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40岁,“由我”有多难?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贝书单 Author 三联中读
读者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徐菁菁。今天我来和大家聊聊《自由 由我》这本书。
在三联,我最初是做国际报道的,后来逐渐转向了社会议题,比如医疗、教育、心理类的主题。那么《自由 由我》这本书的缘起,其实和我的个人生活有不小的关系。
2018年的时候,我当了妈妈。我很快就发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变化发生在各个层面。
首先,是我有了多一层的身份,我有了“母亲-孩子”这个全新的联结。
其次,我和先生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二人世界基本就消失了。我对他提出了新的要求:做一个好父亲。
第三个变化是双方父母从外地来帮我们带孩子。有他们的支持,我觉得非常幸运。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从19岁开始我到北京读大学、工作,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其实原生家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退出了我的生活。我其实很少有机会去扮演女儿这个角色。但是孩子的出生让原生家庭重新进入了我的生活,我在学做母亲的同时,还要重新学习做女儿。而且还要以这个身份去处理父母一辈两个家庭间的关系。
第四个改变是它影响了我的职业。其实我们杂志是个非常宽松的环境,我比很多女性幸运,比如怀孕的时候我去做了更轻松的岗位。生完孩子,周刊也非常体贴的依照我个人的意愿让我重新做记者,但是我依然会面临这样的冲突:一开始我会担心,我的表现会不会不如从前了。比如我还会很纠结,我一方面希望不出差,更多的陪伴孩子,另一方面也非常渴望从前到世界各地采访的时光。
种种这些体会其实都有一个指向,那就是我突然感觉到了多重角色的压力。而且我发现,我的这种感受其实是今天女性普遍存在的困惑。这首先是因为,在个体不被重视,自我尚未觉醒的时代,这些问题可能不突出,但今天的情况不一样了。
而且在过去,标志“成年”的里程碑式事件——毕业、离家、 经济独立、结婚、生子通常会在 20—30 岁之间完成。但在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按照这个步调生活。我看到一个美国统计局的数据,说20 世纪 60 年代有 77% 的女性在 30 岁之前已经完成了这五大事件;而到了 2000 年,只有少于 1/2 的 30 岁女性实现了这些目标。我们国家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推迟了 4 岁多。
在上海、广州、北京、 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已经逼近或者超过 30 岁 。再加上对学历的追求。很多高学历女性可能接近30岁事业才刚起步,马上就面临另一个问题:生育年龄的倒计时。如果你想要孩子,那么就得在十年里完成结婚生子。事业发展、感情发展、孕育后代这些重大的人生事件都需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集中完成。而且你仔细想想就能发现,所有这些事,事业、感情、育儿,在今天的标准都比过去要高得多。这样一来,女性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
就是因为这样的体会和发现,让我有兴趣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进而和同事们合作,有了这一本《自由 由我》。
我个人一直有一个观点,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的需求,面对的情景都有差异,所以很多时候对别人的生活提出“建议”并不一定有效。我同时也有一个体会,就像心理治疗里面强调“说出来”的重要性,我们生活里面可能有很多内心的纠结和困惑,我们其实很少去梳理它们,看清它们,但其实你只要厘清了他们的来源,问题也就变得不那么大了。
所以当我们讨论40岁女性的自我困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没有想要给出一个指南。这本书主要提供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我们通过采访、心理学的知识补充,梳理了这些困境:在不同的角色里面,女性面临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它从何而来,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二是我们采访了大量的女性,她们中有名人,也有普通人,我们之所以选择她们只有一个标准:她们是否有敏锐的自我觉察,提供那些有公共意义的思考和启发,哪怕是非常个人的故事。我觉得一个能触动你的个人的叙述,可能会比单纯的理论和建议要有价值得多。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我在写作和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自己的一些心得。
