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本寒冬下,为什么亿咖通能在美股上市?

梁秋梦 AutoReport 汽车产经 2023-01-10

撰文|梁秋梦
编辑|于杰
出品|汽车产经





在和Cova Acquisition Corp签署协议半年后,亿咖通以SPAC的方式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交易代码ECX。


由此,亿咖通科技成为首家登陆美股的中国汽车智能化初创企业


亿咖通成立于2017年,是李书福和沈子瑜共同创办的汽车智能科技公司,凭借为吉利旗下汽车品牌提供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起家。


今年9月有外媒报道称,亿咖通科技在美国合并上市后,将再赴香港上市。

其实,经过2016年到2021年的投资热潮,全球智能汽车投入都开始进入冷静期,智能汽车相关企业都感受到了寒潮。如何才能活下去、度过资本寒冬成了智能驾驶行业讨论最多的话题。


且不说整车企业、高阶自动驾驶公司等普遍上市受阻,即便已经在美股上市的智能汽车相关公司,情况也不乐观,市值通通腰斩。


在这种背景下,亿咖通竟能赴美上市,还能获得38.2亿美元估值,确实是一剂强心针。‍‍‍‍‍‍‍‍‍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吉利作为一个千亿市值的公司,利用自家资源孵化一家新公司并使其上市,本质上只是一种关联交易行为。


其实对于并购、上市等资本操作,吉利本就是熟悉且擅长的。而抛开资本层面的事情,亿咖通本身也是有一些特质被看重的。


NO.1

[ 哪些特质被看重? ]



财务数据显示,亿咖通在2019年实现营收22.58亿元,2020年实现营收22.41亿元。亿咖通在2019年除税后亏损6.74亿元,2020年亏损4.78亿元。


但纳斯达克并未因此而拒绝还处于亏损状态的亿咖通。


“在国内,各种上市规则制定得很严,而且很注重看公司的净利润。而国际投资人对于亏损的容忍程度会更高,会更看重这个公司的科技属性。”一位投资人士这样分析亿咖通的上市。

翻译一下,
即如果放在国内,亿咖通的财务状况大概很难达到上市标准。美股则更看重亿咖通未来发展的潜力。

汽车产经认为,相较其他智能驾驶初创企业,亿咖通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质:‍‍‍‍‍‍‍‍‍‍‍‍‍‍‍‍‍‍‍‍‍‍‍‍‍‍‍‍‍‍‍‍‍‍‍‍‍‍‍‍‍‍‍‍‍‍‍‍‍‍‍‍‍‍‍‍

第一,背靠吉利,有可见的庞大的客户群。


据官方信息,亿咖通的技术成果已应用到全球370多万辆汽车上,服务于亚洲和欧洲的12个OEM品牌,包括吉利汽车、路特斯、领克、Smart、梅赛德斯-奔驰、沃尔沃(极星)等。


第二,虽然聚焦智能化,但亿咖通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兼具多重科技属性。


亿咖通上市文件显示,亿咖通的产品发展路径始终围绕三大市场:汽车软件、智能驾驶和汽车芯片。

2017 年,亿咖通开始量产车载信息娱乐系统,2018 年车机系统 GKUI 正式上车,SoC 为与联发科共同研发的 E01,中控为安卓定制化系统。


2021年,亿咖通开始量产数字座舱,其SoC采用高通的8155和湖北芯擎科技的SE1000,中控为安卓定制化系统,仪表为 Linux 和 RTOS 系统。


注意,芯擎科技是2019年11月亿咖通和半导体厂商ARM中国,共同出资成立的。


2024年,亿咖通还将量产汽车中控计算平台。围绕中控平台,亿咖通要整合一个统一的 OS 平台,覆盖座舱、车身、自动辅助驾驶。


可以看出,从车机到SoC芯片,再到OS平台,亿咖通正在有序地进行智能化赛道的业务覆盖。并且,在汽车软件以及汽车芯片这两个板块,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去年 11 月,亿咖通设计的 7nm 制程车规级 SOC 芯片 SE1000,中文名为龍鹰一号,正式流片成功,其主要对标高通骁龙8155,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量产。


亿咖通透露,到2024年,将有4个车企在欧洲发布龍鹰一号的量产整车。


CEO沈子瑜此前表示:


光有安卓系统不够,很难让其他车企买单,所以亿咖通选择去造芯片。把硬件的部分交给芯擎科技,同时亿咖通的软件使芯片发挥最大效力,就像苹果 iOS 系统和 AppleCare 的芯片是上下打通的。”


值得关注的是,在未来发展路线中,智能驾驶也将成为亿咖通重点布局的一环。正因如此,亿咖通战略投资吸引了Luminar这样的美国激光雷达公司。相关报道中,亿咖通高层曾表示其自动驾驶业务进展顺利,预计将于未来两年时间正式上车。


