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发合: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怎么打?
文章导读
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应该坚持力度不减,强度不减,监管力量不减。在三不减的情况下,持续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并且以科学治污,精准治污,高效治污和强力治污为特点来持续的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 来源:中国网-观点中国 作者:柴发合
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国网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成功举办“中国正在说•2018年全国两会前瞻”圆桌论坛。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八位专家围绕宏观经济、脱贫攻坚、反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国企改革、财税改革、环境治理、立法等话题,畅聊新时代下2018年全国“两会”新看点。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柴发合在论坛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且污染防治攻坚战是这一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
柴发合表示,“大气十条”实施五年来成效显著,2017年是标志性的一年,因为“大气十条”可以说是“圆满收官”。2013年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十条措施,明确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柴发合展望2018年环保攻坚战怎么打?他表示大气污染防治的任务还非常严峻。PM2.5浓度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浓度还持续高,要和世界上先进国家的空气质量标准比较起来,我们还要走更长的路。冬季的PM2.5浓度虽有下降,但是夏季的臭氧污染问题也开始凸现了,所以这种复合型污,对未来大气污染防治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谈及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柴发合建议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应该坚持力度不减,强度不减,监管力量不减。在三不减的情况下,持续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并且以科学治污,精准治污,高效治污和强力治污为特点来持续的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第一,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近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特别是落后产能的淘汰以及“散乱污”的治理都是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这些工作还要持续,同时产业布局问题也要解决好。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些部分比如大的钢厂,电厂仍然在城市的中心地区,要让它们有序的退出市区,退出居民稠密区,减轻城区的大气污染。
第二,要进一步的推动能源的结构调整。比如煤炭消费总量的控制,之前大家关注的是煤炭的消费量,但是实际最重要的是销什么样的煤有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有助于提高能效。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散煤治理工作,通过散煤治理,和中小锅炉这部分的清洁能源的替代,来提高采暖清洁化的水平。同时,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集中供热则集中供热,用多元的方式来解决低空污染、燃煤污染带来的环境压力。
第三,持续改善或者推动运输结构的改变。中国从目前的运输货运的能力来说,82.5%都是靠汽车运输,所以大量的汽车运输,给大气带来严重污染。
柴发合建议把原来遗弃的轨道运输体系要建立起来。然后根据目前国家整个物流的需求,特别是京津冀物流的实际需要,建立比较好、较干净的以铁路网为主的货运运载模式,来减轻这部分污染。
在城市,机动车的污染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柴发合建议在城市里面,除了推动小轿车电动化之外,更重要的是把高频车尽快实现电动化,比如出租车、洒水车、垃圾车等等车,因为以上车基本上都是属于公共服务类型的车,那么应该发挥政府的作用,来降低城市里面由于一般机动车污染,所带来的问题。
京津冀地区的污染问题是全国是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最大的地区,所以京津冀大气污染下降的幅度也是最大的。但是,在2018年除了把治理京津冀地区作为重点以外,要逐步治理成渝地区、关中地区、东北地区,还有长江两岸地区等地区的污染防治工作。
最后,柴发合表示,“大气十条”第一阶段已经结束了,希望国务院能够在今年启动“大气十条”二期方案的制定和行动方案的实施,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使环境质量迅速改善,来满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关链接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国大气网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