年国外原版的基础上修订出版,新增“日本人乃何许人也”一章。


作者简介:

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美国演化生物学家、生理学家、生物地理学家以及非小说类作家。《枪炮、病菌与钢铁》发表于1997年,获199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图书奖。现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员,是当代少数几位探究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思想家之一。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美] 理查德·普雷斯顿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年


内容简介:

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来自热带雨林的危险病毒,可在24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航空线路连接了全世界的所有城市,构成网络。埃博拉已经进入网络,开始环球旅行……


作者简介:

理查德•普雷斯顿(Richard Preston,1954— ),美国非虚构作家,《纽约客》撰稿人。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了英文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非虚构作家约翰•麦克菲。普雷斯顿擅长以非虚构手法,处理科学题材。《血疫》这本描写埃博拉病毒缘起的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长踞《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书榜首达61周。普雷斯顿因此获得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颁发的防疫斗士奖,他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以非医师身分获奖的得主。 

《逼近的瘟疫》


[美]劳里·加勒特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年


内容简介:

作者以令人信服的口吻告诉人们:人类在与瘟疫的战争中打了败仗。全书以文学的笔法记录了20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地瘟疫爆发以及研究的过程,冷静地分析了瘟疫产生的根源。


作者简介:

劳里·加勒特(Laurie Garrett),美国著名女记者,获得皮博迪奖(The Peabody Award)、乔治·伯克奖(George Polk Award)和普利策奖(Pulitzer Award)这三大著名新闻奖项的第一人。曾就读于加州大学,毕业后曾到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进修。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


约翰·M·巴里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年


内容简介:

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过去估计全球死亡人数约2000万,最新的权威估计数字为5000万-1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历年来命丧艾滋病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二次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作者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1918年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最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并述及传统医学演化至现代医学的重要里程碑,以及当年科学家、医学工作者等在巨大压力下所显示出的勇气或怯懦,信仰、价值观、研究态度和方法等。


作者简介:

John M·Barry为《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的撰稿人,著作多次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其著作《细胞变异》被译成12种语言出版,《潮起—1927年密西西比河洪水及其对美国的影响》获“史密斯奖”、“南方图书奖”等众多奖项。《大流感》被美国科学院评为2005年度最佳科学/医学类图书。

《疾病的隐喻》


苏珊·桑塔格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内容简介:

  《疾病的隐喻》一书收录了桑塔格两篇重要论文“作为隐喻的疾病”及“艾滋病及其隐喻”,在文章中桑塔格反思并批判了诸如结核病、艾滋病、癌症等如何在社会的演绎中一步步隐喻化,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转换成了一种道德批判,并进而转换成一种政治压迫的过程。文章最初连载于《纽约书评》(1978年),由于反响巨大,此后数年中两篇文章被多次集结成册出版,成为了社会批判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桑塔格,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并获得2003年度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当代医学的困境》


查尔斯·罗森博格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探讨诊断推理、遗传学的作用以及生命伦理学发展的历史,思考社会如何面对当代医疗的困境。体现了他作为美国医学史领域领军人物的睿智与风采。


作者简介:

查尔斯·罗森伯格(Charles E. Rosenberg),哈佛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医史学家,在医学史和科学史领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霍乱年代》(The Cholera Years)、《陌生人曲保健》(The Care of Strangers)、《阐释疫病》(ExpbuTdng Epidemics)等。罗森伯格是美国医学史学会“威廉·H·韦尔奇奖章”、美国科学史学会“乔治·萨顿奖章”(Gcoige Sarton Medal)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什么是医学史》


约翰·伯纳姆著

颜宜葳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内容简介:

作者认为,医学史的魅力在于历史本身固有的戏剧性,医学化势力与去医学化势力之间持续的较量,尤其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所有时间、所有地点的治疗者,从作法的巫师到技术专家;各个时代、各种文化中的病人;种种疾病,从魔鬼附身到每半小时扩大一英寸的可怕感染,还有不易察觉的环境毒害;新思想的发现与传播,所谓的新思想巨细并出,瑕瑜参见;围绕着医疗保障的无尽争论,它如何影响社会,同时又如何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作者简介:

约翰·伯纳姆(John Burnham),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遗产中心及历史系教授,专长医学史和美国社会史,尤其是精神病史。

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阿瑟·克莱曼(凯博文)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


内容简介:

鼻塞、腹痛、关节疼痛,这些对身体异常和不适反应的切身感受,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生命体验。而疾痛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给日常生活造成了大量的困难。腰酸背痛使我们分神,影响工作效率;头痛会让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下降;有些疾病引发的性无能,甚至导致婚姻破裂。然而,在大多数医生眼中,疾病才是问题所在。现代医疗系统,将我们鲜活的疾痛经验,解释为一种生物结构或是生理功能的变异,仅仅与身体有关。疾痛不仅属于身体,而且连接着自我与社会。讲述这些疾痛故事,不但对于病患、家属和医护人员有着极大的使用价值,而且,对于认识医患关系和人性化的医疗体系改革,意义深远。