所以,也许早期亿咖通是一家内核为车联网的公司,但发展到今天乃至是以后,亿咖通身上将兼具多重科技属性——

它既是像博泰、斑马智行这样的车联网公司,又是像地平线、黑芝麻这样的自动驾驶芯片公司,它既可以对标毫末智行、Momenta
这类自动驾驶公司,也可以对标安卓、 Linux这类操作系统公司……

NO.2

[ 拓圈与盈利的难题]



拥有充沛弹药的亿咖通,接下来面临的挑战也不会少。


一是扩大客户群。


此前有报道称,亿咖通曾谋求科创板上市,但因大客户依赖问题严重而客户又是大股东关联方,未能成功上市。

在上市文件中,亿咖通表示,未来的发展目标将是为更多的第三方车企提供解决方案。他们希望吉利以及吉利生态外的第三方车企,2022-2024年收入占比能分别达到19%、25%、26%。

然而,巨头的儿子不好当,这在斑马智行身上有足够的体现。

斑马由阿里和上汽合资建立,背靠两大超级玩家,可谓家底丰厚。但由于绝多数车企都忌惮斑马背后乃上汽“御用”的车联网团队,这让斑马的生态难以扩张。

拓展第三方车企客户对亿咖通来说已经非常有难度,更要命的是,亿咖通产品的表现和技术水平,目前连自己人都不太认可。


如极氪旗下的首款车型极氪 001 辅助驾驶技术由极氪与 Mobileye 联合开发,智能系统同样孤立了亿咖通。


吉利旗下主要的三个高端品牌,还逐渐走上了自研的道路:


吉利旗下的路特斯去年宣布将自建团队自研智能座舱系统;有消息称极氪汽车第二代车型也将搭载自研车载系统;沃尔沃极星下一代车型将搭载高通骁龙平台。


二是盈利和技术突破。


一方面,其盈利必须基于扩大朋友圈这一前提。另一方面,其所布局的SoC芯片以及智能驾驶等,都仍在投入期。


此外,押注多赛道也让亿咖通取得技术突破的难度陡增。前文中说过,亿咖通的定位十分多元化。但不管是SoC芯片还是OS系统,又或是自动驾驶,哪一个都需要投注大量精力与金钱。


曾经在亿咖通工作过的员工曾这样描述公司自身定位的不清晰:


"一会儿说对标 Mobileye,一会儿说对标 Momenta,一会儿瞧不起长城汽车的毫末,一会儿又要调研NOP,手底下的员工头晕目眩,被折腾得头大。"


当然,亿咖通之所以能得到投资机构青睐,其在车载SoC芯片和智能驾驶赛道的布局功不可没。赶上风口赛道,让其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想象空间,这也是其能够估值 38.2 亿美金的重要原因之一。


NO.3

[ 车企“大而全”布局,能行吗?]


作为吉利汽车帝国的智能化担当,亿咖通广撒网多点布局的特点,确实符合李书福的战略风格。


不过,在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时刻,稍有点基盘的企业都会选择尽量全面的布局。用蔚来秦力洪的话说,就是要:用现在的亏损投入,博取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长城,号称要打造“森林生态”。所谓“森林”,不仅指所有汽车品牌,也包括生态链的其它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化领域,长城布局有毫末智行、嘉峪智能、诺博科技等高科技公司;新能源领域,长城有蜂巢能源、未势能源等。


比亚迪,很早就开始布局半导体和芯片,如今在夺得了电动化上半场的胜利后,又开始加速智能化布局。


近两年,比亚迪先后牵手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激光雷达公司速腾聚创达、自动驾驶芯片公司地平线。此外,比亚迪还推进自动驾驶芯片的自研。


当然,追求大而全的不只有基盘大的企业,头部新势力“胆子更大”。


蔚来,自建昂贵的体验中心 NIO House,运营周到的售后体系,重金建设换电站网络。

现在,蔚来又开启第二轮扩张:加速自研自动驾驶系统和芯片,自建电池产线,收购澳洲锂矿股权,还想让用户用上蔚来牌手机。


其他几兄弟也不甘落后:理想在2022年4月时专门在绵阳成立了“理想智动”;小鹏汽车的自研算法团队遍布中美,并且在两地设立了芯片研发团队;前不久零跑与大华股份联手研发的自动驾驶芯片“凌芯01”也进入集成验证阶段……


为什么要做这么多布局?用蔚来秦力洪的话说,就是要:用现在的亏损,博取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变革的时代充满变数,如果无法保证每一个判断都是准确的,那不如多押几个注。‍‍‍‍‍


而相比势单力薄的新造车,吉利、长城、比亚迪这样的巨头,确实更有财力和能力进行大而全的布局。


关于新汽车时代“车企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心应该放在哪”这个问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曾给出自己的建议:


规模大的车企可以选择自研,更多车企应当选择合作或者采购模式。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全球汽车产业的百年历史中看,没有哪个企业在大而全这条道路有过成功的先例。今日中国车企正在经历的,曾经福特、通用、丰田、本田都有过试错,但没有一个成功者。‍‍‍‍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们的视频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