我首先想提出来的是一个词——“觉知”。我记得当时我采访主持人李小萌,她38岁生的孩子。她给我了一个要孩子的理由,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一直是向内观照的,纠结自身的问题,到了一定的时期,会无法实现内心的平衡。30 多岁的时候,她已经感到,她受困于自己的小忧郁、小得失,需要有一种东西把她吸引出去,向外观照。对一些人来说,这种东西可能是工作、兴趣、爱好, 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很少有一种东西能够比孩子的吸引力更 大。她觉得,孩子能令人有烟火气,烟火气令人茁壮。
我当时觉得特别受触动,是因为我从这段叙述里面看到她在做出生育这个人生选择的时候是对自己有敏锐的觉察的。我们生活中很容易被一些外界的东西裹挟。盲目的去做出一些重大的选择。但其实,对抗迷茫的方式首先就是不断的自我诘问。和李小萌聊到这里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一个女性的力量。我相信我们的文章也会启发大家进行思考和觉知。
我获得的第二个启发,是我改变了对“角色”的看法。其实在做这本书的采访的时候,带着我有一个自己都没有察觉的偏见,就是我认为女性要扮演诸多角色,角色会带来压力,会淹没自我,让自我退缩。我相信不少女性也和我有类似的想法。但越采访,我越感觉到,这种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局限性。
其实“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从来都不是固定的,我们童年的时候期待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青春期时候呢,成年以后呢,你会发现答案很可能是不一样的。这其实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的生活经验在增加,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和期待就可能变化。扮演不同的角色其实就是在提供不同的生活经验。而且角色往往是和选择相关的。你今天早下班了一个小时,你是愿意回家陪孩子,还是愿意找个安静的地方看书学习,或者去健身。其实每一个小的选择背后,都什么东西是我想要的,什么东西是更重要的,什么东西有更高的优先级别。没有这些抉择,你其实未必能真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我记得我采访中国青年报前记者包丽敏,她说她没生孩子以前几乎是恐婚恐育的。后来怀孕以后,突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发现自己原来有极强的母性,非常享受这件事情。后来她干脆写了一本书来记录这段经历。现在她的主要关注领域集中在教育上,她在这个领域非常自在。
我一直都不是一个特别有母性的女性。我记得我怀孕7个月的时候和朋友去北海公园玩,有人推着婴儿车从旁边过去。我朋友惊讶地说:我这个没当妈的都忍不住看看车里的小孩,觉得很可爱,你怎么连看都不看一眼。成为母亲以后,有很多时候,我都会想要是没有小孩,我就可以这样怎样,但是与此同时,我也享受成为母亲的一些快乐,甚至于在和孩子的互动里,我会发现自己一些以前没有意识到的自我的优点和缺点,一个孩子的成长也不断让我回望自己成长,让我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其实这两年,我工作上的很多灵感,也来自母亲这个身份。种种这些,其实不就是我的“自我”吗?
所以,以一种接纳的开放的心态面对人生角色,我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如果我们固守于一个固定的自我,那很可能我们只能感到冲突,丧失了很多成长的可能性。这也是我们采访了很多女性之后,在她们身上找到的一个共同点。
最后,我想和大家谈谈一个新的体会。不久前,我们周刊写了一期封面,讨论男性气质。我当时想写的是,我们需要抛弃对理想男性气质的刻板印象。理想男性气质是文化建构出来的,对它的追求会让今天的男性在面临很多的问题。比如我们总教育男孩不许哭,其实就是不准男孩体会和表达情感。等到他们成年了,我们就会听到妻子们抱怨,丈夫不够体贴,不能理解自己,无法交流和沟通。
我当时采访心理咨询师宫学萍,她提到,其实在今天,很多女性有一种隐藏痛苦,现代女性受到的教育是按照“男人”的方式去生活,去奋斗,很多人其实无法悦纳自己的女性气质。比如现在产后抑郁的高发,和这种规训不无关系。她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些女性在休产假的时候非常的焦虑,因为她们觉得自己在家带孩子非常没有价值,必须马上回到职场上去。
她说“个体的差异永远大于性别的差异,不管男女,只要你被困在了一个模板之中,一定会在一些生活的碰撞中感受限制。”
这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一些体会。未来我还会继续关注教育、心理和医疗这些话题。最后想把我在采访中听到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幸福的人是自由且有弹性的,它可以在任何一个状态下去和现实条件发生碰撞,然后做出选择。”
👇扫描二维码,可收听作者完整解读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21年
本书从女性角度切入,通过纪实案例,真实地记录和展现了40岁左右的女性在妻子、母亲、自我的多重身份下面临的困境与突破,将那些不为人知的心酸无奈、成就与价值摆到台面上,比如二孩及孩子的教育,婚姻家庭与情感、事业的发展等,最终落脚到自我成长、自我掌控的应对之策。通过剖开生活的横截面,使大众能够认真看待和正视这个群体,感知女性不容小觑的力量。
作者:徐菁菁
排版:伦昕岳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