作者简介:

阿瑟·克莱曼(Arthur Kleinman,又名凯博文),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先后担任哈佛医学院社会医学部主任和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现任哈佛研究生院及医学院终身教授。作为国际医学人类学界和精神卫生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他于1980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医学人类学勋章。1983年起,任美国科学院医药学部终身委员、美国人文和科学学院院士、美国社会科学委员会顾问、世界卫生组织(WHO)顾问和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资深顾问,并曾获美国人类学学会的最高奖项——博厄斯奖。

《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现在中国的抑郁、神经衰弱和病痛》


凯博文著

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内容简介:

作为1949年以来第一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精神医学研究的美国学者,凯博文在多层面上探讨了神经衰弱、抑郁症以及躯体症状之间的关系。本书为我们理解中国人在与家庭和国家的关系上的体验开启了一个窗口,同时也对中国人和美国人各自如何解释自身的疼痛与绝望处境进行了一个跨文化的比较。

“本书对疾病症状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分析十分具有穿透力。这本强力著作不仅属于人类学与精神医学的先锋之作,而且也展示了作者对消除人类不幸与苦难的深切关注和担当。所有致力于改善健康照顾系统的人都应该阅读本书。”


作者简介:

凯博文(Arthur Kleinman,又名阿瑟·克莱曼),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先后担任哈佛医学院社会医学部主任和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现任哈佛研究生院及医学院终身教授。作为国际医学人类学界和精神卫生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他于1980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医学人类学勋章。1983年起,任美国科学院医药学部终身委员、美国人文和科学学院院士、美国社会科学委员会顾问、世界卫生组织(WHO)顾问和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资深顾问,并曾获美国人类学学会的最高奖项——博厄斯奖。

《面对疾病—传统中国社会的医疗观念与组织》


梁其姿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内容简介:

侧重考察医学知识的建构与传播、医疗制度与资源的发展、疾病观念的变化与社会的关系。著者跳出传统的医史研究,试图发掘医疗史与近世中国社会与文化历史息息相关的历史。由于医学知识的传播,不同社会阶层所获得的医疗资源也相当丰富,其中女性作为医疗者的角色不容忽视。另一方面,明清以来国人对各类疾病与疗法的观念也随着上述的变化而改变。近世中国医疗史所呈现的社会理性,与近代西方所呈现者并不相同,中西医的相遇与融合,激荡出色彩纷呈的社会文化意涵。这一融合的过程,至今依然在持续。


作者简介:

梁其姿,香港大学历史系学士,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学博士。1982至2008年任职台北中研院,曾先后任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2008—2010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 2011年起任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所所长兼讲座教授。2010年被选为中研院人文组院士。早年研究明清慈善组织,著有《施善与教化》(1997)一书。近年专注于医疗史研究。

《麻风:一种疾病的医疗社会史》


梁其姿著

商务印书馆,2013年

内容简介:

作者将麻风病本身的历史置于殖民主义、种族政治学以及“帝国危机”的全球性大背景中来加以考察。19世纪末的全球性瘟疫大流行似乎正验证了西方人对于黄祸的恐慌,他们认为中国移民严重威胁到了公共健康。因此,控制疫病(如果无法消除的话),就成为了贯穿晚清帝国,国民政府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现代化、建立民族国家目标的一项中心任务。

《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


杨念群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晚清以来的中国人如何从“常态”变成“病态”,又如何在近代被当做“病人”来加以观察、改造和治疗的漫长历史。“东亚病夫”的称谓既是中国人被欺凌的隐喻,也是自身产生民族主义式社会变革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治病”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医疗过程,而是变成了政治和社会制度变革聚焦的对象,个体的治病行为也由此变成了群体政治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

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主要的学术兴趣是中国社会史研究,并致力于探究打通中国近代思想与政治社会关系的解释途径。

《医疗、卫生与世界之中国:跨国和跨文化视野之下的历史研究》


胡成著

科学出版社,2013年


内容简介:

本书希望从医疗、卫生史的层面,通过诸如中国地方社会、医疗传教士、华人医药、华人“肮脏”、烈性传染病、战地救援、公共卫生事业、防疫、检疫,以及上海、南京的禁娼运动等一系列具体案例的研究,更多关注日常生活史意义上的底层社会、普通民众在近代中国走向世界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外来/本土、东方/西方、帝国/殖民、侵略/反抗、国家/社会、民众/精英、男性/女性之间的缠绕和互动,并重点讲述权力在身体层面上的现代性布控和运作,以及普通民众面对不断加强的控制,为争取、捍卫生命权利和生命尊严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总之,这是在跨国史及跨文化史的视野之下,一些关于近代中国社会如何面对健康与疾病、生与死的故事。


