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护眼模式”有大隐患,很多人中招!护眼的正确打开方式是→
几乎所有的手机,都有一个“护眼模式”的选项,也叫“黑暗模式”“夜间模式”“深色模式”等。
打开这个选项后,手机页面会从“白纸黑字”变成“黑纸白字”。那么,开了护眼模式,就可以随便玩手机不伤眼了吗?并不是!
图丨giphy
当我们在使用手机时,手机屏幕会发出强烈的白色亮光,而手机发出的白光是由红、绿、蓝三种光共同组成的。护眼模式就是通过软件算法使RGB色调中的红、绿光突出,而蓝光减少,从而呈现出我们看到的黄光。
由此看来,“护眼模式”的本质其实就是过滤掉一部分蓝光。而蓝光属于可见光中的一种,其波长在400~500纳米之间,具有波长短、能量高的特点,可以穿透眼睛的晶体到达视网膜,令视网膜氧化反应增加,产生有害自由基,伤害我们的眼睛。
🔺蓝光穿透晶状体
但蓝光并非都是有害的,波长在415-455纳米以内的蓝光,在一些实验中被证实能够损伤视网膜。而455到500纳米之间的蓝光是有益的,具有调节昼夜节律、产生暗视力以及影响屈光发育等重要作用。
护眼模式降低了屏幕的整体亮度和对比度,有的还会把色温调得柔和一些,这些都可以缓解眼睛的紧张状态,尤其是在黑暗中看手机时的眼疲劳。
但有人手机长期开着护眼模式,为什么眼睛还是难受啊?可能是因为太依赖它了!
因为对于现在的大部分人来说,导致眼睛难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长时间使用手机、近距离使用手机,而不是手机屏幕的亮度和对比度。很多人打开了手机的护眼模式后,玩起手机来就肆无忌惮了。长此以往,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脸跟屏幕凑得越来越近,护眼模式在护眼上的作用也就很有限了。
此外,“护眼模式”虽然可以过滤掉少部分蓝光,但无法完全消除。而且这些蓝光相比自然光线中的蓝光强度,可以说不值一提,自然光线才是我们日常接触的短波蓝光的最大来源。尤其是市面上质检合格的电子产品均已过滤了有害的短波蓝光,因此“护眼模式”的意义其实不是很大。
最后,“护眼模式”也不是时时刻刻都适合开启的。“护眼模式”会降低屏幕的亮度,在白天户外高强度光照环境下使用“护眼模式”,眼睛需要更加费劲才能看清楚屏幕,反而会增加眼睛的疲劳感。
正常情况下,人们通过眨眼使泪液在眼睛表面均匀分布形成泪膜,起到滋润作用,而玩手机时由于注意力过于集中,自然眨眼次数大大减少,对泪膜的形成造成了影响,从而会引起眼部干涩等症状。
长期看手机,闪烁的手机屏幕容易刺激眼睛,引起酸胀不适等视疲劳症状。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特别是黑暗环境或颠簸环境下看手机,容易影响眼部调节功能,使近视加深。
熬夜“修仙”刷手机的小伙伴们大有人在,殊不知在昏暗光线下用眼,容易造成瞳孔长时间散大,堵塞眼内液体循环流通,伤害我们的眼睛,还容易导致青光眼等眼部疾病。
保护眼睛是多维度的,不能光靠手机的护眼模式。时不时看看远处、外出走走、多眨眼保持眼部湿润、提高室内环境亮度、合理的饮食,都缺一不可。千万不要因为用了护眼模式,就忽略了其他保护眼睛的操作。
要保护视力,除了开启护眼模式,还应当全方位注意——
许多人睡前喜欢侧躺着抠手机,如果近视的话,往往还把眼镜摘下来放一边了。但近视人群摘了眼镜看手机,会对屏幕怼得特别近,加重眼睛的压力;时间长了,还可能让眼睛近距离调节功能紊乱,导致今后近距离看不清东西、对焦变慢,甚至还会头晕头疼。
所以,如果睡前要看手机,那就坐起来戴上眼镜看。
眨眼次数减少的话,眼睛表面的一层泪膜就会蒸发,继而变薄甚至消失,将眼球直接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这会导致眼睛干涩、灼热、酸痛。
因此,看手机时记得眨眼,不要目不转睛。
强烈的对比度会让眼睛格外不舒服。所以,睡前玩手机时,最好开着顶灯,至少要留着床头灯,别让手机屏幕成为黑暗中仅有的光。
观看电子屏幕要适时休息,遵循“20—20—20”法则,即看屏幕20分钟后,抬头远眺20英尺(6米)外20秒以上。睡前玩手机没法看远处,那就闭目养神20秒。
可以使用蒸汽眼罩缓解视疲劳。眼睑周围有睑板腺,热敷有利于其开口畅通,从而分泌更多脂质。这层油脂覆在眼球上,就可以对柔嫩的眼球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眼球表面的水分蒸发,进而缓解长时间盯着屏幕带来的眼干。但是,不建议戴着热敷眼罩睡觉,要小心造成低温烫伤。
把这些都做到了,才是真的开启了“护眼模式”。
编辑 / 张姗
资料 / 果壳 科普中国 力学科普 人民网科普 黑龙江省眼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JO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