作者简介:

胡成,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重点关注跨国及跨文化视野之下的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历史变迁。

《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修订版)


余新忠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内容简介:

本书从瘟疫这一以往中国史学界甚少注意的社会现象入手,通过对清代江南疫情及其与社会互动关系比较全面细致的呈现,探讨了中国近世社会的发展脉络、清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和清代江南社会的特质等问题,是国内第一部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专著。


作者简介:

余新忠,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医疗社会文化史和明清社会史研究。博士论文《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获“2002年百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1912-1937)》


张大庆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内容简介:

作者指出,疾病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多维度的,既可被认作为一种单纯的生物学事件,导致个体的躯体损伤和疼痛,也可被视为复合的心身事件,给病人添加躯体和精神上的痛楚,还可作为复杂的社会性事件,小到影响家族的繁衍,大至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历史学研究不甚关心疾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医学史研究的疾病史研究也只是专注疾病认识、诊断和治疗的进步,而忽略了疾病的社会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

张大庆,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馆长。

《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


罗芙云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内容简介:

描述了天津孤立的军事、政治事件与卫生变迁的交汇点——空间的安排、水的供应、对身体的关注、对排泄物的处理。本书展示了围绕着天津的卫生变迁,各自为政的帝国主义势力如何应对,同时,在帝国主义者的目标与现代化精英的目标之间,搭建起一条重要的纽带。本书的时间跨度从鸦片战争直至朝鲜战争,作者解释了卫生的现代性不仅改变了一座城市,还塑造了中国人对于在立足于现代世界的卫生要求的认知。


作者简介:

罗芙芸(Ruth Rogaski),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范德毕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助理教授。曾任北京医科大学英语教师,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等职。做博士论文时开始关注近代天津的卫生问题,1992—1994年以富布莱特一海斯基金会访问学者身份在南开大学历史系学习。

《鼠疫与近代中国:卫生的“制度化”与社会变迁》


饭岛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


内容简介:

该书是东亚地区较早自觉以医疗社会文化史的理念和方法探究中国疾病史的开创性研究。通过广泛利用方志、海关报告、地方档案和报刊等资料,系统地梳理了晚清民国时期发生在中国(包括港台)的鼠疫以及霍乱等重要传染病,对近代中国引入和实施卫生行政的过程进行了颇为全面的分析,并在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脉络中,探究了卫生制度化对于中国近代化的历史意义。


作者简介:

饭岛涉,日本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历任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部助手,国立横滨大学经济学部准教授、教授,现为青山学院大学文学部教授。主要从事东亚社会经济史、传染病医疗史研究。

《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近代演变》


余新忠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内容简介:

首先从“卫生”概念的演变入手,以从概念到观念再到相关实践的思路逐次对清代与防疫和城市环境卫生相关的诸多问题及其历史变迁脉络展开探讨,藉此展现中国近世社会的变动与特质,以及中国人有关身体的认识,并进一步探究传统在中国社会近代转型中的影响与作用以及展开对现代化过程和“现代性”的省思。


作者简介:

余新忠,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医疗社会文化史和明清社会史研究。博士论文《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获“2002年百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


范行准著

华东医务生活社,1953年


内容简介:

其对预防医学史的研究既是其志趣所在,也与新中国初期国家所颁布的"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方针直接相关。其研究贯彻史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所取用史料不限于文献,在民俗、俗语、巫术、文献的层分缕析中探讨中国历史上的预防医学思想,认为预防医学的发生是本能的、多元的,预防医学又在演进之中。


作者简介:

范行准(1906-1998),中国近现代最著名的中医医史文献学家之一。1950年被聘入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工作。1953年,转入军事医学科学院。1958年随院迁到北京。

《中国防疫史》


邓铁涛主编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内容简介:

   《中国防疫史》记录了自先秦、秦汉至清代中、晚期,由中华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由香港、澳门到台湾,上下五千年之卫生、疾病、防疫法、卫生管理、疫情、疫病治疗医学,现代公共卫生防疫管理,现代卫生防疫指导方针、体制、防疫法等等,条分缕析,历史发展脉络十分具体,光辉史实历历在目,重大发明与防治疾病之医理医法,尽显于读者眼前。特别是作者对2003年抗击SARS之总结,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投巨资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记述,十分有时代感。


作者简介:

邓铁涛(1916-2019),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专家。

往期回顾

好书100||白昼流星,漫步寰宇问苍穹

好书100||书声遍国中

好书100||时间的智慧

好书100||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好书100||换个视角看伟人

-南开大学图书馆-

-nkulibrary-


策划:古籍特藏部

文案:惠清楼

编排:付士娟

审校:李诗苗

● 投稿邮箱:nklwhtg@163.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南开大学图书馆官方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